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破天荒
1058300000006

第6章 墨西哥湾的海风(2)

“明白!”闵豫接过《地震地层学》,双手紧紧地将书抱在怀里。

一本《地震地层学》和一门地震地层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石油工业带来的好处到底有多少,也许至今我们还没有人去总结过。但我所知道的是,在近三十年来中国新发现的石油资源中,有一半以上的技术突破靠的是地震地层学理论的功劳。比如,2007年国家正式对外公布的唐山南堡油田的发现过程,就是石油地质勘探专家们运用了地震地层学理论,在浅海滩的老探区进行了二次三维地震技术,实现了找油的重大突破,找到了一个等于当年大庆油田初期储量的20亿吨大油田。温家宝称南堡油田的发现,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原因是:地震地层学理论的运用,可以使中国广大油田老探区都可能实现重大突破,因为南堡油田的大发现,仅仅是在一个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小区域内实现的,仅南堡油田所在的渤海湾区域就有2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是与南堡油田相同的地质构造,那么按照相同的地震地层学理论与技术进行的话,中国的石油资源前景难道不是又有一个巨大的飞跃吗?事实上,中国除了南堡油田尝到运用地震地层学的好处外,已经有了长庆油田的新发现等巨大成果。

美国科学工作者的技术开放,让我们感到了人类知识成果共享的意义。这是后话。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1978年1月的那个时光,继续跟随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的行踪吧--

“世界发展太快了!简直不可思议!我们的技术人员还是用笔和尺在画画,人家已经都用卫星遥感技术了!”

“可不是,我们还挺保密的,可人家连我们计委大门口牌子上的毛主席语录都能照得一清二楚。唉,落后!落后真的要挨打!被人打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被打的呢!”

在美国专家运用投影技术、三维技术和遥感技术向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介绍美国技术时,那一幕幕实景实像的展示,尤其是美国专家毫不掩饰地将他们通过遥感技术拍摄的北京和中国重要基地影像展示出来的那一刻,代表团成员们目瞪口呆了:原来人家的技术已经先进到这个份了!他们根本不用到我们中国去,就已经能将我们那些所谓的“保密”单位尽收眼底了……

“这家伙,如果打起来的话,人家不是一打一个中吗?”

“可不,我们还蒙在鼓里呢!”

“看来,小平同志说得一点没错:落后就得挨打!”

“中国真得迎头赶上,否则麻烦就大了!”

眼见为实,代表团成员们越看越感觉心头的压力,他们个个内心充满了强国志愿。

14日、15日两天,代表团参观了埃克森公司的凯迪油田和休斯敦美国航天测控中心。最令秦文彩难忘的是在凯迪油田的参观:这是一个油气处理厂,可代表团全体成员开始以为走错了地方。“这不会是公园吧?”有人瞅着一路鲜花锦簇、干净整洁的厂区,悄然寻思着答案。“真是怪了,也没有气味,噪声也一点没有!”“可不,工人也就没几个嘛!”

“你们注意到没有?这里连放喷的火炬都没有!”秦文彩四处寻觅了半天,问孙敬文。

“我也觉得奇怪。你问问是怎么回事……”搞了几十年石化的孙敬文其实也感到纳闷。

一问主人才知道,他们采用了先进的轻烃回收技术,所以整个油气处理厂区看不到一盏“朝天灯”--中国石化人爱把明火炬称为朝天灯。

“得把这门技术学回去,既环保,又省下不少资源。”秦文彩向代表团的同行建议道。

可学的东西太多了。日程安排异常紧张:到了伯克特芒特后,代表团为了多学多看些东西,秦文彩与主人取得沟通后决定,代表团分成甲、乙两组,孙敬文带甲组,秦文彩带乙组。乙组直接乘直升机去海上钻井平台参观,甲组留在工厂参观车间。

秦文彩他们自己开始并不知道,他们的到来,在当时的美国尤其是在美国石油工业界引起了一场巨大“地震”。这是因为美国石油界一直是引领合众国工业与经济的火车头,从某种意义讲,美国的石油界还是整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个以输出技术和设备换取巨大利润的国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之后,他们的石油工业战略分为两大块:一是石油资源的获取;二是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前者,美国在本土上的石油资源开发基本上搞得不多,主要在海外国家获取;后者,则大量输出,甚至基本控制了全球的石油勘探开发的技术与设备。说白了,就是把石油从国外拿回来,供全体美国人使用并适当储备起来;技术装备则由美国人供应全世界,赚足别人的钱。所以石油工业界的商人们见自己的政府向中国这个还处在睡眠状态的东方巨人开启合作之门时,他们赚钱的欲望被一下激活起来了!于是在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访美的那些日子里,秦文彩他们的一举一动,受到了全美所有石油工业界的商人们关注,特别是那些大公司,他们想尽办法接近中国代表团,一旦有亲近机会,必紧紧抓住不放,甚至表现出一些过头的媚俗。其实对资本家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到手的钱不去拼命地抓住,那就是头等傻瓜!美国人的行为逻辑非常直接和简单,同时也极为执著和赤裸裸。

也许美国人已经摸透了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的意图,知道这个来自东方的未来石油大国正在酝酿一场波澜壮阔的石油工业革命,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开发海上石油将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一个新方向。海洋石油开发,必定需要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伯克特芒特造船厂老板怎能放过一个好生意的机会呢?

