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政道与商道
1083100000011

第11章 学处世:圆融中庸,进退自如

曾国藩认为,“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因此,处世也必须刚柔并用,以圆融为基本原则。曾国藩认为,在做事时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凡事留有余地,有势不可用尽;处事把握好事物的度,灵活处理意外情况,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都能泰然处之。

1.天道忌盈,业不求满

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上,时刻提醒着自己“天道忌盈,业不求满,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要“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为了将这些道理落实到行动中,曾国藩总结出一句切实可行的话来,就是:“有势不可用尽,有福不可享尽。”他认为一个人真的很富有了,也不应该奢华无度,既要注意节俭,又要去帮助那些贫困的人;如果一个人非常有权势了,就要收敛自己,力求谦卑、低调。

有一些官员一旦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开始“烧包”,四处炫耀,恐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功劳。在官场上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得到了功绩,一定不要自吹自擂,要尽量多夸上级领导有方,下级齐心协力,一起共事的人鼎力相助,这样,并不会因为你没有提到自己,你的功劳就会被埋没,相反人们会更加看重你功劳。如果你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认为别人都没有起到作用,那么你再大的功劳,别人都会不服气的。这也同样是“有势不可用尽”的道理。

在征剿太平军时,曾国藩的弟弟带兵攻克安庆的捷报传来后,曾国藩非常高兴。他知道,这都是他曾氏家族的功劳,皇上很快就会昭示天下,褒奖他们曾氏兄弟,他们的家族马上就会闻名天下了。曾国藩在灯下给带兵的两位弟弟写了一封信,向他们恭贺大喜。然后,他开始草拟报喜折,向朝廷报喜,以前,曾国藩的报捷奏疏,免不了自矜自夸的言辞。可是随着官场经验的丰富,他以黄老学说处世,尽去矜夸,一味柔退。尽管他内心深处为安庆的攻克、为曾氏家族的即将名满天下兴奋不已,但是他的报喜折却写得极平极淡,绝口不提曾家三兄弟的谋划战功,而把一切成绩都堆在胡林翼的头上:“前后布置规模,谋剿援贼,皆胡林翼所定。”写好后,他仔细检查一遍,还是觉得把这事提高了。他想起部下鲍超前几天打了一个大胜仗,于是干脆改作为鲍超报捷,把攻克安庆之事的文字尽量压缩,降为附片。虽然没有为自己兄弟们专门写报喜折,但是还是得到了朝廷的重赏,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

曾国藩虽然在朝廷中权高位重,可是他非常注意收敛自己,表现得很低调。他的弟弟曾国荃与曾国藩截然相反,他一贯以拯救朝廷的特大功臣自居,金陵攻下后,他觉得伯爵之赏不足以酬劳;任他为鄂抚之后,他又与自己的“上级领导”对着干,为此差点受到朝廷的惩治。曾国荃觉得自己是功臣,在老家荷叶塘买田起屋,都是理所当然的,一点不懂得收敛自己。曾国藩知道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弟弟的仕途很可能会越走越窄,为了教育弟弟,他语重地心长地说道:“你以为太平军的灭亡是因为湘军的缘故吗?”

曾国荃不服气地说道:“旗兵、绿营虽然也参与了一些战事,但他们不起主要作用,打败太平军的功劳,就应当属于湘军。湘军或许不能与商汤周武之师相比,但论功绩,我看也不在岳家军、戚家军之下,后期军纪固然不甚佳,岳、戚两家就一定如书上所说的那样好?我就不信!”这口气有多大,认为朝廷的正规军旗军、绿营军都是废物,打下太平军就是湘军一家的功劳,湘军可以跟当年岳飞的岳家军和戚继光的戚家军相提并论!

