【原典】乾:元,亨,利,贞。
【爻辞新解】《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原典】《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爻辞新解】《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地奋斗下去。
【原典】初九,潜龙勿用。
【爻辞新解】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原典】《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原典】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爻辞新解】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原典】《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都能得到恩惠。
【原典】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爻辞新解】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原典】《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原典】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爻辞新解】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原典】《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原典】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爻辞新解】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原典】《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原典】上九,亢龙有悔。
【爻辞新解】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原典】《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原典】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爻辞新解】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原典】《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读解】
作为六十四卦之首的乾卦是人们对以“天”、“龙”为象征形象的“阳刚之气”、“强健之本”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其精神实质在于通过对天的膜拜勉励人们效仿“天”的阳刚强健,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天道的运行刚健有力,而君子应该明事理,以天道运行的方式通达人事。遵循自然法则,即所谓的“天则”,达到人与物的平衡和谐的目的。按照这种“天人感应”的思路理解乾卦,君子的一言一行就有了依据。
当君子已具有阳刚之气,却苦于穷居下位时,受到环境的限制,不能轻举妄动,因为力量是潜在的,不可限量的,所以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君子胸怀大志崭露头角时,虽然没有得到施展才干的位置,却能够结识贵人,有利于自身发展,得到世人的认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应该沉下心来,把自我完善置于首位,奋力追求,身体力行,急于用世,不甘寂寞的莽撞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君子处于上位而不骄不躁,处于下位而不忧不怒,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毫不动摇,虽然面临危险,却能因谨慎而避免过错。
事业发展态势一般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君子适应这种态,在历经三个不同位次时,以合理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积极进取,谋求更大的发展。到了大展鸿图的极盛时期,应当见贤思齐,力选贤能,发挥领导作用,以便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到盈满鼎盛的阶段,必然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物极必反的规律使然。掌握变化发展的法则,适切因应,通权达变,不冲动、不逞强、不冒进、不妄动,才能保持长久。
以乾卦来说,阳极阴生,以龙为象,表现龙之“潜”、“见”、“惕”、“跃”、“飞”、“亢”的几种变化历程,要求君子适应不同客观环境的要求,不为迎合世俗而改变操守,也不沉湎于追求浮华虚名,保持平常心态,自尊自重,全面应用乾元之道。
【事典】
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说明此爻爻义。
大国争霸是春秋时代的显著特征。在齐桓公首霸之后,晋、楚两国相继而起,逐鹿中原,争当盟主,但终因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在春秋中叶以后,出现并霸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晋景公采纳申公巫臣的意见,开始联合吴国,企图利用吴国牵制楚国的右翼,使楚国不能腾出手来招驾晋国的攻势,从而谋利。
吴国偏居东南沿海地区,与越国为邻,有断发文身之俗。据《吴越春秋》记载,当时吴国“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严格地说,它还不能算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部落群体。在中原列国眼里,吴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蛮夷之国。
吴国王位传承本是兄弟相传,至王僚父却将王位传于子僚,这就引起了王僚大伯父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才是王位的当然继承人,所以阴谋刺杀王僚。楚国流亡之臣伍子胥献刺客专诸,在卫兵森严的保护下,专诸以鱼腹藏剑的方式刺死王僚,专诸本人为乱刀砍死。公子光称位吴国,史称吴王阖闾。
