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小学生成语接龙1000条
1059500000011

第11章 以四开头的成语接龙 (1)

四分五裂

成语接龙连连看

追根溯源学成语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裂土分茅: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茅塞顿开: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开诚相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见财起意:见人钱财,动起歹念。

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猿惊鹤怨: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怨气冲天:怨愤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恨情绪极大。

天崩地裂:像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裂裳裹足: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

足不出户:脚不跨出家门,形容不与外界接触。

户告人晓: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晓行夜宿:晓:天明。一早起来赶路,到夜里才住宿下来。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宿弊一清: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

清词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句栉字比: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比目连枝: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枝繁叶茂:枝叶繁密茂盛。形容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多。也形容树长得枝叶茂密。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竹马之交: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交口称赞: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传经送宝: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诗词小游戏

走出大迷宫

屈打成摇过井之劳往老还牛角首是前顾顾之国奉子王康映上加露之病歪打正手成蚓秋口蜂锋相对

读典故学成语

祸起萧墙

公元前659年季友立公子姬申为国君,即为鲁僖公。同年,季友迫使莒国将鲁国乱臣庆父交还鲁国。由于季友对鲁国王室忠心耿耿,为维护鲁国的安定做出了贡献,僖公便把汶水北面的土地及费这个地方赐给了季友,并命季氏世代为上卿。从此,费地成为季氏的私邑。从此季友的子孙被称为季孙氏。

季孙氏以颛臾国靠近费邑,以后会给子孙造成威胁为借口,要出兵伐颛臾。颛臾在商代即是方国,故址在今平邑县柏林乡,至今平邑镇东还有颛臾村。周成王时颛臾成为鲁国附庸。颛臾地处鲁国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费城之间,周王室曾授权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对这样一个处在鲁国疆域之内的附庸国大动干戈,这使孔子十分反感。他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孙氏当时只是一个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征伐的。季孙氏家臣子路和费邑宰冉求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孔子。孔子讲了一番季氏不应伐颛臾的道理,最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语点破了季氏伐颛臾的真正原因。

萧墙,指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或屏风。“萧墙之内”暗指鲁君。当时,季孙氏把持鲁国朝政,担心一旦鲁君起兵收回主权,颛臾会凭借地利帮助鲁君,便想先下手为强,消灭颛臾。所以孔子说,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鲁君(萧墙之内)。

孔子这句话,以后成为成语“祸起萧墙”,喻指祸乱出自内部。

一饭千金

韩信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很艰难。

他和下乡县的南昌亭长相熟,到他家住了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厌烦起来,连着几天起大早,做好饭后,就直接与亭长在床上吃完。等韩信起来,锅里啥也没了。韩信只好离开亭长家。

他有时到淮阴城下的河边钓鱼,钓到了就换几文钱,钓不着就只有饿肚子。河边有一个洗衣服的老大娘可怜他,常将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

淮阴城里有一帮无赖经常欺负他。有一次,一个无赖当街拦住韩信,说:“你这么大个子,还挎着剑,好像很厉害。你敢不敢杀我?要是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就从他胯下钻过去了。

后来韩信被汉高祖拜为大将,涉西河,虏魏王,下井陉,定齐赵,最后垓下十面埋伏,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

韩信派人去淮阴找来那位好心的大娘、南昌亭长和那个无赖。韩信对老大娘谢了又谢,送给她一千金。南昌亭长见了韩信羞愧得不敢抬头,韩信说:“你行好没有行到底啊!”便送给他一百钱打发他走了。那个无赖见了韩信直哆嗦,请求饶命。韩信笑着说:“我看你胆子挺大,就在我这儿做个小头目吧!”那人见韩信如此宽宏大量,又羞愧又感谢。

“一饭千金”是说受人点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

咄咄怪事

晋朝的时候,有个人名叫殷浩,他从小就用心苦读,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因而学识十分渊博,善于表达,再加上又喜爱武艺,经常钻研兵法,所以还精通各种战争谋略。

由于他才能出众,就被当时的皇帝任命为建武大将军,统率着扬州、豫州、徐州、兖州和青州五个州的军队。他担任大将军期间,率领部队打了很多胜仗,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一次战斗中,殷浩的军队打了败仗,他便被免去官职流放到信安这个偏远的地方。

殷浩到了信安之后,虽然表面上没有任何反抗的言行,但内心里却是十分不满,而且充满了怨气。人们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到他,他总是要么在静坐发呆,要么就在漫无目的地乱走,还用手在半空中比画着写字。大家暗中细细观察后,才发现他原来一直在比画着“咄咄怪事”这四个字。原来殷浩被罢官,事出突然,其中的原因连他自己也弄不明白。所以,他只是对空书写“咄咄怪事”四字,来表现内心的迷惑和愤懑。

后来,人们引用“咄咄怪事”来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或者是令人惊讶的怪事情。咄咄,表示惊诧的声音。

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是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当天被谪居邓州之时,他却从容处之,写下“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这样的句子。从范老夫子的这句话里,我们不难窥见一种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与机智。

《小窗幽记》当中有这么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一幅寥寥数语的对联,却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所应该持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做到了如此才能够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空”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与卷云舒则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表现了古人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可谓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门艺术,同时还更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智慧。人生在世,生活当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无足为奇。古人云:“君子坦荡荡。”为君子者,无妨宠亦坦然,辱亦坦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宠信时勿轻狂,千万不要忘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受人侮辱的时候切忌激愤,犹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如此清醒地去面对,就不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做到这样境界的人就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和事业的种种考验与磨难,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理想。古往今来万千事实证明,对于所有那些成业有所就的人们,没有一个不具有“宠辱不惊”这种极其可贵的品格。

四平八稳

成语接龙连连看

追根溯源学成语

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稳步前进:按适当的步骤推进工作。

进旅退旅: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旅进旅退:同上。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退如山移:退却时像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移船就岸: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岸谷之变:岸谷:政治。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变危为安:变危急为平安。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素昧平生: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生荣死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哀痛欲绝: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绝裾而去: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

去伪存真: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真相大白: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颜筋柳骨: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骨寒毛竖:容十分害怕。

竖起脊梁:竖:竖直。竖直起脊梁骨。俗话说挺直腰板。比喻振作起精神。

梁上君子: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子虚乌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有板有眼: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也指唱歌有节奏。

眼高手低:眼力过高,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低三下四: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四邻八舍:指左右邻居。

诗词小游戏

走出大迷宫

堂堂正中下璧其大恶天际丑德心协不胜重道见卓文断斟句盈剂舟飘釜雷锣开不拾大投苦朴丝羔羊

读典故学成语

树大招风

树大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汉武帝时,霍去病、霍光兄弟担任大将军,成了朝廷中得势的大臣。武帝死后,霍光执掌大权多年,辅佐汉昭帝,拥立汉宣帝,成为几朝重臣。朝廷上下人人对他敬畏三分。汉宣帝登基后,为了报答霍光拥立自己做皇帝的大恩大德,竟然放手让霍光一人执掌朝政,并赐给霍光家族许多特权,从而打开了霍光骄奢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