曾国藩听后,赶紧呵斥道:“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曾国荃一脸不服气,曾国藩叹了一口气,说道:“太平军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自己打败了自己,而不是湘军的功劳。道光末年,当时南方吏治甚为腐败,随后又开始闹灾,老百姓生活困苦,洪秀全乘机以有田同耕、有饭同吃的口号蛊惑人心,聚众造反。那时地方官员腐败无能,文不能守,武不能战,于是洪秀全迅速发展壮大,窃据江宁,公然另立伪朝。盘踞江宁后,洪秀全本性大暴露,所作所为与造反之初大不一样,于是人心丧失。咸丰六年的时候太平军发生了内讧,内部的头目自相残杀,这些证明了他们是一群争权夺利、残忍刻毒的强盗,当时有识之士已看到了他们的败灭定局。从内讧开始,他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势力越来越弱,湘军是趁着这些空子才侥幸成功的。如果那时不是咱们兄弟建湘军,换成其他人,同样都能成功。假若太平军不发生内讧,洪秀全稍有远见,不急于建都称王,而是率兵直攻京师,我们的湘军肯定难以成事。兄弟,你想想看,朝廷封你为一等伯,封为我一等侯,这都是靠运气好而捡来的吗?”

曾国藩见弟弟低头不语,就举了几个例子,比如靖港失败,曾国藩以为走到绝路上了,于是自杀,后来传来湘潭大捷的消息,如果在湘潭也失败了,湘军早就没有今天了。他一连举了几个例子,说得曾国荃直点头。最后他说道:“我先前对你说过,你本事虽大,但不能居全功,要让一半与天。这‘天’就是指的运气。这样看,这样想,就可以免去许多烦恼,少生许多闷气,这不仅是处世之道,也是养生之方。”曾国藩力求给弟弟讲这些道理,规劝他为官之道。曾国荃在仕途上虽然没有取得曾国藩的成就,但是历任湖北巡抚、河道总督、山西巡抚等要职,最终死于任上,谥忠襄。曾国荃的成绩,应该说是离不开大哥曾国藩的教导的。

俗语说“狡兔死,良狗烹”,曾国藩与弟弟们剿灭太平军之后,没有被朝廷除掉,反而是终生受到重用,都以病死于任上而收场。这些正是曾国藩那句“处大位而兼享大名,自古能有几人深善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可以收场耳”的实现,也是“有势不可尽用”的成功。

【跟曾国藩学做官】

曾国藩说过:“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又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他还说“有权不可用尽,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说的是办事要留有余地,才不至于力竭失败。曾国藩不仅提出“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保持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而且自己采取行动,请求注销封爵。这种处事的原则,也正是他成长为官场常青树的秘诀所在。

2.顺境逆境,泰然处之

每一个成功的人,他的成功之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有高峰有低谷,有顺境有逆境,而且,根据更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来看,更多的时候是逆境,只因为在逆境中挺住了,没有被逆境打败,才赢得了最后的成功。现代人把一个人面对逆境承受压力、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称之为逆商,一个具有很高逆商的人,不但有迎难而上的精神,还会有处变不惊的心态。曾国藩的逆商是很高的,有一个“屡败屡战”的词正是说明他逆商的最佳标签。

曾国藩本是一个文人,却被皇上派去办团练,带兵征剿太平军。最初的时候,因为在带兵打仗方面的经验欠缺,他在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在长沙西北)连连失败。为了不被太平军活捉,曾国藩曾投水自杀,幸好被左右发现及时救起。后来,曾国藩又率水师进攻九江、湖口,被太平军诱入鄱阳湖,封锁湖口再用火攻,数十艘水师大船被毁。曾国藩率残部狼狈退至九江以西的官牌夹,其坐船被太平军围困,在这个危急时刻,他第二次投水自杀,被随从捞起后,退守南昌。

不管战胜还是战败,都得如实向朝廷汇报啊。曾国藩的部下如实写了一篇奏折,向皇帝汇报作战的情况,其中有这样一句:“感叹匪寇顽勇,湘军屡战屡败。”曾国藩看后,提笔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只因为两字顺序的调换,其中的意境大变!虽然有两次投江自杀的“不光彩”的经历,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他的逆商指数,因为太平军马上就到跟前,他担心被抓去之后受到侮辱。曾国藩曾反复讲,再困难的时候也要“挺”住。他的弟子李鸿章在1896年重温了这说法,称之为老师的“挺经”。

