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学
1082100000009

第9章 与天使相遇的欢乐时光(2)

说干就干,丹斯数了数自己带来的钱,计算了一下所需的资本,就开始张罗建房的事情。丹斯后来又联络到好几个会表演歌舞的年轻人,他们有男有女,这就成了丹斯最初的乐队。咖啡馆建起来了,每天晚上,很远就能听到这里传出的优美乐声,附近的人纷纷到咖啡馆瞧新鲜,边喝饮料边聊天,或是跟着音乐跳舞,一天的疲劳也在这美妙的时刻洗尽了。

丹斯的生意好得出乎意料。他虽然没有淘到金子,但是已经成了镇上最有钱的人之一。

经济学感悟: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人的精神需求就会随之而来,这种规律就是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根源,掌握了它的人,就会得到经济效益。

【3】死亡游戏

18世纪,法国东部艾利斯瓦尔镇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

波纳耶维尔是一个退役的士兵,回到家乡没多久,当地富人桑德维斯派一个人找到了他,问他愿不愿意参加一个游戏,会有丰厚的奖金。波纳耶维尔于是问是什么样的游戏,这个人就带着他到了桑德维斯的家中。桑德维斯对他讲,这个游戏名叫死亡游戏,如果波纳耶维尔同意参加,那么他就会得到一笔钱,他可以用这笔钱去买自己需要的任何东西,如食物,水,帐篷,但唯独不能买武器。然后他将会被送到一个岛上,如果他能够在岛上存活三天的话,他将会得到一笔巨大的奖金。但是这三天内,桑德维斯会带领一伙人拿着武器去搜索并射击他,而他只能设法夺取对方手中的武器还击,自己不能携带武器。

波纳耶维尔问桑德维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桑德维斯回答说,他已经很有钱了,一辈子也花不完,生活没有刺激,就像美食没有盐一样,是无法忍受的,他就是想玩这个危险又刺激的游戏,感受一下当猎人猎杀别人的快感。

桑德维斯还提醒波纳耶维尔,已经有八个人参加过这个游戏,但是存活下来得到奖金的只有一个人,希望他好好考虑,不要做后悔的决定。

波纳耶维尔又问,为什么会选择他。桑德维斯说,因为波纳耶维尔是一个退役军人,有一定的战斗经验,这样的人猎杀起来才更有趣。

三天之后,波纳耶维尔答应参加这个游戏,因为他太穷了,他不是退役,而是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他需要钱活下去。波纳耶维尔拿着桑德维斯预付给他的一些钱,买了食物、手电、必要的衣服和用具,还有一把水果刀。接着,他被人送到了一个荒岛上,那人把船又开走了,并通知他说,游戏从第二天早上八点正式开始。

波纳耶维尔观察了岛上的情形,岛很小,可供藏身的地方非常少,不用一天的时间就能把岛上翻个遍。而当他一被发现后,他就会成为对方猎杀的目标。波纳耶维尔一晚上没有休息,他利用这段时间挖了好多陷阱,天亮时,他隐蔽在一个陷阱附近睡着了。

第二天,波纳耶维尔被陷阱中传来的惨叫声惊醒了,他知道自己已经开始面对死亡的威胁了。躲在暗处,他可以看到桑德维斯和一群手持武器的人四处搜索的身影。波纳耶维尔找准了一个机会跳入一个陷阱,将陷阱中的机关破坏掉,然后藏身在尸体的下面,静静地等待。三天里,波纳耶维尔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有时候他甚至能听到远处的陷阱传来的惨呼声、枪声和桑德维斯愤怒的叫声。

第四天清晨,波纳耶维尔靠近了桑德维斯来时所乘坐的船,然后在船上开枪示警,桑德维斯的人很快聚拢了过来。波纳耶维尔要求桑德维斯扔掉武器独自上船,和他回去一起去拿奖金,其他的人都不许靠近船只,否则他就破坏这条船,那时候谁也别想离开这座荒岛。

