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统特务实录
1081900000008

第8章 中统前身之党务调查科8

陈立夫是党务调查科的创始人,也是这个组织的灵魂所在。甚至连后来的徐恩曾、叶秀峰担任了中统局长后,也时常跑到陈立夫的府上商量对策。

29岁的陈立夫本想当一名挖矿工程师,不料却成了中国最著名特务机构的头头,虽不能说是造化弄人,但也是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纵观整个历史,陈立夫也仅仅是一个过客,在他走后,徐恩曾等人进一步发展壮大中统,使之成为类似于FBI那样的著名的特务机构。

10.CC系与调查科

调查科的成立,不得不提一个组织:CC系。CC到底是什么?它不是维生素,更不是一种药品或者产品名称。所谓“CC”是英文“central-club”的简称,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陈立夫和陈果夫的名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意为“二陈”。CC系是一个政治派系,成员遍布中统局、国民党组织部、各地方党部以及各大学校。

前面我们讲过CC系领导之一是陈立夫,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则是陈立夫的哥哥陈果夫。陈果夫1892年生于浙江吴兴,小时候在湖南长沙度过一段时光,并且在长沙的明德学堂读书。肄业后,陈果夫跟着叔叔陈其美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不到20岁的陈果夫竟然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斗争。黄埔军校创办后,应蒋介石之邀,他主要负责招生工作。中山舰事件后,得到蒋介石信任的陈果夫成为国民党的组织部长,大权独揽。后来与弟弟陈立夫成立“CC”派系,稳定自己的党内地位,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其次成立了“中统”,建立个庞大的特务系统,打压党内异族,与共产党斗法。后来陈果夫通过其政治影响力创办大量公司,并且控制了中国农民银行(建国后迁至台湾),拥有大量资本,与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等三人组成中国四大家族。

CC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浙江社、反布尔什维克联盟(AB团)、西山会议派、孙文主义学会、执杖派。

浙江社,顾名思义就是陈果夫、陈立夫的浙江老乡会(国民党右派组成的),主要成员就是以陈立夫、陈果夫为首的浙江成员。由于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所以浙江社在国民党内是非常吃得开的。

AB团,全称叫反布尔什维克联盟,Anti-Bolshevik的缩写。这个名字已经显示出其职能,与布尔什维克有所瓜葛的都在它的反对行列。其中包括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为段锡朋和程天放,重要组成部分为青洪帮分子。

西山会议派,由国民党右派组成,主要成员有林森、邹鲁等,其职能亦是反对支持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所有派系(主要指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1925年,西山会议派公开提出“清党”,并且开除了毛泽东、李大钊、谭平山等人的党内职务和国民党党籍。“四一二”之后,西山会议派与蒋介石合流,继续反对共产党。

孙文主义学会,同样是右派组织,最初是在黄埔军校内成立的。他们亦是反对共产党、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主要成员有戴季陶、陈诚、贺衷寒和王柏龄等。这个学会在黄埔军校曾经与另外一个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年会)进行对抗,而青年会的主要成员则是由共产党组成的,其中包括周恩来、周逸群、胡秉铎等人。中山舰事件后,孙文主义学会解散。解散后,其成员纷纷加入CC系,成为CC系重要政治力量。

执杖派,从名字上就容易理解:拿着大棒吓唬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组织。组织成员亦是一群青帮分子和国民党右派。

CC系成立后,成员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身居组织要职的人物,所以CC系几乎控制了国民党的组织和党政部门。甚至有段时间,CC系给蒋介石的统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CC系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直到1937年,CC系成员竟然多达一万人。CC系秉承胡汉民说过的那句“党外无党、党内无派”的话,而这句话亦是蒋介石所推崇的。实际CC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击党内异己(主要指国民党左派),争夺党内“正统”。但是由于CC系过于直白了,后来陈立夫和陈果夫都不承认“CC”的称谓,直到1932年,一个名叫“青白团”的组织成立后,才有了一个具体的名称。

青白团成立于1932年,据陈立夫的回忆,这个组织并非是他和哥哥陈果夫所为,而是在蒋介石的指令下成立的。而1931年,蒋介石因为“九一八”等事件消极处理遭到反对,后来被迫下野,下野后他曾感叹:本人无干部、无组织、无侦探、无人扶翼,余不能自主……(选自《蒋介石日记》)他迫切希望成立一个组织建立自己的权威,重拾政治首领的信心。于是“青白团”成立之前,蒋介石曾多次与陈立夫对话,并且阐明了要成立一个组织。1932年,蒋介石已经年满45岁了。在他考虑许久后,终于找来陈立夫谈话。

