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1055400000007

第7章 杜宇王朝的存续年代与农业发展略论 (1)

杜宇王朝的存续年代与农业发展略论

彭邦本

内容提要:文献传说中的先秦蜀地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诸王,皆"一代之名,而非一人之名"。考古和文献资料的互证揭示,杜宇王朝也可能存续了数百年,以蜀地十二桥--金沙文化为其考古学遗存。从这一时期起,作为长江上游文明区核心的成都平原已经盛行稻作为主的种植业,并成为蜀地农业一以贯之的悠久传统。此期四川盆地稻作农业的普遍推广和治水患兴水利的卓越成就,为开明王朝以降蜀地文明的更加繁荣,进而为秦举巴蜀后四川盆地农业、水利获得巨大发展,以至成为秦统一天下的"王业之基",奠定了深厚基础。

关键词:古蜀文明;杜宇王朝;存续年代;稻作农业

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基础和基本生业,水利则与之息息相关。蜀地作为我国历史上农业文明成就最高的区域之一,两汉以后遂以物产丰盈的"天府之国"扬名海内外,考其渊源,实远在先秦。为此,我们曾撰稿讨论过其地自蚕丛到鱼凫王朝时期的农业,这篇小文将继之对其后杜宇王朝时期农业发展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另外,秦举巴蜀以前,蜀地相传已经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五个王朝的统治,历史颇为悠久。五朝之中的蚕丛、柏灌、鱼凫和开明四朝,皆长达数百年之久。惟杜宇一朝,颇为短祚,然而史载望帝在巴蜀历来被奉为农神,说明其农业有很大的发展,似非短期所能奏效。因此,有必要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先对杜宇王朝的存续年代问题略作考察,以便本文前一问题的讨论。

为了把上述问题说得较为清楚些,不妨先将现存最早的蜀地史籍有关杜宇一朝时限的记载略述如次。东晋蜀地学者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的开头,就对蜀地历史源流作了极为古远的追溯: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有周之时,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为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维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掘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

常氏不仅将蜀地历史的开端系于传说中黄帝之前的人皇,而且概要追述了先秦五个蜀地王朝的历程。不过,上述五朝之名及其历史顺序,显然沿袭自相传为西汉晚期蜀中著名学者扬雄所撰的《蜀王本纪》:

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鱼凫、蒲泽(据《文选·蜀都赋》刘逵注引补)、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蜀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时蜀民稀少。

后有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

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时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帝。

《蜀王本纪》宋以后遂逐渐失传了,在其他辑本及其后《华阳国志》等典籍中,上引蜀地五朝中的柏濩通常作柏灌,蒲泽通常作杜宇。引文"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应是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间"四万八千岁"之说的由来,可谓极尽夸诞,显然有误,与其他古书中的《蜀王本纪》引文不合。如清代学者严可均即已指出,《御览》卷一六六引作"凡四千岁"。如此则稍近于实际。

东晋蜀地历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一书中先秦史事部分,系根据司马相如、扬雄等八家《蜀王本纪》或《蜀本纪》写成,常氏标举理性史学,指斥"世俗间横有为蜀传者,言蜀王蚕丛之间周回三千岁",则"四千岁"又当为"三千岁"之误,盖古字"三"、"四"二字形近,常容易互讹。但尽管如此,《蜀王本纪》称蚕丛、柏灌、鱼凫之君均动辄在位"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对此,蒙文通先生的解释最合理,他指出,蚕丛、柏灌、鱼凫皆"一代之名,而非一人之名"。人名尤其首领之名与代名或共同体之名混一,乃远古较为普遍的历史表象,复因年湮代远,传说因神化而愈益变形,此种混淆遂更难廓清。不过,明了此理,就可透过此种迷茫的表象,综合多种资料,庶几仍能对当时史实有所了解并诠释解读之。由此可见,蜀地上述三王之名,实际是三个朝代之名,因而方有"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之说。

那么,杜宇和开明两朝是否也类此呢?

