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学第四辑
1056300000015

第15章 重庆《小诗原》与新诗"七月派"

辛文纪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30年间,如今已习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新时期。突出的经济变化已改变看世界的即成格局,导致全球瞩目;相形之下,其他方面显得滞后,如何平心静气、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估,也逐渐引人注意。作为一个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关注中国新诗的老读者,对此感受尤深。在我的印象中,不及百年的中国新诗史三大高潮(五四时期,抗战时期,新时期)相较,无论在创作繁荣时间之长,参与作者与作品之多,涉及诗歌建设问题的广泛与影响之深远,新时期变化的巨大都是空前。其中,小诗在新时期的表现最为活跃、突出,重庆民办诗刊《小诗原》有了具体亲切的展示;吕进主编的《中国现代诗体论》一书则从阐述近百年新诗发展的角度予以全面概括,为中国新诗史留下了珍贵史料。

《小诗原》创刊列出的18位编委阵容曾引起诗界轰动;因为有五位知名度高七月派"诗人(牛汉、白莎、绿原、曾卓、冀汸),另十三位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老诗人、老编辑(于沙、马瑞麟、王尔碑、木斧、申身、圣野、朱郁邨、纪鹏、张天授、梁上泉、晏明、黄淮、穆仁)遍布全国各地,不仅民办诗刊罕见,官办诗刊也难觅。随后《小诗原》的诗友通讯栏"诗原鱼雁"陆续展示,编委们不仅是年纪七老八十的退休者,有的还常年多病,没精力写长诗了,仍坚持为力所能及的小诗鞠躬尽瘁,直至死而后已。是谁发起和推动了这一中国新诗史上空前的诗歌活动?是甚么活动内涵长期团结吸引了如此众多的东西南北高龄老诗人?当时刊物主持者态度中性低调未予系统揭示,如今已成诗歌研究者感兴趣的一个谜。以下谨就所知,作一简略综述。

不少历史事件产生出于偶然,细想却不乏必然因素,《小诗原》的创刊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中国有一些著名的提倡1--10行小诗的民间诗刊,大多由老诗人主办,如江西赣州李一痕主编的《爱诗者》,成都杨星火主编的《琴与剑小诗》,重庆朱兆瑞等主编的《微型诗》,当时影响较大,各刊物之间写稿者也互有联系。不料2000年著名军旅诗人杨星火因病暴逝,李一痕因预定年满80不再续编,《琴与剑小诗》、《爱诗者》两刊先后停办。

热心提倡小诗,90年代起也写了大量小诗的七月派老诗人白莎(1919--2006年),为此致函《微型诗》社长穆仁(白莎也是《微型诗》编委之一,1997年《白莎微型诗选》作为"重庆·微型诗潮丛书"之一出版时由穆仁作序),认为重庆诗歌创作、编辑力量强大,希望能再创办一个小诗刊,为中国小诗的繁荣贡献力量;抗战时期重庆推出了"七月派",新时期"七月派"诗人也会为重庆推出的小诗刊尽力反馈的。

正是白莎激情澎湃、大义凛然的一封又一封的信,点燃了20世纪40年代两个"七月派老粉丝"张天授(1916-2006年)、穆仁(两人当年在重庆北碚复旦大学与著名七月派诗人邹荻帆、绿原、冀汸等同学。张在抗战前已开始写诗,七月派诗人贺敬之、曾卓等都称之为诗界"老大哥"),2001年5月,张天授任社长、穆仁任主编的重庆《小诗原》终于创刊了。其实,除了以上人的因素的内幕,还有一个外部刺激因素,那就是借着"全球化"、"市场化"口号搞"全盘西化",个人名利为宗旨的"时尚化"所谓"新诗潮"90年代泛滥一时,背离了中国诗歌优秀传统,败坏了新诗读者的兴味,导致了新诗的边缘化,同时也激起了拥护"新诗中国风"的诗人奋起反击--概括说来,《小诗原》就是这一诗群旗帜鲜明的代表之一。

统观《小诗原》9年40期的编辑方针,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但可综合为以下三个核心:

(一)共同的追求:与时俱进的诗的真、善、美。

(二)科学的实践。《小诗原》的追求走了一条"量力而行"、"理性实践"、"探索前进"之路。从征求、发现中国读者可能喜闻乐见的小诗,附上倡导性的点评供读者和作者参考,以争取逐步扩大稿源提高质量,同时也顺手对妄图以"病句行大运"的新潮诗及其老祖宗"诗怪"李金发等的老底作些揭露。有的评论或不免动感情嬉笑怒骂,基本上都是遵循摆事实讲道理原则的。但主要的目光却贯注在"新诗中国风"的探索上:《中国新诗何处去?》特辑(第五期)以诗话的形式介绍了吕进、流沙河、绿原、于斯等诗人不同角度的答案,一致认为,全盘西化的"新潮诗"的作法不利于中国新诗的发展,"续断裂传统,起新诗沉疴"才是当务之急。

一些诗友由此大体形成了"新诗中国化,汉诗现代化"是中国诗歌改革方向的共识,"完善自由诗,提倡格律诗,增多诗体"(吕进语)则是诗体建设具体努力的目标。共同的追求加上具体的目标,凝聚了诗人参与新诗改革的创作热情,使《小诗原》成了"新诗劲吹中国风"的媒介平台:其中,上海新声诗研究小组和成都新体诗研究所是两个诗歌团体的集体参与,侧重典雅、通俗,风格各异;三位老诗人的增多诗体小合唱(刘章《白话格律尝试集》,梁上泉《不老草》六行独节体诗,黄淮《自创格律诗》),十分引人注目;在跨世纪的百花齐放的诗歌友谊赛竞赛中,"多年积累,一时井喷"的上海盲诗人李忠利脱颖而出,成为"新诗中国化,汉诗现代化"诗歌改革切实可行的佳例:从李忠利三种诗体(微型诗、旧词新填、新创六行体新绝句)312首小诗组成的《新诗中国风》诗选集,体裁风格多姿多彩,取材现实新颖活泼,飘逸风趣,奇思妙想,耐人品味,广受读者欢迎和诗界好评。

(三)集体的努力。高谈理想易,付诸实现难,以上追求即非长期集体努力莫办。除上述已提及的老诗人外,九年间活跃在《小诗原》还有陈广澧、朱兆瑞、冯异、柯原、黄稼、谭朝春、鲁行、王学忠、赵发魁、刁永泉、圣野、方家溪、丽砂、邓芝兰、李午、万龙生、张贤冀、王耀东、东白等20余人,毛估不止一次白纸黑字留下名字的《小诗原》诗群在50人以上。这是一种信念执著、个性坚强同时又胸怀大度、开放包容的集体精神的体现,也是过去诗界少见的。

绿原自始自终注视着《小诗原》以上编辑方针的形成和实施,通过"诗原鱼雁"反馈及时的观感,给予支持和建议,甚至对李忠利创作成果表示钦佩,因重庆老诗人和儿童诗人创作"时时展现出可喜的成绩"赞美重庆堪称"诗歌之邦",具体展示了七月派诗人理念在新时期与时俱进的延伸与变化,值得新诗研究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