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1022900000017

第17章 言为心声:读懂对方的言外之“意” (2) (2)

男性具有沙哑声音者,往往是耐力十足又富有行动力的人,即使是面对令一般人望而却步的事,他也会卯足劲儿往前冲。缺点是容易自以为是,对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掉以轻心。具有这种音质的人,会凭个人的力量拓展势力,在公司团体里率先引导众人,越失败越会燃起斗志,全力以赴。这种音质者中能够屡见成功的政治家、文学家、评论家。

4.粗而沉型声音的人

一般发出沉重的有如从腹腔发出的声音的人,不论男女都乐善好施,而且具有爱当领导者的心理。喜好四处活动而不愿静候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类人的体型可能会变得肥胖。

这种人是最好相处的,这种类型的人不论男女均交友广泛,能和各式各样的人往来。另外,这种人还容易比较干脆地购买高价商品。有这种声音的女性,一般在同性中间人缘较好,容易受到众人信赖,成为大家讨教主意的对象。有这种声音的男性通常头脑灵活,善于交际,适合从政、经商。不过,他们感情脆弱又富强烈正义感,生活中的争吵或毅然决然的举止会令其日后懊悔不已。

5.娇滴滴而黏腻型声音的人

这种人在独处时感到非常寂寞,碰到必须自己拿主意的事情时会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在别人眼中他们显得很优柔寡断。

女性发出带点鼻音而黏腻的声音,通常是极端渴望受到众人喜爱的人。她们往往心浮气躁,有时由于过分期望博得众人的好感反而招人厌恶。

男性若发出这样的声音,多半是独生子或在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对待女性非常含蓄,绝不会主动发起攻势。若是一对一地和女性谈话时,他们会特别紧张。

在交际中,声音是大量信息的载体,通过辨识他人的声音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其真实的性格。因此,我们要经常研究自己的发声习惯,或是听听四周人们的声音,既可印证是否声如其人,也能发现更多种类型的声音,从而识别出更复杂的人的性格与心理。

发掘言谈中的内心暗语

常言道:“言为心声。”从一个人的言谈中,我们往往都能够了解到一个人内心所隐藏的真实的声音,也就是内心暗语。的确,通过言谈来观察交往对象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发掘言谈中的内心暗语呢?

1.关注点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关注点——其所关心的是什么,从而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趋向。在交谈过程中,说话者会不知不觉地暴露自己的品位、爱好和价值观,尽管他们会在措辞上尽力掩饰自己的真正企图和用意,但是他们的关注点、所趋向的观念是无法掩饰的。

2.措辞

措辞是一个人思想表达的载体,最能体现其综合修养的高低。一个人措辞水平的高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熏陶、学历层次、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对措辞的重视程度等。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措辞,从而来判断一个人内在的素养。

3.说话方式和时机的把握

通过观察一个人对说话方式和时机的把握,可以看出其有无涵养。例如,性急的人说话的速度一般都非常快,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人,说起话来就像打机关枪;而性格沉稳、涵养好的人说话的语速一般比较慢,往往深思熟虑之后才开口。

4.说话的条理性,对问题关键点的把握情况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说话缺乏条理、东拉西扯、抓不住重点,大多是思维混乱的体现。因此,从一个人讲话的条理性和对问题关键点的把握情况,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是否有能力、有思想。

由此可见,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谈可以看透其内在,进而掌握其心里的最真实的想法。当然,一定意义上来说,言辞也最具欺骗性。即使人们对不诚实的人早有戒备,但往往还是避免不了被这种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言行一致的人来说,上面的几个方法是奏效的,但对于那些心口不一的人,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这样一来,是否就无法通过言谈来看穿心口不一的人的心思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一类人尽管心口不一,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类人的不自然、不妥当之处。另外,正是因为这种人总是以言语欺瞒施诈,因此也就更容易从他的言语中发掘出他的情感所在和心理意向。

我们知道,人或多或少会有抑制自己的话语、情感和心理的情形。而这些被掩饰住的暗语,往往会从言谈的细微变化中映射出来:

细微变化一:向来少言寡语,突然变得能言善辩。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当自己兴奋、开心或是情绪高涨时,往往话会比较多。也就是说,话多往往是因为说话者有令人兴奋、开心的事情发生。但是如果某人无缘无故突然变得能言善辩,那么这样的人多半是内心不安、紧张或有所波动,唯恐被对方看出而伪装出的逆向行为。换言之,当某人有不愿触及的话题时,就会想方设法地转换,滔滔不绝地讲一些无关的话题。

细微变化二:恭敬谨慎的措辞与讽刺挖苦

如果一个人一反常态地说话过于谦卑,或者以极尽讥讽的口吻说话,那就意味着其心中蕴涵着敌意与反感。一反常态地说话过于谦卑也是一种因反感、敌意而表现出的逆向行为。他们在把这些反感、敌意等情感、心理活动以这样的逆向行为表露出来的过程中,会在无意之间表现出拉开彼此距离的态度,或者是因掺杂挖苦、讥讽而表露出一定的攻击性。此过程中,其和善的目光逐渐消失而增加了些许锐利的眼神,并且笑声也失去自然的沉着与高傲,表情也会变得非常生硬。

细微变化三:猥亵的话题及下意识的逃避

这些人说话大胆,总会说一些普通人比较忌惮或忌讳的话题。其实,这并不是说他多么不受传统束缚,多么开放,而是他在试图发掘自己最恐惧不安的根源,以使不安和紧张的心理获得舒解。这种人说话往往是大胆地脱口而出,或者是出人意料地胡言乱语。

细微变化四:赞成或附和

这一类人一向对别人的观点横加指责,不予支持,但在突然间变得过于迎合、赞同,这种人绝非是大意或漫不经心的人,必定有其阴谋和目的。或者是目前的情势不适于反对你,这种人也就只好暂时随声附和、极力赞成。

