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妩媚则天
1020400000069

第69章 游离 (1)

初春之阳透过枝叶的缝隙,落下浅淡光痕,疏然如残雪。蔓然伸入墙内的那一枝青碧,令人心生欢跃,探头望去,墙外枝叶浓郁成荫。春风湿润,坐于窗边,湖光倒影,竟在我的白衫上染出一片幽绿的微光。

珠帘垂遮,流苏细坠,花梨木雕香几上,青瓷瓶中插了几枝桃花。目光一转,落到紫檀案上数十卷奏书,我不禁长声一叹。

小公主夭折,李治确实是悲痛了一段日子,近来却又暗中去寻大姊逍遥快活了。独留下我个人空对四壁,以及这堆似永远也阅不尽的奏书。

我对李治,早已没了当初那份懵动之情。但我已为他诞下子嗣,他是我名正言顺的夫,他终日在外寻欢作乐,却将繁重政务都留于我,若说我心中没有一丝怨怼,那亦是不能。但我已不再悲伤,更无妒意。

我再一深叹,轻摇首,似要将这些纷乱的思绪驱走,手中狼毫轻挥。林锦奉上一杯香茗,我接了过来,却也不急着饮下,只握在手中把玩。

"昭仪,你仍为小公主的事伤怀么?"林锦立在一旁,似隐忍许久,终于开口。

"恩?"我未料到她会有此一问,一时愣怔,无语以对。

"小公主不足月便降生,一向体弱多病,御医曾大胆预测她恐怕活不过一岁,如今早去,未尝不是解脱......"林锦低眉望着我,谨慎地说道。

我眸光一转,怅惘一笑:"我只望她能早些投生到一户好人家,再不要来到皇家了......"

"昭仪,我只是个奴婢,并无资格说些什么。只是......"林锦停了片刻,忽又开口,语中隐有不满,"只是,为何你仍如此从容?陛下总将政务交于你,而自己却不知去哪个宫中寻欢。昭仪如今甚少陪在陛下身边,莫非从未担心会有他人趁机魅惑陛下么?"

我亦不抬头,只悠悠地道:"陛下命我为他处理政务,这是他对我的信赖,我自当尽心竭力去做,绝不会有所怨言。"

林锦却有些急了:"但是,昭仪,后宫嫔妃一旦失了宠,受陛下冷落,那此生可是要被耽误了啊!当务之急,是要抓牢陛下的心!"

"呵......凡事不能只望到眼前。陛下百年之后,我育有弘儿,依据大唐律令,我也会随着外放到某地做刺史的弘儿到封地,如同先帝当年的许多妃子一样,以太妃的身份,度过平静而寂寞的下半生。"我咽下一声叹息,轻笑道,"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依仗丈君的宠爱、儿女的孝顺,宫中多少女人便如此度过了一生。只是,我不愿。我不愿弘儿,只是一个皇子。为了他的前程,我必先掌握朝廷之动向,眼下没有任何事比这更重要。"

林锦听后,没有接话,只若有所思地颔首。

我亦不再多说,低头继续批阅奏书。帝王之爱,朝有夕无,实不可得,远不如大权在手来得坦然。李治多情,那便用美人计将他困住,令他无心过问国之大事。只是怕李治若真迷恋上了别的女子,我尽失宠幸,那便是弄巧成拙,一发不可收拾。李治如今迷恋大姊,大姊性子软弱,并无争斗之心,那便随他们去。李治愈为大姊神魂颠倒,贪婪行乐,便会将朝廷大事抛掷脑后,我便可尽对奏书。如今朝中之事,多半是由我执笔,而后宣下旨去,如今这朝中之事,恐怕我要比李治还熟悉几分。做李治政事上的伙伴,远比做他的宠妃来得重要。

"陛下驾到--"我正恍惚着,冷不防屋外传来内侍的禀报声,我立即起身稍整衣裙,跪地接驾。

李治缓步而入,先躬身将我扶起,才说道:"朕几日感染风寒,卧榻不起,辛苦媚娘了。"

"为陛下分忧,乃份内之事,臣妾不觉苦。"感染风寒,卧榻不起?我心中暗自讥笑,如此蹩脚的借口,亏李治说得出来。

"媚娘如此明理,朕愈发觉得亏欠你了。"李治轻吻了我的额头,扶着我坐到一旁的长椅上,"看你面色苍白,昨夜睡得不好?"

我半依在李治怀里,忽然觉得困倦乏力,也不答话,只轻轻摇了摇头。

李治见我如此,也不多语,只拥着我,望向窗外,瞧那满院洗过般的浓绿。

我一动不动,微闭眼,听风吹过树梢发出的簌簌声响,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我的手在被他紧抓在手心里,感到他有力的脉动,暖暖的体温,浓郁的龙涎香,静静地化开,萦绕不绝,我却奇异的清醒,并无半点沉溺。

半晌,李治才缓缓说道:"朕打算废后。"

我听李治如此说,并不惊诧,却也不知该如何回应,惟有沉默。

李治见我如此,倾身吻着我的鬓发,笑意里露出一丝罕见的孩子气:"你信不过朕么?"

"臣妾不敢。陛下,废后乃国之大事,陛下需三思而后行。"我自然知晓他言中之意,却将目光侧向窗外,声音极低,"皇后母仪天下,废立之事,不能仅凭陛下一人之意......"

"朕是天子,莫非连决定这事的权力都没有么?皇后杀了朕最疼爱的小公主,如此歹毒的女人,怎可母仪天下?!"李治的脸色略微沉了沉,"朕意已决,绝不更改!"

我知道李治有些恼了,但我却是有意如此说,用于激怒他。李治先前是十分勤政的,然近来他对政事的不满却越来越多了,才会愈加沉迷女色。原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却是朝中官员已极少进言,不像先帝那时进言者终日不绝。做为一个帝王,宁肯忍受一些既不精辟也不睿智的谏言,也不愿意所有的官员都沉默不语,听不见朝堂之声,是帝王的悲哀。如今群臣建议都是倾倒一方,朝堂之上几成一言堂,李治在政事上日益局限,无法挥洒自如。如今他若真提出废后一事,恐怕群臣都会反对。

"既然陛下如此坚决,臣妾也不便多说。"我抬手,轻轻抚上他的额头,看着他的眼眸,"但这废后到底是国之大事,非得皇后犯了大故,由文武大臣奏请,否则轻易是不能废皇后的。"

"唉......朕也确为此事,颇费踌躇。"李治紧皱双眉,但声音却淡得听不出一丝情绪,"不得其门而入......"

"臣妾以为,这朝中大臣,最可畏的莫过于长孙无忌。他既为检校中书令,执掌中书省,同时又知门下省事,还是天子舅父,顾命大臣,"我心念疾转,按捺下微微波动的思绪,平静地说道,"若他不答应,那文武百官便都不敢答应。如今陛下只须在长孙无忌前将话说通,此事便好办了。"

"这......"李治侧头看我,眸中有少见的忧愁,面色更是凝重得如同浸了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