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趣味心理学
1082000000006

第6章 聆听暗黑家园无声的召唤【死亡本能】(1)

导语: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这种终结并不只是单纯的有机体衰亡现象,同时也是人类心理终端相关联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与生俱来。换言之,死亡是人类感受到死神召唤后作出的本能反应。

第一、飘扬的战旗

本节导读:当人与人之间在对死亡的认知上出现差异甚至冲突时,就会选择以互相残杀的形式来结束这种冲突。从远古开始,历史上那些带有浓重血腥气息的故事,都揭示了人类这种独特的心理本能。

【1】王位继承人及其遭遇

许多王位继承人的父母不是把他们看成将来的希望,而是看成内部敌人。在18世纪以及19世纪甚至是以后,德国、英国和奥地利的许多王子都是这样的。结果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灾难性的,这些王子或者是自杀,或者是精神错乱。

心理学感悟:当一个人得不到起码的信任时,那么他就很难在心理上保持正常状态。

【2】教皇和皇帝的纷争

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制定了一部新法律,命令在所有的欧洲国家实行。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却自己组织了一个宗教会议,全盘推翻教皇的决定,并宣布罢免教皇。

于是格利高里七世就宣布取消亨利四世的教籍,夺去他的帝位,并号召全德意志的人民反抗亨利四世。德意志内部有很多王公纷纷与教皇联系,要教皇为他们另立皇帝。

亨利四世就在深冬越过阿尔卑斯山,匆忙赶到教皇的驻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苦行的忏悔者,要求与教皇和解。教皇就原谅了他。

亨利四世回到德国后,很快铲除了持不同意见者,随后再次对抗教廷。教皇就再次罢免了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就再一次越过阿尔卑斯山来找教皇,但这次他身边还带着一支大军。教皇被迫逃离罗马,最后在流亡中死去。

心理学感悟:当敌人可怜巴巴地在你面前乞求和解时,一定要小心提防,因为这可能只是对方拖延时间而进行的一种心理策略。等到你麻痹后,敌人就会积蓄力量,卷土重来。

【3】胆大妄为的看守们

有的监狱开有毗邻人行道的栅栏窗,犯人可以从这里向过往的行人乞讨。不择手段的看守甚至允许公众花钱参观犯人,其中死刑犯人是最吸引人的。当纽盖特监狱15个昏暗的囚室里的60个犯人为争床铺打斗或为死刑而惆怅的时候,他们并不在意窗外那些嘲笑他们的陌生人,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

故意不看管犯人的行为是残酷的,经常是等于谋杀,但想因此而把看守告上法庭却是徒劳的。不会有一个陪审团宣布虐待囚犯的罪名成立。因为犯人一般都是令全社会憎恨和恐惧的。1728年,在伦敦的法庭上,有3个监狱看守被控谋杀、暴力抢夺以及其他罪名。陪审团宣布他们无罪时,法官拒绝接受这个裁决,但复审的结果还是一样。

心理学感悟:所有的看守在与犯人相处的过程中,均保持一种优势心理,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往往让他们不能平等地对待犯人,而视犯人为卑贱的人。

【4】禁言与隔离

18世纪,改革者们的理想之一是制止监狱里的极度喧闹。在震耳欲聋的嘈杂声干扰下,犯人怎么能静心思过进而忏悔呢?在混乱的人群中,经常会有暴力事件发生,犯人也容易交流犯罪技术。改革者找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犯人隔离开。这个想法也像其他许多原本良好的愿望一样,在实践中行不通。当犯人被隔离开后,自杀事件明显增多,犯人患病者也大大增加了。

心理学感悟:在监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群居生活成为调剂时光的最有效手段,一旦被隔离成单个的个体,随之而来的孤独给人心理上的打击是巨大的。