波纳耶维尔拿到奖金后就离开了家乡艾利斯瓦尔镇,临走前,他向警察局报了警,揭发了桑德维斯的违法行为。

经济学感悟:精神需求是顽固的,难以满足的,并且也是持久的。

【4】学音乐的小儿子

英国农民斯科西斯去世前,将他的两个儿子叫到床边,给他们留下了遗言和一笔遗产,让他们各自谋生。大儿子保罗决心继承父亲的田地,在家乡的土地上辛勤地劳动并生存下去;小儿子迈克尔却打算去学音乐,然后去城市过上流人的生活。保罗告诉弟弟,人应该现实一点儿,土地才是他们的命根子,还是安分守己一点儿好。但对音乐痴迷的弟弟不肯放弃自己的理想,他揣着父亲留给他的那一部分钱去了伦敦。

到了伦敦以后,迈克尔一边给别人打杂,一边学习音乐,克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毕业后,迈克尔给别人家的孩子做家庭音乐辅导老师。一天,迈克尔晚上辅导完孩子回家的途中,路过一个正在举办家庭舞会的人家,他听出当时正在演奏的音乐有些地方很不顺耳,似乎音阶有问题。他记下了这段旋律,回到住处后不断地琢磨,并试着修改。另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在某个地方听到了这段旋律,不过已经做了修改,听起来更加完美了。令他惊喜的是,他所进行的修改和正在演奏的这个人一模一样,这令他更加充满了信心。

激动不已的迈克尔回到住处,拿着自己修改的乐谱去找演奏者。演奏者是当时一位很有地位的作曲家,他为迈克尔的音乐天赋感到兴奋。于是,在他的推荐下,迈克尔逐步走进了上流社会的音乐沙龙,慢慢地被别人接受了。

经济学感悟:精神需求的蔓延,会导致一些交换行为的产生,相应地也会产生更多的职业。

【5】画家丈夫

法国塞碧诺尔庄园主的女儿朗布琳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父亲给她介绍了无数个未婚男子,其中有军官,有骑士,有庄园主,有伯爵,但都不能令她满意。她希望找一个画家作为自己的另一半,从小就对画家格外崇拜的朗布琳认为,画家才是最有气质最典雅的男人。

父亲为了女儿的婚事就去了巴黎,因为那里聚集着很多画家。眉清目秀的康蒂尼赢得了庄园主的好感,他带着康蒂尼回到了自己的庄园,并把他介绍给女儿朗布琳。朗布琳一下子就爱上了清秀的康蒂尼,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画家,还带着很多自己的作品。

几个月后,庄园主为女儿和康蒂尼举行了婚礼,让他们在自己的庄园定居下来。然而,婚后不久,朗布琳就发觉丈夫身上有很多原来根本想不到的缺点。康蒂尼酗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醉了就发酒疯,摔东西,打骂用人,吓得朗布琳大气都不敢出。后来,康蒂尼和女仆通奸,被朗布琳发现了。这个时候,康蒂尼在巴黎混迹街头时所有的劣迹都表露无遗,酗酒闹事,和妓女厮混,性情反复无常。朗布琳这才意识到,她的选择是盲目和错误的。于是她和康蒂尼离了婚,并把他赶出了庄园。

经济学感悟: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人们往往会不惜一切。

【6】小伙子的葬礼

里恩是一个年轻善良的小伙子,有着美好的前途,但是却在一次意外中被死神夺去了生命。里恩的父亲,一名庄园主悲痛得难以自抑。里恩是他唯一的儿子,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娶妻生子,世世代代幸福地生活下去。但这一切,现在都已经不可能了。

悲痛之余,庄园主决定好好安葬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悲痛稍微解脱一点。他选择了一块上好的墓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他又请人高价制作了精美的石碑和棺木。作为陪葬,他还把很多宝贵的东西放在儿子的棺木里,并雇一个人天天在儿子的墓前打扫卫生,献祭鲜花。为此,庄园主花了家产的三分之一,但他仍然觉得不够隆重。

经济学感悟:当人们为精神的需求投入越高时,为了满足它,所付出的代价也会相应地增加。

【7】伯爵与纯种马

13世纪时,瑞士有一名叫雷德格瑞夫的军官,退役后建立起了自己的庄园,成了一名有钱的庄园主,生活过得惬意舒适。但是,这名军官有一个奇特的嗜好,那就是喜欢别人仍以伯伦纳伯爵来称呼他,而不是叫他先生。

一次,雷德格瑞夫带着几个人到镇上去买马,庄园里有几匹马已经老了,需要新的来替代它们。马贩托马斯一眼就认出了他,知道他的习惯,就对他说:“这是上好的纯种马,15金币一匹,您要买多少?”