“中国朋友们,我们老板为了让你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厂生产的钻井平台,决定破例邀请你们到海上现场参观我们的钻井平台设备。瞧,直升机来了!”主人突然告诉秦文彩一行。

“时间不会很长的,而且保证安全!”正在秦文彩他们犹豫时,主人再次热情邀请道。

“去吧,既然人家把直升机都开来了嘛!”秦文彩临时决定道。于是乙组代表团成员迅速登上伯克特芒特造船厂的商务专用飞机,向墨西哥海湾飞去……

美洲著名的墨西哥海湾,是个神秘且曾经无比辉煌的地方,印第安人曾经在这里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玛雅文化,而墨西哥海湾又是世界著名的石油资源富区,现代海洋石油工业就是从这里开始发展直到当今的全世界范围。所有从事石油工业的人都知道这一点,所以秦文彩他们作为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代表团,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一个这样的学习机会。

中国的陆地石油工业从1907年延长油田开发出第一口油井之后,经过六七十年来,几代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克拉玛依、大庆和胜利等油田的发现,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不仅使中国摆脱了依赖石油进口的历史,完全满足了自我发展的经济需要,但海洋石油工业则在中国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作为担任石油部生产司司长相当长时间的秦文彩,非常清楚中国海洋石油所走过的历程,那几乎可以同战争年代“小米加步枪”的历史相提并论,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海洋石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都已进入了“航空母舰”时代。

身临其境,秦文彩真正感到了中国工业与西方世界的巨大差距。

那一天,代表团成员们走出直升机舱门,踏上停泊在大洋之中的钻井平台时,他们个个都被眼前的情形震撼了--瞧这“航母”般的钻井平台,简直就是一座海上的不夜城。高高的平台,耸立在大海的碧波之上,至少有十几层楼高。那钻机旋转时,其轰鸣声震动四面海洋,可站在平台上你并没有感觉地动天摇,相反既平稳又安全。球场似的钻井台,既是一个工地,又同时拥有各种生活设施,工人和技术人员可以在这里生活几十天,甚至半年都不会感到乏味……秦文彩他们抵达海上平台时,正值傍晚,所以海面上一座座钻机平台,仿佛如同天空闪耀的璀璨星辰,相互在大海中交相辉映,组成了天地合一的海市蜃楼般的奇景,甚为壮观而神秘。

要是我们也有这样的“海上不夜城”该多好啊!秦文彩等中国石油人感叹着眼前的一切,联想着自己祖国的海洋石油工业--我们真是太落后了!落后不是几年、十几年,而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啊……

秦文彩的内心一阵深深刺痛。每当美国的石油专家问起“中国的海上找油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是个什么水平”时,秦文彩和代表团成员们便立即会有种羞愧感。是啊,我们的海上找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现在又是个什么水平呢?没有人能真正回答得上来。

大约在3000多年前吧,我们的古人就有了精卫和哪吒在海上点油滚火轮的传说。秦文彩他们只能借这美妙的传说,来搪塞美国人。

噢?美妙!太美妙了!美国人听后满目惊诧,然后大笑,那笑声里显然带着很浓的嘲讽味道。

来到墨西哥湾,美国人告诉秦文彩等中国同行,美国是在1947年就首次在墨西哥湾成功地运用钢制钻井平台,钻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商业油井的,并随之促使海洋石油工业风靡世界。

1947年我们中国在干什么?秦文彩一想:那时我还在晋南与胡宗南的蒋军部队展开生死搏斗呢!整个中国正在血流成河的大内战之中……还有谁去想着找石油的事?更不用说到海上找石油了。

“自1947年我们在墨西哥海湾用钻井平台打出第一口商业油井后,世界的海洋石油事业发展之快,超出了我们想象,尤其是我们在中东波斯湾连续发现海上大油田后,世界海洋石油业的影响几乎可以像一战、二战那样的战果支配着人类的发展命运……”美国人谈起由他们缔造的海洋石油业时,总是眉飞色舞,趾高气扬。