【5】伽图将军的鼓励

当伽图到达西班牙的延波利昂的时候,敌人聚集了4万人来进攻他。他利用很短的时间训练他的军队。但是当他将要作战的时候,他把他带来的舰船都派往马塞利亚。于是他告诉他的士兵们说,他们所害怕的,不是敌人众多,而是他们自己缺少舰船;如果他们不打败敌人,就连他们自己的安全也很难保障。他说完了这些话之后,马上就交战。他和别的将军不一样,不以希望鼓励他的士兵,而是以恐惧鼓励他的士兵。

心理学感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负面刺激对于人心理上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那些正面的。因为只要失败,就意味着失去全部。

【6】报仇

1471年12月,20岁的青年图桑·布东在巴黎朱维里街的一个小酒馆与4个朋友共进晚餐,他的这4个朋友分别叫菲力波·诺布莱、巴泰勒米·博诺姆、让·达旺和让·阿默兰。吃过晚饭后,大约在9点,此时熄灯的钟声已经敲过很久了,他们离开了酒馆,向着圣母院回廊附近的大马尔罗旅馆走去,那里有卖笑女。他们在那儿待了一阵,并未惹是生非,然后他们决定回家。在路上,图桑、诺布莱和博诺姆发现诺埃尔·梅西耶正在同一个妓女谈话,这3个伙伴走了过去,同诺埃尔说了两句话便离开了。但很快,他们听到了诺布莱的叫喊声:“救命啊!杀人了!”他喊着图桑,对他说:“杀!杀!”他的朋友跑过去,看到诺布莱已经受了伤,而诺埃尔不见了。图桑想为朋友报仇,便去寻找诺埃尔,并在网球场找到了他。诺埃尔给了图桑一棍子,图桑拔出了剑,刺伤了诺埃尔的头部。3个星期后,诺埃尔死掉了。

心理学感悟:如果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和报复之心,就会让自己和别人一起毁灭。

【7】杀子的父亲

高尚的谋杀者苏丹苏雷曼于1533年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继承人穆斯塔法,这是皇室成员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对土耳其帝国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苏雷曼统治期间,土耳其经济发展极快,他的第一任妻子生了个儿子叫穆斯塔法,是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很显然他生来就注定要继承父亲的王位,发展父亲的事业。但苏雷曼爱上了俄国的一个奴隶的女儿,叫罗克斯拉那,极富野心的她也生了个儿子,叫瑟雷姆。

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罗克斯拉那编造了一个谎言说穆斯塔法正在策划谋杀苏雷曼。穆斯塔法的朋友都劝他还是不要去父亲那里,但穆斯塔法拥有贵族的本性,他说如果要死的话,死在给予自己生命的人的手中是再好不过的了。结果,他一走进父王的寝宫就被五个聋哑人用惯用的丝绞索拉出去杀了。他的父亲就藏在窗帘的后面目睹了整个谋杀的过程。

苏雷曼不仅毁灭了自己的子孙,也毁灭了自己国家的子孙后代。罗克斯拉那的儿子瑟雷姆统治了8年,一次喝醉的时候在浴室摔倒了,脑袋开了花。瑟雷姆的儿子穆哈德三世,生了103个孩子,根本没时间干别的事了,国家的衰败是难免的了。

心理学感悟:当凶残与轻信结合起来的时候,理性就将被湮没,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

