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1081800000017

第17章 风雨黄昏6

“德公,”胡友松眨巴了一下眼睛,以怀疑的口吻说,“刚才您和那几个来人谈话时,看得出他们的态度是诓咱,还是真心?”

“我不怀疑他们,他们也没有必要诓我们。但我确实不想离开这里。”

“他们回去请示后,如果再来呢?”

“再来也不去,我不需要疗养。我能说服他们!”

胡友松见李宗仁口气这么坚决,便没有再就这件事谈下去,仍旧回到她的卧室去了。

李宗仁重又回到书房,拿起了刚才扔下的那份《参考资料》,想继续看下去,可情绪一时还稳定不下来。尽管刚才没有受什么惊吓,来人也被他说服走了,但问题并没真正解决。他心里也明白,这么晚了,事先不通知,居然要连夜搬走,大概总会有些情况吧?不到万不得已时,怎么会这样做呢!而这个“万不得已”,究竟是怎样的内情?

“若梅!”他把躺在卧室左思右想的妻子叫到书房里来,取来一小碟红瓜子,放在她面前,然后自己点着支烟,像以往在指挥部考虑战术似的深吸一口,皱着眉头,又重重地呼将出去。“若梅,你以为有人要找我们的麻烦?”

“前几天不是有红卫兵来抄记我们的门牌,在我们门口嘀嘀咕咕吗?这年头,红卫兵大如天,什么事做不出来?”

“你害怕吗?”

“我可什么也不怕,小时,连日本鬼子的炸弹都没炸死我,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李宗仁只顾吸烟,没有说什么,两眼盯着妻子,似乎佩服眼前这年轻女人,除了美貌而外,居然也还有些胆量。“我倒是怕您,”胡友松见李宗仁不语,又说,“要是红卫兵把我抓走了,我就怕您一个人太孤独,支持不住。”

“我当然不愿离开你,我想,眼下还不会把我们俩分开吧,不会的!”

“但愿吧!”

胡友松和李宗仁一直聊到深夜快12点才入睡。他们谈得很多,也想得很多,话题多不离开李宗仁那些故旧的遭遇,并由此引出的一连串回忆。

兴许是饱经沧桑,见多识广,李宗仁虽然对这件事的原委没有猜透,但不觉得会有什么大难临头,加上习惯了11点之前就寝,所以倒下床一会,便鼾声渐起,人入梦境了。

胡友松却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这几天,她似乎有一种预感,预感到这西总布胡同5号院的平静即将被“革命洪流”所冲破。她几乎每天都听到一些使她心寒的不幸消息。今天,这种不幸,居然轮到自己的头上来了。与李宗仁结婚还不到三个月,最惬意,最称心的,是在北戴河的那些日子,从北戴河回到北京之后,情况便急转直下,上天太不公平,为什么把美好的日子安排得那么短暂!

胡友松熄了灯,合衣躺在床上前前后后地回忆,左左右右地揣测,思绪纷乱如麻。她不想到丈夫那边去打扰他,想让他安安然然地睡一睡,保不住等会儿那些回去请示汇报的人又来“执行任务”呢!

北京的秋色很美好,风清、月明。唯有这城市不能安宁下来,便连这胡同里,也总有不停不断的脚步声。

正当胡友松大脑神经开始困倦,蒙蒙眬眬就要入睡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楼梯响,把她和隔壁房的李宗仁同时惊醒。

“李先生,李先生!”陈贵在楼梯口大声呼唤,像是又出现了什么紧急情况。“陈秘书,什么事?”胡友松拧亮灯,应了出去,她看小客厅里的挂钟,已是凌晨12点3刻。

“请李先生下楼,有人找!”

