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芳罗炜新
2009年3月8日
上午,我们(指总编室工作人员,以下同)到梅州梅雁公司总部见杨钦欢总经理。杨总对程老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从三皇五帝到伟人毛泽东,无一不重视治水,由您负责去编一部‘中国治水史’。”
(摘自程贤章日记)
2009年5月12日
我们到杨总办公室。我对杨总说:“胡锦涛主席已到成都、汶川映秀,主持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我们也要去成都考察都江堰。”杨总当下表态支持我们到四川考察。我们当天下午就订好了14日广州至成都的机票。
去年汶川发生地震那天,我们正去湖南郴州考察由杨总投资的水电站。今年汶川地震一周年,我们又决定去四川考察治水工程都江堰,这不是巧合,是我们编写治水史的决心,这一天,治水史诗工程启动。
(摘自程贤章日记)
2009年5月14日
我们由广州坐飞机去成都,飞机晚点,零时抵达成都,入住酒店时已是午夜1点钟了。这一次,我们到都江堰采访,也是到四川“朝圣”的。你们看,李冰是“水圣”、杜甫是“诗圣”、三苏是“文圣”、朱德是“武圣”。共和国10个元帅,四川占了4个,多令人仰慕呀!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都是四川人。究竟是人杰地灵,还是地灵人杰?这是超自然的壮丽图景。
(摘自程贤章日记)
2009年5月16日
我们上午从成都坐车去都江堰,在内江边傍着江水的小饭店午餐,因为没有空调,我们便开车再去找饭店,去了好远,不但没有空调,店面也很小。车子一调头,刚才那位李老板竟跑步赶来拦住车子,先生,你先看看合适不合适?不合适你再去找,可一到饭店,依着湍急的内江,风光无限,就坐下来吃饭了。李老板说:“饭后,我用车子带你们去都江堰。从大山走过,不进公园门,可以看到都江堰的许多东西。”在车子前座,我们发现了李先生是都江堰受灾户的证明,便请他当导游。由都江堰灾民当导游是我们意外的收获。沿途,我们看到了去年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灾痕,中学全塌了,变成废墟,三星级酒店变成一片瓦砾,六层楼、五层楼、四层楼沉入地下,只露出一层在地面。又是一幅惨不忍睹的图景!从山上鸟瞰都江堰,全景历历在目,除了鱼嘴受损已重新浇上万吨水泥恢复全貌外,都江堰完好如初,似乎与八级地震毫不相干。神奇,神奇,这就是都江堰,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历史。我们从都江堰后门进去,老李是都江堰本地人,他居然有钥匙打开后门的铁栅门。于是,我们近距离看到都江堰的全貌,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铁索桥就在我们脚下,就在我们身边。在坝上,展出两件东西特别引人注目。一为竹筐里装了许多鹅蛋石。二为原木柱编成的三脚架,无论是导游还是西南民族大学王教授在中央10台的“百家讲坛”的叙说都说这些灵感来自洗衣女、来自木匠、来自烧石灰的农民。我对此不敢苟同,并提出质问:1、竹篓装石头是受洗衣女的启发吗?2、三脚架是受泥水建筑匠启发吗?3、宝瓶口挖掘于冷兵器时代,用火把岩石变质、变松是受农民烧石灰的启发吗?一个伟大的水圣,一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神奇的工程,连这些都想不到吗?这无疑把伟大的科学家李冰父子矮化了。看三星堆出土的商末周初的陶器,小小的陶壶就是三脚鼎立。早在李冰父子几个世纪的商末陶器,就知道三脚的平稳力学,可见,说李冰父子向群众学习还是政治语言。至于竹篓装石头,这些简单的原理,如果李冰父子连这些都不懂,如何建设这个神奇伟大的水利工程?鱼嘴与飞沙堰,坝高无论高一尺、低一尺都不行。嘉庆年灌县一位县官题字:“深掏滩,低作堰”,概括得很精辟,因时制宜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水经验,首开了人类科学治水的先例,成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古代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感到这是超自然力的创造,是天、地、人合一的宇宙之道。没有岷江,没有低落差的成都平原,李冰再神奇也不能建起这神奇的水利工程。“无坝水利”就不科学?可后人有谁再建一座都江堰?如果没有这样的天时、地利,不具备天地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没有李冰这种超自然力的科学家,因此,不可矮化这位伟大的水圣。
(摘自程贤章日记)
2009年5月18日
上午,我们到湘桂边兴安市考察灵渠。广西兴安县城大雨滂沱,我们依然冒雨去考察灵渠,撑着雨伞站在小山包上,灵渠一览无余。河中狭长的水坝,正是来自都江堰的灵感。鱼嘴坝或类似飞沙堰的矮坝在灵渠都能看到,江水三七分,七分流入湘江,拦河有坝提高水位,这样湘江水南上,槽船直进桂林,直下阳朔、梧州流入珠江水系。这是秦始皇继秦昭襄王、李冰建都江堰之后又一个伟大工程,为了统一南方的军事,征服南方,保证了粮食和物资的补给。自古以来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一说,可见灵渠工程的浩大了。
(摘抄程贤章日记)
2009年5月19日
我们在广西桂林约见了广西师大黄伟林教授,邀请黄伟林教授为我们的“治水史”写灵渠一篇文章,黄教授愉快地接受了。他说:“你们能编这样的一本大书,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我一定会写好。”
