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1074600000007

第7章 南北行——混沌时期的开拓者

关键时间19世纪50—60年代。

关键地点文咸西街。

关键人物高楚香陈焕荣。

关键事件元发行、乾泰隆行的创设。

1841年6月7日,义律宣布香港为自由港。虽然自由港政策实行后,早期香港的经济有所发展,但并非一帆风顺。1843年底,上海、宁波等五口开放通商后,许多外商都把生意转移到上海等地,驶进香港的商船比以前大为减少。1843年下半年,香港又流行瘟疫,很多外商染病身亡。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商人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动摇了。但是,由于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它仍然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继续往前发展。

这一时期,有两起事件使香港的经济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第一件,19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美国西部及澳大利亚分别发现金矿,需要大批人力开采,因此,一批华工经香港乘船赴美国、澳大利亚当淘金工人。第二件,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很快从华南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华南一带的一批有钱人带着财富连同家属躲到香港“避难”,其后清朝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一批太平天国的起义人员又躲到香港。这样,不仅给香港带去了资金,也带去了一批劳动力,给香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南北行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之一,19世纪50年代开始发迹,至60年代成为香港华人商业经济中一股强大的力量。该行业主要是代客买卖,收取2%的佣金,这种方式当时称为“寄售取佣”或“九八扣佣”,故这一行业又称“九八行”。

航运业——这一标志香港早期经济发展的行业,在19世纪50年代有了较大的变化。善于经营的华人,充分利用香港的航运业,开展商业贸易活动,沟通香港与美洲、南洋、中国内地南北方的经济联系。由此涌现了将北方(包括华北和东北)出产的花生、大豆、药材、丝绸运到南方,再将南方出产的海味、大米、白糖、木材运往北方的“南北行”。南北行主要经营南北两线货品。

南线以经营东南亚各地土产和食品为主;北线则以经营中国内地出口货品为主,兼营日本产品。经营东南亚贸易的有南洋庄、暹罗庄、越南庄、缅甸庄和菲律宾庄等,而经营北美贸易的则称为“金山庄”(因主要贸易对象在旧金山而得名),整个行业总称南北行。由于文咸街一带是新填地,该处接近码头,方便起落货物,故经营南北行业的商号大多集中于文咸东街与文咸西街,也分布于永乐西街和高升街,香港市民至今仍称文咸西街为“南北行街”或“南北行”。

这些新兴的行业,由于适应形势的发展,方便人们的需要,因此很受中国内地同胞和国外华侨的欢迎,行业发展迅速。在港岛西区的中国商人中,南北行商人很具代表性,且发展最快。

据史料记载,当时南北行的业务,主要是从事南北货物的交流,分成几个集团:广州帮是广州人所设的行庄,当时代表性的商号有裕和隆行、公发源行、佑兴隆行、广茂泰行等;代表山东籍商号的称山东帮,代表性的商号有义泰行、利源长行等;代表潮州和福建人开设的商行称潮福帮,计有聚德隆行、厚德行、源发行、元发行、金裕隆行、乾泰隆行、荣兴隆行等,其中,以潮籍人居多。

善于经商的潮汕商人看准了香港这块地处华南要冲,外通五洋,连接内地,洋船出入的贸易宝地,很快从各方聚拢而来。最早开创香港南北行的是原先从事中暹贸易的潮商,高楚香和陈焕荣就是创业时期两位典型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广东澄海县人。高楚香(又名高满华、高廷楷),农夫出身,略通文墨。他在鸦片战争之前远渡暹罗(今泰国),曾做苦力、火头。后来有了积蓄,便购红头船(广东属远洋船)航行于潮州至暹罗,自任船主,被人称为“满华船主”,从事中暹大米进出口生意。

1856年前后,潮州人高元盛于1850年在文咸西街创办的元发行经营不善,就将其顶让给高楚香。高楚香接手元发行后,在暹罗创设元发盛,拥有碾米厂五家,并将白米运来香港交元发行销售,同时兼营南北土产和轮船货运。元发行就是高氏中暹贸易的中转基地。

1882年,高楚香逝世,香港元发行由其次子高舜琴继承,高舜琴在潮州考中举人,1892年曾任东华三院主席,元发行在他继承后继续发扬光大。陈焕荣(字宣衣,外号佛),原本在红头船上当船工,后自购帆船穿行于国内沿海及东南亚各埠进行贩运,成为著名的红头船船主,人称“船主佛”。

他与他的兄弟决定效法高氏家族的做法,于1851年在元发行附近创设乾泰隆行(注册是乾泰隆公司),作为其经营南北洋贸易的中转站。乾泰隆行做的就是原先熟悉的“南北洋贸易”,可以说是比“红头船”贸易更高一层次的转口贸易生意。它除开展一些替海外华侨返家赡养亲人的中介活动外,主要的业务是把中国的土特产如大豆、食油、杂粮、糖等出口到南洋群岛和东南亚各国,再进口南洋群岛、东南亚各国的土特产如大米、海味、木材等,部分批发给香港的华洋商人,部分转口到中国华南和日本等国。

乾泰隆行是香港早期的进口大米主要供应者,也因为大米进口及转口往广东、日本等地方,乾泰隆行才得以财源广进,生意兴隆,成为香港最早的进出口大公司之一。正由于众多的南北行老板多数为潮汕人,以至于给后人留下了“南北行即潮商行”的说法。当时在香港流传这样一句话:大米靠进口,进口靠潮商。当时迁徙香港的华人几乎清一色是为谋生而背井离乡的贫民,做生意的也尽是小商小贩。除极少数依附于洋人的鸦片商,可以说没有什么大富人,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商店,元发行、乾泰隆行的创设,首开了香港华人大企业的先河,为华商投资香港树立了榜样。

看到他们生意那么好,一批南洋、广州等地的商人也动了心,纷纷转移到香港,就在他们附近落脚开店,于是以元发行、乾泰隆行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到了1868年,南北行庄越开越多,形成一个庞大的行业。同业之间常有业务上的纠纷,客商之间亦时有贸易上的纠葛,因此同业们就发起建立一间会馆,仿造广州十三行的制度,成立了“南北行公所”。

自此,南北行一路风生水起。元发行和乾泰隆行犹如混沌时期的拓荒者,首开了香港华人南北行业的先河,为香港成为转口贸易港奠下了一块基石。

资料显示:1870年,南北行街一带商人所交纳的税款占香港税收的九成,成为当时香港当局主要的税收来源;在19世纪后期,南北行的贸易额占了当时香港贸易总额的1/4。可以说,南北行对促进早期香港经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见多识广、头脑敏锐的南北行商人亦为香港华资的崛起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南北行公所的成立,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在行业自律与监管方面亦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学家李欢称:“南就是香港的南面,面向南货就是南洋生意;北就是北望神州,就是祖国大陆。这个就是我们南北行,就是起到中间的作用。137年前我们祖辈已经开始做这个生意,当年这个地区比现在的中环(港岛闹市区)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