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留人之道
1059700000032

第32章 仁爱留人术,以仁爱之心满员工自尊 (1)

有一个企业专家认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把员工视为最重要的财产,是否尊重每一个员工。如果做到这一点,就能依靠员工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业绩。"员工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和体现,就会对你以及你的企业产生排斥,从而最后跳槽离开。如果你足够尊重你的员工,那么员工也会加倍尊重你,从而对你感恩于心,忠诚与人,努力为企业打造一片艳阳天而奋斗。

尊重和保护员工个人隐私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生活的秘密,这个秘密在法律上称为隐私,自己的秘密不愿然他人知道,是自己的权利,这个权利就叫隐私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权,对于一个民事主体来讲,他或她对于那些凡是可能影响到自己生活安宁或者是自己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情,都享有保守它、禁止别人随便地去传播它、公开它的权利。

一个公司可以合法持有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的同时要求知悉商业秘密的员工负有保密的义务,那么对于员工而言,如果用人单位或者某位负责人一旦因工作关系知悉员工的个人隐私,也应当为员工保守这一私人的"商业秘密

由于职责与工作的需要,管理者对员工情况通常有较多的了解。实际上,员工在应聘、受聘、解聘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将其包含个人隐私内容的个人信息透露给用人单位。

首先,员工在受聘前,会向单位提交个人简历和其他资料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会涉及到员工的隐私,如姓名、住址、个人照片、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工作经历等;

其次,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单位为了全面了解求职者的情况,往往会对求职者做很多方面的考察,这些考察既有与工作岗位有关的年龄、健康状况、学历、职称等个人信息,也有与工作岗位不相关的家庭情况、身高、血型、社会关系、信仰、财产状况等个人信息。许多企业往往要求职员工超出招聘的需要披露其个人隐私。比如,有些公司在对求职者进行甄选时,经常进行毒品药物测试、酒精测试及艾滋病测试。求职者作为弱势的一方,往往不得不配合用人单位的调查要求。

员工辞职或辞退后,有关员工的档案仍会在公司保留一段时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员工在受聘期间的表现比较了解,这些亦属于员工的个人隐私,也面临着尊重和保护员工隐私的问题。

员工在工作期间,出于管理和企业利益的需要,有些单位通过视频、网络监控、手机定位,甚至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对员工的私人信息进行搜查、获取,对员工进行"监视".这也会牵涉到员工隐私的问题。

另外,有时员工出于对管理者的信任,向他反映个人问题,说心心话,甚至把个人隐私也和盘托出,希望管理者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管理者在掌握下属隐私的同时,也就负有为之保密的义务。

无论是对于员工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透露给单位的个人隐私,还是单位因工作需要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有意探知的员工个人隐私,或者是员工主动说出的"心事",管理者都应该像重视企业的商业秘密一样,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充分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利。这不仅是减少和避免劳资纠纷的需要,也关系到会否伤害员的积极性和上下关系是否和谐。

尊重和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不是件小事,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在这方面,有一些细节问题应加以注意:

不要向其他员工打探某人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最糟糕的,可能你是出于一片好心,可是这种做法可能会让这两个员工,甚至更多的员工时你产生不好的印象。

在公众场合不要谈论下属隐私。从实际情况看,管理者泄漏员工的隐私大多数并不是有意的,往往是他们一时疏忽,没有考虑到场合环境因素而说走了嘴,使员工的隐私曝光。比如,有些管理者以为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可靠,因而说话过于随便;或在某些社交场合,情绪激动而信口开河,把不该说的话捅了出去。在造成不良后果后,他们才意识到。

在家人面前不要谈及员工的隐私。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家里说话是比较随便的。但是作为管理者在家人面前不应谈及员工隐私的话题,以防家人当成趣闻轶事传出去。因此,管理者在家人面前也应守口如瓶。

不要当众把隐私当成制服对方的武器当与员工发生矛盾时,管理者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绝不要一时冲动就拿对方的隐私作为武器当众揭短,以图制服对方。这样做必然触犯人家的尊严,员工会因此受到羞辱而奋起自卫,导致势不两立的结局。

当员工隐私涉及到公司利益时也要以尊重为前提监控是一种须谨慎使用的方法,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尊重和保护员工隐私的前提下,于企业保护商业秘密和员工隐私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还有一些员工的私人信息,如果你认为让别人知道对这位员工会有好处,或者为了公司的利益只能让别人知道,应该向他解释为什么你要把他的事告诉别人,并征求他的许可。他也许会这么说:"好吧,你当然可以把这事告诉别人。"而更可能出现的情形是,以后会对你更加信任,更愿意接近你。

当他的个人隐私得到尊重的时候,他会因你的尊重和细心而更加尊重你,对你产生感恩之心,从而更加忠诚于你的企业。

向员工请教是最巧妙、最到位的尊重

如果你想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要尊重他们。而向他们请教,则对他们的尊重就表达得最巧妙、最到位了。

