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阳伽蓝记
1045300000034

第34章 《洛阳伽蓝记》为二重复合型叙事体(3)

(四)前后呼应,完成主题的呈现

《洛阳伽蓝记》多次出现"京师迁邺"一句。

永宁寺"十月而京师迁邺"。先写佛塔焚毁,历历在目,叙事婉细:"火从平旦大发,三月不灭,周年犹有烟气",以"雷雨晦冥,杂下霰雪"渲染悲怆景象、凄清伤感气氛,写天子、"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略加点染,一幅世纪末的惨相跃然纸上,尤其写"三比丘赴火而死",慷慨悲壮。后来有人在东莱郡"见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见之。俄然雾起,浮图遂隐",最后永宁寺彻底地、永远地消亡了,"十月而京师迁邺",元魏王朝也灭亡了,洛都被弃,走向残破凋零,一个伟大时代就此终结。这样,佛寺与王朝的兴亡史二者同步,将佛教、王朝命运融为一体,一笔兼写两面,哀悼佛教与王朝的命运,沉痛无比,感慨尤深。(永明寺附记平阳王始造五层塔一所)土木毕工,帝率百僚作万僧会。其日,寺门外有石象,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中书舍人卢景宣曰:"石立社移,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

(永明寺附记孟仲晖)晖遂造人中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希世所有。置皓前厅须弥宝座。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佛像神异无比,能无故自动,低头复举,能夜行,却都指向"京师迁邺"。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一次次奏响北魏灭亡的挽歌,余韵悠悠,从佛门的灵异写到人世的更替衰亡。这是卷四城西结尾写的,结合第五卷内容,应该说正面直接集中表现北魏洛都就到此结束,所以,作者不忘在结尾时用最后一次鼓槌,敲响北魏灭亡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写来简明,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感慨、回味,也是"结上",哀悼北魏洛都佛教、王朝兴亡命运至此结束,从而完成主题的呈现。卷五开头写城北,篇幅短小,显然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开场白,为的是引出出使西域、印度这一正文;卷五是一个象征,在全书空间封闭结构中,开启一个敞开式结构,面向西域、印度,把笔触伸向更为广大、遥远、色彩更为斑斓的异域天地。

(五)交代细节

《道荣传》:至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至耆贺滥寺,有佛袈裟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复有佛锡杖,长丈七,以水筩盛之,金箔贴其上。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时,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一人胜之。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并作宝函盛之,朝夕供养。至瞿波罗窟,见佛影。入山窟十五步,西面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以手摩之,唯有石壁,渐渐却行,始见其相。容颜挺特,世所希有。窟前有方石,石上有佛迹。窟西南百步,有佛浣衣处。窟北一里,有目连窟。

窟北有山,山下有六佛手作浮图,高十丈。云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并为七塔,七塔南石铭,云如来手书,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道荣带着崇敬礼拜之心瞻仰、描述一系列佛教圣物、圣迹:佛顶骨舍利(大小、色泽、形状)、佛袈裟、佛锡杖、佛牙佛发舍利、佛影、佛浣衣处、如来手书。详细交代佛教圣物圣迹的细节,带着佛教徒特有的虔诚与崇敬,在圣物圣迹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意,让人越发觉得神异、庄严,道荣朴素而动人的笔记杂记体、小品文写法,简短灵动。《洛阳伽蓝记》引《道荣传》共七处,前六处集中在记雀离浮图一段,考异或补缺;后一处补惠生与宋云叙述不全的一系列佛迹。

(六)并置、罗列不同说法,这是佛经汉译"合本子注"体例的最本质特征

雀离浮图是佛教史上最著名佛塔,是佛教徒十分崇敬的佛教圣物圣迹。 叙述雀离浮图非常详细,用了987字,细致多角度叙写,将本、子注相结合,把客观描述呈现与引用佛教神话传说、当代人口述结合起来,既真切动人,又充满神异、光怪陆离的色彩;既有宗教的庄重虔诚意味,又有奇异想象,能极大满足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激发无穷想象空间,近乎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纪实与奇幻结合,实与虚交融。正文:至乾陀罗城,东南七里有雀离浮图。注释:《道荣传》云:"城东四里。"

正文:佛入涅槃后二百年,果有国王字迦尼色迦,出游城东,见四童子累牛粪为塔,可高三尺,俄然即失。注释:《道荣传》云:"童子在虚空中,向王说偈。"注释里补充交代童子是在天空中向王说偈,叙事显得更神奇,充满佛教神话色彩。

正文1:王怪此童子,即作塔笼之。粪塔渐高,挺出于外,去地四百尺然后止。王始更广塔基三百余步。注文1:《道荣传》云:"三百九十步。"正文2:从此构木,始得齐等。注释2:《道荣传》云:"其高三丈,悉用文木为陛,阶砌栌栱,上构众木,凡十三级。"一边叙述正文,一边灵活恰当地给予注释。两次引用加以注释,罗列不同说法,叙述严谨平实。下面更加详细补充叙述佛塔高度、建筑材料、建塔方式方法、佛塔的级数。正文:上有铁柱,高三百尺,金盘十三重,合去地七百尺。注释:《道荣传》云"铁柱八十八尺,八十围,金盘十五重,去地六十三丈二尺。"注文罗列不同说法:高度、大小、金盘数量。

正文:施功既讫,粪塔如初,在大塔南三步。婆罗门不信是粪,以手探看,遂作一孔。年岁虽久,粪犹不烂,以香泥填孔,不可充满。今有天宫笼盖之。雀离浮图自作以来,三经天火所烧,国王修之,还复如故。父老云:"此浮图天火七烧,佛法当灭。"正文叙述佛塔的神异、奇诡,充满佛教神话色彩;佛教预言,"此浮图天火七烧,佛法当灭",到元魏时,已"三经天火所烧",暗地里写出虔诚佛教徒的惶惑、恐惧、忧虑。注文:《道荣传》云:"王修浮图,木工既讫,犹有铁柱,无有能上者。

