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056900000002

第2章 绪论 (2)

本书的研究承袭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主要着眼于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描述与解释。本书将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内生技术进步的四种典型模式为主要对象,展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的相关讨论,希望能为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借鉴。

1.2 文献综述

1.2.1内生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Romer和Lucas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致力于技术进步的内生化研究,探讨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从而实现了经济增长理论从外生均衡分析到内生机制分析的转变。从此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成为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对经济学的贡献在于为经济增长的路径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其基本逻辑是通过分析技术进步的过程以及技术进步产生的原因使技术源于经济系统内部。

1.内生技术进步的理论研究

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修正在于将技术因子看成是经济的内生变量。

从国外的综述性文章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清晰的把握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脉络:Sterm(1989)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增长理论做了一个回顾;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91)注重分析的是国际贸易与内生增长的关系;Barro and X.Sala-i-Martin(1995)则偏重于以AK模型为主线的分析;Aghion & Howitt(1998)以"新熊彼特主义"作为分析的基本框架;X.Sala-i-Martin(2001)进一步对新增长理论15年来的发展贡献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说明。

国内的学者也对经济增长理论有一些深入的梳理和分析:朱勇、吴易风(1999)对内生增长理论的各个分支进行了逐一评述,据此得到了内生增长理论的总体评价;隗斌贤(1999)从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动力的角度主要研究了内生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发展;吴易风、朱勇(2000)对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的产品种类增加型、产品质量升级型和专业化加深型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评述;张建华(2000)专门研究了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及其意义;王安宇等(2001)回顾了技术进步因素的引入及内生技术变化的早期努力,详细分析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几种典型机制。

本书的研究侧重于对技术进步内生方式的研究,因而我们关注的是有关技术进步内生方式的体现和实现形式。在对内生技术进步的描述中,内生技术进步理论主要研究了以下一些方面:

(1)干中学与知识外溢形成的内生技术进步

Arrow(1962)提出了"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概念,将技术进步最早纳入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Arrow假定,技术进步或生产率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副产品或投资产生的溢出效应,并且可消除报酬递减的趋势。Arrow指出,人们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的,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的积累体现于技术进步之上。一方面生产或投资的经验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经验对生产率的这一正向影响被称为"干中学";另一方面一个生产者的学习会通过一种知识的外溢过程传到另一个生产者,从而提高其他人的生产率。这两种过程都是内生技术进步的实现过程。Uzawa(1965)则通过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部门,为解释内生技术变化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尝试。这些尝试后来成为Romer(1986)模型、Lucas(1988)模型以及Alwyn Young(1991)模型等的重要思想源泉。

(2)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形成的内生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个别劳动者可以视为简单劳动和人力资本的组合,劳动力成员中人力资本的分布不相同,经济增长也会因此产生差异。

Lucas(1988)引入Schultz(1986)和Becker(1967)提出的人力资本概念,在借鉴Romer(1986)的处理技术基础上,对Uzawa(1965)模型的技术方程作了修改,建立了一个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他假定每一个生产者用一定比例的时间来从事实物生产,而用剩余的时间从事人力资本建设。为此,Lucas也提出了两个增长模型:两资本模型和两商品模型。

第一个模型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学校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产出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它所产生的是内部效应(Internal Effect)。第二个模型强调劳动者的时间全部用于商品的生产,人力资本是通过"干中学"形成的,它所产生的是外部效应(External Effect)。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外部效应比内部效应更重要,特别是"干中学"的办法,尤其适用那些教育经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Lucas(1988,1990,1993)模型中,区别了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得出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具有递增收益,这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课题中所要用到的大量关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技术进步效应,都是以Lucas的结论为基础的。

(3)研究和开发(R&D)导致的内生技术进步

Romer(1990)最先拓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强调R&D是经济刺激的产物,由R&D产生的知识必定有某种程度的排他性,新思想的开发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市场力量。对于企业有意识的R&D活动,特别是创新活动,垄断力量是极为有用的刺激。在利润与创新的循环激励中,技术进步在不断追逐短时垄断的过程中被逐步内生化,企业和社会从而得到技术进步下的经济增长。

在R&D活动的市场基础上,垄断机制是基本的保证,与之相联系的制度安排则是对于从事这种不确定性活动的产权激励,因为只有通过建立一个能持续激励人们创新的产权制度以提高私人收益,改进技术的努力才会出现。无论是针对何种R&D活动,产权的确定是最经济有效、持久的激励手段。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技术创新活动在这样一种制度氛围中会获得最大的激励。

Barro and X.Sala-i-Martin(1998)证实了技术水平可以被诸如R&D支出等有目的的活动所推进,这样的内生技术进步使我们从总量水平上的递减报酬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特别是如果技术上的进步能以一种非竞争的方式被所有生产者分享的话。在R&D理论与不完全竞争整合进增长框架的模型中(Romer,1987;1990;Aghion & Howitt,1992;Grossman and Helpman,1991),技术是有目的的R&D活动的结果,而且这些活动获得了某种形式的事后垄断力量作为奖励。

(4)其他的研究

除了上述因素外,在内生增长理论中对技术进步的解释还包括新产品种类的发明,产品质量的提高等等。这些研究不断完善了人们对内生技术进步的理解。

2.应用研究

关于技术进步的专门计量研究,一些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进行。例如,L.Dublin & A.Lotka(1930)对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现值进行了估算,并以此作为人寿保险合理购买量的衡量指标。J R Walash(1935)首次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了成本估算。F.Knight(1944)集中考察了经济增长中生产知识的社会存量的增进对克服收益递减的作用。Kendrick(1961,1973)认为:产值的增长一部分来自实际的资本投入量与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另一部分就来自这些投入量的生产率的增加。当产值增长率与实际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增长率确定后,两者的差额就是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Denison(1962)指出,Kendrick虽然在经济增长源泉方面作了上述分析,但并没有确定每一项因素对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所做的贡献大小,而Denison则在经济增长源泉分析中对每一项因素的贡献大小(特别是对人力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主流研究与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最明显区别是近年来的研究更关注于经验含义以及理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Barro and X.Sala-i-Martin,1992)。这样的一些应用性工作涉及对更老的一些理论的经验含义的引申:

在Romer(1986)、Lucas(1988)和Rebelo(1991)等研究的基础上说明如何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确定的技术进步与Pareto最优的相互关系,讨论公共政策对技术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途径的影响。

运用Grossman and Helpman(1991)的产品种类扩展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模型说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通过Barro and Becker(1989)和Becker,Murphy and Tamura(1991)的内生人口增长模型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在Lucas(1988)强调教育部门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均衡经济增长途径及其动态性质。

在Barro(1991)、Mankiw和Romer and Weil(1992)等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讨论趋同假说的具体含义及其验证方法,并对1960年代以来的各国经济增长问题作出解释。

3.对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分析,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知识"或"技术"在模型中内生化。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因素作用的产物。R&D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既是经济增长之源又是知识内生积累的结果。这样,经济增长就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而不是外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