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1055900000034

第34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信息共享机制 (2)

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我国已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探空站、各型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和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及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5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我国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我国组建了多个地震观测台网,建立了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抗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

在防治农林病虫害方面,我国建成了草原虫鼠害监测预报网、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测报网及农业生物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体系,已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中。

在森林防火方面,在全国重点林区建成了防火站,修建了防火专用公路,营造了防火林带,注重利用"3S"技术开展森林火灾防治。

在海洋监测方面,由验潮站、水位站、海上浮标和数百艘海上气象水温流动监测船组成的监测系统已基本形成。2002年5月,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成功发射。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海洋监测、通信、预报警报、海上救助组成的海洋灾害监测救护系统。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我国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1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我国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在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国进一步大力推进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提高灾害监测预报整体水平。2008年5月27日上午,中国首颗"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风云三号"卫星系统总指挥高火山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风云三号"卫星的发展历程。高火山介绍说,1988-2002年,中国先后发射了4颗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即"风云一号"A、B、C、D星。其中,今天仍然在轨有的"风云一号"D星已稳定运行6个年头,在中国防灾减灾、天气预报服务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针对森林草原火情、旱情、洪涝等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监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2000年9月,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正式立项。经过8年不懈地努力,具有探测仪器多、探测精度高、运行寿命长等特点的首颗"风云三号"卫星即将发射。这将极大地提升中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并担当起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的历史使命。高火山表示,"风云三号"卫星是中国新一代极轨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质量为2 298.5 kg,将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方式。它是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而设计的卫星,技术含量高、系统复杂、研制难度大,是国内目前投资最大、功能最强的对地观测卫星。"风云三号"卫星装载有扫描辐射计、红外分光计、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波成像仪、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地球辐射探测仪、太阳辐射监测仪和空间环境监测仪等11台有效载荷。

为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系统,还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一是利用现有的大型商业仿真软件,改造和开发满足综合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集成化软件;在单一灾种风险应急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开发满足不同风险水平控制的城市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情景仿真模拟系统(软件和集成平台)。二是在目前已有的单一灾种风险控制基础上,开发灾害地面遥感综合快速检测与应急灾情评估技术;开发城市灾害应急避难优化模拟技术,形成灾害避难应急预案编制支撑技术系统;开发城市综合灾害风险保险精算技术,形成城市生命线、生产线保险核赔支撑技术系统。三是应在这些应急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发挥现存的各类灾害监测网络资源的作用,加强野外实验观测网络和灾害灾情形成过程的监测站网的建设,提高灾害预测预警与实时评估能力,按国家水平、地方水平、企业水平和社区水平分别建设有效的早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5.3建立灾情信息数据库

所谓灾害信息,是指为减灾研究服务的信息。值得指出的是,灾害情报信息可简称为"灾害信息",却不能简称为"灾情",它仅是灾害情报的一部分。从内容上分,灾害情报是科技情报的一部分,其加工程度同样有零次、一次、二次、三次情报(文献);其载体,也有书面、口头、实物、声像、电子情报等。要想满足灾后第一时间抢险救人的需要,就应在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上,及时掌握科技产品的需要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产品进行援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急灾区所急,迅速联系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复星集团桂林南药、上海雷允上公司、天津金世集团等单位,无偿捐赠了一批急救药品和防护装备、破伤风疫苗、防疟疾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等急救物资,总价值达300万元以上。在得知地震灾区急需血液透析治疗仪器和医疗照明设备的信息后,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迅速与此次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四川什邡市卫生局取得联系,向该市捐赠了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MR-100型血液透析机两台及水处理机、配液系统、透析粉、透析管路等配套设备与耗材及公司最新开发生产的LED移动式手术无影灯一台。还派出由安装工程师、培训工程师一行5人组成的天海抗灾救助队随行,赴灾区参与伤病员救治工作。

灾害信息采集(调查),是在一定范围从事所需灾害信息获取的基础性工作,它是灾害信息研究的依据和基础。按现状看灾害信息采集方式有印刷型文献的采集,零次情报的采集,剪贴簿、计算机联机检索、询问调查等。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最重要的就是一手灾情的采集,从而为正确的决策和有效的整合奠定基础。同样,在灾后重建中,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有关企业、农业生产的受灾情况,征集广大企业、居民生产生活中的需求,再通过灾情信息数据库加以发布,可以为抗震减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目前来看,灾情信息数据库的主要职能在于国家减灾中心。

2002年4月正式成立的减灾中心是中国政府对各类自然灾害进行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的专业机构,通过灾害信息的搜集与分析、灾害现场的紧急救援和灾情的快速评估,借助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灾害分析和科学研究,为灾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的综合减灾事业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政策法规、发展战略和宏观规划,提供咨询服务;承担国家综合灾情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减灾综合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研究制定减灾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开展灾情监测与评估;承担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承担全国性减灾宣传工作;开展全国灾害管理的人员培训;进行国内外的减灾交流与合作。

目前来看,通过数年的努力,有关灾情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是涉灾信息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是已有的有价值的涉灾信息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一现实,应该建设减灾实时信息共享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包括经严格筛选的各种实用减灾技术、减灾科学知识以及满足灾前备灾、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与重建所需的各种实时涉灾信息的获取技术。此外,还要高度关注不同区域"综合减灾实时信息共享平台"之间的联网服务。

(5)完成GIS图层显示功能。 (2)

灾情信息的搜集主要可以通过传统的灾害管理和科技管理渠道进行。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即加强灾情调研,及时提出抗震救灾科技需求。2008年5月18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下发《关于报送抗震减灾及灾后重建重大科技需求的紧急通知》(成科计〔2008〕9号)(以下简称《紧急通知》),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抗震减灾和灾后重建中的作用,为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在通知市级各部门、各区(市)县科技局及有关单位抗震救灾的同时,还针对工作实际需要,在5天的时间内策划提出一批抗震、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中的相关科技需求。该局将在凝练的基础上组织实施相关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工作。报送范围包括:①抗震、防灾、减灾中相关科学技术及产品需求;②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中相关科学技术及产品需求。该《紧急通知》指出,需解决的相关科技需求应能在抗震、防灾、减灾中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高灾后重建的效率和水平,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各种损害。这一灾情收集效果明显,得到了各方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