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陈独秀文选
1073300000029

第29章 基督教与中国人 (1)

《基督教与中国人》一九二〇年二月一日初刊于《新青年》第七卷第三号,后收入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独秀文存》。

(-)

凡是社会上有许多人相信的事体,必有他重大的理由,在社会上也必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基督教在中国已经行了四五百年,奉教的人虽然不全是因为信仰,因为信仰奉教的人自必不少,所以在近代史上生了许多重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向来不把他当做社会上一个重大的问题,只看做一种邪教,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不去研究解决方法,所以只是消极的酿成政治上、社会上许多纷扰问题,没有积极的十分得到宗教的利益。现在若仍然轻视他,不把他当做我们生活上一种重大的问题,说他是邪教,终久是要被我们圣教淘汰的;那么,将来不但得不着他的利益,并且在社会问题上还要发生纷扰。因为既然有许多人信仰他,便占了我们精神生活上一部分,而且影响到实际的生活,不是什么圣教所能包办的了,更不是竖起什么圣教的招牌所能消灭了。所以我以为基督教的问题,是中国社会上应该研究的重大问题,我盼望我们青年不要随着不懂事的老辈闭起眼睛瞎说!

(二)

在欧洲中世,基督教徒假信神信教的名义,压迫科学,压迫自由思想家,他们所造的罪恶,我们自然不能否认。但是欧洲的文化从那里来的?一种源泉是希腊各种学术,一种源泉就是基督教,这也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因为近代历史学、自然科学,都是异常进步,基督教的"创世说"、"三位一体说"和各种灵异,无不失了威权,大家都以为基督教破产了。我以为基督教是爱的宗教,我们一天不学尼采反对人类相爱,便一天不能说基督教已经从根本崩坏了。基督教的根本教义只是信与爱,别的都是枝叶。不但耶稣如此,《旧约》上开宗明义就说:

"有害你们生命流你们血的,无论是兽是人,我必讨他的罪。人与人是弟兄,人若害人的生命,我必讨他罪。凡流人血的,人也必流他的血,因为上帝造人,是按着自己形像造的。"(《创世记》第九章之五、六)

所以基督徒或是反对者,都别忽略了这根本教义。

(三)

基督教在中国行了几百年,我们没得着多大利益,只生了许多纷扰,这是什么缘故呢?是有种种原因:(1)吃教的多,信教的少,所以招社会轻视。(2)各国政府拿传教做侵略的一种武器,所以招中国人的怨恨。(3)因为中国人的尊圣、攘夷两种观念,古时排斥杨、墨,后来排斥佛、老,后来又排斥耶稣。(4)因为中国人的官迷根性,看见《四书》上和孔孟往来的人都是些诸侯、大夫,看见《新约》上和耶稣往来的是一班渔夫、病人,没有一个阔老,所以觉得他无聊。(5)偏于媚外的官激怒人民,偏于尊圣的官激怒教徒。(6)正直的教士拥护教徒的人权,遭官场愤恨,人民忌妒;邪僻的教士袒庇恶徒,扩张教势,遭人民怨恨。(7)基督教义与中国人的祖宗牌位和偶像显然冲突。(8)白话文的《旧约》《新约》没有《五经》《四书》那样古雅。(9)因为中国人没有教育,反以科学为神奇鬼怪,所以造出许多无根的谣言。(1)天主教神秘的态度,也是惹起谣言的引线。

上列十种原因当中,平心而论,实在是中国人的错处多,外国人的错处不过一两样。他们这一两样错处,差不多已经改去了,我盼望他们若真心信奉耶稣最后的遗言--《马太传》的末章最后二节所说--今后不要再错了。我们中国人回顾从前的历史,实在是惭愧。但现在是觉悟到什么程度?我盼望尊圣卫道的先生们总得平心研究,不要一味横蛮!横蛮是盂轲、韩愈的态度,孔子不是那样。

(四)

我们今后对于基督教问题,不但要有觉悟,使他不再发生纷扰问题,而且要有甚深的觉悟,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堕落在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

支配中国人心的最高文化,是唐虞三代以来伦理的道义。支配西洋人心的最高文化,是希腊以来美的情感和基督教信与爱的情感。这两种文化的源泉相同的地方,都是超物质的精神冲动;他们不同的地方,道义是当然的、知识的、理性的,情感是自然的、盲目的、超理性的。道义的行为,是知道为什么应该如此,是偏于后天的知识;情感的行为,不问为什么只是情愿如此,是偏于先天的本能。道义的本源,自然也出于情感,逆人天性(即先天的本能)的道义,自然算不得是道义;但是一经落到伦理的轨范,便是偏于知识、理性的冲动,不是自然的纯情感的冲动。同一忠、孝、节的行为,也有伦理的、情感的两种区别。情感的忠、孝、节,都是内省的、自然而然的、真纯的,伦理的忠、孝、节,有时是外铄的、不自然的、虚伪的。知识理性的冲动,我们固然不可看轻,自然情感的冲动,我们更当看重。我近来觉得对于没有情感的人,任你如何给他爱父母、爱乡里、爱国家、爱人类的伦理知识,总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他向前行动。梁漱溟先生说:"大家要晓得人的动作不是知识要他动作的,是欲望与情感要他往前动作的。

单指出问题是不行的,必要他感觉着是个问题才行,指点出问题是偏于知识一面的,而感觉他真是我的问题都是情感的事。"梁先生这话极有道理,但是他说:"富于情感是东方人的精神。"又说:"这情感与欲望的偏盛是东西两文化分歧的大关键。"他这两层意思,我都不大明白。情感果都是美吗?欲望果都是恶吗?情感果能绝对离开欲望吗?只有把欲望专属物质的冲动,情感专属超物质的冲动,才可以将他两家分开。其实情感与欲望都兼有物质的、超物质的两种冲动,不能把他们分开,不能把他们两家比出个是非高下。

欲望情感的物质的冲动,是低级冲动,是人类的普遍天性(即先天的本能,他自性没有善恶),恐怕没有东洋西洋的区别。欲望情感的超物质的冲动,是高级冲动,也是人类的普遍天性,也没有东洋西洋的区别,所以就是极不开化的蛮族也有他们的宗教。所以我以为西洋东洋(殊于中国)两文化的分歧,不是因为情感与欲望的偏盛,是在同一超物质的欲望、情感中,一方面偏于伦理的道义,一方面偏于美的宗教的纯情感。东洋的文化自然以中国为主,阿利安人(Aryan)的美术、宗教,本是介在这两文化系间的一种文化,与其说他近于中国文化,不如说他近于西洋文化。至于希伯来(Hebrew)文化,更不消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