【8】流产的阴谋

查理的一个儿子丕平召集贵族在圣彼得教堂聚会密谋害死皇帝。他们讨论完毕以后,看见阴影就疑神疑鬼,命令进行搜查,看看有没有人隐藏在墙角或祭坛之下。他们发现一个教士藏在祭坛底下。他们抓住了教士,并且要他发誓决不泄露他们的阴谋。为了保住性命,教士不敢不按照他们的吩咐发誓。但是,等他们走了以后,教士就毫不在乎那个誓言,立刻赶赴皇宫。他经历了极大的困难通过7道紧闭的大门,最后来到皇帝的寝室,叩击房门。最警惕的查理深为惊讶,深夜之间居然有人敢惊动他,这是谁呢?他命令随从人员中侍奉皇后和公主的女侍出去看看谁在门口,他要干什么。当她们走出来,看到这个卑贱的人时,她们就当着他的面插上了门,然后纵声大笑。但是,这位明察秋毫的最英明的皇帝严厉地问那些女侍究竟是谁在门口,他需要什么。当查理听说是个身着一衫一裤、面皮光净、半傻半疯的无赖请求立即召见的时候,就命令让他进来。教士跪伏在皇帝脚下,陈述一切经过。因此,那些全然不曾想到危险的谋叛者就在天亮后三个小时以内全部被捕,而且罪有应得地被判处流放或其他刑罚。矮小而伛偻的丕平本人痛遭鞭笞,被剪去长发,在一个时期内被送进圣高尔修道院,以示惩罚。圣高尔修道院在皇帝的全部辽阔领土上可以算做是最清贫和最严格的一所修道院。

心理学感悟:纸里包不住火,每一个卑劣的计划,最终都会败露。因为谋事者在策划阴谋的时候,在心理上已经处于弱势。

【9】被迫害的绿党

查士丁尼时期,人们长久以来分为蓝党和绿党两派,查士丁尼通过加入已经对他表示拥护的蓝党,得以利用蓝党势力使罗马国家跪倒在他面前。绿党党徒也没有保持沉默,而是尽可能地用暴力表达其愤怒。虽然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受到蓝党的惩罚,但这的确又促使他们更加轻率地行事,因为犯过罪的人总是变得十分绝望。

心理学感悟:绝境能激发人心中难以想象的勇气,所以很多人的失误就在于没有给对手留余地。

【10】无处避难

在皇后的宫中有一些秘密地牢,黑暗而且无人知晓,与世隔绝,那里不分昼夜。弗提乌就被关在其中的一间里,煎熬了很长时间,他曾几度幸运地逃跑:第一次他在圣母堂避难,这里是君士坦丁堡最神圣最著名的地方,他请求在圣坛旁避难,但是,皇后甚至在那里抓住他并用暴力把他拖走。第二次他逃到了圣索菲亚教堂,在圣像前寻求避难,这里是基督徒最尊崇的地方之一。然而,那个女人还是从这里把他拖走,因为对她而言,没有什么地方神圣或可怕得不可侵犯,而且她对亵渎一切圣地都不以为然。教会的神甫像其他人一样因恐惧而默不做声,只是站在一旁任她为所欲为。

心理学感悟:当一个人的地位足够高时,就容易产生肆无忌惮的心理。

【11】斗狠的贵族

在中世纪时期的贵族阶层里,成群结队的小伙子过的是一种非常自由的生活。他们要干的事主要是打架、作战,特别是比武。

一天,一群法国骑士离开了他们去克莱尔沃的路。因为四旬斋临近了,圣倍尔纳试图让他们改变主意,不舞刀弄枪,但也只是白费唇舌。他们喝了酒以后就接着出发,去参加比武。这样的生活充满了危险。

那个在12世纪中叶过后不久编写出《康布雷年鉴》的朗贝尔·德·阿尔德尔写家谱的时候就曾经指出过,他祖父的10个弟兄是同一天死在战场上的。

心理学感悟:追求刺激的心理很多人都有,平淡的生活无法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

【12】暗杀公爵

1407年,奥尔良公爵被暗杀了,这起阴谋是他的表兄弟勃艮第公爵指使的。当天晚上,公爵一行人住在巴尔贝特门附近的圣母旅馆里。国王查理六世的一个贴身女仆在快7点时前来告诉公爵说国王要见他。公爵认为要服从国王的命令,但实际上,国王对此事毫不知情。公爵立即飞身上马,陪伴他的是两个骑马的侍从,前后还有4~6个仆人手持火把照路。当公爵来到巴尔贝特门时,18个身藏武器的人正在一座房屋里等着他,他们立刻一起扑向公爵,其中一人喊着:“杀死他!杀死他!”并用斧头砍断了他的手。

