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色重庆
1057700000024

第24章 黑色悲壮(9)

在重庆的老国有企业中,西南铝可以说是个非常典型的老国有代表。早在20世纪50年代共和国大建设时代,西南铝加工厂[后改制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门作为苏联援助中国的158个项目之一,原计划选址在甘肃红古士城一带,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发出了自力更生发展中国铝业的号召,并由周恩来亲自抓了九大重点装备建设,西南铝作为第二个中国铝加工企业,后经中央批准选定在重庆。据说,当时是邓小平与时任四川省领导的李井泉乘直升飞机考察后选定的西南铝厂址。西南铝的厂址是个远离重庆市区的一片丘连着丘、岭挨着岭的荒山野岭。第一代西南铝人点煤油灯,喝稻田水,走泥泞路,住干打垒,建起了中国铝业的王牌企业。建厂初期的西南铝,主要承担国家军工产品和尖端工业产品,肩负着特殊使命。在这个外人不得人内的企业里,有我们国家依靠自力更生制造出来的四大国宝,其中之一就是3万吨水压机。当年,曾经轰动一时的由我国研制的万吨水压机向世界公布时,着实让文革中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番。其实那时,中国的3万吨水压机也已经制造出来了,只是为保密起见没有向外公布,而这台至今仍为世界级水平的国宝其实已悄悄安家重庆郊外的西南铝,开始为共和国国防产品生产发挥着作用……

如所有的军工配套企业一样,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南铝一方面由于生产能力一直只有1万~2万吨的水平,同时又因为国防军工产品的大量压减,而此时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民用铝品业市场空前火暴,需求剧增。

按照国务院儿位副总理巡回考察有色金属和铝加工业所确定的重点发展有色金属,优先发展铝业的战略方针,西南铝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抢抓机遇,开始了以民品为主的第二次创业。他们的创业计划原被列人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本来应有国家资本金注人,哪知后来国家政策作了调整,对国有企业的投人由拨款改为贷款。西南铝由此一下陷人了困境,因为他们面临既要边生产边建设,又要边借款边还贷,这样的买卖对一向处于计划经济的企业来说,无疑因背负沉重的债务而不得有喘息的机会。原本两年多就可以完成的建设项目,结果拖了8年。而这8年企业所承担的银行贷款利息又多次上调,加上西南铝进口的不少设备用的是美元,美元在那儿年里的汇率也增加到工,原先6个亿的工程成本一下增加到22亿元。西南铝的第二次创业,因逢调整政策性的拨改贷和汇率及利息的几倍升高,其债务不堪重负,怎么干也是一个字:赔!大大的赔!赔得曾经走路都是挺着雄赳赳胸膛的上万名光荣军工企业职工人均一年只能拿到500自来元的工资。生活环境也没有改善,西南铝所在地距重庆市区需3个小时路程,还得翻山越岭。一年亏,两年三年还是亏,五年六年继续亏,直亏得

西南铝人喘不过气来……

怎么办?

是把厂子解体了?是让职工各奔前程?还是亏钱就不搞装备改造了?不,我们是毛主席、周总理和邓小平一手扶植起来的国家军工企业,再难也要挺直腰杆,挺起胸膛!于是,全体西南铝人在厂党政一班人领导下,以精神支柱不倒,队伍人心不散,工作热情不减,发展理念不变的志气,硬是背着重负在陡坡上前行,以非凡的拼劲和韧劲,完成了第二次创业的技改项目,构建了适应市场和世界铝业生产竞争势态的21.3万吨主机生产能力,将其铝加工规模扩大到中国老大、亚洲第一的水平之上。这一步,西南铝人走得艰辛,但走得特别值得。

现仃总经理赵世庆在谈起当年的这役背水一战的岁月,依然感慨道那时我们上上下下过的日子,绝对不比老一辈人苦度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困难少,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如果没有一点军工精神,西南铝就不可能有今天称雄世界的地位。虽然技改项目结束后一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但我们靠勒紧裤腰带、背着巨额银行贷款的债务而投下的钱一分没乱花,全部用在了一步到位的先进生产力的构建卜―,使西南铝的装备有三分之一具备了国际领先水平,三分之一具备了国内先进水平,荟萃了我国铝加工设备的精华。如果没有当时全体西南铝人的这种创业求先进的闯劲和拼劲,我们西南铝就可能永远不会有今天在同行业中的绝对优势。

