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伤害自己的人也是在避免自己受到更深的伤害。原谅是对过失的一种宽容。原谅别人能使自己和别人间建立起一座美好的桥梁。原谅那些令你怨恨的人,让时间把过去的伤害都带走吧。打开你心里的那扇窗户吧!这样,所有蒙蔽我们心灵的乌云将会退去,沉重如铅的怨恨将放下,一切的不甘将烟消云散。你会发现,当你对别人的过错表示原谅的同时,也会得到同样的回报,而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路会越走越宽。自己才会真的得到解放,心会轻松自由地飞翔!
空杯的心态
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心态决定一切!怎样的心态才能够让我们通向成功的路更加顺利?怎样的心态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空杯心态无疑是人们需要具有的。特别是当你觉得生活被塞得满满的,想再充实自己的时候,要学会让心变成空杯。不论你过去拥有什么,经历过什么,都让它过去,把心归零,收获会比曾经拥有的更多。空杯是一种心态,舍得是经过生活历练之后的选择。空杯心态需要修炼,需要终身学习,是一种智慧和大境界。
著名作家刘震云也说过:“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对过去的舍弃,无论是成功还是挫折,那都是发生在过去的某个时空,不足以定义我们现在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太在意以往的经验了,当面对一个新的起点的时候也习惯性地忠于以往拥有的经验,得到的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失所望。因为你不肯把心掏空,舍不得过去拥有的一切,你还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外面的世界却已经改变,没有空杯心态就容不下更多的美好未来。实际上,无论何种境况,能适时把自己“归零”,便会海阔天空,心胸豁达。
在很早以前,有一位自认为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名山一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方丈,对佛学的见解相当深刻,远近闻名。于是他前去拜访,打算去学习一下佛理。到了寺里以后,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了他,老禅师许久才出现,于是他很不高兴。心想:我也是佛学造诣非常高的人,也算小有名气,你却派个小沙弥来接待我,还让我等了这么久,也太看不起我了吧?后来老方丈出来后,他态度傲慢,言行举止也表现得十分不满。结果老禅师还是非常恭敬地亲自为他沏茶,但在倒水时,明明茶杯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很不解地问:“大师,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往里倒水?”老禅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水就倒不进去了,干吗还多此一举呢?”这人听了非常惭愧,因为老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认为自己学问已经很“满”了,再多的学问你也装不下了,那还有向我求教的必要吗?
这就是“空杯的心态”的起源,它说明的道理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的心态。学会倒出水,才能装下更多的水。如果你总是骄傲地觉得自己是“满”的,相信有再高深的学问你也装不下去。这就如: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再接纳新的东西,只有将杯子倒空了,才能有空间去填补新鲜的水,来更替已经要发霉的陈水。学会把每天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都从零开始。
如果你懂得把“归零”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当成一种时刻要做的事情,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与辉煌。拥有空杯的心态才能不因一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更不会因一点的成绩而得意忘形,我们要时刻“空杯”,勇于放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得更开阔、走得更远。中国女排在夺取世界女排锦标赛三连冠后,这是无比荣耀的事,但袁伟民教练告诫队员们:一切从零开始,把冠军丢到脑后,不要沾沾自喜,重新研究战术,研究打法。正是这种“空杯”的心态才使女排取得了五连冠的殊荣。将过去归零可以不受固有的思维和经验的束缚,做起事来才可以更大胆、更放手、更容易创新。人生是一场盛宴,绝不只是一道好菜。不能因小小的成绩就得意忘形,或者甘于认命。让过去的过不去的都归零,将心灵的杯子倒空,人生就是新的开始。
相传在很远的古代,知了也有一双翅膀,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十分羡慕。它就请大雁教它飞翔。大雁高兴地答应了。大雁给它讲怎样飞,它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它想我自己有翅膀,有飞行的基础,简单指点一下我就能飞。大雁让它多试着飞一飞,大雁发现知了的飞行方法不对,劝它放弃,重新学。知了不停地嚷道:知了!知了!但是还是不肯放弃它的方法。飞了几下就满足地离开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扑腾着翅膀,怎么也飞不高。这时候,知了望着大雁在万里长空飞翔,十分懊悔自己当初太自满了,接受不了新的东西,所以失去了唯一可以飞上天空的机会。可是,已经晚了,它只好叹息道:迟了!迟了!有时候人也像知了一样,要摆脱自满的束缚,适当的时候把自己倒空,才能不断地进取,方显真才实学。 知了无法起飞,原因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背负着过多的经验、骄傲,即使有心向他人学习,也会因为内心的无法承载而失去更多。所以,学会“时刻归零”,这才是真正渴望进步的人该有的态度。
如果总是守着自己的那桶水,晃呀晃,就会陷入孤芳自赏的封闭境地,就会成为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怎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呢?毫无疑问,时刻牢记“空杯心态”,尽量做到“时刻归零”。这样在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时,才能放下那些人生的负担,轻装上阵,把每一次的成功或失败都视为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新的成功,新的人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空杯心态”并不是完全地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空杯心态,就是学会放弃。无论过去有多少辉煌,也无论有多少失败,放弃了达到了“归零”的状态,就会铸造新的辉煌,就能够避免新的错误。拥有空杯心态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有望成功的人。
