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
1055700000012

第12章 兔病的防治 (4)

(2)人也能感染致病,发生淋巴结炎、阑尾炎和败血病。

(3)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粪及污染饲料和饮水在传播病原菌方面起主要作用。

(4)患病动物直接接触也可造成家兔感染。

2.症状特征

(1)通常表现为慢性,初期症状大多不明显。

(2)病兔下痢,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极度衰弱。

(3)常出现脓性结膜炎,触诊腹部可感到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和肿硬的蚓突。

3.剖检变化

(1)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盲肠的蚓突、回盲的圆囊和肠系膜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可增大数倍,并有大面积干酪样坏死。

(2)蚓突肥厚硬肿如腊肠,浆膜下有无数灰白色干酪样小结节,黏膜面被干酪样坏死小结节所覆盖。

(3)扁桃体、肝、脾、肺、肾和支气管淋巴结也有干酪样坏死灶。各器官病理变化的出现率为:盲肠蚓突病变占981%,圆囊占786%,肠系膜淋巴结占421%, 脾脏占259%,肝脏占50%,肾脏和小肠各占23%,其他器官极少见。

【防治要点】

1.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但可用链霉素和四环素作试验性治疗,有一定效果。

2.发现病兔应尽快确诊,淘汰全部病兔。

3.兔舍、兔笼、用具等均应彻底消毒。

兔破伤风

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兔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 以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和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

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在污染的土壤和粪便中以芽孢的形式长期存活,同时也常存在于许多健康动物的肠道中。对动物与人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感染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0%。本菌的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但芽孢抵抗力很强,消毒须用4%福尔马林或10%苛性钠溶液。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1)创伤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剪毛、咬伤、钉伤、分娩、断脐、手术及 注射等,不注意消毒,污染本菌芽孢可引发本病。

(2)各种年龄与各种品种的兔都有易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为散发性。

2.症状特征

病兔主要是不食、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全身性痉挛,体温不高,常为急速死亡。

【防治要点】

1.预防上应保持兔舍、兔笼及用具清洁卫生,严禁有外露的铁钉及铁丝。饲养密度要适中,好斗兔要单独饲养,严防发生各种外伤。如有外伤,要及时进行外科处理。注射、断脐及手术时要严格消毒,剪毛要避免损伤皮肤。搞好环境卫生,粪便要发酵处理,污染土壤要彻底消毒。亦可试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

2.治疗时,病兔应放入安静、清洁的兔舍,肌肉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每只每次1万~2万单位,每日1次,连用3日,以中和毒素。镇静可用25%氯丙嗪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12毫升,每日2次。解痉用25%硫酸镁注射液,每只每次肌肉注射1~2毫升,每日2次。创伤用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涂以5%碘酊,然后撒布碘仿、磺胺粉。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与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5日,以消除病原。注意配合对症治疗,加强护理,方可收到良效。

兔泰泽氏病

本病是由在细胞浆内生长的毛发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严重腹泻,排水样粪便,脱水并迅速死亡,死亡率和发病率较高。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国,死亡率高达95%,是对养兔业的一大威胁。病原是毛发状芽孢杆菌,为细长、多形性和非抗酸染色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本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在土壤里可生存1年以上。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1)家兔和其他多种动物均可发病。病原随病兔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饲料及饮水,健康兔接触后通过消化道而感染。

(2)主要侵害3~12周龄兔,断奶前的仔兔和成年兔也能发病。

(3)发病季节,以秋末至春初多发。病初呈隐性感染。

(4)当拥挤、过热、运输及饲养管理不良因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诱发本病。

2.症状特征

(1)病兔发病很急,突然发生严重腹泻,粪便呈褐色糊状乃至水样。

(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脱水,常在出现症状后12~48小时死亡。

(3)耐过病例,表现食欲不振,生长停滞。

3.剖检变化

(1)特征性的病变是盲结肠浆膜、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肠壁水肿,盲肠充满气体和褐色糊状或水样内容物,蚓突部有暗红色坏死灶,回肠也有类似变化。

(2)肝脏肿大,有许多灰白色条纹状坏死灶。

(3)脾脏萎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心肌有灰白条纹状、斑点状坏死灶。

【防治要点】

1.改善饲养管理,加强卫生防疫措施,定期消毒,消除各种应激因素。注意灭鼠。

2.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疗效。可用0006%~001%土霉素饮水,疗效良好。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日。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日。青霉素与链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更明显。金霉素,每千克体重40毫克,以5%葡萄糖液溶解后,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3日。红霉素,每千克体重15毫克,分2次内服,连用3~5日。四环素,每千克体重40毫克,口服,每天2次。

兔密螺旋体病(兔梅毒)

本病又名兔梅毒,是兔密螺旋体引起家兔和野兔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特征是外生殖器官、颜面(口唇、鼻端)、肛门等部位皮肤和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1)只发生于兔,其他动物不感染。

(2)本病主要在配种时经生殖道而传染,一般育龄母兔发病率较高。

(3)被病兔污染的垫草、饲料、用具等都是传染的媒介,如有局部的损伤可增加感染的机会。

(4)一般呈良性经过,几乎无死亡。

2.症状特征

潜伏期为2~10周。

(1)病程可见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发红、肿胀,形成粟粒大小结节,以后肿胀部和结节表面渐有渗出物而湿润,形成棕色结痂。

