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1074600000002

第2章 英军强行占领香港岛

关键时间1841年1月25日。

关键事件英军占领香港岛琦善与义律谈判。

关键人物琦善义律。

英国侵略者对香港觊觎已久,1741年时,英国兵舰第一次到中国海,就曾在香港南面停泊修理。1793年和1816年,英政府先后派马戛尔尼使团和阿美士德使团两度访华,提出割让海岛的无理要求,均被清政府断然回绝。

从19世纪初起,英国侵略者就开始有计划地对香港地区海域和香港岛进行全面勘察和测绘,英国东印度公司测量员霍斯伯格还向英外交部报告说,汲水门西部是香港岛与南丫岛之间东博寮海峡的良好避风处与抛锚地,港岛南部的大潭港也是一个良好的避风港。同时,英国海军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侵犯中国领海,并利用香港水域进行大规模的鸦片走私活动。由于鸦片走私日益猖獗,英国在珠江口外占据一个岛屿的欲望愈发强烈。

1820年4月清政府发布禁烟令后,英国烟船一时不敢再驶入黄埔,大量汇集到香港附近海域。1837年,英国船只未经许可私自在香港建立了“居留地”。清政府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行动引起了英国朝野的恐慌。

1840年2月,英政府决定向中国派出由乔治?懿律率领的东方远征军。6月,英军船舰40余艘及士兵4000人云集香港岛北部海面(今维多利亚港),随即北上侵犯厦门、攻陷定海,7月抵达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赔偿烟款、割让海岛等无理要求。

1840年9月,道光皇帝下谕将林则徐和两广总督邓廷桢革职,派直隶总督大学士琦善为钦差大臣作为清廷代表,与英方进行谈判。12月,查理?义律成为英方全权公使,琦善接任两广总督,琦善和义律开始通过照会往来进行谈判。12月11日,义律凭借武力,首次提出割让香港的无理要求。12月12日,义律一方面指挥英军舰队向珠江口内的穿鼻诸炮台靠近;另一方面则照会琦善,提出若要以开放广州、厦门、定海3处口岸去换取英军撤出定海,那么英国士兵将在香港暂屯,等各事商定后再撤回本国。琦善表示拒绝割让海岛的要求,义律就以派重兵攻打相要挟。12月15日,琦善照会义律,再次表示割地是“天朝从来未有之事,断不能行”,但可代奏朝廷,给予码头一处。12月17日,义律照会琦善,同意清廷赔款的数额为600万银圆,但要附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处口岸的条件,并于12月26日声称,若不答应所有条款,就用武力来解决。12月29日,义律提出在香港“竖旗自治”。对此,琦善于1841年1月2日照会义律,表示拒绝其要求。

于是,义律与海军总司令伯麦分别通知琦善,限三日内答复,并以用武力来解决双方分歧相威胁。1841年1月7日,义律率舰队突袭珠江要塞,攻陷虎门外围的沙角、大角炮台。三江协副将领陈连陞父子,以及沙角炮台总兵张清龄等数百名清军将士阵亡。虎门被占,省城屏障顿失,广州岌岌可危,琦善方寸大乱,自此对义律的照会,即到即复,完全陷于被动。1月8日,义律照会琦善,提出:将已经被英军占据的沙角一地留给英人据守,作为贸易寄寓之所;在广州开港贸易,所有贸易事务即在沙角办理等。

1月10日,义律又在照会中威胁琦善。琦善见英方真要动武,唯恐省城难保,赶紧于1月11日致函义律,答应考虑英方的要求并代奏清廷,给予其“寄居地”。1月14日,义律照会琦善,将要求升格,即要清廷“将尖沙咀、香港等处,让给英国主治,为寄居贸易之所”。1月15日,琦善答复道:尖沙咀与香港之间只能择其一处“寄寓泊船”。义律于同日回复琦善:割让香港岛为英国寄居贸易之所,才归还定海和沙角、大角等地。1月20日,义律又照会琦善,表示愿意立即归还沙角、大角等地,但要将英方撤走的兵船与军队集中至九龙附近的香港岛驻扎。

义律已经迫不及待,就在1月20日照会琦善的当天,单方面发布公告,指出双方已共同订立了一项草约,其条款有:割让香港岛屿和港口给英国君主;向英国政府赔款600万银圆等。此公告就是所谓的《穿鼻草约》。其实,琦善并未在草约上签字,事后清政府也始终没有批准盖章,所以这个草约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但草约仍被英国殖民主义者用作侵占香港的原始依据。1月24日,伯麦下令占领香港岛,并指派英舰“硫磺”号执行此项任务。据该舰舰长爱德华?贝尔彻回忆,“硫磺”号接到命令后,当天从大屿山西南部的港湾驶往香港,着手对该岛进行勘察。

1841年1月25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这是一个让华夏儿女铭心难忘的日子。当天上午,英舰“硫磺”号船员在舰长贝尔彻率领下在香港西北首先登陆且探测地形。贝尔彻舰长描述当时情况:“我们在1841年1月25日(星期一)上午8时15分登上陆地。作为真正的首批占领者,我们在占领峰上为女王陛下的健康三次干杯。舰队于26日到达,海军陆战队登陆,在我们的驻地升起英国国旗。司令官伯麦爵士在舰队的其他军官陪同下,在陆战队施放的礼炮和各军舰的隆隆礼炮声中,正式占领该岛。”贝尔彻提到的“占领峰”,又名“占领角”,是英国侵略者为纪念武装占领香港而命名的,中国名称是“大笪地”,在今天的上环水坑口街附近,因市政建设的发展,现已面目全非。

为了给武力侵占香港岛的行径找借口,英国侵略者极力声称此事曾得到琦善的同意。英军占据香港岛的当天,伯麦照会清军将领大鹏协副将赖恩爵,议将香港等处全岛地方让给英国主掌,清政府速将该岛所有官兵撤回。义律和伯麦于2月1日联名发布《安民告示》,要求香港居民“归顺英国,服从英国法令”等等。义律又于2月2日发布公告,重申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宣布设立统治机构,规定所有香港海陆地方一切民众、财产,统归英国统理。义律因为急切要找一个英国商人可以泊舟定居的地方,而炮制出《穿鼻条约》这一纸毫无法律效力的空文,强行占领了香港。香港岛这个原来属于中国广东新安县管治的地方,终被英国人割占。香港岛被占的消息传到白金汉宫后,殖民商贾们兴奋异常,弹冠相庆,仿佛整个远东市场已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义律因此被盛赞为香港的“开埠英雄”。义律于1841年6月致函印度总督,向他说明英国占领香港的重要性:“即使中国的君主在我们的胁逼下答应开放港口,那御玺并不能保障英人的性命和财产……我们的商人不能得到妥善有效的保护,使我急切地寻求一个在我们国旗保护下的安全商业据点。香港在我们的掌握中,驻有足够的海军,我认为实在无须在东岸(即江浙沿海)建立永久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