心理学感悟:阴谋者正是利用了人心理上的弱点:很少会提防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第二、本能冲突所形成的苦涩文化

本节导读:决斗是人类本能性冲突所形成的最为古老的文化,当人和人的认知出现分歧时,两个心灵世界的激烈碰撞便极有可能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真人决斗。

【1】历史上最早的决斗

公元878年的某一天,一位伯爵早上被发现死在了床上,伯爵的一个亲戚贡特朗控告说是伯爵夫人对丈夫不忠而谋杀了丈夫。贡特朗向她提出挑战,允许她找一个替身参加决斗,他将亲手杀掉这个人,以此来证明伯爵夫人的罪过。

伯爵夫人的所有亲人和朋友都认为她是无辜的,可由于贡特朗是一个著名的武士,没有人敢站出来与他交手。正当伯爵夫人陷入绝望时,忽然有人站了出来,愿意替她决斗,此人名叫安吉尔,年仅16岁。当年正是伯爵夫人抱着他做了洗礼,并赐予他自己丈夫的名字。他勇敢地表示,为了自己深爱的教母,他愿与任何对手决斗。

法王路易二世劝说这位侠义的孩子不要冒险--毕竟决斗靠的是非凡的力量、高超的技艺和无畏的气概,只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可是这个少年坚持己见,非去不可。所有人都在替他伤心,如此勇敢又俊秀的孩子即将白白送死,实在太可惜了。

那一天终于到来了,贡特朗策马狂奔,挺起长矛狠狠地刺向对方,可是对方用盾牌挡住了他的长矛,他用力过猛,失去平衡,翻在马下。年轻人趁机刺穿了贡特朗的胸膛,并割下了他的人头献给国王。

国王非常庄重地收下了这个血淋淋的礼物,高兴得仿佛有人送给他一座城市一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伯爵夫人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她激动地亲吻自己的教子,紧紧地拥抱他,泪水打湿了他的肩头。

心理学感悟:人的感情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有的时候它能使人失去冷静。有的时候它会激发起巨大的勇气和强大的力量,使弱者变得勇敢无畏。

【2】美国关于决斗的法律

在美国,对于决斗问题,各个州的法律并不相同。有的州对决斗者和护卫的惩罚不太重,只是不到一年的刑罚和苦役,以及20年内不得担任公职。有的州惩罚很重,比如在佛蒙特州,决斗者除了要交纳一笔罚款之外,终身不得担任公职,而且剥夺公民权。如果有人在决斗中被杀,另一方必须按谋杀罪论处,而在罗德岛州,即使没有造成伤亡,决斗者也要被抬上绞刑架,脖子上套着绳子示众一小时,围观者可以上前殴打他而不受处罚;如果他在示众的时候表现得很不服气,那就得入狱一年,继续接受改造。在康涅狄格州,对决斗者的惩罚是终身不得担任政府公职,另外罚款100~1000美元。伊利诺伊州的政府法律规定,政府官员上任前必须发誓:他们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牵涉任何决斗。

心理学感悟:对于好斗的普遍限制,说明了好斗的人普遍存在,人们在心理上对于打败别人有着认同。

【3】黑夜中的决斗

1765年,在拜伦爵士和切沃斯先生之间发生了一次著名的决斗。本来两人在咖啡馆里聊天,当谈论到谁的封地上猎物更多的时候,两人争执不下。由于酒精的刺激,他们都十分冲动,当即来到隔壁,拔出利剑,在微弱的烛火中进行决斗。

切沃斯剑术虽好,但在受了一处致命伤后很快死去,拜伦爵士被带上法庭。由于这场决斗并无预谋,而是在冲动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他只是被判过失杀人,在缴纳罚款后被当庭释放。这次判决影响很坏,从此以后,人们觉得决斗根本算不上什么犯罪。

心理学感悟:好斗是人天性中的一部分,如果不用有效的方法加以限制,那么势必会使人们效仿。

【4】1789年决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