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1055900000032

第32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联动机制 (13)

二是积极开展灾后重建。①为灾后重建建言献策。发挥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向周锡元、陈运泰等院士征求有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建议和意见;组织科技顾问团专家,在"灾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灾后政府行为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及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组织成都理工大学倪师军、曹俊兴、李永昭等教授就汶川特大地震对成都市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形成了《汶川大地震未对成都主城区造成损害的初步分析》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根据市领导批示,配合市委宣传部加强相关舆论宣传,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企业恢复生产,增强企业投资经营信心。②启动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

由局领导带队到国腾、科伦、康弘等高新技术企业和青羊模具园等调查了解高新技术企业受灾情况,指导企业恢复生产;组织6名农业专家到彭州小渔洞冷水鱼基地、马铃薯基地、川芎基地等指导恢复生产和灾后病虫害防治;按照分管市领导的要求,着手启动农业生产灾后恢复与重建科技示范工作,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成都市农业受灾情况和灾后应急恢复实际,拟制了《成都市地震灾后恢复与重建农村科技行动方案》;调研并筛选了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开展灾后重建科技试点,拟制了《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方案(2008-2010年)》报市政府。

(2)区域外主体的科技资源供给 (2)

③争取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灾后恢复与重建科技项目支持。凝练了争取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成都市灾后恢复与重建5个方面的具体需求,并由局分管领导去北京到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了《关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请求支持有关事项》的专题汇报。已争取科技部在彭州市通济镇黄村开展地震灾后恢复与重建科技试点示范工作;科技部启动的10个灾区应急技术及产品应用示范项目中已有9个落户成都市,获经费支持2 700万元。同时,根据科技部科技抗震救灾计划,组织都江堰、彭州等市县和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向科技部申报了"龙门山地震带民居抗震技术研究及移民新村建设示范"等14个项目,并密切跟踪,促进落实。

4.2.3.2建立减灾技术研究联盟

在政府为主体的科技赈灾联合行动工作机构的主导和组织下,可以建立起减灾技术研究联盟。该联盟以科技项目为引导,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骨干,以大中型减灾企业为核心,通过各种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鼓励和引导以共性技术和重要标准等为纽带,攻克减灾技术的重大战略和有关技术问题。

该联盟的建立在于实现防灾减灾重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如果对自主创新的三方面内容进行分类,则"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属于初级阶段,"集成创新"是中级阶段,"原始创新"是高级阶段。建立减灾技术研究联盟的目标主要是集成创新,力争联合攻关实现减灾技术的原始创新。

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跨越式发展历程来看,它们都走过了一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而自主创新的道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引进技术并加以创新,是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把别人已经创新的东西,经过消化吸收后进行了改进。如果这种改进是重复的,也不是创新;只有改进的成果有突破性的改变,具有自身特色,可以拥有知识产权,才是一种自主创新形态。

"集成创新"是把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我国,单项技术研发多年来都是科技研发活动的主要方式。对于防灾减灾技术来说,如果是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有效衔接,将很难形成有效的科技赈灾能力。建立减灾技术研究联盟就是要打破学科、部门、区域的界线,注重选择科技赈灾的重大战略产品,共用技术设备、科技人才,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减灾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通过减灾技术研究联盟的集成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研发活动的效率,而且也进一步加快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科技赈灾能力转化的速度,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最高境界和最理想形态,也是减灾技术研究联盟努力的一个方向。通过努力,对现有的国内外防灾减灾技术带来根本性的冲破,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减灾事业。

同时,建立减灾技术研究联盟的一个更重要使命就是在突发灾害发生后,可以快速地实现技术资源的整合,并加以运用,这对于抗灾减灾的现实意义更大。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各种科研力量通过跨区域的技术联合,大大提高了科技赈灾能力。2008年5月16日晚8时,中国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GIS所主任晋佩东、副主任王建超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取得联系,寻求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部分震区航空数码影像的快速拼接方案。他们原来的方案是用20人的作业队伍,使用Photoshop拼接,但如此大的数据量和紧迫的作业要求,人工处理的速度、效率和精度都是完全无法满足国家要求的。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张祖勋院士和张剑清教授得知该单位需求后,第一时间组织研发队伍讨论技术方案,并很快拿出了初步的处理意见。

在武汉大学遥感院万幼川院长和适普公司首席运营官李珊的迅速协调和部署下,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柯涛和武汉适普软件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段延松,于2008年5月17日上午10:00第一时间抵达物探遥感中心,并立即利用武汉大学和适普公司的最新技术成果--数字摄影测量网格PC版(DPgridPC)进行数字正射影像图快速制作。①2008年5月17日11:30,发现POS数据导出过程中有困难。②2008年5月17日12:00,张祖勋院士电话指导。③2008年5月17日17:30,张祖勋院士亲临现场指导。

④2008年5月18日凌晨1:00,在张祖勋院士的指导下,终于发现问题并迅速予以解决,然后正式开始进行正射影像图制作。⑤截止到2008年5月19日早晨7:00,DPGridPC版已全自动完成210张DMC原始影像的正射影像图制作(地面分辨率0.3 m,正射影像文件大小240 GB)。数据处理期间,中国国土资源部各级领导十分关心正射影像图的制作进展,副部长汪民、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书记王殿民、主任王平、中心遥感部主任方洪宾、副主任杨清华多次到现场了解工作进展。适普公司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工作,DPGrid.PC每天能处理300~500张DMC影像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地面分辨率1.0 m),为科技赈灾作出了重要贡献。

