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舍得大全集
1047400000035

第35章 在舍得中寻找机会,把握事业机遇 (1)

从进退之道来说,得让人处且让人,并不是无原则地一味让步与妥协,不该让人处就不能让。让是在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出一些让步。在危机的时候要有果断舍弃的魄力,要有顾全大局、舍小取大的智慧。

1.学会随机应变

做事情当然是看到了适当时机就要立即行动,然而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情况总是有变化的,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灵活机动地应付,才是最好的办法。

2003年,非典疫情考验着国家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考验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面对着疫情,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实情纷纷作出应对之策,危机管理转眼间成了最受关注的管理话题之一。在疫情严重的北京、香港等地区,不少企业除了采取各种消毒措施、实施健康防护,还建立启动了一套“经营应急计划”,以保证经营业务的持续运作。后来,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企业的应变能力就有多么强。

然而,国内的阿里巴巴网站却把危机变成了机遇。他们在非典的危机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创造出了淘宝网。

原来,在2003年4月份的时候,阿里巴巴有位员工去广州出差,到了5月4日,公司突然接到防疫部门的电话,说这个员工发了高烧,被确认为疑似非典患者。当时阿里巴巴的马云还不相信,因为不久前他还跟这位员工握过手。而这个员工很快就被隔离了起来,这也就意味着所有与他有过接触的阿里巴巴员工都要进行隔离。第二天,又有卫生防疫部门的人来公司检查,气氛弄得有些恐怖。到了下午三点钟,马云就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公司现在发生了非典疫情,也不能开大的会议,员工必须迅速撤离办公室。马云说:“互联网应该是用来解决应急问题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网络不出国,不坐车,不坐飞机做很多事情。大家回去试试看,在家里办公,看看能不能照样把事情办完。”

谁也没有想到,突如其来的非典,却让马云看到了天赐的商机。他认为在非典期间,人们的出行、集会及很多公务行动都要受到限制,而网络却正大有用武之地。于是,马云秘密组织了一个七八人的技术骨干团队,这个小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工作,紧急开发一个潜力巨大的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以至于在正式宣布淘宝网成立前的一段日子里,这个全封闭运作的神秘网站,竟然成了不知底细的阿里巴巴一些员工们关注最多的一个新的可怕的对手。2003年的7月,淘宝网正式诞生。与阿里巴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成名历程不同,淘宝网在国内的人气飚升极快,短短半年时间内就迅速占领了国内个人交易市场的领先位置,创造了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发展奇迹。

应该说,非典给许多企业造成了冲击,而同样也陷入被动局面的阿里巴巴,却把它视为一种挑战,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被隔离的12天里,阿里巴巴不但没有垮下来,反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是马云见机而作的得意之笔,也是他随机应变的超人智慧。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与社会环境中,企业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面临影响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善于应变的人,才能规避风险,将危机真正转变为商机。在这方面,马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而在人生之中,见机而作、随机应变也非常重要。

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前面说了,机会是具有时间性的有利因素,所以好的时机不可以放过,因为它失掉了就不会再来。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在进退之间,不能把握时机的人,必将一事无成。然而机会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

隋末天下大乱,各路人马都纷纷造反。后来,北方基本形成唐、郑、夏三足鼎立的态势,而南方则相对复杂一些,不过虽然有较多军阀势力,而真正有实力可以与唐军对抗的,只有萧铣一人而已。当时萧铣定都江陵(今湖北荆州),雄踞南方,拥有精兵40万。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为了平定天下,委派大将李孝恭和李靖去攻打萧铣。行军途中不仅要经过山高路险的蜀郡,更有长江三峡的陡峭天堑易守难攻。李靖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迅速决策,很快做好战斗准备。

不久,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蜀郡进发。蜀郡的探子得到李靖大举进攻的情报,急忙向萧铣报告。萧铣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哈哈大笑,他跟部将说:“眼下秋色萧萧,寒气凛人,他李靖几十万兵马能飞过长江不成?再说三峡天险,危路岌岌,他纵是神通广大,也难免葬身鱼腹。我想李靖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不必多虑。”经萧铣这么一说,部将们也都放下心来,放松了防守。更要命的是,此前萧铣实行了“罢兵营农”的政策,身边才留军队数千人。李孝恭和李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边时,只见江水横溢,白浪滔天,其势如千军万马,令人心惊胆寒。有位将领见此情景,便向李靖建议说:“江水泛滥,三峡险峻,战士们渡江一定十分困难。依我看,不如等江水退了,我们再打过江去,不也很好吗?”

