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1055900000011

第11章 科技赈灾的内涵与层次 (6)

刘延东同志还关切地询问了灾区农民用什么烧火做饭等民生问题,当听到将来准备在灾区农村推广新型沼气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农村能源供应和环境污染问题时,她非常高兴,并希望科技部门认真做好灾后新农村恢复重建科技示范工作。

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都江堰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都江堰市三木药材产业合作社和都江堰市林业科技推广站开展的。都江堰市高原村位于龙门山脉深度断裂带,毗邻四川"5·12"特大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该村山体大面积滑坡,4人死亡,农房倒塌3 143间。农业基础设施遭到损毁,支柱产业厚朴药材生产等遭受重创。地震前,都江堰厚朴栽植面积达15万亩,虹口乡厚朴栽植面积达4.0万亩,高原村达1.0万亩;地震损毁厚朴面积都江堰达5万亩,高原村达0.5万亩,植被损毁1.0万亩,生态旅游遭受重创,养殖的100多吨冷水鱼全部损毁,使高原村林农的主要经济收入丧失或减弱。

本项目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组装、配套及研究,在高原村进行科技示范,引导和带动该村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和尽快发展农、养产业。通过震后高原村厚朴产业恢复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逐步恢复受损林地的生产能力,并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通过开展震后高原村冷水鱼养殖发展规划,以期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恢复当地的冷水鱼养殖。到2010年,初步将该村建成一个依靠科技重建使其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先进村、样板村,辐射带动四川省同类灾区恢复发展,为成都乃至四川震后农业恢复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到2010年,高原村集成示范农村先进实用技术3套,具体是:①地震灾后厚朴林地恢复技术;②改进后的厚朴皮采割技术;③厚朴废弃物利用技术。项目实施将带动该村200余户林农每年将增收2 000元。

构建恢复重建技术体系1套,即药性食用菌高效生产技术体系。重点扶持规模以上科技示范龙头企业1家,即都江堰市三木药材合作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2个,即厚朴中药材产业和药性食用菌栽培产业。通过项目的实施,培育壮大厚朴药材等特色产业,促进其产业优化升级,初步建成优质厚朴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日趋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从完成项目目标任务的科技需求分析,特大地震灾害之后,高原村恢复重建任重道远。另外,虹口乡厚朴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争取也是当地厚朴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开展震后新农村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尽快争得虹口乡厚朴国家地理标志,对于高原村厚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把都江堰市高原村建成优质厚朴药材生产基地、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迫切需要开展高原村震毁山地厚朴产业发展技术集成和示范与植被恢复、优质厚朴新品种及其配套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示范。

灾后重建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科技支撑。2008年6月,为了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指导与信息服务,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编制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实用技术手册》。该手册重点针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的技术需求,由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灾后恢复重建技术组的70多个单位,160多位专家参与编写,围绕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建筑安全诊断与重建、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农业生产及畜禽疫病防控、分析测试技术7个方面,筛选出近400项实用技术与产品信息。手册根据针对的不同领域划分为7个部分,电子版在科技部门户网站"科技部工作"栏目及"科技抗震救灾减灾"专栏发布,纸质手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陆续送往灾区和各对口支援省市科技部门。

2008年7月,成都市水稻生产区进入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大灾之后农业生产不减收、农民收入不减少,成都市科技局组织开展"灾后重建科技培训"活动,由成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特邀请市农林科学院专家赴成都市周边受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都江堰、崇州、邛崃、大邑4个区县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为灾区恢复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服务与支撑。现场培训水稻种植户近200人,分发培训资料200余份,受到灾区种植户欢迎。2008年8月底,由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科技顾问团主办的"2008重建家园科技圆梦培训活动"在大邑县上安镇和彭州市致和镇花土村举行。针对两地不同的特点,成都市科技局有所侧重地提供培训。为加快大邑县生猪养殖业的灾后重建,促进养猪业的恢复发展,该县科技局、县农发局组织了标准化养猪小区业主和技术管理人员赴雅安四川农业大学集中学习了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相关知识。该活动是市县科技部门针对上安镇养猪业发展的实际,更好地营造学习型乡镇、学习型企业建设的氛围,促进上安镇全民创业活动的开展而举办的又一次专题培训活动。

(三)认真做好对口联系邛崃市临济镇灾后重建工作 (2)