《古文苑》所收扬雄《蜀都赋》谓:"昔天地降生杜密促之君,则荆上亡尸之相"。宋代章樵注云:"《蜀王本纪》曰:朱提有男子杜宇从天而降,自称望帝,蜀人尊为杜主。即杜宇,望帝姓名也。音户,按《蜀纪》,上古时,蜀之君长治国久长,后皆仙去;自望帝以来,传授始密。"看来,汉以后人们已有先秦蜀地后两朝的王世较此前三代相对清晰的看法,这显然是合乎实际的。对此,蜀地五朝中最后的开明王朝,因时代晚近,史料相对丰富而让我们得以看得更清楚。《华阳国志·蜀志》记开明氏"凡王蜀十二世",与宋代《路史·余论》谓开明氏王朝传世三百五十年之数颇能相合。

而上述《蜀王本纪》引文明确记载:"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帝";《华阳国志·蜀志》亦称鳖灵称帝后,"九世有开明帝",是鳖灵以后诸王均号开明帝,这应是蜀地五朝一以贯之的传统。准此,则同书中"望帝积百余岁"云云,亦当与之相类。否则一王在位一百多年,也明显有悖于常识,只有数代之称才可合理解释。但是,种种迹象启示我们,杜宇一朝,也应有大致不短于其前、后朝代的历史,这个问题我们下面还要以古史二重证据法进行论述。如此,则上古蜀地五代各数百岁,总计至少已近于两千年。倘从秦举巴蜀于公元前316年倒推上去,则蚕丛立国之时,确当距今已4000余年矣,且与宝墩文化年代大体吻合。由此可见,蜀地文献虽成书较晚,但所传史事当大致不误,颇具史料价值。

上述杜宇一朝亦有几百年时间这一推论,也得到了考古学资料的印证。种种迹象揭示,杜宇王朝的建立,当在晚商西周之际,并一直存续至春秋前期。《蜀王本纪》记载其传说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宇妻。乃自立为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史记·三代世表·索隐》也引《蜀王本纪》上述传说,则隐括为"朱提有男子杜宇,从天而下,自称望帝,亦蜀王也"。文字朴实而确指杜宇来自朱提。

大体相同的记载又见于东汉末蜀地学者来敏的《本蜀论》,惟扬雄所云"女子名利"者,其书作"女子朱利",并直接称她"自江源出",而省去"井中"二字。江源应指禹羌族群世居的岷(汶)江上游地区,因而从地望和时间上看,这个神奇的传说蕴涵着一个重要信息:与水和岷江密切相关的朱利及其族群,应出于自古长于早期农业和水利的西羌。徐中舒先生指出:"朱利原为藏语牧场之意......今四川甘孜地区还有一个地名称为朱倭,旧译为竹窝,这里就是一个牧区,正与汶山江源相同。""江源"一带,亦即岷江上游久为羌藏民族聚居之地,而羌早于藏,且唐宋以后多有融于藏族者,故藏语该词应沿自羌,朱利之族当与禹羌渊源相通。

禹羌族群在岷江上游等川西北地区生息繁衍时,就已经以农业为主要生业,这在该地区从5000-6000年前的波西遗址,到5000多年前的营盘山遗址、4000多年前的沙乌都遗址以及布瓦遗址,可以清楚地看出。近年来,考古学家在上述属于古代"江源"的地区共发现或发掘了80多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其中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茂县营盘山遗址等若干规模庞大者,充分揭示了当时该地区早期农业的繁荣。而茂县沙乌都遗址、汶川县布瓦遗址的出土资料,则颇为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与成都平原上宝墩文化的源流关系。其后川西北一些地方的农业蜕变为畜牧业,当是在距今4000年以降全球性气候转凉所致。而早在此前,或因与从四川盆地西南高地迁来的杜宇族群联姻后人口增多的压力;或正是因为气候变迁所迫,杜宇--朱利族群已经从川西北地区逐渐迁徙到了成都平原。迁徙的支系遂得以延续和发展其原有的农耕文化,因而在宝墩文化遗址群中,当已有他们的遗存;而该族群中留在原居地的支系,则随气候变迁而改为牧业或以牧业为主的生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