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1081100000038

第38章 结语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战争,几乎都以中国屈辱的失败而告终,但也使中国的"闭关锁国"和自绝于世界变得不可能,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为了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他们在域外"师夷长技",试图重构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也要求重塑中国文化模式。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他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域外的生活,绝非"诗意地栖居"。在"大同世界"由乌托邦想象变成客观实现之前,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以及个人立场仍然牢牢地根植于人们的心灵中。在当时西方中心主义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中,屈居下流、积贫积弱的中国,遭受到了域外殖民者的军事入侵、经济掠夺和文化压迫,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因此,"生活在别处"的中国学子难免受到"他者"的排斥和歧视。而对这种痛苦经验的书写,也就成为了现代留学生文学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底,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留学域外的学子把这种受歧视的痛苦体验外化为文字,其间必然地蕴含着国家观念、民族立场和个人身份意识。詹明信曾经说过:"所有第三世界的文本均带有寓言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把这些文本当作民族寓言来阅读,特别当它们的形式是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表达形式的机制--例如小说--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从詹明信的论述中可以见出,无论是从"现象/本质"还是从"显意/隐意"的文学模式的解读中,都可以见出第三世界的小说文本中蕴含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意识形态色彩,从个人命运折射出来的都是国家民族的兴衰际遇。

作为置身于文化冲突最前沿的留学生,他们在域外经历了炼狱般的生存体验,接受了现代科学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得到了改造,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与本国传统之间产生了一个偏离角。可以说,现代性及其衍生的观念,唤起了中国学子空前的皈依热情。另外,由于负载了诸多"本土"的特点,使得他们无法摆脱域外"他者"目光的注视,这样"被看"的地位和"异"的文化身份,又使他们处于一种屈辱、尴尬的境地,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他们这种充满矛盾的感受,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重要的精神记录,也是民族国家命运的缩影。在中国现代留学生文学中,有不少这样具有历史感的篇章。"艺术家传达真理,而且必然地也传达历史和社会的真理。艺术作品可以作为'文献,因为它们是纪念碑。'"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时代特色、反映了世态人情的文学因而具有社会风俗宝库和文明史资料汇集的功能。

除了社会认知价值之外,留学生文学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发愤著书"的传统,主张"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留学生在域外感物激情,有着独特而复杂的生存体验,而一旦被这种生活感触所激荡和驱使,最终"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成就了留学生文学,就成就了具有跨文化性的自塑形象。季羡林先生说过:"对许多留学生来说,文学创作只能算是副业,而文学作品只能算是副产品。然而,就正是因为它是副业,是副产品,不像专业作家那样,挖空心思,执意为文,有时难免有矫揉造作之嫌。而留学生则不然,他们不以此为生,不以此为业,有时情与景遇,情动乎中,不得不发,发而为文,情真意切,是发自天籁的真文章,能震撼人心,有其必然性矣。"

文学欣赏、文学评论相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一个逆反的过程,"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披文入情"对文学作品进行"内部研究"的同时,我们往往无法回避"沿波讨源"对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只有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把美学分析和历史以及社会分析联系起来,庶几才能不至于出现重大谬误。正如萨义德在对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进行文化分析后所说:"我们的任务是既不失去真实的历史感,也不失去对小说的充分享受或欣赏,而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看待。"

由于本书研究的重点在于以留日作家为中心的自塑形象分析,在于自塑形象背后意识形态的发掘,所谓"形象",固然属于文本内部的范畴,而对其背后意识形态的分析则无法回避外部因素的介入。再说,作家都是生活在具体时空中有血有肉的个体的人,他们的创作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制约,离不开作家的社会立场、政治观念和文化信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书写都是关于意识形态的书写,"美感并不完全抵制或逃离意识形态,相反,而是巧妙地表达和体现它",在文本中作者宣扬什么或者贬抑什么,凸显什么或者遮蔽什么,这种叙事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它暗示了选择主体的文化伦理倾向。写作也是在有意无意中保持一种对于历史与社会的记录,正因为如此,所以巴尔扎克称自己为"法国历史的书记员"。本着这一认识,笔者在论述中努力做到入乎其内,进行细致的文本梳理;同时又出乎其外,兼顾到当时历史语境对作家的影响,尽量发掘他们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的介入。当然,顾及到历史不等于简单地重复历史,只是让自己的论述不失一种历史感而已。假如对此弃之不顾,则"好像描述一条道路而不提到其他地理环境一样","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之嫌。

中国近现代留学生文学作为中国留学大业的副产品,在时过境迁之后,早已不是处于"复调伴奏"的地位了。现在,斯人已殁,其文长存,他们当初的创作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和心灵的档案。对他们文学作品的研究也就是对那段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可以见出中国历史转型期留下的时代烙印。他们的历史作用只有放在现代化的视野下才能看得清说得透。而现代化视野却不是单一和凝固的,对留学生自塑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其国家观念、民族立场和个人文化身份意识,是其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文本漂浮在解释的汪洋大海上,那些解释永远无法完全把握文本的构造",尽管有这种悲观的论述,但我愿我的分析,能尽量贴近当时的历史语境,能尽量贴近研究的对象,不至于有着太大的偏离,这样我的努力就不至于了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