在彭州,为加快当地种植业的灾后重建,促进蔬菜业的恢复发展,市科技局、农村发展局组织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活动邀请成都市顾问团农业专家进行了蔬菜种植培训,根据当前灾后面临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为农民朋友解决遇到的疑难杂症,受到热烈欢迎。此外,两处培训还请相关专家讲授通过网络营销的案例,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对大家进行了农产品和食品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网络营销的背景和方法、网络营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网络营销各种方式的成本分析、网上农贸市场的使用等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人员还向广大群众发送《抗震救灾科普手册》等书籍和资料上千份,现场展示出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城乡富裕,和谐共享"为主题的都市农业发展宣传展板和"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知识产权保护展板共18个。通过活动的开展,向群众宣传了农作物新品种,推介了新技术、新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认识地震、了解地震、躲避地震、自救与互救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群众保护自然环境和健康生活的意识,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依靠科学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

灾后重建必须要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为灾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国土资源部在《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19号)中提出,要加大对灾区国土资源基础工作的支持,及时调整国土资源大调查等专项和中央地勘基金的部署安排,加强对灾区人才、技术和数据等资源的支持和整合,进行灾区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调查与更新,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灾后重建的支撑服务作用。围绕灾后重建开展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抓紧开展灾区中大比例尺区域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有害元素分布、地下水污染等基础数据的调查与更新,部署典型地区地质条件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龙门山断裂系、活动断裂和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专题调查研究和监测,对地震活动带的活动趋势进行综合评估。集成航测和卫星遥感等数据,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县级土地利用本底数据库,补充调查灾区各类用地特别是耕地的损毁情况,评价灾毁程度。选择严重受灾的城镇村作为典型地区,对灾毁土地的恢复、整理与再利用技术、规划设计方法及相关标准进行研究。组织力量支持灾区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保证灾区土地调查工作的进度。

灾区重建中要特别重视科学的土木工程方法。汶川特大地震,因建筑物倒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据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在2008年5月16日由中国工程院召开的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科技咨询会上,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就指出,从此次汶川特大地震中应该吸取以下教训:一是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要将重点放到土木工程减灾方法上来,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助于土木工程抗震的实用方法和技术;二是要尽量选择那些处于安全地带的居住环境,避开地壳运动活跃的断层以及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恶劣环境;三是要重新审视和总结我国目前的防震减灾体制、方针和思路,调整防震减灾工作的技术路线。

谢礼立认为,地震灾害作为一种典型的土木工程灾害,减轻其破坏性后果主要应依靠土木工程方法,其他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强调'土木工程灾害',一方面是因为这类灾害普遍客观存在,符合科学原理的认识;另一方面,这样也有利于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指导防震减灾的实践。"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编制颁发或未颁发的建筑抗震规范,是采用单一水准的设防目标的,以保障人身安全为主。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我们国家颁布实施了第一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该规范根据单一水准编制,单一设防标准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还仍在使用。1989年以后,我国对单一设防水准进行了改进,改为三水准抗震设防。三水准的抗震设防是按照三个超越概率的地震作用进行抗震设防的。通俗说法即是"小震不坏、中震(设防烈度地震)可修、大震不倒"。

按照三个超越概率的地震作用进行抗震设防的实际抗震设防目的是,在遭遇地震时,能保障人的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正常进行;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时,保障人身安全和减小经济损失;在遭遇罕遇地震时,避免建筑结构倒塌,以保障人身安全。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该是按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于2001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和发布使用的,我国2001年以后的建筑应该是严格按照此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在此次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永久性住房的重建工作中,主要依照国家发布施行的第四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设立抗震设防标准。为了使房屋能起到应有的防震减灾效果,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这就要求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保质施工,严格验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要规划出绿地、运动场、公园、广场等避震场地。对违章建筑一定要及时制止或改造。

灾区新建项目技术要有所选择,优化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随着灾区重建的深入,必然会有大量新建项目涌入,但不能贪大求快,不能搞无原则的拿来主义,必须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根据当地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和发展规划,遵循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特别要防止资源消耗型企业和重污染企业及技术、工艺、设备向灾区迁移。新建项目发展不再囿于资源启动,而是充分利用全国之力,实现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的引入。

灾区企业要淘汰落后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灾后重建必须输入新的科技,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急需的各种工业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农村市场将有一个较大的启动。但农业和农村投入中科技含量不高,工业品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也很突出。今后,各种适应抗灾救灾的物资,应根据需要来生产、储备,如特种型号的钢材、钢板、钢架构件、特种水泥、特种型号的水泥架构件等,以及适合农民建房的各种建筑材料等,都大有开发潜力。灾区要在重建和恢复中结合结构调整和工艺改进,所有建设项目应符合环境要求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于受灾企业来说,可以趁灾后重建之机淘汰浪费资源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努力扩大使用清洁能源原料,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大力推广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既在恢复和提升生产力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更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