比尔盖茨和他的团队带领微软公司创造了IT业界一个又一个神话,作为微软第一任华裔

副总裁的李开复,除了景仰比尔盖茨的商业成就之外,最景仰的是他谦逊的性格。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在微软专门帮助比尔盖茨准备讲稿。这个朋友告诉我每次演讲前,比尔都会自己仔细批注并认真地准备和练习。到台上讲的时候,他都会讲得很好。而且,比尔每次演讲完,都会下来和我的朋友交流,问他'我今天哪里讲的好,哪里讲的不好',并且他并不是问问就算了,还拿个本子记下来自己哪里做错了。当一个人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却还能这么敬业,还是这么谦虚,还是这么愿意学习,这是很难得的,因为很多人成功了就变得很自大。我觉得比尔盖茨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一些领导认为自己在公司里是"老大",是给员工发工资的人,因此就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其实他们把因果关系搞颠倒了。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天地于万物,居功至伟,但从不夸饰。一个企业家也应该做到"无伐善,无施劳",不要到处夸耀和表现自己的功劳。不仅如此,你居于高位,还要深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虚心向下属及其他人学习。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你会遇到初中的小弟弟、小妹妹向你请教各种问题,充满敬仰地要求你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这时,无论你本来有多么不高兴、多么忙,你都会带着-丝骄傲解答他们每一个稚嫩的问题,并从他们的目光中得到某种心理满足。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样的经历,我们会发现,成就感是多么早又是多么牢固地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别人向我们求教,这就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如果说我们受到了崇拜,这大概有点儿过分,但说我们至少受到了重视,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在被别人请教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愉悦感和自豪感往往是并不能为我们自己所清醒意识到的,但它却主宰着我们的情感,甚至是我们的理智。每一个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对这种感受乐此不疲。由此可见"做人之师"对许多人是有诱惑力的,我们何不投其所好呢?

当管理者虚心地向员工请教时,员工会感到很有面子,他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了继续保有面子,为了能再一次和你更好的沟通,他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学肯干的精神,努力在工作岗位上钻研,以求精通,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不也正反映了向员工学习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之大吗?

虚心地向员工请教,是一种高明而巧妙的尊重,可产生良性的互动激励效果。沃尔玛百货公司总裁山姆?沃尔顿在公司强调:员工是创新和变革的最好源泉。其继任者格拉斯也说:"我们相信,在本顿威尔总部没有什么创造性的东西发生,我们的哲学是向第-线的员工学习。

公司有相应制度给予保护和肯定。如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营销专业学生在沃尔玛的配送中心做了一个夏天,就怎样填写订单提出了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公司不仅采用了他的建议,还以他的名字在佛罗大学设了一个5年的零售专业奖学金,表明对员工创造性的承认,公司的另一项制度是,如果有谁提了特别好的建议,哪怕是一个小时工,也会被请来参加周六上午的例会,与各位经理一起讨论,量终还会给予奖励。

正是沃尔玛百货公司的管理者这种虚心向员工学习的态度和举动,让员工觉得被尊重,价值被认可,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更加认真地工作,努力地探索更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好方法,使沃尔玛始终保持世界零售业老大的荣誉。

无独有偶,有着"世界第一CEO"称誉的通用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也善于向员工学习,不仅成就了自己,还大大激励了员工的士气,创造了通用电气的辉煌。

杰克?韦尔奇是极度真诚地向员工学习的,而不是为了取悦员工而玩的手段。韦尔奇的做法缜密而且系统,并非随意地到工厂或办公室的员工中间去搜集零散的信息。他深知,运用专业的调查技巧可以使他对一定比例的员工进行大规模地广泛调研,所以每一年度对员工们的意见和建议都仔细研究。通过向员工学习,韦尔奇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再经过加工整理,就可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管理理念。

人生在世,许多人都是求"立功、立德、立言".当一个管理者虚心地向员工学习,把他的经验、思想通过某种形式宣扬出去,就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也无形中给了他一种荣耀,不仅会激励他更加努力工作,以求新高,还会起到"赏一劝百"的好效果。

把尊重员工的行动落到实处

落实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必须要落实到实处。我们常听到"公司的成绩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之类的话,表面上看起来管理者非常尊重员工,但当员工的利益以个体方式出现时,管理者会以企业全体员工整体利益为由加以拒绝。他们会说:"我们不可能仅顾及你的利益"或者"你不想干就走,我们不怕找不到人",这时员工就会觉得"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只是口号。显然,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的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认为工作仅仅是为了获取报酬,从此使激励的效果大大消弱。

有一家日资企业,这天,各部门接到通知,下班之后将在贵宾厅召开职工大会。有些人对此很纳闷:为什么放着会议室不去,偏偏要去贵宾厅开会?

就这样,当全体员工陆陆续续地走进贵宾厅时,眼前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意外,只见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水果,饮料等食品。一名60多岁的老门卫,看到眼前的一切,以为是自己走错了地方,转身就要离开。这是他正好碰上了老板,老板看见他要走,硬是毕恭毕敬地把他请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