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1056000000008

第8章 "诗言志"说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1)

一、诗言志说在先秦的情况

我们首先要考察诗言志说的渊源,即诗言志这个说法在先秦的言说情况,到底有哪些人在说诗要言志。我们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材料就是《尚书·尧典》提到的"诗言志,歌永言"。在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上看见的《尚书》是今文尚书,非古文尚书,如果是古文尚书就不在《尧典》,而在《舜典》。除此以外,《左传》、《荀子》、《庄子》都有记载诗言志的言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诗以言志",《庄子·天下》篇云"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中也有"诗言是其志也"的说法。对于这些说法我们可以有个基本概括,就是在先秦,诗言志基本上是个通行的看法,大家都直接或间接承认诗言志这个看法。

二、"诗"为何物?

先秦不称经,先秦的"诗"指的是诗三百,但是诗在先秦的状态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在先秦基本上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所以孔子经常谈论的诗不是纯文本上的诗,而是乐诗,是与乐和舞在一起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诗。我们有必要把诗在先秦的状态搞清楚,然后按诗在先秦的状态去讨论它。先秦的孔子说"郑声淫","淫"是从音乐的角度观察的,而不是从文辞的角度,很多人把先秦的诗当做纯文本理解是不对的。

到底先秦的诗指的是什么具体的对象,这是有争议的问题。

第一种认为诗经的诗是祭歌与挽歌。论者云:"很多诗看上去,就像只在讲春水迷天的男女之情--其实,这是对死者与自己曾有过的步云踏月的青春的回忆。"又说:"很多诗看上去,就像只在讽刺、歌啸--其实,这是作者在灵前、坟头向死者讲述自己内心最诚挚的悔恨。"论者对《周南·关雎》一诗作了具体的剖析,论者引《史记·孔子世家》中所云"《关雎》之乱以为《风》始"及《论语·泰伯》中孔子所云"《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为证据,证明《关雎》原是有"乱辞"的,而现在的《关雎》却没有,以此,现有的《关雎》仅是原诗的断片而已。"《周南·关雎》,现在此诗的面貌,是祭祀的长诗被删芟后,留下的片玉碎瑶。现留下的一段,是原诗中追述自己与亡妻过去的懿行韵事。"论者不仅说《关雎》这一首诗是祭歌、挽歌,而是认为整个诗经都是祭歌与挽歌。"《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是现在的《关雎》词气之间,哪里有一点哀戚之情。

但孔子明明说它'哀而不伤'。可见它只是祭歌中的一段,如果复原它原来祭歌之貌,那应该是有悲哀情调的,以前及清代学者们为了解释《论语·八佾》中孔子说的《关雎》'哀而不伤',费尽了移山心力,多到了上百种的猜想,但均未能有正确的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诗》三百首,共同的'背景原型'是祭歌与挽歌。"我们现在读到的《关雎》确实只能找到"乐而不淫"的部分,不能找到"哀而不伤"的部分,这也是一个事实,所以这个说法还是可以聊备一说的。根据论者的看法,《关雎》这首祭歌里的对象是美丽的妻子或者是未婚妻,作者先是描述以前见面时的欢乐,这是甜蜜的回忆,这是浪漫的青春,属于"乐而不淫"的部分,但回忆完美好的时光后,却面对的是冰冷的坟头,于是引出了现实的悲伤,这属于诗歌结构中"哀而不伤"的部分,最后是"乱曰",论者就是这么来猜测这首诗的结构的。当然这个结论确实是过于大胆,现在学界既不肯定这个看法,也不否定这个看法。

第二种看法认为诗三百的诗歌是寺人之歌,这就成了太监的呻吟。"寺人孟子"中的"寺人"在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中的注释里面也确实是被解释为"被阉割之人"。诗者,寺也。诗就是寺人之歌。持这种说法的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叶舒宪教授。叶舒宪教授认为"首先必须抛开的一个成见就是在中国文化中流行了数千载而不衰的'诗言志'之陈词,它以'熟知非真知'(黑格尔语)的形式遮蔽了我们求解'诗'概念本相的眼界,从《尚书·尧典》直到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乃至今日的种种诗学理论,形成了一个跳不出去的怪圈,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为之耗费心思和笔墨,却总也难以挣脱陈陈相因的'言志'说的枷锁束缚"。叶舒宪教授从自己所认定的"言志"为"言寺"的假借出发,对"寺"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破译。

他从语源上把"寺"破译为"祭礼主持",从文化上把"寺"破译为"净身祭司"。这样一来,整个诗三百就笼罩在"阉寺制"文化背景下面了。从身体阉割到文化心理阉割是叶舒宪教授阐释诗经的基本思路。叶舒宪先生这个破译当然有点石破天惊,但是很多人对他这个认知却不以为然。有人就专门撰文针对叶舒宪教授的《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及其后续之作《阉割与狂狷》。作了非常尖锐的批驳。既然作诗者被认定为身体阉割者,那么一方面阉割者会哀怜,一方面也会呐喊,这呐喊势必就会形成诗三百里面不少与"性"或者"性器"相关的内容。失去的东西才会念念不忘,于是从太监的性心理出发去对诗经里面的诗歌进行解读也就成了一个应有之义。实际上,对诗经里面一些诗歌的解读确实就有人从这个层面和角度进行,例如《诗经·郑风》里有一首诗《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诗的每一章的前面的话容易明白,也无什么争议,但这首诗的最后是这个女子对男子说的一句很气愤的话:"狂童之狂也且",虽然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但是对这个"且"字的解释不同,诗的味道就完全不同了,一般的解释认为"且"字是语气词,但也有人从文字学角度来解释这个"且"字,认为是男性生殖器,这就成为实词了。如果这样解释,那么最后这句话就是骂人的话了,用四川话说就是"小子你狂个球"。关于这句话,台湾的李敖在凤凰卫视里面的"李敖有话说"节目里面还专门讲了一节并做了充分发挥。他翻译前面的话说:"那个男生你想我吗?你爱我吗?如果你爱我,我就拉起衣服,渡过这个河水跟你约会。

如果你不想我,你不爱我,难道没有别人爱我吗?你这个小子神气什么嘛......且。""这个'且'字什么意思?就是骂他一句,翻成上海话是一只卵,就是这个意思,用他的生殖器官来骂他一句。大家知道这个诗应该怎么翻了吧?这个'且'字不是语助词,是活生生的一个器官。"也就是说,用上海话说"狂童之狂也且"就是"小子你狂个卵"。当然,这是我们从"诗言寺"说开去的一个问题了。现在话归正传,如果按照叶舒宪先生这种反传统的解释,诗经的神圣性也许就被解构了,"志"便不是天下之志,与士大夫的天下关怀关联不起来了,这是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问题。总之,对诗三百的看法,学界并无一个统一的认知,既然如此,那么叶舒宪教授的看法我们也不妨聊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