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1055900000018

第18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 (7)

在马宗晋等学者的积极倡导下,综合减灾思想在学术界成为共识,并在一些省进行了减灾系统工程的构建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由于国家灾害管理仍是行业生产型模式的管理,所以省级还不能全面改革灾害的管理体制。我国是一个多灾种的大国,要想成立像日本那样的国家级减灾综合管理体制也有许多困难,设想主要是与多种生产行业与综合减灾体制的交叉管理间的矛盾。目前各专业减灾仍然是以灾害的基本类型进行专业范围内的减灾科技行动;而防、抗、救灾和安置与重建工作则主要是社会减灾兼管理部门的行动;科普、保险、立法等保障部门尚未得以系统的建立。但通过这些实践为21世纪我国的减灾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指出了可行的改革方向。

3.4.2.2国家应急机制与减灾工作新进展

2003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系列重大举措相继出台,使我国的减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把国家国际减灾委员会调整为国家减灾委

一是由回良玉副总理亲自担任国家减灾委主任,并组建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由马宗晋院士出任首届专家委主任。二是组建了国务院办公厅所属的国务院应急办,并相继组建了国务院应急办应急管理专家组,国务院参事、经验丰富的应急管理专家闪淳昌教授出任首任组长。三是成立了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担负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交办的各项任务,使综合减灾工作的实施得到了领导和组织上的保证。

(2)基本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

2004年,国务院把制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组织中央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着手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工作。2005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5个专项预案,有关部门发布了80个部门应急预案,省级地方政府的总体应急预案编制和发布工作也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制度化应急机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Ⅰ级,重大的是Ⅱ级,较大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由国务院印发四大类25件专项应急预案;80件部门预案和省级总体应急预案也相继发布;新华社发布《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7月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9月和2007年5月召开中央企业应急管理和预案编制工作现场会和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2006年以来,中国各地基本上完成了围绕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了各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200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本法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施行,标志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也标志着依法行政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对于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3)完成一批综合与专项减灾规划

首先是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完成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其次是国务院应急办与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组织完成的《"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第三是国家科技部组织完成的《"十一五"国家公共安全科技规划》(973项目、863项目、科技支撑项目、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等);第四是由国务院各部门完成了一批涉及减灾的行业和专项规划,如已列入国务院专项规划审批计划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等。

(4)启动了灾害保险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

首先是国务院于2006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完善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其次是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下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三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印发防范和应对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工作方案的通知》;四是保监会2006年出版了《中国国家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5)全面论证了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战略方针 (1)

回良玉副总理于2006年国际减灾日前夕,在"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座谈会上,全面论证了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各级政府应认真履行的重要职责;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四个统筹",即统筹抗御各类灾害,统筹做好灾害发展各个阶段的工作,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运用各种减灾手段;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四个全面",即全面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全面提高灾害防范防御能力,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高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能力。

3.4.2.3区域综合减灾范式

在马宗晋、高庆华等学者提出的综合减灾思想基础上,由我国学者史培军等人提出的区域综合减灾范式强调高度重视高风险地区的减灾,已获得了国际关注和认同。区域综合减灾范式(integrated disaster reduction paradigm)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结构与功能体系,在区域灾害系统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对区域防灾、抗灾、救灾资源高效利用的实验,形成典型模式,并在类似灾害系统的区域通过辖区政府进行推广,以实现全面协调区域发展与安全水平的良性互馈,进而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体系。

图3-3区域综合减灾范式区域综合减灾范式包括整合灾前、灾中、灾后的全部减灾行动,不仅重视灾中灾害应急工作,还应重视灾前备灾和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区域减灾范式包括整合"纵向"与"横向"的协调,以及综合协调全面的减灾工作,不仅重视减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协调工作,还应重视减灾法制与机制的综合协调。区域综合减灾范式强调区域安全能力的建设,即把政府、企业与社区的减灾资源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在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态以及安全体制、机制与法制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灾害安全管理体系。以此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支撑工程。区域综合减灾范式高度重视安全社区的建设,要大力推广国家减灾委组织推动的"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计划,全面推广相关经验,使减灾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家家响应有力,社社行动有序。

我国曾制定到2010年的全国减灾规划,对指导全国减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很大,自然灾害风险水平的地域差异明显,仅从全国尺度布局国家减灾仍是不够的,故应借鉴世界减灾的经验,调整布局,强调区域减灾。依据我们先后完成的中国自然灾害区划、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区划、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要重点加强"三区"、"三带",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首都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沿岸、陇海铁路沿线、哈大高速公路沿线的综合减灾工作。为此,应针对这些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结合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产业结构,加强这些地区的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严格控制高风险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城镇布局,高度关注社区减灾能力的提高,全面协调发展与减灾的关系。

区域综合减灾范式强调由部门减灾调整到综合减灾,积极推进典型区域综合减灾范式的建设。我国第一个全国减灾规划强调工业减灾、农业减灾工作,并高度关注由单一自然灾害引起的灾害防御,如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火灾、风暴潮、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防御。由于任何一个地区都存在由主导自然灾害形成的灾害链现象,所以探求建立不同空间尺度的综合减灾范式,将大大有利于提高减灾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区域综合减灾范式的建立,应立足于有利于控制潜在风险因素增加的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充分调度各行业系统的减灾资源,形成区域综合减灾的共享平台,大力提高区域安全水平,以此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