如果说最初的时候,曾国藩凭借自己的韧劲儿和挺劲儿做到了“屡败屡战”,但是他内心的焦虑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在战场上和官场上的磨砺,他面对逆境心态逐渐地平和,并开始泰然处之了。

在征剿太平军的过程中,曾国藩所带的湘兵与石达开所带的太平军相遇,被石达开连连打败,被困在江西。这时,又传来了曾国藩的得力助手塔齐布的死讯。曾国藩的另一个得力助手罗泽南因为对江西的战局失去了信心,请命离赣赴鄂,离开了曾国藩。曾国藩身边唯一可依靠的人就是他的朋友刘蓉了,因为战事非常不利,曾国藩几乎每天要跟刘蓉商量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可是这个时候,刘蓉也要走了,手下人跟曾国藩汇报说,刘蓉要回老家看望老母。身陷困境,助手又死的死,走的走,曾国藩心里莫名地空虚起来。

可是一连几天,刘蓉都没有来辞行,曾国藩一打听,原来刘蓉病倒了。曾国藩闻讯急忙赶到刘蓉的身边,见刘蓉闭目躺在床上,面有戚容,曾国藩就坐在他的床头,一边轻轻地抚摸着刘蓉的脸,一边以真挚悲怆的声调说:“梅九,梅九,你可千万不能走哇,你能甘心让我当欧阳子吗?”

一连说了几遍,刘蓉终于忍不住笑起来,掀被坐起,责备道:“涤生,什么时候了,我这里心乱如麻,你还有心开玩笑。”

原来,这里有个典故,除他们二人外,别人都不知道。那还是他们相识不久的时候,二人都自负文章好。曾国藩有次戏言:“我俩好比欧阳修与梅尧臣。”刘蓉说:“那谁是永叔,谁是圣俞?”二人当然都愿意当欧阳修,而不愿屈为梅尧臣了。曾国藩一见两人相执不下,就说道:“这样吧,因欧阳修是后死,梅尧臣是先死的。以后我们二人,谁后死谁就是欧阳修。”刘蓉表示同意。今天刘蓉病重,曾国藩想到二十年年前两个人的“约定”,竟然脱口而出。难得他二十年后还记得这个故事,更难得的,在目前军机不顺、身陷困境时,还有这分闲情。

见刘蓉笑着坐了起来,曾国藩说道:“我知道你心思乱,可是我的心思比你还乱呢。我听说你要回老家看望母亲,为母尽孝之事我本不该阻拦,但是,我现在的处境你也清楚,你能忍心抛下我回湘乡过逍遥日子吗?”

刘蓉虽然很同情曾国藩,但是他也是对江西的局势失去了信心,确实是挺不住了,才找借口说回老家看望母亲。他对曾国藩说道:“你是朝廷重臣,你有责任,我是你的私人朋友,我没有责任,我想走就走,没有我,自然继续有人为你办事。”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曾国藩是朝廷重臣,他有责任在这里“熬”,而刘蓉只是出于朋友的交情,不想在这里“等死”。曾国藩一听,也不想再挽留了,这种困境,也不能连累朋友,于是就轻松地说道:“听说你要走,我的方寸已乱,想写首诗送给你,都感到难以成句了。”

刘蓉一听,当下同意,并说曾国藩的诗如果写得好,自己就不走了。曾国藩一见有转机,就多了一个心眼,说道:“你定要回家,我的诗即使写得好,你也不会说好,如何评判呢?”

刘蓉想了想说:“这好办,我看后笑了就算好,不笑不算好。”

两个人击掌,表示不能反悔,于是曾国藩略加思索之后,就走到书案前,挥笔写了一首诗。刘蓉拿过来一看,见是一首“宝塔诗”,轻声念道:“虾。豆芽。芝麻粑。饭菜不差。爹妈笑哈哈。新媳妇回娘家。亲朋围桌齐坐下。姑爷一见肺都气炸。众人不解转眼齐望他。原来驼背细颈满脸坑洼。”

刘蓉不动声色,曾国藩屏着气盯着刘蓉的脸。隔一会儿,刘蓉绷不住了,终于“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好,笑了,笑了!”曾国藩孩子似地乐了起来。

刘蓉笑过之后埋怨道:“你可真行,把你们荷叶塘骂新姑爷的俚语拿来逗我!”