2009年5月26日
《香港商报》以半个版篇幅报道著名作家程贤章川桂行归来。全文如下:
大江河中叩拜水圣欲写中国治水绝招
“5·12”大地震一周年考察重灾区都江堰
大江河中叩拜水圣欲写中国治水绝招
著名作家程贤章川桂行归来接受本报独家采访
本报记者廖洪浩兰钧然
著名作家程贤章,不顾79岁高龄,深入四川重灾区都江堰,及特重灾区映秀镇采访,还深入到桂北兴安县考察古灵渠。他准备以三年时间,写一部“中国治水概要”,以他老辣灵动的文采写一部《中国治水绝招》。19日晚零时,他和助手一行三人,终于在滂沱大雨中从桂林飞回深圳。记者20日一早,赶到程老下榻处,请他谈谈此行的感受。
记者:程老,你昨天深夜才从大雨滂沱中的桂林坐飞机回来,就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记者,我们心里感到不安。
程:可以理解,因为我也是当记者出身,第一时间找到采访对象并取得第一手材料,是新闻记者的绝招。
记者:没想到你这把年纪,还雄心壮志写中国治水史概要,尽管你写的是中国治水绝招,立下这样的决心也不容易啊。
程:梅雁水电集团创业人杨钦欢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一次闲聊中,谈梅雁水电集团发展思路时,杨钦欢先生很感慨地说:中国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治水史。从三皇五帝到现在,多少名君名臣名人在治理中国的山川江河。夏禹治黄河,李冰筑都江堰,秦始皇修灵渠,直到现在的三门峡、葛洲坝、三峡、红旗渠,受益了多少中国人。我为之震撼!立即表态:我来接招,编著一本“中国治水绝招”。第二天,我就送上我的编述计划。杨总看了,立即拍板愿拨出一笔经费让我去全国著名水利工程考察,并指定三个年轻人做我的助手。其中有一位是他海外留学归来的儿子杨国立。我这人,有个脾气,就是“打卵见黄”,“刺刀见红”。文人“封闭”,就好比是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放出笼后找不到东西吃,所以不敢飞出鸟笼。现在有经济做后盾,应该趁热打铁去考察。
记者:听说你选择了5月12日那天出发入川?
程:是的,“5·12”是四川地震一周年,去年“5·12”,我们是去考察梅雁水电在湖南郴州资兴县东江水电站。在火车上,刚穿过大瑶山隧道时,即知道汶川发生大地震。今年“5·12”一周年,我们去考察都江堰,就更有实际内涵了。好心人都劝我们推迟计划。因为,5月大西南天气极不稳定。而且,中国第一例H1N1流感患者就出现在成都。但我觉得:李克强副总理都到了成都,胡锦涛总书记也到了重灾区映秀主持“5·12”大地震周年纪念。想一想,国家首脑都在灾区,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5·12”那天我们从梅州出发,14日抵成都,15日直进重灾区映秀和都江堰。以表示我们写书的决心和对四川重灾区死难同胞的悼念和缅怀。
记者:我们想听听你深入重灾区的感想。
程:比起进都江堰,进映秀镇比较麻烦,手续比较多。映秀小学根本不让进。我们出示所有有力的证件,包括广东省公安厅颁发的“特约作家”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证件(天哪,我何时用这些殊荣炫耀过自己?),我冲口而出:映秀小学是广东帮建的,我们是广东来的。这样,我们才进入映秀小学。但门口的警卫不允许采访,我们又费尽许多唇舌,警卫人员去办公室请示,没想到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出来接待我们,伸出宽厚有力的手掌与我握手。“欢迎欢迎,广东是重建映秀小学的恩人”,谭校长说,深圳证监局张局长亲自来映秀废墟上选址。2008年7月12日完成板房建设,8月23日开学。学生165人,教师26位,原来的教师19人,其他7人是新来的。问及老师伤亡人数,谭校长语塞,眼泪在眼眶里滾动,只说,感谢广东省,感谢深圳市对我们的支持。映秀小学的重建使映秀人的文化能永远延续。如果看操场上小孩天真的笑容,好像映秀从来都是太平盛世,根本没有发生天灾。但一出校门,眼前一片废墟,没一栋完好的房子。前几天,胡锦涛总书记和李克强副总理,就在映秀小学一街之隔的映秀中学操场,参加了“5·12”周年纪念大会。我们也在总书记献花的地方,代表广东部分作家,代表梅雁水电集团创业人杨钦欢和全体员工,默哀,献花。其实,总书记献花的周围,依然是一栋栋东倒西歪的房子。我想,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像中国领导人一样,和灾区人民如此心贴心?愿灾区人民意志更坚强,死难同胞永远安息!
记者:灾后一周年,都江堰受灾情况如何?
程:都江堰离映秀重灾区20公里,受灾很严重,特别是都江堰附近的房子,有夷为平地的,也有东倒西歪的。我们请的导游是当地的灾民,所以,看到的东西更全面。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我们都看到了。我们还绕山绕水,看到了都江堰全景,看到了导游家里灾后新建的木板房。然后从后门进入都江堰坝址。导游指着上游的水坝说,去年,温家宝总理的指挥部就在这水坝上面,去汶川,映秀无路,总理坐冲锋舟进入灾区视察。全世界有哪个国家的国家主席和总理,能在发生八级大地震的生死关头和灾民共度这苦难时光?
记者:真是耳闻不如目睹,这是程老到灾区第一线的感受。奇怪,都江堰如何不受影响?
程:这就是奇迹,都江堰基本无坝,它哪里会坍塌呢?鱼嘴坝是裂了一条大缝,修建时倒了几万吨水泥和钢筋,更加坚固了。其他部分可以说丝毫无损,神奇就神奇在这里。
记者:明明叫都江堰,怎能可以无坝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