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1055400000010

第10章 汶川历史文化六大亮点综论 (2)

汶川石纽山不仅是大禹的故里,同时也是大禹治水的会盟誓师地。对大禹治水会盟誓师一事,以往的文献缺乏记载,仅记大禹治水功成后于会稽山(涂山)会盟诸侯计功。而据2004年发现的东汉《景云碑》记述的:"先人伯沇,匪志慷慨,术禹石纽,汶川之会",表明大禹曾有"汶川之会"的重大事件。按:"会"的本意指盟会,《周礼·春官·大祝》记载:"四曰会",郑玄注称:"会,谓会同盟誓之辞",又引郑司农言:"会,王官之伯命事于会。"因此,"术禹石纽,汶川之会"当指大禹在其故里石纽与诸侯进行盟誓的会盟事件。据《景云碑》前后文意分析,此四句当指伯沇(伯杼)循大禹"汶川之会"故事中兴夏王朝,表明大禹的"汶川之会"当为导致夏王朝始兴的重大盟会事件。

结合大禹治水于"岷山导江"并最终因治水功绩而奠定夏王朝基业的历史记载,"术禹石纽汶川之会"就应指大禹治水开始时曾在家乡石纽会盟诸侯举行盟誓,并由治理长江江源汶川开始治水工程,这与治水功成而于长江下游的会稽之山会盟诸侯计功正好首尾相应。中国历史上,自先秦以来一直奉岷江上游为长江江源,以岷山孕育了长江而称为"渎山",并尊"江渎神"为中国江河神之首。自战国晚期秦国蜀守李冰在今都江堰市西境岷江岸置"江水祠"祠祀江渎神,并为秦统一全国后继承而在成都设立"江渎祠"进行祭祀。进入汉代以后沿袭至清代,历代皆将祭祀江渎作为国家大典予以隆重祭祀,溯其渊源当与大禹治水始于"汶川之会"、由"岷山导江"开始平服天下洪水的伟大工程相关联。由此,汶川石纽山既是大禹故里,又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凝聚各民族、万众一心与特大自然灾害抗争的大禹治水会盟誓师的"汶川之会"所在地,在大禹治水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冉古国与源远流长的巫文化

古史传说记载,发祥于岷江上游岷山山区的古蜀人,后来东进成都平原,建立了"历虞、夏、商、周"的古蜀国。而留居岷江上游的蜀人,至迟在夏代亦建立了以冉、(尨)二大部落为核心的冉古国,历经周秦,直至西汉中期汉武帝于岷江上游置汶山郡。

在夏代末年此岷山冉古国曾出了一位著名国王"岷山庄王"。先秦时期著名史籍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后桀伐岷山,岷山庄王女于桀二女,曰琬曰琰。桀受二女,坼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据周代文献记载,琬、琰二件美玉礼器作为传世之宝直至西周时期仍然供奉在朝廷西序之中。夏桀所伐的这位岷山庄王,在汉唐时期被西夷各部奉为祖先。

此岷山冉古国在商代与商王朝关系密切,在甲骨文中多有关于冉的记载,或单独称"冉"、"尨",或合称"冉黾羌"、"冉尨羌",在《史记》中则单称"冉"、""或合称"冉"。当代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曾专门著有《甲骨文中的冉与冉》一文,对甲骨文中有关冉羌人的记载进行了考证。甲骨文中的"冉尨",即汉代的"冉"。唐代于岷江上游茂州境内置有羁縻冉州,并有冉山,今汶川龙溪为古尨水。甲骨文中的"冉黾羌",据饶宗颐先生考证,指居于沔水(黾、渑又写作沔)的冉氐羌人,其地在今甘肃东南岷山北部的武都县境。此冉古国在岷江上游一直延续到西汉武帝开西南夷前,《史记·西南夷列传》:"冉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自笮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岷江上游从夏商直至西汉中期一直为强盛一方的冉古国之地,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岷江上游的居民死后皆行石棺葬,其考古学文化即岷江上游类型的石棺葬文化。而《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有蜀侯蚕丛......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皆表明,古蜀人发祥地在岷江上游,考古发现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居民辫发三根,与成都平原古蜀人辫发三根的发式相同等等,证明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为"蜀侯蚕丛"及其国人的文化遗存。《史记》称冉为"氐类",《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氐人国在建木西",而"建木"据古史传说记载在"都广之野"--今成都平原,可知冉在春秋战国时期又称"氐人国"。冉在商代甲骨文中称"羌",至《山海经》和《史记》则称"氐",可为氐羌民族史研究关于氐源于羌的观点提供有力佐证,亦为古蜀人本源于羌系族群的黄帝与嫘祖之后、战国秦汉屡同氐系族群相关联的文献记载提供了解释。