曾国藩处于留下刘蓉的兴奋之中,笑着说道:“管他俚语也罢,村言也罢,你笑了就好!”

刘蓉拿着诗看着看着,又走到书案前,提笔在后面补下两句:“涤生诗才大有长进真堪夸。刘蓉认输留在军营莳竹栽花。”曾国藩看后大笑不已,直称赞刘蓉是诚信君子。”

此时,曾国藩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忧就是贴心的幕僚死的死、走的走,外患是石达开多次将其打败,自己被困江西,手下人对时局都失去了信心,可是他依然有心情与刘蓉开玩笑,泰然自若。正是他这种心情,感染了刘蓉,才使他愿意留下来助其一臂之力。

【跟曾国藩学做官】

曾国藩说过:“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韧撑得住,可做出非常事业。”他认为,自古以来,成就大事的人,在碰到艰险的时候,每次都能能够忍受艰难,坚决挺住,这样就可以做出伟大的事业。

3.圆融中庸,切忌斗狠

在官场“打拼”多年的曾国藩,将“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舌柔在口,齿刚易落”,这种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深深地刻在了心里,并将其引用到官场上,总结出圆融中庸、切忌斗狠的为官原则。而他的弟弟曾国荃,正是这方面的一个“反面教材”。

曾国荃仗着曾氏兄弟打败太平军的功劳,居功自傲,不将别人放在眼里。在他被任命为湖北巡抚时,满族贵族官员官文任湖广总督。官文是官场的“老油条”,又是朝廷的大红人,还是曾国荃的上级,官文与湘军有矛盾,而曾国荃偏不服他,争强斗狠,要收集官文的证据,打算参奏他。官文发现后,则用计把他调离武昌,保奏其为一个无权的“帮办军务”,这令曾国荃大为恼火,就立刻写折参劾官文。曾国藩听闻此事后,惊骇不已,认为此事必招致很多的麻烦,于是拟密折保举官文,说了官文许多好话,同时斥责弟弟的做法。此举使慈禧心情舒畅,于是没有降罪曾国荃,替曾国荃避免遮挡了许多麻烦。

碍于弟弟这种性格,曾国藩在家书中这样说过:“人当自强,但是否如沅弟(曾国荃)所说自强者总能胜人一筹,我大不以为然。至于说到一个人的强大,在我看来,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情况。曾子的‘自反而缩’,也就是孟子将仁义和谦虚集于一身的强大,这种强大与孔子告知弟子仲由的强大,大概可以久长。另一种强大是斗智斗力,这种强大就是逞强或逞能,有因逞强而大兴的,也有因逞能而大败的,如古代的李斯、曹操、董卓、杨素,这些人的智力可以说都是横绝一世的,但是他们的失败祸害也非同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等人都是我们所知道的自封的英雄,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得以保其终身的。所以,我们在自我修养上求强是可以的,但在逞能斗狠上求强就不行了……”

曾国藩对于在官场逞强斗狠的利弊分析得很清楚。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会逞强斗狠,就是要获得对他人的超越感和优越感,认为别人打不过自己,害怕自己,以谋求他人对自我的肯定、服从或尊敬。这种通过逞强斗狠而得到的优越感,不是出于别人发自内心的佩服或尊重,而是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在某一时间、某一场合或某一范围内你确实征服了他人,但是你很难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能征服他人,在你能力不及之时,就会有人奋而反抗,从前被你征服的人就会乘机进行报复,所以逞强斗狠终归会失败。

曾国藩深刻地认识到了逞强斗狠的可怕之处,他在做事时力求圆融,决不会像曾国荃那样,跟自己看不惯的官员对着干。曾国藩知道,有些人即使你看不惯,也不能得罪,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曾国藩所带领的湘军攻下武昌之后,得到朝廷的嘉奖,并被任为署理湖北巡抚。不过,朝廷还是因为他是汉族人而担心,派了一个叫德音杭布的镶黄旗人来到军中,名义上为曾国藩大营效力,其实是来监督湘军。

