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1047000000035

第35章 修炼淡定的静心之法 (2)

“装什么高尚,不也是别有用心!”李强想,嘲笑地对张亮说:“现在你不是也把他赶跑了吗?”张亮说:“不是我赶走了他,是老人年岁已高,回家乡养老了,不再做生意了。” “那你也就能红火这几天。”看见所剩无几的鱿鱼李强说。“哈哈,红火的生意刚开始,老人为了感谢我帮他,临走之前,把如何泡发鱿鱼的技巧教给了我。”看到李强惊愕的样子,张亮又说道:“其实这事还真要感谢你。” 李强不解地问道:“谢什么?”张亮认真地说:“要不是当初你一撵二轰,让他无处落脚,我怎能有今日生意的兴隆呢?” 李强听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能与人为善让他与贵人失之交臂,心里又气又恨。而张亮做了一件小小的善事换来了长久红火的生意。与人路宽则与己路宽。伤害他人无异于自掘陷阱,伤害的人愈多,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就愈多,积土成山,最终将堵死自我发展的坦途。

做善事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一种快乐,因为你将不再是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你的生活拥有了更高的目标,你为社会奉献你自己。当你真诚地做善事的时候,你同样会得到回应。现实仿佛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你看到自己和从前不同,就能够从中感到振奋和动力。你美在内心,这种愉悦的心情别人也来与你分享。

人们常说:“做好事容易,做一辈子的好事却难。”有些善举虽然平凡普通,但贵在坚持。

如果大家都形成习惯,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不和谐因素就会越来越少,社会进步就会越来越大,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越来越幸福?多一分爱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多一分同情,与人为善,人生的天空就会变得灿烂明媚,人生的道路就会变得平坦笔直。如果大家都能与人为善,多做善事,人心变得淡定,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用知识充实心灵

淡定的心是需要修炼的,它是知识的积累、社会百科的融合。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反思、总结、归纳,吸收其中的精华,这就是修炼身心的过程。知识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充实,可以陶冶情操,亲近自然,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还可以调节情绪,增加信心和能力。我们通过书籍等传播知识的工具与中外成功者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吸收学习他们的方法和思想,来充实自己,我们对人生就会多一层理解。学习也许不会成功,但不学习万万不能成功。

知识改变命运,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谁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谁的见识越多,谁就越可能成功。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是人类最好的补药。它可以让人的心灵纯净,让人变得聪明,让人自信,让人有丰富的内涵,高尔基说:“每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小的阶梯,你每读一本书,就上了一个阶梯,远离了人的动物本性。” 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内心的空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知识是无限的,在追寻无穷的知识的道路上,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面对人类智慧的结晶时,我们需要探索者的高调。

康熙帝很小的时候就爱读书。读书时间每天竟达10小时之多。青年时,经、史、子、集便滚瓜烂熟。他成年以后,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知道了自然科学的重要,便苦学起自然科学来。他亲自召见外国传教士中懂得自然科学的徐日升、张诚、白进、安多等人,请他们轮流到内廷养心殿讲学。量法、测算、天文、历法、数学、物理许多方面他都很感兴趣, 康熙帝虚怀若谷,认真学习,甚至还亲自演算,一丝不苟。就连外出巡视,也邀请张诚等人随行,每天工作空闲的时候,到处讲学。康熙帝还向朝中许多有学问的人请教,使自己的学问更精更深,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更有造诣。他还接受数学家陈厚耀的建议,编纂了一本集当时数学之大成的百科全书《数理精蕴》。长年累月的学习使康熙帝见多识广,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军事兵法无一不知,所以康熙帝在执政期间无论遇见什么事都不惊慌,他的文治武功开创了一代盛世,成为千古明君。

阿拉伯格言说,人只有四种:一是不自知其无知的傻子;二是自知其无知的蠢子;三是有知而不自知的瞌睡虫;四是有知且能自知的聪明人。在知识大爆炸的今时今日,想成为有知且能自知的聪明人,唯有不断地学习,这样当面对新鲜问题时才不会慌张,能够从容面对。知识可以给人以力量,改变人的思想,改变人的性格,提升人生境界。通过读书学习,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角度,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会和以前大不一样。

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称心如意、快乐充实,我们需要把自己当做“蓄电池”,要不断给自己充电。边生活,边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新信息。只有具备真才实学和专长,才能增强自己生存的竞争力。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你处在什么地位,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最最要紧的是要为自己今后的发展作好知识准备,因为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知识是人们在任何一条道路上最可靠的旅伴。