文献记载,汉武帝以冉故地置汶山郡,辖境包括整个岷江上游地区,而郡治即今汶川县治威州镇姜维城。按:汉代在民族地区设置郡县,为便于控制当地贵族与民众,皆于其故地核心区设治,由此可知今汶川威州镇地处当时冉的核心区内。考古发现的战国中晚期之际的岷江西岸茂县牟托村一号石棺墓及其陪葬坑,证明了岷江上游先秦古国的存在及其与蜀文化的紧密联系,而牟托南距汶川威州镇仅13公里,也可佐证汶川北部地区位于冉核心区内。

在甲骨文记载中,商王每逢祭祀、礼仪、农耕、狩猎、战争、方国来朝等各种事务皆要进行占卜,而冉的巫师即为商王朝重要的卜筮贞人。如《殷墟书契前编》2.37.7有商王以冉人巫师为贞人卜筮内容:"丁丑卜,冉、争贞:令羽子商臣于岳。"《甲骨文录》519 有冉人巫师为商王卜筮奏报结果的记载:"卜冉曰:其侑于丁牢。"还有多条冉黽羌人入商朝、商王命冉尨羌人听命用事的记载,如《甲骨文合集》452记载冉羌入商王朝:"冉黾羌、众白人归于。"《甲骨文合集》27435记载商王向冉下达命令:"丁丑卜,王贞:令冉尨兀于......朕事。"有时,商王亦将冉羌人用做献祭的人牲。如《甲骨文合集》451记载:"贞:其用冉黾羌。"《甲骨文合集》15411 记载:"王用冉,若"等。

商代甲骨文记载岷山冉羌人的巫师为商王朝的主要贞人,反映出冉羌人盛行巫文化且其巫师在商代享有盛名。根据考古发现,成都平原古蜀国的蜀王为群巫之长、国中巫师众多并盛行自然崇拜和巫术,而古史传说记载古蜀王族的发祥地及古蜀国历代王族失国后退守地也在岷江上游岷山山区。古史传说中以群巫之长身份成为治水英雄和夏王朝奠基人、被奉为我国古代巫师始祖的大禹,也是生于岷江上游的汶川石纽山。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民族学资料和羌族民间传说研究,今岷江上游的羌族及黑水县讲羌语的藏族、嘉绒藏族、川西南的彝族等与岷江上游冉人存在重要渊源关系的民族或族群,不仅语言、习俗等颇为近同,而且盛行大体相同的自然崇拜和巫术,羌族和彝族对巫师的称谓也相同(羌族巫师"释比"与彝族巫师"毕摩"称谓中,"比"、"毕"为对巫师本身的称谓)。因此,岷江上游岷山山区的巫文化传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至古蜀国时期就盛产礼仪祭祀用玉器的汶川龙溪峡谷,至今仍然为羌族地区释比信仰氛围最浓厚的地区,堪称我国古老巫文化的代表性遗存地。

四、西川门户暨茶马重镇

岷江上游地区为先秦至汉唐时期由成都平原北入中原、西北至河西走廊的主要通道。先秦至汉代"岷山道"、唐代"西山道",汉唐时期成都生产的大量丝绸、漆器、金银器等多由此道运往中原及北方丝绸之路,汉魏时期西北地区各部落至成都也主要取此条道路,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后向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南传亦主要经由此道。唐朝中期以后,岷江上游北部的松州为吐蕃占领,岷江西岸地区成为唐蕃拉锯战长期争夺之地,岷江上游成为唐宋王朝军事防御重地,剑门蜀道取代西山道成为由成都平原北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但是,因唐宋时期川茶主要产于川西岷山-邛崃山地区,内地汉区与西部高原羌番部落的大规模茶马贸易主要在川西北至甘青南部地区进行,岷江上游成为唐宋茶马贸易的主要通道。直至明清时期,岷江上游仍然为明清王朝的军事要地及西路边茶贸易的必经通道。由于汶川地理区位正当岷江上游出入成都平原的门户、锁钥之地,因而几千年来汶川地区一直为西川重要门户暨拱卫西川的兵家重地,汶川境内岷江河谷沿线也是唐宋至明清时期茶马贸易的主干道途经地,汶川治城所在地为茶马贸易重镇。