阖闾以伍子胥、孙武为将。伍子胥本楚国名臣之后,其父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的老师,由于楚平王小儿子的老师费无忌的陷害,伍奢与长子伍尚被杀于狱中,次子伍子胥外逃到宋。伍子胥自宋逃亡郑国、又逃往吴国,于半路得病,后来他一路讨饭到了吴国,因为公子光见到了吴王僚,伍子胥见公子光有异志就推荐了刺客专诸,自己跑到田野耕地以等候消息。后来公子光成为吴王,伍子胥与孙武共同带兵打败强楚,并攻入了楚国都城郢,楚平王此时已死。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将楚平王尸体掘出坟墓以皮鞭抽尸三百,自此伍子胥成为了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
吴王阖闾决心打败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越国丧乱之际发兵攻越,越国军民痛恨吴国乘人之危的行径,同仇敌忾,奋力抵抗,大败吴军,吴王阖闾负伤死在归途中。吴王夫差继位,三年潜心备战,公元前494年,率复仇大军杀向越国。越国水军几乎全军覆没,越王勾践逃到会稽山,越王向吴国屈辱求和。
夫差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你忘掉了吗?”夫差则回答:“是,不敢忘!”过了两年,吴国出动精兵攻越国。夫椒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仅剩五千人,被吴军包围于稽山。文种、范蠡说服勾践忍辱图存,厚赂吴王夫差的宠臣伯嚭,向吴王求和。吴相国伍子胥表示反对,他举夏代少康中兴的故事,劝告吴王,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吴太宰伯嚭既贪图越王勾践的财货,又嫉妒相国伍子胥的功劳,极力怂恿吴王答应越国的请求。吴王夫差终于允许求和,但条件是越国必须臣服于吴国,并要勾践到吴为奴三年。
按着吴国的要求,越王勾践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吴国服苦役。勾践被安排住在石室,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燥热难当;他身穿比乞丐更为单薄寒伧的衣服,吃着猪狗厌弃的食物。每天都活在随时被夫差杀死的威胁之下。他每天的工作,除了受辱,就是不停地跪在阖闾墓前,叩头认错;要不,就是如一匹驴一样,替夫差拉车!一国之君,居然沦落至此!悲哀!勾践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人生的高峰中,转瞬跌下谷底!从王变成为奴隶,受尽最大的耻辱。夫差不断地折磨他,不断地提醒他,他已经不再是王,只不过是他身边为他拉车的一条狗!勾践在不断的心理与肉体的折磨之下,曾经想过死,曾经想过放弃,可是身边陪他一同受罪的范蠡却不住地提醒他,要以大局,以光复越国的大业为重。勾践只有再挺下去,开始他还是苦着脸,直至一次,勾践被夫差折磨到了极点,在所有的诸侯面前,丢尽了所有的颜面,他被迫到尽头,他唯一的选择就只有死,以保名节,可是勾践突然想通了,他选择了笑!他选择了以笑,以最不耻的方法去面对所有人!因为他还想生存,要生存,就要有生存的方法!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在人生最可怕的逆境中,体味出成为真正皇者之条件,就是必须要能屈能伸,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能忍!他把目光放远,他要的,不是意气之争胜,而是得到最后胜利!所以,勾践身为一国之君,居然开始笑着去替夫差拉车、恭敬地守着阖闾之墓,在夫差眼中,他犹似一只被驯化了的小狗!勾践毫不在意,更对夫差忠心耿耿;最后,更居然想到为夫差卜病尝粪!
勾践的行为,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结果,勾践成功感动了夫差,被放返越国!返回越国的勾践,已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他不要锦衣美食、也不住华厦宫殿。他在屋内悬一苦胆,出入、坐卧都要尝尝,使自己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自己不忘亡国之痛。他每天都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发奋,复兴越国;再伺机而动,一举灭吴,以雪当日之耻!他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志;实际上,他虽尚未跟夫差再作正面交锋,但他的能力和意志已超越了夫差!勾践又采用大臣文种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材,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使夫差中计杀害了能征善战的伍子胥;从民间搜罗美女西施、郑旦等十几人,由范蠡教会她们弹唱歌舞,再把她们献给吴王,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终于,勾践凭着他个人的斗志,加上范蠡和文种的协助,终于抓住夫差出错的机会,趁机偷袭,直取吴国!终于勾践与夫差再次见面,此刻两人的形势已然逆转。
【感悟】
胸怀大志,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诸葛亮《诫子篇》中有:“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个人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淡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会去适应一切不尽如人意的事物,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出口,寻找闪光点,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积极勇为的生活态度,在逆境中不断地修炼内心,提高自我,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有所作为。
乾宫 乾为天
为君之道阳刚健
运覆无穷龙御天
万物始创通且顺
问求有利理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