懂得给人留有余地
生存于这个世界,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诱人的名利、巨额的财富、高贵的社会地位等等。这些只能算人生的一小部分,还有更重要的是人在社会上是作为一个群体生存的,与人和谐地相处能让你感到生活是充满阳光的。淡定地处世,别忘记用一种平和、谦让与理解的方式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给自己、尤其是给别人留有余地。有一句俗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意思是说,与人相处,凡事不可做绝,要记得给对方留有余地。也许你会有所失去,但相反的,你甚至有可能会有一份更大的收获,给自己和别人留有一丝余地,你就会发现脚下的路越来越平坦、宽阔。
当人与人之间遇到一些小摩擦时,往往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的关键时刻。聪明的人可以淡定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往往会化险为夷,一切风平浪静;而如果不依不饶,得理不让人,往往会火上浇油,小事变成大祸,堵死了与人交往的路。民谚有云:“养儿防老,囤谷防饥”、“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说的都是要未雨绸缪,为明天留后路,留余地,得理让人,不管在什么场合见面,都不要让别人尴尬,给了别人一条路,同时也算是给自己留了条路。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头大象在树林里寻找食物,由于光线比较暗,一不小心踩塌了刺猬的家。大象很惭愧地向刺猬赔礼道歉,但是,刺猬却对此耿耿于怀。 一天,刺猬看见大象躺在地上睡觉,心想:“机会来了,我要报复大象,至少,我可以咬这个庞然大物一口。” 但是,大象的皮特别厚,刺猬根本咬不动。刺猬围着大象转了几圈,找不到可以下嘴的地方,想啊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刺猬发现大象的鼻子是个进攻点。于是,刺猬忘乎所以地钻进大象的鼻子里,狠狠地咬了一口大象的鼻腔黏膜。
大象感觉鼻子里一阵刺痛,它猛烈地打了一个喷嚏,将刺猬射出好远,刺猬被摔了个半死。过了好久,刺猬才从地上爬起来,它召集它的同伴,打算让它们帮自己复仇,其中一只老刺猬说:“这是个惨痛的教训,懂得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后路,得饶人处且饶人!”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为人处世像刺猬一样,小肚鸡肠,得理不让人。其实,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做到尊重对方、巧妙地化解矛盾,留一点缝隙,也就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显然那只老刺猬是个智者,它知晓别人的内心世界、懂得宽容、谅解他人,懂得给人留有余地。给予他人和自己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在给别人机会的同时,也同样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人们往往为人们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或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睚眦必报,结果弄得两败俱伤。得理也要让人,要讲礼让、谦让、退让和忍让。得理让三分,这才是最重要的。从前,有个人到别人的菜园里去偷菜,正好被菜园的主人撞了个现行。但菜园主人没有制止,反而转身就走。偷菜人以为他要去告官,连忙赶上去。不料,菜园主人进了自己的家门,还把门关上了。偷菜人说:“我被你看见了,我以后没法做人了。”主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呢?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知道我家的菜为啥长得那么好是吗?我那菜,不仅看着好,吃着也好。不信,你先尝尝。”说着,主人真的到篮子里抱出两棵菜,硬塞到偷菜人手里。后来,那个人再也没偷过东西,也从这个菜园主人那里学会了宽容别人,给别人留余地,这个偷菜人成为邻里众口称赞的好人。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小事,就因为不能给别人留有余地,朋友之间因为一句闲话争得面红耳赤,形同路人;邻里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拌嘴,老死不相往来;夫妻之间因为家庭琐事,劳燕分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得饶人处不饶人,结果往往害了自己。学学这位菜农吧,如果你会淡定处世,你身边会处处都是朋友。
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叫:“得理不饶人”,这个理可能是像法律法规那样至关重要的原则问题吧。至于生活与工作中的小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一片天,也让自己多条路。在这个社会上,无论我们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给别人留余地,实质上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的饭碗也脆。不让别人为难,不与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自在,这就是让三分,留余地的妙处,是处世交往的良方。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韩国北部有个村庄有很多柿子园。可是等到柿子成熟时,果农并不摘光所有的柿子。一人在经过这里看见这个现象很奇怪,便问:“这些柿子又大又红,不摘岂不可惜。”果农则说:“不管这些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也不会摘下来,因为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为什么给喜鹊吃呢?” 果农回答说:“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可是这时发生了一场虫害。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就都被毛虫吃光了。那年秋天,这些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那些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给喜鹊做过冬的食物。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人与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和人相处了。当一个人也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一些东西给别人,这也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