延伸阅读

科技救灾之路究竟该怎样走

(原载2008年12月3日《科技日报》)

汶川特大地震距离我们已经6个多月了,但人们对灾难的思考却从没有停止。救灾仅仅凭着一腔热忱是不够的,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如何通过整体协作来加强科技创新,从而有效地进行科技减灾、科技救灾、科技赈灾,使中国的灾害防控、救灾的力量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2008年发生的雪灾和汶川特大地震告诉我们,除了改革创新救灾体制之外,更需要的是走技术救灾之路。将最新技术转化为救灾减灾的具体行动,可最大限度地减轻与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闫志壮的这番话,成为日前出席"灾难应急管理技术研讨会"专家们的共识。

对技术不能过度依赖

"我们缺乏一些高可靠、高有效、高科技的产品和系统,这造成了震后最初的那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决策上的盲目和无序状况。"四川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林舸全程参与了汶川特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他深有体会地表示。发生地震后,他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原来预案的信息沟通是基于移动通信的短信平台,但没想到的是基站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当时到地震局了解灾情是自己驾车去的,完全回到原始状态。"

"到了灾区后,感觉看到很多情况却没有办法传递出来。"地震之后,闫志壮立即带着技术工作组到北川现场搜集灾害信息,为后方决策提供依据。他认为北斗、遥感等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他同时指出:"我们在救灾通信装备方面是很薄弱的。"

"信息技术太发达的结果是,一旦灾害发生的时候,可能因为断电、断气、信息中断而束手无策。"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指出,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会造成严重后果。

整合数据中心是关键

"提升应急系统的现代化水平,要以大量数据、图像及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策为抗灾服务。平时就要建立救灾物资、人员和专家储备数据库并联网,以便在灾害到来或发出预警时,能立即进行统一调配。"一位专家指出,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把自然灾害的数据总结起来,通过不同的运用达到预防的作用。

对于数据库建立的迫切性,北京清华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深有体会。他于2008年5月18日进入灾区,并全程参与了震后重建工作。"由于没有基础数据资料,在早期决策的时候,提出过10天要打通公路的目标,但实际上最后是在3个月之后才实现这个目标。"

袁昕指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是灾难应急管理的关键,其次要有高分辨率的遥感技术和数据的自动处理和信息提取工作。"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各专项部门的信息系统和各类资源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组织标准,因此应急指挥系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整合"问题。

"我们抓风险管理及数据库的建设,就是力图在灾害来临之前把灾害的规律把握住。今后,一旦发生灾害了,就能快速地作出决策,这意味着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闫志壮认为,搭建应急管理平台的关键是把数据中心整合起来。"从技术接口、方案融合、技术规范、标准等方面,不同平台之间需要进行协作。"

应急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关系到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是否及时,处置方法是否得当,处置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然而,这些应急数据都分布在各个专项部门系统中,如何将应急数据有效提取出来进行集中存储,以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保证关键的数据完好无损,并且将准确、完好的信息呈现给指挥者,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数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特别是从赈灾管理角度上说,数据管理、内容管理的复杂性是一个新的挑战。"IBM公众事业部总经理郭维德表示。

应急通信迫在眉睫

平时,通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大地震却让这座桥梁成为天堑。

"地震之后有没有快速组网的通信方式、方法或者手段,而不依赖于当地的通信条件、架构?搜救时能不能通过监测到手机的信号来定位人在哪里?能不能为我们提供用手机信号进行搜索定位的仪器呢?"作为地震灾害搜救的国家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宁宝坤曾身处救援第一线,他结合切身体会,对应急通信提出了3个问题。

"传统的固定网络不适合应急,一定是无线的才行。传统的搜救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地朝着图像信息、视频信息倾斜。"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卜智勇说。

"通信在中断的时候是能够给我们提供灾害现场信息的,这个信息如果能够被快速地获取,对于救灾非常有利。"宁宝坤在北川曾进行过尝试,他们利用手机信号探测出一位遇难者的大概位置,但由于基站都被破坏掉了,定位并不是特别精准,"如果现场有扫频的仪器,就可以更精确地定位。"

"不管是传统电话还是卫星电话,都有弊端。用户数比较多的时候,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卜智勇呼吁,"作为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我国有必要从无线通信的频率开始,然后在通信体制上作出一定的规划。"

"将来应急通信系统应该具有这么几个概念:第一拉得动,就是便捷、易于安装;第二是通得上,就是能够跟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连接上;第三是看得清,就是双向的视频,而且最好是可走网络架构;第四是查得准,就是数据库的搜寻及定位。"卜智勇说。

据悉,针对在防灾减灾时力量较分散的情况,IBM提出将建立"灾难应急管理技术研究同盟"。李实恭表示,同盟将推动灾难应急技术创新及应用,开发有效的灾难管理体系和技术、解决方案和系统架构。(记者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