雷德格瑞夫觉得太贵了,表示没有兴趣,准备另外再找别的马贩。托马斯这时说道:“一点儿也不贵,这样的纯种马正适合您这样高贵的伯爵,劣等马是配不上您的。”

雷德格瑞夫一听很高兴,马上买下了11匹。但当他回到庄园时,有一个奴隶告诉他,这是最普通的马,根本不是什么纯种马。

经济学感悟:精神需求是可以作为一种资本进行交换的,这种交换行为完全符合经济的规律。

【8】一只酒杯

卢米尔是法国的一名骑士,对收集酒杯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家中,各式各样的杯子琳琅满目,有玉杯、琥珀杯、陶瓷杯、犀牛角杯、古藤杯,年代久远的古罗马酒杯、古印度酒杯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从遥远的东方来的青铜杯。卢米尔经常在朋友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这些宝贝,在人们的赞叹声中扬扬自得。

一天,骑士借宿在一户农民的家中,给了农民一些银币,要他好好招待自己。农民做了丰盛的食物,并用美酒敬献给高贵的客人。忽然,骑士被盛酒的酒杯吸引住了,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杯子,形状奇特,也看不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骑士就问农民这杯子的来历。

农民说:“这是我的祖父传下来的,他曾经是一名商人,经常在阿拉伯地区做生意,这只杯子就是他从那里带回来的。据他说,这是用象牙制作的,属于皇宫里的用品,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骑士便提出想购买这个酒杯,问农民要多少金币。农民摇头说:“我是不会卖的,因为祖父告诉我,这只杯子只能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比如您,但是,如果将它卖掉的话,将是非常不吉利的。”

骑士怅然若失,第二天临走时,又向农民恳求出让,农民再一次拒绝了他。骑士回到家中,好几天食不甘味,如同明知道一批宝物藏在什么地方,却无法挖出来那样失落。终于,他又找到了那个农民,说道:“不管你开出什么价格,我都将答应你。这些钱足以使你过上好日子,你考虑考虑,别固执了。”

农民坚决拒绝,表示不管什么价格都不会出让,因为这非常不吉利。恼羞成怒的骑士提出了决斗,农民叫来了邻居,齐心把骑士赶跑并嘲讽他说:“可恶的家伙,不要用你赖以吃饭的本事来威胁我们,我们不怕你。”

经济学感悟:为了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而强迫别人进行交换,往往是行不通的。

【9】与总督打交道

普多夫是瑞士人,由于得罪了别人,在国内混不下去了。1834年,甚不得意的他就乘船到了北美洲,在美国东部的一个小镇上安顿下来。当时,去西部淘金的热潮正席卷着这里,普多夫经常听过往的人绘声绘色地描述西部遍地黄金的情景。终于,他动心了,也加入到了去西部淘金的行列中。

然而,西部真实的情况却让他大失所望,这里不仅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的金矿,就连基本的生活条件也比东部小镇差远了。不过,普多夫凭着自己独特的眼光很快就发现,萨克拉门托河谷非常适合建一座庄园,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实现自己淘金的梦想。

普多夫去找当地的总督,希望总督将这片土地租给他。总督对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伙子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很不友好地把他打发了。碰了钉子的普多夫并没有灰心,他很快打听到总督对绘画充满了兴趣,于是四处托人,买了几幅当时流行画家的作品,再次去找总督。总督满口答应,将这块地以很优惠的价格租给了他,租期为十年。

普多夫开始了辛勤的劳作,他在那里开垦农场,建起磨坊、锯木场。在他45岁那年,事业终于取得了成功,他成了这片荒原上屈指可数的阔佬。

经济学感悟:精神需求作为交换的一种根源,它的地位绝不亚于对物质的需求。

【10】文艺复兴与美第奇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