(2)痂皮剥下可见溃疡面,易于出血,溃疡周围常有水肿。

(3)公兔阴囊、阴茎水肿,龟头肿大,皮肤呈糠麸样。

(4)由于损害部位疼痛搔痒,造成自家接种,感染延至其他部位,如鼻、眼睑、唇和爪等部位,被毛脱落。

(5)病多不表现全身症状,不引起内脏器官变化。

(6)病兔失去配种能力,母兔受胎率下降,甚至发生流产。

【防治要点】

1.配种前应详细检查公、母兔的外生殖器,对病兔和疑似病兔应停止配种,隔离饲养,治疗观察,对重病兔应坚决淘汰。

2.彻底清除污物,兔笼和用具要用2%烧碱溶液或3%来苏尔溶液进行彻底消毒。

3.早期可用新胂凡纳明(914)治疗,每千克体重40~60毫克,以灭菌蒸馏水配成5%溶液(或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耳静脉注射,必要时隔1~2周重复注射一次。还可用青霉素治疗,每天5万~10万单位,分2~3次肌肉注射,连续5~7天。最好用914与青霉素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4.局部可用碘甘油或黄降汞、白降汞软膏涂擦。还可用青霉素软膏或青霉素粉剂调花生油(每100毫升含100单位)涂擦患部。

兔衣原体病

衣原体病又称鹦鹉热或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引起人类、鸟类及多种哺乳动物的肺炎、肠炎、结膜炎、流产、多发性关节炎、脑脊髓炎与尿道炎等为特征。

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野禽、野兽、家禽与家畜是衣原体的自然宿主。经安徽省家畜防疫站对健康家兔进行血清学调查,发现兔群中衣原体病阳性率为879%。病原对外界抵抗力不强,70%酒精、3%过氧化氢、02%甲醛等,可很快将其杀灭。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1)本病经呼吸道、口腔及胎盘感染。螨、虱、蚤与蜱为传播媒介。

(2)各品种的兔与各种年龄的兔均可感染发病,但以6~8周龄的兔发病率最高,安哥拉兔多发。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4)家兔营养不良,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患细菌性或原虫性疾病,环境污染等应激状态,可导致发病而大批死亡。

2.症状特征

(1)兔衣原体性肺炎:病兔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鼻炎,流浆液性分泌物。

(2)兔衣原体性肠炎:多发生于断奶幼兔。表现为水样腹泻消瘦,脱水,低热,嗜中性白细胞增多,多形核中性白细胞减少,发生急性死亡。

(3)兔衣原体性脑膜脑炎:病兔发热、沉郁、不食、虚弱,口腔流涎,四肢无力,关节肿大,卧地,四肢呈划水状,角弓反张,最后出现麻痹症状,3天之内死亡。

(4)兔衣原体性流产:孕兔发生流产或产死胎。

3.剖检变化

(1)衣原体性肺炎:可见肺的尖叶、心叶及隔叶充血与硬变,肺小叶间中隔增厚,外观似大理石状。气管与支气管黏膜充血。肝坏死。脾肿大。

(2)兔衣原体性肠炎:可见胃肠道前段充满液体,结肠内有大量澄清、黏液性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萎缩。还可见到肺炎与结膜炎的病变。

(3)兔衣原体性脑膜脑炎:可见纤维蛋白性脑膜炎、胸膜炎和心包炎病变。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充血、发炎、水肿。脾和淋巴结肿大,有的发生大叶性肺炎病变等。

(4)兔衣原体性流产:可见母兔子宫及阴道黏膜发炎、胎儿水肿,皮下及肌肉出血等。

【防治要点】

1.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喂给全价饲料、清洁饮水。保持兔舍通风,搞好环境卫生,驱逐鸟类,消灭吸血昆虫和老鼠,严格检疫,注意隔离观察。

2.治疗时可用金霉素,每千克体重4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日;或以004%~006%混入饲料内喂给;或以002%~003%混入水中自饮,连用5~7日,停药3天,再用药一个疗程。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内服,每日2次。四环素,每只每次内服100~200毫克,每日2次。红霉素,每只每次肌肉注射50~100毫克,每日2次,连用4日。此外,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与磺胺嘧啶钠治疗,也有良好疗效。流产母兔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产道,然后放入金霉素胶囊,每日一次。同时注意对症治疗,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兔支原体病

本病是由支原体引起兔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道和关节的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

病原支原体曾称霉形体,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和组织培养物中,可从家兔的鼻咽、结膜和呼吸道分离到,是一种呼吸道寄生菌。支原体己发现约有90多种,其中有32种对人、动物和昆虫有致病作用。对家兔危害严重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和关节炎支原体,可造成15%的家兔发生死亡。支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耐低温,不耐热,常用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1)本病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内源感染,各种年龄与品种的兔都有易感性,但以幼龄兔发病率最高,长毛兔易感性最强。

(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早春和秋冬寒冷季节。

(3)兔舍、空气及环境污染,天气突变,受寒感冒,饲养管理不良等,可诱发本病。

2.症状特征

(1)病兔流黏液性或浆液性鼻液,打喷嚏、咳嗽,呼吸促迫,喘气,食欲减少,不愿活动。

(2)有的病兔四肢关节肿大,屈曲不灵活,发生关节炎。

3.剖检变化

(1)剖检可见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和隔叶前缘水肿、气肿和肝变。支气管内有带泡沫的黏液。

(2)关节肿胀,有炎性病变。其他脏器病变不明显。

【防治要点】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兔舍与环境卫生,防止受寒感冒,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坚持兽医防疫卫生和消毒制度,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

2.治疗时可用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日。同时用0006%~001%土霉素,供饮水。抗喘王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5~01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5日。四环素,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日。应用支原净、泰乐菌素、林可霉素、25%恩诺沙星与乙基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也有良好的疗效。

兔附红细胞体病

本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贫血、黄疸、消瘦和脾脏、胆囊肿大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