直辖市成立之际,西南铝迎来了连续三届坚强有力的班子,使这个老军工配套企业从此一路凯歌--

孙华山出任公司总经理后,西南铝迎来与市场拼搏的第三次创业期。这期间企业的产量增幅很大,但铝业市场混乱,扭亏为盈的任务依然繁重。他带领职工打破陈旧观念,强化管理,每年以万吨的增速提髙市场占有份额。孙华山任期2年8个月,逆势而上,但终因爬坡的路很陡、很难,公司每年仍有1亿多元亏损。

1999年7月,肖亚庆出任西南铝的掌门人。这位具有敏锐市场意识,又特别注重管理出效益的总经理,抓住国家宏观政策和国际经济复苏的机遇,举全公司之力、聚全公司之心、集全公司之智,将企业产品和技术能力瞄准当今铝业市场的髙、尖、精方向,不断出奇招。西南铝人那几年在肖亚庆的领导下,怀着振兴民族工业、创立国货品牌的凌云壮志,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他们在紧盯国内铝加工发展前沿的同时,倾力着手推行了新一轮战略性的大规模技改:

--建成我国第一条铝合金特种型材生产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地铁、高速列车等车厢用铝合金特种型材的历史,使地铁车辆价格比进口价格下降了一半,西南铝因此在国内蓬勃发展的地铁和高速列车界成为独占鳌头的产品供应--将闲置了20年的6000吨预拉伸矫直机和九辊矫直机经过技术改造,建成了集拉伸、矫直、淬火、时效、抛光、剪切为一体的亚洲第一条年产万吨的大规格铝和铝合金中、厚板材的预拉伸板生产线,这条堪称中国铝合金预拉伸板加工之王的国际先进生产线,为西南铝贏得了中国市场和产品出口的主动权。

--率先建成的我国第一条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度铝板带材热连轧生产线,使西南铝的加工生产能力一下上升到年产30万~50万吨。

生产能力的先进水平,加之新产品的不断研发,以及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齐头出击,使西南铝在2000年实现了从1991年以来的首次扭亏为盈,当年利润1530万元,而肖亚庆接手公司前一年的1999年仍是2亿元的亏损。

1530万元利润,现在看来是个很小的数字,可当时对我们连续亏损9年的西南铝人来说,那是个历史性的数字,它预示着西南铝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如果拿大庆油田王铁人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来比喻,那么2000年实现530万元利润,就是我们西南铝人把亏损的帽子终于扔进了长江。我记得,当肖亚庆总经理把这一消息告诉全厂职丁时,西南铝厂区一片沸腾,比过年还喜庆!赵世庆至今对前任的功绩怀有敬佩之意。

我们西南铝能够在2000年扭转连续9年亏损的局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以肖亚庆为首的班子敢于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改革,而且这种改革是始终建立在一种保持闭队精神和闭队力量的基础上的有自己特色的改革。赵世庆介绍。

1999年,肖亚庆上任后,西南铝抓住作为国家首批实施债转股的企业,积极稳妥又大胆地推动公司生产关系的改革和调整,实行了全公司的整体改制,理顺了产权关系,建立起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股权结构多元化为主体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形成了生产系统、专业系统、分公司、子公司4种管理模式。企业内部,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运营为中心,完善了现代企业的制度。合理配置岗位,激活用人制度和效益分配机制,压缩机构,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一整套措施。全公司精简科级机构120个,行政管理部门6个,15000人的职工队伍减压到8000人。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们进行了如此幅度的精减人员,可公司没有让一个职丁下岗。这是我们西南铝在改革中一直坚持的做法,即:不把国有企业的人多当做是包袱,相反作为一种资源,利用主业优势条件,积极灵活地大力发展辅业,使主辅两个战场、两个市场上的每一位西南铝人都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有奔头的光荣感。所以说,我们西南铝虽然有国宝级装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然而西南铝最宝贵的财富还是每一个西南铝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企业才有可能为中国航天航空和国防军工提供数千种规格的高精尖铝材;正是因为他们,西南铝才有每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才有可能今天称雄国际铝业界的业绩。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试验核弹、第一艘飞船上天、第一台出海的核潜艇、第一辆新型坦克战车……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第一上,有我们西南铝人研制的材料……

