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1045100000018

第18章 活着的传统(1)

第四节 活着的传统

四川大学马睿

摘要:本文从形态的双重性、载体的多样性和意义的可增殖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把文化遗产视为活着的传统。我们认为,以此为理论前提,有助于深化对文化遗产之基本性质的理解,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遗产双重形态多样性载体符号价值活着的传统

"为往圣继绝学",我们民族历来看重文化命脉的传承。但是在过去,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主要局限于文物保护、文献研究等专门领域,而今,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努力,正使文化遗产诸问题进入大众的视野,并涉入社会经济、城市发展、日常生活、国际交流等广泛领域。这也就对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它不可能局限在某一专业之内讨论问题。面对来自实践层面的迫切需求,学界亦不乏呼吁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但相关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发展缓慢,尤其是对文化遗产的双重形态、复杂载体和符号价值等基本性质尚无充分认识。在当前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开发等实践环节中,之所以常见盲目性和随意性,固然有功利主义作祟,而理论指导的薄弱甚至是缺位,也是难辞其咎的。我们认为,急需发展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研究,加强理论辨析与总结实践经验教训两方面的互动,形成关于文化遗产基本性质和保护策略的共识。

一、原生态与生长态:文化遗产的形态双重性

无论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还是作为一种心理事实,文化遗产来源于历史,同时也存活于今天,这使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具有双重性,既具有原生态,也具有生长态,并在二者之间产生张力。原生态,是先人文化实践的结果,是绵延的文化传统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横截面,而这个时间点,就是我们这些后裔接手传统的那一瞬间,这个横截面,就是我们在那一刻所面对的文化状态。但是,只要这个传统还是活的,历史就不会停留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文化遗产也因此不是如化石一般的历史遗留物,而是过去的果实、未来的种子。这就意味着文化遗产是以一种生长形态而存在的。真正无愧于先人遗产的后裔,固然不能坐吃山空,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守成,更应致力于文化的开枝散叶和可持续发展。

认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根据那一个个横截面去了解历史的由来,去感受我们民族的生存体验和精神轨迹,并把那些横截面传递给后代。每一代人对文化遗产的观察、理解与阐释,都可能有偏差,有盲点,而保留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留未被我们染指的横截面,则是避免以讹传讹的前提,使一代人的疏漏和错失,有机会被另一代人纠正。对典籍、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对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承,都是因为认识到保留原生态的重要性。

但是,文化遗产的形态还有另一面,它不是仅供我们凭吊历史、想象过去的遗迹和废墟,它仍然处于生长过程之中,因为它将参与塑造今天和未来的文化面貌,它是可以增值的文化资本。尤其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生长方向。比如传统节日的庆典,其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有变化,有增删,在原生态的意义上,这或许是损耗和破坏,但在生长态的意义上,它是每一代人的权力,也是对原生态的丰富。文化遗产的生长性,使这一个横截面和那一个横截面不至于雷同,使原生态不至于单一、枯燥。从理论层面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在形态上的双重性,在实践层面就不会片面强调原生态,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思路。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生长发育的停滞并不能长久维持现状,却会导致萎缩甚至死亡。片面强调原生态,反而会使原生态难以为继。

四川地区具有漫长的文明史,具有地理环境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因而文化遗产丰厚。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乏成功经验。检讨这些经验,不难发现对原生态与生长态之辩证关系的领会,尽管这种认识可能是不自觉的。四川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具有独特的绘画技艺和艺术风格,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张贴年画曾是中国民间社会常见而重要的文化习俗,其中负载着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并辐射到绘画、文学、雕刻、建筑等多个艺术文化领域。现代以来,随着生活样态、民居样式的改变,作为习俗和技艺的年画因缺乏现实需求而日渐淡出日常生活。如果仅仅着眼于保护年画习俗的原汁原味,那么年画很可能退出民间,退出生活,成为博物馆里的展示和表演,供参观者追忆历史。如此一来,原生态其实已不可避免地失落了。绵竹年画的保护没有走这条道路,而是着眼于创造条件,使年画在当下民间生活中继续生长。当地不仅在尊道、孝德两镇开设了年画作坊,以生产、销售带动年画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而且由政府提供一定资金支持,鼓励民众在各式民居的外墙上绘制年画。

这在当地已经形成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景观,具有旅游价值,也是一种文化标签,有助于提升绵竹的知名度,反过来,这又会增加文化市场对绵竹年画的需求量,从而保证年画技艺后继有人。同时,民间的参与,使年画工艺继续与民俗结合在一起,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年画成为新居落成的一个环节,一个仪式,也使儿童在耳濡目染中把这种文化遗产化为自己的感性体验和生活记忆。

诚然,由于现代生活的介入,今天的绵竹年画在风格、技巧、载体、制作方式上都有所变化,不再是"原生态",但技艺、习俗、生活、地方色彩的一体化,却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恰恰符合年画从产生伊始就一直具有的文化形态,这未尝不是一种真正的原生态保护。也正是由于重视培护文化遗产的生长态,绵竹作为"5·12"地震重灾区之一,年画作坊、年画景观虽然遭到破坏,但只要生活还在继续,绵竹年画的恢复和发展就不是奢望。对于技艺、民俗、价值观这一类的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使它存活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活着的传统。正如雷蒙·威廉斯的经典定义,"从本质上说,文化也是一整个生活方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质是保护和发展过往生活方式在当下时间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二、文物与环境:文化遗产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