曾国藩心知肚明,但是,对这样的人又不敢怠慢。德音杭布来到后,曾国藩对其极为客气,见面就说道:“贵部郎光临,不胜荣幸。此处池小塘浅,难容黄河龙鲤。部郎为朝廷镇守留都,功莫大焉。湘勇得部郎指教,军事技艺将会与日俱进。国藩今后亦有良师,匡误纠谬,少出差错,无论于国于己,部郎此来,赐福多矣。”

接着,曾国藩郑重其事地向德音杭布汇报了工作。汇报完之后,陪着德音杭布闲聊时,其实他是想通过闲聊发现赞德音杭布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这种闲聊果然有效,不一会儿,德音杭布就“亮了底”,说自己喜欢字画。曾国藩一听,赶紧打开了自己的竹箱,拿出了一幅随身携带多年的画来。这幅画的上面写的是一首七绝:“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诗后面有一行小字,“崇宁元年春山谷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德音杭布看后眼睛一亮,说道:“这是山谷老人的真迹,这两个‘山’字写得有多传神,正是山谷晚年妙笔。实在是难得的珍品。”

德音杭布一边看一边称赞,爱不释手。曾国藩看出了他的心思,但是没有立即表态。德音杭布一心想得到这幅画,说道:“下官家中藏着几幅苏轼、米芾、蔡京的真迹,只有山谷的字,一幅也没觅到。”

曾国藩听到这里,立即接话:“这幅字就送给部郎吧!”说罢,亲手将这幅字卷好送给德音杭布。德音杭布颇为感动地说:“大人厚赐,下官却之不恭,来日方便,下官便托人送到京师,定为山谷老人妥藏这一珍品。”

把德音杭布安顿好之后,曾国藩与幕僚刘蓉谈起了这事。曾国藩认为德音杭布是个标准的八旗子弟:心眼多、摆阔、贪财、好享受、无真才实学。刘蓉则替曾国藩可惜,把一件稀世的字画落入俗人手里。曾国藩笑道:“那是一件赝品。”原来,这是他学生找人临摹的,其人有乱真之技。曾国藩一见也叹为观止,就一直把这幅“赝品”带在了身边,不想却派上了用场。

虽然曾国藩心理上瞧不起德音杭布,表面上却对他非常尊重和客气,但是这也是有尺度的。曾国藩本想自己陪德音杭布到各处去看看,后来又觉得不妥。他认为德音杭布这种人自以为出身高贵,本来就目空一切,倘若真的奉有密令来监督自己,那就会更加不可一世。如果自己亲自陪他,他会以为是在巴结他,更加不可一世了。曾国藩有意想压压德音杭布的气焰,就晾了他几天,只是让幕僚刘蓉去陪陪他,并借此观察一下,套套德音杭布的心里话。还给德音杭布派去了贴身仆从,名义上照顾德音杭布,其实是在监视他的一言一行。

曾国藩的安排都很巧妙,对德音杭布看似非常恭敬,奉为上宾,派上仆人伺候他,正事不让他插手,但是还会利用他来帮自己说话。比如,在参奏陈启迈时,曾国藩知道德音杭布也恼火陈启迈,便将奏折送给他看,请他履行向朝廷作证的诺言。德音杭布也拟了一折,把陈启迈和江西吏治大骂一通,并托人上奏给朝廷。

在德音杭布面前,曾国藩更加表现得忠君敬上,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使清廷从德音杭布的口中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是对曾国藩及其统帅下的湘勇有利的。曾国藩通过这种圆融中庸之法,“化敌为友”,使德音杭布为己所用,这比曾国荃那种对着干高明得多了,这一招很值得官场之人学习。

【跟曾国藩学做官】

曾国藩说过:“我们在自我修养上求强是可以的,但在逞能斗狠上求强就不行了……”他认为,一个人可以跟自己“逞强斗狠”,比如在提高自己的修养、改正自己的错误时可以逞强斗狠,这样有利于自己的提高。但是在与人交往上,切不可逞强斗狠,这会给自己招来麻烦甚至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