细微变化五:争先发言、巧言辩解

双方正在交谈的时候,如果其中一人不顾对方的话是否说完,便抢先说明或者进行辩解。这就说明其较为胆小,不断为心中的秘密是否会被揭穿而感到不安与焦躁,唯恐对方怀疑,便抢着说话,以此来设立心理防线,从而尽快脱离不安感的折磨。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内心暗语都能够通过其言谈而发掘出来,如果我们能熟练掌握其中的技巧,一定会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

解读语速、语调的秘密

(5)喜欢说“你怎么样”的人 (2)

我们在判断、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仅要懂得观其貌,还要学会听其言。那么,在交谈的过程中,到底听什么来判断、了解一个人呢?要听他讲话的语速、语调等。

《礼记·乐记》中讲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这里讲的意思是说,人的声音是随着内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人内心的变化又是受外物的影响而变化的。所以古人云:“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确实,人们在说话时会由语音、语调不经意地表露出所谓的言外之意,泄露出一些小秘密。当你和别人交流时,需要设法捕捉这些言外之意,读懂这些小秘密。

1.语速——了解对方心理的关键依据

可以说,语速是我们了解对方心理的关键依据。语速比较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辩;语速比较慢的人,大多都是比较木讷的,当然,这也并非固有的特征,依人的性格与气质而异。不过,我们要注意从对方的言谈方式中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

例如,有些平日能言善辩、讲话较快的人,忽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或者是有些平时木讷讲话不得要领的人,却突然会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就要考虑到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对此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如果一个人言谈速度比平常缓慢,通常表示对对方不满或者是有敌意;相反地,言谈的速度比平常快,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缺点或错误而心里愧疚,言谈内容有虚假。

在一次电视座谈会上,有位评论家曾经这样说:“男人如果在外面做了亏心(风流)事,回到家里,必定滔滔不绝地与太太讲话,东拉西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情形是因为当一个人心中有不安、内疚或恐惧情绪时,会凭借快速讲述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试图排解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内疚与恐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冷静思考,因此,所谈的话题往往内容空洞,东拉西扯,有点不着边际,对此,细心的人不难窥知其心理的不安、内疚与恐惧。

在工作中也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平时沉默寡言的同事,假使忽然变得很多话,则其内心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2.从言谈的音调中了解对方的心理

音调是我们了解对方心理的重要依据。实际上,人的音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通常情况下,人在幼年时期,音调普遍比较高,伴随年龄的增长,人的音调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人与外部环境接触后,其心灵越来越多地承受来自外部的社会压力的缘故。

高的音调是幼儿时期的附属品,是幼儿天真、任性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而言,年龄越高,音调会随之相应地降低。而且,随着一个人思维结构的逐渐成熟,便具备了抑制“任性”情绪的能力。但是,也难免会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发生,有些成年人的音调也确实是相当高的,这种人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点类似于幼儿,无法抑制自己的任性表现,在此情况下,这样的人也绝对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那些天生具有独特的高音调而与其心理状态无关的人。

在谈话过程中,如果一个人的音调突然提高或降低,这就意味着说话者想要强调此时说话的内容;如果谈话者故意将音调压低、拖长、突然停止或停顿的时间稍长,这意味着说话人想让你仔细揣摩他的话,并理解其中的深意。

还有这样的情况,例如:一位丈夫在外做了一些错事被太太识破了,在其强辩时,他的音调必定会升高;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的批评影射到某位女士,被批评的那位女士便会猛然发出刺耳的叫声并立即开始反驳,使得与会者瞠目结舌,全场气氛变得尴尬。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音调突然提高,表示此人的潜意识又退回到了幼年时期的状态,失去了理性的控制。音调高被看做是精神未成熟的象征。说话时抑扬顿挫的人往往是希望引起对方注意的人,这种人的性格中具有强烈的表现欲。

日本一位作曲家曾在杂志上写道:“当一个人想反驳对方的意见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的确如此,人总是希望借着提高音调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并试图以此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害怕、不安等。

如果在社交场合发现声音过早地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低沉、忧郁,则表明此人属于早熟型,可能此人过早地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或家中遭有某种不幸。

如果成年女性在公共场合滔滔不绝地尖声、大声地讲述自我,这就表明此人性格中任性成分较多,喜欢张扬、自我表现等。

总之,一个人语速、语调的变化能体现一个人内心的动荡、心理的变化,只要我们结合谈话时的具体情况仔细揣摩,认真分辨,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口头禅是内心的自然流露

口头禅本来是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现在多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或许每个人都有口头禅,其实,口头禅是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和积累效应所产生的结果,是重大生活事件给人留下的“后遗症”。

人生旅途上遭遇过的重大转折和变故,会悄然植入心灵并在当下体验中折射出来。例如,如果一个人总是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对人生充满信心和掌控感,那么,其口头禅很可能就是正面的词汇。

口头禅是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重复率极高的语言反应模式,它往往暴露了人们心底的某些私密信息,是内心情感与意识的真实流露,反映了他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价值观。而且,相对于一般语言,口头禅的“激活阈限”要低很多,重复率极高,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中都能将其从“心理词典”中快速地提取、诱发出来,因此,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捕捉到心灵的秘密,破译出他隐蔽的内心世界。

有一位知名的人类行为学家曾经说过:“人类有两种表情,一种是脸上所呈现的表情,另一种是说话时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可见,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表情。而语库中提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口头禅,就是心灵的密码,它具有某种心理投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说话者的内心世界。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小看那些不起眼儿的口头禅,它的背后往往隐含着大秘密,它们对你了解对方会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就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一下我们身边的“口头禅”中所隐藏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