有一次,孔子游历到宋国。有个小孩用石块垒起了一个大圆圈,挡住路说:“这是一座‘城池’,你们过不去了。”孔子下车问道:“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让路呢?”小孩说:“你既然是大圣人,那你说在路上遇到城郭时,是车让城还是城让车呢?”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车让城啦。”小孩用手指着那堆土块说:“那好,这是一座‘城池’,你怎么才能过得去呢?”孔子环视四周,觉得这真是个难题:如果绕开,路途太远;要从旁边经过呢,周围又是庄稼,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就对小孩说:“那你能不能把‘城池’拆掉让我们过去呢?”小孩生气地说:“你既然是位讲道理的先生,怎么能拆城让车呢?”这下可把孔子给难住了,他显得十分尴尬。小孩对孔子笑笑说:“你既然想不出过‘城’的方法,不如你叫我一声‘先生’,我既不拆‘城’,又能让你过去。”孔子立即走到小孩跟前,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先生。”小孩说:“这很简单。你在‘城门’外,我在‘城门’内,我把‘城门’打开,你不就能过去了吗?”

孔子心里明白了,既惭愧又佩服,伸出大拇指对小孩说:“我比不上你,你让我长知识了。”然后,按着小孩的指点,顺利地通过了“城门”。孔子如此面对小孩的戏弄,同样能淡定地叫一声“先生”,虚心向别人请教,传为佳话,难怪都尊称他“圣人”。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如果不虚心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社会的进步潮流会将你淘汰。

古今中外,屹立于世间最璀璨、最明亮的那颗明珠就是“知识”。知识是学不完的,也是一种没有边界的研究,但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其间所涵盖的思想、智慧、成就。无知的人,纵然家产万贯亦会败尽,取辱于人;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纵然千军万马亦只会全军覆没,身败名裂。明朝的许仲琳说过:“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纵观人类的发展史,谁掌握更多的知识,谁便拥有了更多的特权,这往往又是和财富、价值挂钩的。

“吃一堑,长一智;读一书,增一智”,求知可以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读书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坚持学习是伴随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超越挫折和坎坷、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人生是有限的,只有那知识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要用有限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知识。知识也可以让人充实快乐,就让它来充实我们的心灵吧!

今天我很快乐

让你作选择,愿意怎样生活,痛苦或是快乐?可能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自然是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时不能作出选择,有时抛弃了自己的快乐,迫不及待地戴上痛苦的枷锁,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看见别人快乐地生活,还抱怨世界对他不公。其实这种抱怨是无谓的,因为快乐是自己决定的,自己选择的,怨不得别人。快乐其实很简单,就取决于你有个好的心态。

快乐是层层叠叠的群山,悲观者因无法欣赏全景而叹息,乐观者因时刻身在快乐之中而喜悦。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超越痛苦,才能读懂人生,进而笑对人生。总之,快乐是你的选择,不快乐也是你的选择,关键是你到底应该选择快乐还是不快乐。快乐让心变得淡定,从而笑看人生,生活也跟着快乐起来。

从前,有一位国王,他总是觉得生活得不快乐,他问他王宫里的所有大臣:“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快乐呢?”王宫里的人都无法回答他的问题。于是,国王就让宫里的大臣陪他一起去寻找快乐。国王刚出宫殿,发现他的宫殿外面有一个晒太阳的乞丐,觉得乞丐很可怜,于是就想帮助他,所以就问乞丐有什么愿望,他什么都可以满足他,而乞丐却对国王说:“请陛下离开这里,不要挡住我晒太阳!”其实快乐就在身边,忙忙碌碌的人追求得太多,简单的心一旦复杂起来,快乐与幸福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快乐不是你去多远的地方寻找的,人生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让我们活得不快乐,但你可以告诉自己今天我很快乐。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欲望,也就有了太多的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因为人的欲望更是无止境的,而人越是痛苦,才越觉得快乐的可贵,才会拼命地去追求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一类人,他们脸色红润,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心情愉快,他们活得有滋有味,尽管他们在事业上未必非常成功,生活未必十分富足。但他们是生活中的成功者,这个世界上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这种体味快乐的心态。其实停下盲目的追求,快乐就在眼前,就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