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1009600000005

第5章 家庭的巨大影响 (1)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也是最为重要的培养性格的学校!在家庭里,每人都接受到了最好或者最坏的道德教育。在家庭的影响下,他形成了自己的人格,树立了行为原则,这些将影响他的一生。

有两句格言流传很广泛:“行为塑造人”,“心灵塑造人”。但还有一句格言“家庭塑造了人”,可能表述得更为准确一些。因为家庭不但会对人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对人格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家庭中,一个人会全身心放松,形成自己各种习惯,并且意识不断明确,智力不断得到开发,从而形成善良或者邪恶的人格。

不管这个家庭本身是纯洁的或者是邪恶的,都会最终反映在社会规则和制度中。法律本身也只是家庭的反映。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的幼小心灵开始产生思想的火花,长大之后开始走向社会,形成了公众的意见。所以说,儿童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民族的振兴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可以这么说,孩子的教育远比那些掌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重要得多。

家庭生活其实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人的思维和人格道德是在家庭中形成的,这是自然规律。个人在家庭中学会生活和交往,然后走向社会,成为公民。所以,对社会文明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校就是家庭。原因很简单,个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整体的文明,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都将对社会文明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任何人,包括那些最伟大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儿时周围道德环境的影响。当孩子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周围人的营养哺育和文化沉浸了。从第一次呼吸时,他便已经开始接受教育了。一位母亲带着4岁的孩子去见一个牧师,问他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牧师回答说:“夫人,如果您现在还没有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话,那么您已经耽误4年了。当婴儿第一次微笑时,您就该抓住机会进行教育了。”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也许应该更早一些。因为,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几乎是通过皮肤的毛孔进行的。阿拉伯有句谚语说:“光秃秃的无花果看着硕果累累的无花果也会变得硕果累累。”同样的道理,孩子们有很强的模仿力,喜欢模仿周围的东西,周围人们的行为举止会对孩子有着巨大的示范作用。

在儿童时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会对他们产生终生的影响。儿童的人格是一个人人格的基础,后期教育不过是儿时人格的一种完善和发展,但本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儿童是成人之父”这句诗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就像密尔顿说的那样:“一生之计在于童年,一天之计在于早晨。”出生之时的精神和能力是在我们身上留存时间最久、最深入骨髓的推动力。在人生之初,美德、邪恶、情感、情操等基因已经在我们头脑中存在,这将决定着人一生的品格。

孩子对新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总想弄清世间万物。开始时,他可能是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惊诧,慢慢地,他开始学会观察、领悟、分析、对比,甚至可能进行模仿,并在头脑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象。此时,如果有人能对其加以指导,那么你会发现孩子具有的无穷潜能,会令所有人都惊诧不已。布鲁姆爵士研究发现,婴儿在18至30个月时,对物质世界、对自己的能力、对其他物体的属性,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思维都具有超强的领悟能力,这都是成年人所无法比拟的。在这一时期,孩子获得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知识,形成了最初的思维,这甚至比剑桥大学的高材生或者牛津大学的优等生学到的知识更为重要。学者所学的知识在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忘记掉,但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所学到的东西,可能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清除掉。

儿童时期,人的心灵毫无戒备地对外界敞开,随时准备接受外界环境中的新鲜事物。此时,他具有超强的接收能力,而且记忆力也非常强,学的东西能够深深的烙在脑海中。据说,斯科特还不会读书写字的时候就对民族文学如痴如醉,这要归功于他的母亲和祖母总是对他反复地诵读。童年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最早进入他的思维、对他的一生有重要作用的一切东西和印象。孩子一生中会有许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喜悦、第一次悲伤、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失败、第一次辉煌、第一次不幸,这些都构成了他一生的生活背景,对今后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品格也经受着锤炼,不断地演变。他的性情、意志和习惯,都是他日后生活是否幸福的依托。当然,在品格发展过程中,人们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也能够相对独立于周围的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日常生活,但是,童年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粗陋庸俗、道德败坏的社会环境中,即使是最为高尚的哲学家也会变得麻木不仁、厚颜无耻。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孩子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要想在野蛮、贫困、肮脏的环境中,培养出一个心地善良、品格纯洁高尚的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管理的优秀与否决定家庭的好坏。家庭中如果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孩子们的智力和心灵就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诚实和美德;家长们的管教方式如果明智、温和而充满爱心的话,这样的家庭就会培养出健康、有用、乐观、能干的孩子。在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们可以获得必备的力量,秉承父辈的优良人格,走上正直、自制和乐于助人的人生之路,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反,如果家庭生活中充满了愚昧、野蛮和自私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粗俗不堪、毫无修养的性情。如果让他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现代生活中,面对各种诱惑,他就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一位古希腊人说:“如果让一个奴隶去教育你的孩子,那么你将得到两个奴隶。”