由成都经汶川北上、西进的道路,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梁惠成王十年(前361)"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由蜀地邛崃山南的青衣江流域北上经岷山过秦道入魏的交通道路至少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以前已经存在。汉武帝时沿岷江上游至岷山北部从南到北设置了湔氐(故治在今都江堰市西部岷江出岷山处)、绵虒(故治在今汶川县治威州镇姜维城)、汶江(故治在今茂县治凤仪镇北部)、蚕陵(故治在今茂县北部较场镇叠溪台地)、阴平(故治在今文县西北)等县,将成都平原与西北秦陇地区连接起来,表明汉代岷山道为沿岷江上游河谷一路北上。据《三国志·蜀志》记载,蜀汉丞相姜维领兵入汶山郡平康县(故治在今黑水县东部的维古)平定叛乱,今理县治地杂谷脑西扑头梁子半山古道旁保存的隋开皇九年《通道记》中"自蜀相姜维尝于此行"句,知由今汶川威州分道沿杂谷河西进经杂谷脑北入黑水河流域的道路,至迟在三国时期已经开通。

据唐宋时期文献记载,唐宋时期的西山道主干道,自今灌县西出蚕崖关(清代称"茶关"),翻越娘子岭进入今汶川南部的映秀,然后沿岷江河谷经桃关、七盘关至汶川县(唐末五代置维州,宋代置威州),北经通鹤城(今汶川县城北4公里雁门沟口)、茂州(治今茂县治)、翼州(治地即汉蚕陵县故治)至松州(故治即今松潘县治)分道西出北上,西北出黄胜关经叠州(今甘肃迭部)、洮州(今甘肃临潭)至青海入吐蕃,北上经扶州(故治在今九寨沟县治西部)入河西走廊东南部的成州(今甘肃成县)、武州(今甘肃武都)、宕州(今甘肃舟曲西境)、岷州(今甘肃岷县)等地。

西山道有两条主要支干道:西山北路由今茂县北两河口(飞虹桥)分路沿黑水河西进,经悉州(故治在今茂县西部的维城)、平康(故治在今黑水县东部的维古)、翻越今红原亚克夏山入草原,然后经今阿坝草原至今青海果洛草原;西山南路自今汶川威州分路沿杂谷河西进,经维州(吐蕃无忧城,故治在今理县杂谷脑)西入大渡河上游梭磨河流域,西进入今甘孜州境,北上至今红原草原合西山北路。由于岷江上游近邻唐宋王朝最繁盛的地区成都平原,吐蕃崛起时,松赞干布为了威逼唐朝领兵二十万屯于岷江上游以西今若尔盖-红原草原地带;吐蕃东扩时,吐蕃大军由西山南路进攻成都,并夺取位于今汶川龙溪沟口的霸州。

明清时期,鉴于岷江上游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朝廷不仅在松潘置军、总镇,而且在岷江上游设置的军事关堡密度亦居全国之首,自都江堰市玉垒关西出至松潘,沿途有茶关(蚕崖关)、映秀驿、清水驿、太平驿、沙坪关、彻底关、桃关、飞沙关、汶川县(治今绵虒镇,城外有寒水关)、七盘关、新保关、威州、雁门关、茂州、长安堡、石大关、叠溪卫(千户所)、永镇堡、靖夷堡、水塘关、镇平堡、金瓶堡、平夷堡、平番堡(五里堡)、镇江关、北定关、岷江堡、归化关、龙潭堡、新塘关、德胜堡、安宏堡(云墩堡)、安关、西宁关等三十多座州县城及军事关堡。而汶川正当岷江上游出入成都平原的西川门户、锁钥重地,横跨岷江两岸的威州大索桥为通往大渡河上游的唐宋西山南路、明清威保大路起始点。故唐代在汶川城北、城西的咫尺之地设置通鹤军、霸州,分扼北上、西进咽喉要地。

唐宋时期,川西地区为全国主要茶叶产地,茶马贸易也主要在川西高原至我国西北地区进行。据《十国春秋·前蜀高祖》记载,唐末蜀王王建(前蜀开国皇帝)将维州由今理县杂谷脑移治于今汶川威州姜维城,"王(蜀王王建)以骑将起家,故得蜀之后,于文、茂、维、黎等州多市番马",开始了大规模的茶马互市,今汶川县治威州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四大茶马互市重镇之一。前蜀时研制发明的"火番饼"(宋代称"西番茶",为后世"马茶"前身),亦主要运至永康军(今都江堰市),经汶川境内运往川西北地区销往羌番各部。茶马互市最盛的宋代,朝廷在成都设立都大茶马司,总管茶马贸易,输往川西北、甘青地区及吐蕃的大批茶叶,主要从永康军(今都江堰市)西出经汶川北上、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