李靖明白眼前虽然有江水阻碍的困难,但是克服这个困难,后面的事就可以势如破竹了,所以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于是他坚定地说:“现在一定要渡过江去,打他个措手不及!要知道,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萧铣只以为我们被江水阻隔,不会马上进攻,所以我们必须在他还没有调集兵马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攻到城下,这才是用兵的上策。”将领们听了这席话,个个奋勇争先。在李靖的指挥下,他们很快包围了江陵,萧铣一下子招集不齐人马,只能开城投降。被押解到长安之后,李渊可没有对萧铣宽大处理,立马下令杀了他。

要说捕获机会,见机而动,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错失时机的原因,主要是时机到来后,却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它,或者是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要知道,机会不可能形象生动地摆在你的面前,它常常被复杂变幻的迷雾所掩盖。比如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未听白起长平之战后,立即乘胜攻打赵国邯郸的建议,而是修整了几个月。要知道长平一战,赵国主力全军覆没,已是元气大伤,秦军如果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的话是很有可能灭掉赵国的。然而修整给了赵国喘息之机,再加上赵国后来的对策得体、用人得当,结果反败为胜。这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它使秦国灭赵的大计未能在昭襄王手上实现,这一推就推到了几十年后秦始皇的手里。

可以说,把握了机会就是一步顺,步步顺,而错过了机会,却可能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这一得一失之间就是机会的力量。

把握时机就是要求人们在正确的时间里,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然而,时机不会明显地摆在那里让人看到,它需要人以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它,并能迅速抓住它,因为它总是稍纵即逝。为此必须养成审时度势的习惯,随时把握客观形势,通过对各种力量对比变化的分析,才能透过现象发现事情的本质,这样才能及时抓住时机。

3.君子伺机而动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孔子解释《周易?解卦》卦辞时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君子蕴藏着弘大的力量在身上,等待着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孔子认为这时的行动,之所以能够顺顺利利、绝无阻滞,是因为平常积蓄了很大的力量。有抱负和才华的人总是随时准备着把握住机遇,现在之所以要“藏”,是因为暂时没有好的机遇。这就是所谓的“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准备是行动的基础,善于“藏”的人,才能把握机遇,才能有所成就。

朱买臣是西汉武帝时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经因为生活贫困,以打柴为业,但他酷爱读书,经常是担着木柴,一边走路一边读书。因为有人笑话他只不过是一个打柴的穷光蛋,却还要读书充装文雅,所以朱买臣的妻子屡次阻止他:“你要么好好打柴,要么好好读书,不要这样让人家看笑话。”朱买臣回答道:“我打柴是为了让我们脱离贫穷,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将来过上富贵的生活,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呀!”而他的妻子认为这是羞耻的事情,于是不想跟他过日子了。朱买臣说:“我五十岁后一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跟着我过辛苦的日子也很久了,等我富贵之后好好报答你。”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种人,终究要饿死在沟壑之中,怎么能有富贵?”朱买臣不能挽留妻子,只好任凭她离去。

妻子走后,朱买臣过着与以前一样的日子,他一边打柴一边读书。有一次,朱买臣背着柴路过一片墓地,他的前妻和现在的丈夫正在上坟。前妻看到朱买臣又冷又饿,就给了他一些吃的东西。

几年后,穷苦的朱买臣被县里征为小役卒,居然赶上了到京城长安出差的机会。朱买臣到长安后,就自己写了封推荐书,托人送到朝廷。可是十几天过去了,一点信儿没有,而带的粮食又吃光了,只得到街头讨饭。

事情就是这么巧合,沿街讨饭的朱买臣,竟然碰到了同乡严助。严助现在正得到汉武帝的宠幸,有了严助的推荐,朱买臣就终于见到了汉武帝。

朱买臣多年的读书并没有白费,他给汉武帝讲解《春秋》和《楚辞》,凭着渊博的知识和独到见解,他将两本书深奥的内涵讲得浅显易懂。汉武帝对他的才学十分赏识,于是封他为中大夫。这时候正赶上朝廷商量重大决策:主父偃建议,在新夺取的河套地区,建立朔方郡,作为打击匈奴的根据地。而公孙弘等人强烈反对,理由是太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效果不好。两派互不相让,汉武帝于是召集他们公开辩论。朱买臣在辩论会上大出风头,他一连指出设立朔方郡的十大好处,公孙弘只好站起来服输。朔方郡的设立,为日后打击匈奴,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过了几年,朱买臣因为犯了个小错误,被武帝开除了官职。后来,东越王叛乱,招抚下来后,不久又重新反叛。朱买臣就给武帝上书,他详细地分析了东越一带的地理环境,并指出要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武帝非常高兴,就任命他为会稽太守,并且开玩笑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现在我派你到老家当官,感觉如何啊?”会稽郡的百姓听说新的太守要来了,都出来瞧热闹。朱买臣在车上看到了前妻和他的丈夫,就安排人把他俩接到太守府,找个园子让他俩住了下来。过了一个多月,前妻越想越觉得窝囊,就在园子里自缢身亡了。朱买臣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只好又送了一些钱给前妻现在的丈夫。

朱买臣当任会稽太守期间,为官清正,深察民间疾苦,关心农田水利,政绩和口碑都很好。一年以后,朱买臣又一举击败了东越王。武帝升任他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不久又改任丞相长史。朱买臣还颇有文学才华,他擅长辞赋,文章写得气势恢宏,词藻华丽。

朱买臣的成功之路,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真实写照。而这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就是积累、收藏的过程。虽然朱买臣的起点不好,妻子还因为他的穷困潦倒弃他而去,但他却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积累,所以在合适的机会下,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就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