蒋介石先是感慨一番:“立夫啊,时间过得真快,眼看我马上就要年过半百了!但是放眼看去,革命形势还不明朗!时间不待人啊,我们有必要加快步伐。现在党内问题也很多,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陈立夫说:“委员长,你过去说过党内存异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历史也表明了这一切。一个党派想要发展壮大,必须统一意见。所以我们必须要消除党内异己,巩固当前政权。不过现在党内的小组织、小派别非常多,管理起来非常棘手。”

“其实你完全可以成立一个组织,专门处理这些事情!”蒋介石开门见山地点出来,他继续说,“我也害怕啊,这些党内分子看似不起眼,若有一个发展壮大起来,就足以动摇国民党的根基!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准备,不能让那些火苗燃烧起来。”

“对!”陈立夫点点头。

“那么你就依照力行社的形式筹备吧!”蒋介石把话搁下,并且授权给陈立夫。

其实“青白团”就是CC系,CC系的主要成员都在青白团。青白团的干事长是陈果夫,陈立夫为副干事长。其他CC派系成员有余井塘、张励生、叶秀峰、徐恩曾、张道藩、周佛海、程天放等,成员大约173人。后来在“青白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一个“中国国民党忠实党员同盟会”,会内组织职位由青白团的组织者兼任,其实也是CC派系的名称罢了。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维护蒋介石的统治;二、牺牲个人利益,放弃“民主集权制”,强调“绝对集权制”。

不管CC系换过多少外衣,但是它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而党务调查科的目的和利益与CC系是一致的。党务调查科成立后,CC派系一边扩大党内影响,打击党内反蒋的异派(主要指丁惟汾的丁派和汪精卫),另一边替蒋介石鼓吹“党外无党,党内无派”的重要性,并且由陈果夫、戴季陶等人创办《新生命月刊》等,舆论上为蒋介石造势。为了蒋介石,CC系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党务调查科就是这样一个产物。也就是说,党务调查科离不开CC系,CC系借党务调查科一方面扩大自己的影响,另一方面为自己的主子蒋介石卖命。在蒋介石的眼里,CC系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忠心耿耿的。都是蒋介石同意的事,二陈为何不去做呢?

调查科成立后,陈立夫马上扩大了“调查”范围,通过改组调查科,在整个中国范围内形成一张巨网。先是从组织内部成立调查室,后来调查室逐渐细化、扩大,乃至全国上下都有。而陈果夫当上组织部长后,自然就有人员的任免和安置权,只要是蒋介石同意的,他就会把自己的人安置到各个点里(有点类似往一个机体中注射DNA)。不到一年的时间,CC派人员基本到位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二陈有了本事,自然就会让自己的人当家。

据陈立夫回忆:“北伐完成之后,中央召开全会,家兄认为以往本党同志以前在军阀势力范围之下,从事党的工作,而不能用本党名义,否则难以存在,故各地用各种不同的名称,以资掩护,而经组织部备案者,例如华北有兴中会、事件社、大同盟等,长江一带AB团、学术研究会等。”“本党自北伐完成以后……五载以还,纷争迭见,反动之势焰未消,而党内之隐忧环伏,革命大业,几若断若续,若可为若不可为矣。窃恨垂成之功,不败于敌人之摧残,而败于同党之阴贼;不挫于敌人之分化,而挫于同党之离析。党基摇动,党统垂绝。

批评之者,且将讥之曰:亡中国国民党者,中国国民党也。呜呼,凡属忠实同志,睹此情状,宁不痛心疾首,思有以挽此末运欤……近更环顾党内,小组织纷起,公然恣肆,号召一方,所谓新中国国民党、社会民主义〔党〕、改组同志会者,或则标新立异,或则死灰复燃,胥为本党同志直接或间接之组织,于主义政纲则曲解,于革命进程则武断,言论悖谬,触目惊心……当此叛变纷乘之际,本党垂危之秋,唯有亟起团结本党忠实同志,于公忠勇毅之领袖领导之下,与叛背本党者相周旋。党外无我仇,凡谋倾覆本党者仇之;党内无我敌,凡谋摧毁本党者敌之……一致拥护蒋中正同志为本党唯一领袖,领导吾人,完成革命使命。”(选《陈立夫回忆录》)

虽然陈立夫一再否认CC,而CC只不过是拥护蒋介石的政治工具罢了,但是他也不否认,CC在国民党内部的争权夺利上做了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