王于四角起大高楼,多置金银及诸宝物;王与夫人及诸王子,悉在上烧香散花,至心精神,然后辘轳绞索,一举便到。故胡人皆云四天王助之。若其不尔,实非人力所能举。"注文补充建塔时的神话传说故事,赞美"王与夫人及诸王子,悉在上烧香散花,至心精神",所谓"精诚所至,玉石为开",虔诚庄重表达对佛教的崇敬之情,所以正文、注文相互补充,二者相得益彰,查漏补缺,罗列不同记载,既求真务实,又充满神异诡谲。正文:至如来为尸毗王救鸽之处,亦起塔寺。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燋然,至今犹在。若服一粒,永无疟患。彼国人民,须禁日取之。注文:《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注文集中描述了有关佛祖的一系列圣物圣迹,并融入了宗教徒的深深情意。

(七)自由灵活引出丰富有趣的人、事、物,展现洛都社会、文化生活风貌

《洛阳伽蓝记》全书以佛寺为正文,佛寺成为叙述的焦点、中心,是"聚",构成《洛阳伽蓝记》叙述的魂魄;但作者又把视野、笔触指向广大的尘俗天地,写丰富驳杂的尘世社会文化景观和人、事、物,展现出元魏、洛都丰富有趣的社会文化景观,这是"散"。全面关注佛国与尘俗两个世界,这是《洛阳伽蓝记》最富创造性、最重要的贡献,《洛阳伽蓝记》也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熔正文、自注于一炉的著作,时断时续,时聚时散,时出时入,时而佛寺时而尘俗,作者带我们自由游走于广大的天地间,真的是达到了古代文艺最高境界,即"游心游目"境界。陈鼓应曾谈到《庄子》中的"游"。"游"是熟悉水性的人在水中的自由活动,传导出顺其自然、适意而行的意味,携带着无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影子。"自由性与非功利性是旅游两个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和标志"。

《庄子》多"游"字,内篇约三十多处,外篇约四十多处,杂篇约二十多处。张中行在《〈洛阳伽蓝记〉里的一点牢骚》说,杨氏是写"闲话"的高手,谈到《洛阳伽蓝记》的魅力,"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新颖,单纯的追记佛寺;二是内容丰富,笔由佛寺伸向四面八方,上至政事、名流,下至民风、市井,几乎无所不有;三是文学气味很浓,文字优美,故事性强,有小说、剧本那样的吸引力。全书以方位为纲,以佛寺为目,写了五卷。作者是写'闲话'式文章的能手。......是将焦点凝聚在寺院中所发生的记忆,将其相关的史事在时间和空间相互交错,在客观且巨细靡遗的记录之中,暗藏着杨衒之对这一特定时空--北魏洛阳,所发生的历史加以回顾与春秋之笔"。而钱锺书曾分出小品文,称之为家常体,是"不骈不散,亦骈亦散;不文不白,亦文亦白,不为声律对偶所拘,亦不有意摆脱声律对偶,一种最自在,最萧闲的文体"。

作者是说"闲话"的高手,近于《世说新语》;小品,自由灵活,散点透视,闲淡而悠远,没有限制,淡雅有趣,耐人回味,以佛寺为依托,自由延伸,指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1.引出与佛寺相关的著名人物融觉寺,清河文献王怿所立也,在阊阖门外御道南。有五层浮图一所,与冲觉寺齐等。佛殿僧房,充溢一里。比丘昙谟最善于禅学,讲涅槃、华严,僧徒千人。天竺国胡沙门菩提流支见而礼之,号为菩萨。流支解佛义知名,西土诸夷,号为罗汉。晓魏言及隶书,翻十地、楞伽及诸经论二十三部。虽石室之写金言,草堂之传真教,不能过也。流支读昙谟最大乘义章,每弹指赞叹,唱言微妙,即为胡书写之,传之于西域。西域沙门常东向遥礼之,号昙谟最为东方圣人。表彰比丘昙谟最在佛学上所具有的高超造诣和杰出贡献,天竺国胡沙门号为菩萨,西域沙门号为东方圣人,外来佛教进入中国,昙谟最的卓越佛学造诣与讲解得到西域、天竺僧人的推崇,成为中外佛教交流、文化交流的佳话。其他如追先寺引出往来于南北朝的东平王元略,详细叙述他往来南北朝的传奇经历,折射出南北朝政治对立中有社会、文化上的交流,元略客观上充当了南北文化交流的使者。正觉寺牵出来自南朝、对孝文帝汉化国策实施贡献颇丰的王肃的故事。

2.引出都市建筑景观景乐寺,在阊阖南御道东。西望永宁寺正相当。寺西有司徒府,东有大将军高肇宅。北连义井里。义井里北门外有桑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荫,多有憩者。正文写景乐寺后,作者以散淡的笔墨交代"义井里北门外有桑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荫,多有憩者"。写桑树、甘井、石槽铁罐这些公共设施,方便行人,可见古代都市设计是多么周全、亲切,读到这样的文字,洛都景象似乎就在眼前。永宁寺结尾也曾写到"四门外,皆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路断飞尘,不由渰云之润;清风送凉,岂藉合欢之发",写出洛都风光优美,人们生活的惬意舒适。这样的都市才真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息于斯的好地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才得到践行,这样的城市生活才是富于人文关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