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军统特务实录
1081700000069

第69章 现实版“暴雨梨花”——戴笠和他的女人们(下)1

胡蝶其人

胡蝶,是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的影星。胡蝶本名胡瑞华,满族,祖籍广东鹤山,1908年生于上海。因为胡瑞华的父亲是京奉铁路总稽查,所以她自幼随父亲辗转于北京、天津、上海各地。

1924年,16岁的胡瑞华考入了上海中华电影学校,之后改名胡蝶。毕业之后,胡蝶被电影公司选中,在《绝代佳人》、《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几十部影片当中担任主角。胡蝶与阮玲玉一起,被奉为当时的“电影皇后”。而且,胡蝶被当时的人称为“民国第一美女”。在大部分历史资料上,都说胡蝶是被戴笠霸占的,本书经过再三调查,采取最客观的态度,还原历史事实。

胡蝶与张学良的所谓“绯闻”

在说胡蝶与戴笠的恩怨情仇之前,我们先说一下胡蝶与张学良的所谓“绯闻”。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悍然炮轰沈阳,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大好河山相继沦陷,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敌寇烧杀抢掠,生灵涂炭。1931年11月20日,时任广西大学校长的马君武在上海《时事新报》上,以《马君武感时近作》为题,发表了一首诗,诗文如下:

赵四风流朱五狂,

翩翩胡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

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

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

更抱佳人舞几回。

这首诗开头的赵四,即赵一荻,也就是张学良的如夫人(如夫人是对妾室的尊称);朱五,即朱湄筠,是张学良秘书朱光沐的太太,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五,人称朱五小姐;第三位便是本节的主人公胡蝶了。

这首诗发表后,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各地人士纷纷谴责这位爱美人不要江山的“少帅”,就连胡蝶本人也被卷入了巨大的舆论旋涡之中。事后,经张学良的随从和胡蝶本人证实,“九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根本没有和胡蝶在一起,而且两人连面都没见过。马君武先生是听信了传言,才写的这首诗。

那么,在“九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到底在干什么呢?

原来,在“九一八”事变当天,张学良正因伤寒躺在北京协和医院里养病。当天晚上,张学良为了散心,携自己的夫人于凤至女士和如夫人赵四小姐一起去了前门外中和戏院,观看了梅兰芳主演的京剧《宇宙锋》。刚看到一半,副官就前来报告,说沈阳发生事变,于是张学良立刻返回协和医院,用医院安装的外线电话接通了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的荣臻的电话,让其着手准备应对事变。

没有想到,张学良刚放下电话,蒋介石的电话就来了,蒋介石在电话中严令张学良:“切请采取不抵抗主义。”张学良虽然坚持抗日,但上命难违,无奈之下,只得不战而退,因此落了个“不抵抗将军”的恶名。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多次拉拢张学良,但是都被张学良严词拒绝。当时,日寇为了转移人们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注意力,也为了给不愿与他们合作的张学良一个惩戒,就在他们控制的《庸报》上刊登了《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文中有这样的文字:“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北三省之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东北军之最高统帅张学良将军彼时却正与红粉佳人胡蝶共舞于北平六国饭店……”后来,在日本人的操控之下,很多小报纷纷“披露”胡蝶与张学良如何暧昧以及“张赠胡以十万巨款”等无中生有的消息。

后来,胡蝶为了还自己和张学良一个清白,在《申报》上连续发表启事,在11月21、22日,都刊登了《胡蝶辟谣》,当时的著名导演张石川、著名剧作家洪深也同时刊登启事为胡蝶作证。后来,马君武先生也为自己听信传言而在公开场合向胡蝶和张学良致了歉。

1933年3月,胡蝶被评为“电影皇后”,《明星日报》准备为胡蝶举行加冕仪式,胡蝶答复说:“当此国难严重时期,务请取消加冕典礼,诸承厚爱,实不敢当。”

1946年胡蝶迁居香港,1966年彻底息影,1975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定居。20世纪80年代,胡蝶出版了自己撰写的回忆录,在回忆录中再次对“九一八”事件进行了澄清,她在文中写道:“我和张学良不仅那时未谋面,以后也未见过,真可谓素昧平生。1964年6月,我赴台湾出席第十一届亚洲影展时,还曾有记者问我要不要见张学良,我回答说:‘专程拜访就不必了,既未相识就不必相识了。’”后来,张学良看到了胡蝶的回忆录之后,只说了一句话:“到底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由此看来,胡蝶与张学良的确是清白的,那么,胡蝶与戴笠之间的事情到底是传闻还是确有其事呢?答案是后者。

那么,胡蝶怎么与戴笠混到一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