中国的海上找油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天在去伯克特芒特的路上,代表团中就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

“唉,落后多了!”当时孙敬文团长重重地叹了一声,说:“我听张文彬说过,人家美国人在海湾一年打出几十口高产井时,我们的海洋找油还处在奇妙的幻想之中呢!人俊,我说得对不对呀?”孙敬文转头问李人俊。

李人俊直了直脖子,说:“没错。我第一次听人报告中国的海上有石油应该是在1956年……”

“1956年--那应该说也不算太晚呀!”代表团中有人听老部长李人俊这么一说,便兴致勃勃地围在他身边听着他讲述中国海上找油的那段“古老传说”--

“想听?那我给你们说说。不过,你们可能也许想象不到,中国的海上找油并不是我们石油部的人最早参与的,而是老百姓们!”李人俊卖了下关子,说:“文彩他们知道,我们的海上找油最早是从南海那边开始的。在海南西南有个突出的‘犄角’,那里有几个散落的小村寨,统称叫莺歌海渔村,离三亚那个‘天涯海角’不远,一二百里路。1956年当地驻军在那个村里放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海上巴库》。巴库是苏联著名的油田这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讲的是苏联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大油田的故事。莺歌村的老百姓在看电影时看着看着兴奋了起来,说我们莺歌海面上也有冒黑油气泡的地方呀!这下热闹了!老百姓的话传到了干部耳里,干部们又将这消息报告了当地的盐场,盐场又报告给了广东省和我们刚刚成立的石油部。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就向离莺歌村最近的盐场发了一封信,请求他们的勘探队帮助我们到海上取份油气样本。盐场很重视这事,因为当时毛主席曾经有过一个号召,要求全国各地群众踊跃参与报矿,所以盐场很快找到当地熟悉水性的渔民万来弟出海到那个冒气泡的海面潜水探情。万来弟没带什么装备,就戴了一副防水镜。在海底,他看到了一个石头缝隙里冒着油气,但取样挺难。盐场勘探队最后想了个法子:他们自制了一只漏斗,在漏斗上接一根皮管,然后将漏斗倒扣在冒气的地方,让油气顺着橡皮管子进入漏斗……油气苗的样本后来送到了我们部里。经化验,确认是油气,大伙儿非常高兴。当时的勘探司司长唐克就找到了正在北京石油学院参加培训的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地质师马继祥,把摸清莺歌海油气的任务交代给了他。找马继祥是因为四川局找油气有经验。于是春节一过,马继祥便到了南边的莺歌村去了。后来小马在海军的帮助下,完成了对莺歌海油气苗的初步勘探,几个月后他拿回部里的报告我还记得有这样几句话:在冒气的地方,海底岩石坚硬,是第三纪的地层;海底裂缝走向110-120度,与海岸露头走向一致;采集的气体可燃,火焰蓝色,有硫化氢气味……这是典型的油气嘛!李聚奎部长和康世恩同志都很兴奋。1958年,余秋里部长来了,他很快听取了康世恩同志的意见,立即决定派出一支专家队伍前去莺歌海调查,这事与广东省陈郁省长一拍即合,所以我们的人立即动身去了那边,同样取得了一些成果。这年秋天,正在北京石油学院任苏联专家组组长的苏联乌克兰利沃夫石油学院教授、地质系主任司那尔斯基来到了莺歌海,我们部里也派出了勘探司副司长崔振东、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主任张更和地质研究院余伯良等专家陪同。司那尔斯基一到莺歌海听当地百姓说,晚上能看见海上一种美丽奇观--幽暗的海面上会出现一片片如萤火虫儿般在翩翩起舞的景象,于是便要求去海上观景。在海上,司那尔斯基真的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萤火虫’--那‘萤火虫’像海空流星一样,闪闪发光,还似乎能飞动。苏联教授兴奋地大叫:‘太美妙!太美妙了!’司那尔斯基通过这次考察回来,作了一个令我们万分鼓舞的断言。他说:波斯湾和墨西哥湾是两个‘石油极’,中国的南海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油极’。什么叫‘油极’你们都知道,就是世界超大级油田!”

“后来我们在莺歌海打出大油田了没有?”代表团中几位在西北工作的同志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人俊摇摇头,瞅瞅孙敬文和秦文彩等人,颇为失望道:“后来我调到计委了,石油部的事就不太清楚了。”

“秦司长,你说说,后来到底啥结果?莺歌海有没有大金娃娃嘛?”有人缠住秦文彩了。

秦文彩苦笑了一下,说:“如果在莺歌海抱到了大金娃娃,我们可能就不会来美国了……唉,可惜啊,我们也没那本事哟!”

这话,一下让团员们感到很泄气,再也没有人重提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