西南铝人的可贵品质,在于市场经济需要我们下海搏浪时,我们是一群不畏险阻和艰难的水手;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我们去为不求代价的战斗付出时,我们就是一批无私奉献的军工将士。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国家需要,是我们西南铝人始终如一的第一位重任,为这,我们可以牺牲规模、牺牲效益、牺牲利润,甚至牺牲干部职工的个人利益。当国家需要我们多创经济效益时,我们同样能够全力以赴,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干劲,赢得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

赵世庆,一个与当年的肖亚庆一样年轻有为、充满朝气和激情的西南铝掌门人,在他的心目中,今天的两南铝,又是另一番世界一这世界是斑斓和绚丽的。

今天的西南铝,可以说是中国铝加工业的航母。在管理上,我们秉承了肖亚庆提出的严、细、实的管理理念,并将其作为全体职丁―的工作准则,即严明纪律、严肃工作态度、严谨工作作风,做到严格照章办事,严格执行工作规程和工作标准,严格岗位职责行事,考核过硬,奖惩分明。细,就是从细微人手,细化指标,细心丁―作,做到计划准确,措施细致,布置周密,各项丁―作都要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3实,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这严、细、实听起来似乎没有多少新鲜东西,但过去国有企业存在的效益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上不严、不细、不实所造成的。赵世庆在他办公室犹如指点江山似的介绍说当装备先进、产品对路、规模具备和市场形成之后,管理便成为一个企业能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管理是内动力,而要使这个内动力发挥到域大和最佳的水平,人的索质与人的向心力则是根本。西南铝这些年来,狠抓的就是干部职丁的主人翁楮神、敬业精神和素质与技能的培养……

此时,办公室外面突然响起了下班的高音喇叭声,那广播里嘹亮激昂的歌声。

让我不由感到惊奇与好奇,因为这样的高音喇叭声已经在我们的耳边久违了,而西南铝厂区竟然保留至今。

赵世庆对我的惊奇坦然解释道:前些年确实有人提出过是不是把高音喇叭拆了,因为全国各地的工厂企业在一二十年前就几乎全部没了高音喇叭,可后来我们还是留着它。原因是,我们认为它是西南铝光荣传统的一部分,这髙音喇叭每天早中晚3次响起,播放的内容都是西南铝人熟悉和爱听的激昂的旋律和催人奋进的内容。这样的宣传与娱乐形式,西南铝人喜爱,所以我们就把它保留了下来。

原来如此。当听完赵总的这番话,回神再听高音喇叭声,感到的是一种西南铝人的力最,一种西南铝人的精神,一种西南铝人的情操,于是我的内心顿时荡漾起一股亲切与和美之情,虽然这种感觉和感情似乎已经有些久远了,故而它也显得特别珍贵。

让我们把镜头重新拉到2002年那个令西南铝人难忘和幸福的时刻吧。

这一天是5月22日。上午9时,西南铝的干部职工传出江泽民总书记要来厂视察的消息,这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西南铝的每一个角落。职工们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成群结队地拥向大塘厂匕门口的大道两侧,等待他们所敬爱的人的到来。

9时25分许,一个特殊的车队徐徐驶向西南铝……这时,只见行驶在前面的—辆大巴车在距欢迎人群200米左右的地方缓缓停下。车门随即打开,西南铝人熟悉的一个身影出现了,干部职工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总书记来啦!江总书记真的来啦一!

同志们好!职工们好!汀泽民一边微笑着向西南铝人招手致意,一边健步向欢迎的人群走来……于是领袖和群众彼此呼应着,问候着,那情那景,永远烙在西南铝人的记忆中……

在曾庆红、贺国强等领导的陪同下,那天江泽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西南铝的铝箔厂和锻造厂。一路走来,江泽民向公司负责人询问生产情况,向劳模和一线工人表示慰问,驻足察看机器的运行,端详一件件技术含童较高的新产品。从加工工艺到产品性能,从产销管理到职工生活,江泽民都一一仔细了解。在3万吨模锻水压机前,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江泽民凝视良久。他向公司负责人详细询问了这台水压机的性能。听完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后,江泽民满意地点点头。他说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许多这样具备很强技术能力的国有企业。一定要下大气力,把企业办好、办强。

江泽民要离开西南铝了,成千上万的西南铝人向即将远去的车队拥来……

江总书记好!

欢迎江总书记再来--这一幕将永远留在西南铝的历史上。

次年,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因总经理到中央党校学习而主持西南铝的全面工作,他就是赵世庆。39岁出任中国铝加工之王的西南招第一把手,这在著名军工企业历史上是少有的,而8任厂长总经理中,他也是唯一的土生土长的重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