孩子总会情不自禁地去模仿他看到的事情。任何东西,包括人们的言行、举止、姿态、习惯、品格都可以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利希特曾经指出:“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就是他的童年时期,在这时,他已经开始学习周围的人,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并形成自己的人格。如果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游历全世界的环球旅行家可能会在沿途看到各种风情,但这一切对他产生的影响都不及出生时照顾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大。”因此,榜样在孩子的模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一个孩子能够拥有良好的人格,那么就必须为他提供良好的榜样。而在孩子面前最频繁出现的榜样,就是他的母亲。

乔治·赫伯特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母亲胜过学校里的100个教师。在家庭中,母亲“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所有的心灵,像启明星一样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自己的母亲,培根把这个过程叫做“全球通行的训导”,然而,榜样的力量不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训导,更是行动的指南,无声无息地潜在地发生着作用。如果把坏的东西作为榜样,那么最好的训导也无济于事。榜样是用来追随的,而训导却不是。事实上,如果自身都言行不一,就会在无形中教给孩子邪恶的虚伪。而且,孩子有辨别是否言行不一的能力,如果父母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很快就会被孩子识破。因此,口是心非的说教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不断地模仿行为,会对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最终对性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几次行动看上去微不足道,不会改变什么,但一旦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行动,就大不一样了。就像雪花,在空中不知不觉飞扬落下,每一个花瓣的降落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变化;但是花瓣的不断累积就会造成雪崩。因此,如果不断地重复某一种行为,日积月累,最终就会养成习惯,左右着人类的行为举止的善恶,换言之,形成了优劣不一的品格。

在家庭中,母亲对于孩子言行的影响远远超过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因为,母亲是一个优秀的榜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家庭是女性的领地,是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王国。家中的事情,事无巨细,她都有绝对的掌控权。孩子们把母亲当作英雄一样来敬仰,并在不知不觉中观察和模仿母亲。在孩子眼中,母亲是他们永恒的典范和榜样。

在谈到幼年所受的影响对人一生思想的影响时,科雷说,这种影响就像在一棵小树的树皮上刻下字母,随着时间推移,小树长大,字母也在长大,并且日益明显。因此,有些东西在童年里虽然只有微弱的印象,但却是永不磨灭的。这种思想根植在头脑中,就像种子扎根在土地中,埋没了一段时间后,一定会破土萌芽,影响到日后的行动、思维和习惯。所以我们经常会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他的母亲的影子。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母亲的举止、言行和生活方式,母亲的一切会在他们身上重现,而她的品格也会在他们身上获得重生。

母爱是博大仁厚的,它的影响也是永恒和普遍的。一个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母爱的教育也就开始了。它会通过每一位善良的母亲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并延伸到孩子的一生中,从来不会间断。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历困难、挫折和失败,在他们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即便不向母亲征求意见和忠告,也会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安慰和鼓舞。即使母亲去世之后,她留给孩子的纯洁而高尚的思想,依然会通过子女的言行反映出来。也许母亲已经成为了美好的记忆,但她教给子女的礼节、智慧不会消失,会一如既往地指导着子女。所以,母爱是圣洁无比的。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世界的幸福或痛苦、开化或无知、文明或野蛮,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女人如何在家庭这个特殊王国里行使自己的使命。确实,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句意义深刻的话:“衡量社会文明的最佳标准是优秀女性的影响力。”有人说,未来取决于睡在母亲怀抱里的孩子,但是,婴儿最终成长成什么,关键在于他从每一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者——母亲那里接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