睡得正熟,突然被惊醒,李宗仁头有些晕,他穿上衣服,扶着栏杆,一步步下了楼。胡友松要扶他,他却摆手拒绝了。他不想让她下去与外面的人接触,遇到这类突如其来的事,年轻人往往沉不住气。

来人还是刚才来的那三位军人,干部除了刚才来的那位而外,还多了个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副局长高富有。

“李先生。”高富有见李宗仁下了楼,迎上去跟他握手。

“高副局长。”李宗仁与高富有见过一次面,那是他刚从北京饭店搬进这西总布胡同时,高富有来看望过他,“这么晚了,还犯得着惊动你大驾?”

“这三位是8341部队的同志。”高富有为了不使李宗仁疑惑,先向他介绍来人,“这位是我们管理局的同志。刚才他们来,也许没把情况向您说清楚,所以,我特来说明一下。”

“请坐,请坐!”李宗仁见众人都站着,便招呼大家坐下,以缓和一下气氛。

“不久坐了!李先生。”高富有仍然站着,招手让其余几位都坐下,并把李宗仁扶到客厅中间那沙发上坐下,轻声凑近李宗仁,弯下腰对他说:“您和夫人今晚无论如何得搬走,这是周总理的安排,请您配合。”

“高副局长,我在这住得好好的,何必麻烦你们呢?”李宗仁直言不讳。

“原因等您搬到新住地后一定会告诉您,可现在您得马上走,快上楼去叫夫人收拾简单的日常用具和换洗衣服吧!”

“真是周总理的安排吗?”李宗仁犹豫了片刻,又问。

“当然!周总理很关心您,多次向我们打听您的生活情况。”

“哦,果真是他的安排,我遵命!”

说也怪,李宗仁问明确是周总理的安排后,原先那股磨劲韧劲不击而溃。第一次来人没有向他说明是周总理的安排,他既顶又磨,上楼后,还跟妻子说:“再来也不去。”可高富有这么一说,他立即从沙发上站起来。

“李先生,不必带太多东西,越简单越好。那里,一切都为你们安排好了,连洗漱的毛巾,牙刷什么的,都一应准备俱全。”

“周总理真想得周到,想得周到!”李宗仁边说边走上楼去,因为是周总理的安排,他连要他搬到哪里,去干什么都不再问了。

早已在楼梯口等得心如火焚的胡友松,见李宗仁上楼来的神色和第一次一样平稳,以为搬迁的事又被顶住了,便要扶着丈夫往房里走。

“若梅,你快收拾些换洗的衣服和用具,我们走吧!”

“德公,您、您、您答应走了?”胡友松意外得睁大了眼睛,抬高了嗓门。

“是周总理的安排,周总理的安排!”李宗仁边说边走进书房,取了几本文史资料,还专门拿了那副鱼骨象棋……

两辆小车在西总布胡同5号门口启动,前面是第一次开来的那辆军用吉普,后面是一辆黑色的红旗牌轿车。高富有陪李宗仁夫妇坐在后面这辆红旗牌轿车里。

“这是周总理的用车。”高富有告诉李宗仁,“我们的目的地是西郊解放军30l医院,到医院后,你们俩都得改名换姓,李先生叫王敬文,胡女士叫唐伟。

“哈哈,真有意思。”李宗仁笑着说,“要是有能认得出我们的,就难办了。”

“有的。”高富有也笑着说:“章士钊、程潜、傅作义几位先生和何香凝女士都要来疗养,他们也都改了名,换了姓。”

“嗯,也是件大好事,大好事。”李宗仁转而又打趣地说,“我们广西有句俚语:多个名字多活十岁。这是高副局长又给我们各赏了十年寿命。”

“都是周总理的主意,他把什么事都考虑得很周到,很细致。”

车走了多久,他们谁都没有在意。李宗仁和高富有轻声交谈着,胡友松只默默地靠在软椅上,一言不发。大概是因为是周总理的“特通”车,又在深夜,所以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北京西郊的解放军301医院。李宗仁和胡友松住进了事先已为他们布置得很舒适的“高干病房”——将军楼,开始了特殊的“疗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