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成长美德书
1092600000024

第24章 智力并非唯一

◆上钩的鱼儿溜走了

依 鸣

我活到现在,尽管经历过的令人兴奋的时刻数不胜数,然而,还从来没有哪一次能够同我第一次从叔叔手里接过钓鱼竿,跟着他穿过秋天的树林,在潮湿、润泽的草滩上艰难跋涉的时候相比。

记得那是刚刚入秋的某一天,温暖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在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使我们觉得格外凉爽、惬意。一路上,树叶迎风招摇,满眼的翠绿;遍地的野花鲜艳可爱,芬芳醉人;鸟儿们唧唧喳喳地在林间、在枝头欢叫不已。

终于走到了一条清凉、安静的小河边。号称“钓鱼大王”的叔叔当然清楚什么地方小狗鱼最多,他特意安排我在最有利的位子上。叔叔刚把从钓箱里拿出来的东西整理好,我就迫不及待地摆开架势,装上鱼饵,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向水中甩出带着诱饵的钓鱼线。鱼饵带着鱼线在空中划了个优美的弧线便沉入水中,只留下红白相间的浮漂竖在水面。

我不停地抖动鱼钩上的诱饵,眼巴巴地等候鱼儿前来咬食。好一阵子,什么动静也没有,我不免大为失望。

“你别心急,不要总是去搅动钓竿,那样会吓着鱼的,静下心来再试试看。”叔叔鼓励我道。于是我安静下来,耐着性子等待。忽然,浮漂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回好啦,”我暗想,“总算来了一条鱼!”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岂料扯出来的却是一团水草……我一次又一次地挥动发酸的手臂,把钓线抛扔出去,但提出水面时却总是什么都没有。我望着叔叔,脸上露出恳求的神色。“再试一遍,”叔叔若无其事地说,“钓鱼人得有耐心才行。”

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线,旋即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之中。我连忙往上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爱的小狗鱼在灿烂的阳光下活蹦乱跳。

“叔叔!”我举着鱼竿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上了一条鱼!”

“还没有呢,现在还不算。”叔叔慢条斯理地说。果然,他的话音还未落,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便磷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了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不见了,只剩下钓线在风中飘着。眼看快到手的猎物没了,我懊恼极了。我满脸沮丧地一屁股坐在草滩上。叔叔重新替我绑好鱼钩,装上诱饵,然后把鱼竿塞到我手里,叫我再碰一碰运气。

“记住,小伙子,”叔叔意味深长地微笑着说,“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我曾不止一次看见大人们在很多场合都像你这样,结果干了蠢事。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再说,就算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嘛!”

从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想起叔叔那一席格言警句般的忠告:“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

每天进步一点点

你一定会被小主人公先得意、后懊恼的样子逗笑吧?这样的尴尬我们自己经历过吗?如果有人说他从来没有经历过,你信吗?我们每个人都是伴着这样那样的错误成长的,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们和小主人公一起记住叔叔的忠告:“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吧。

◆学无止境

斯坦伯格

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幢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机械系大四的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显示出信心,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是件容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们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个论述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四个?”

仍然没有人举手。

“三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个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机械工程教育,但仍然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每天进步一点点

谁能够说自己再也用不着学习?谁有能力与知识作较量?知识在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谁不学习,谁就会被社会淘汰。

学无止境,即使我们已经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以更新和充实自己。谦虚地对待知识,拥有一颗好学之心,信守活到老学到老的信条,我们才能够有能力在竞争中生存,才有可能取得杰出的成绩。

◆谦虚与虚伪

季羡林

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禹漠》中就已经有了“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这样的教导,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天道”的水平,可谓高矣。从那以后,历代的圣贤无不张皇谦虚,贬抑自满。一直到今天,我们常用的词汇中仍然有一大批与“谦”字有联系的词儿,比如“谦卑”、“谦恭”、“谦和”、“谦谦君子”、“谦让”、“谦顺”、“谦虚”、“谦逊”等等,可见“谦”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真诚的谦虚”?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这有时会很危险的。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方。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每天进步一点点

拉罗什福柯说,谦虚是一种伎俩,是希望别人赞扬你第二次的伎俩。其实,他说的这种谦虚实际上是虚伪,谦虚和虚伪,也就一线之隔。

如果我们的谦虚源于真诚和质朴,这便是一种美德;如果我们的谦虚带有暗自的炫耀和故作矫情的姿态,那么它实则是一种虚伪了。

真正的谦虚能使人不骄不躁安详平和,而虚伪只能得到短暂的一点虚荣。

◆东西没有到我口袋,都不算它是我的

李 敖

对人生的得和失,我有一个很顽固的观念,就是这个东西没有到我口袋的时候,我都不算它是我的,我都认为可能在我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它不见了,根本不是我的。

我提醒大家,外国有一个剧叫做《七金人》,讲的是什么故事呢?是说有一个教授,这个教授是个贼头子,他带了六个兄弟,一起去偷银行。偷什么呢?偷银行里面的那个金库。他们发明了一个钻地洞的方法,就是在马路上面忽然把一个地下水沟围起来,一辆卡车就跨在这个水沟上面,然后四面就遮起来,上面说“施工中”,任何人走过去,都以为它在施工。然后呢,从这个地下道钻进去。以后呢,他们有个钻探器,就钻。钻到哪里?钻到银行的藏金条的、金块的那个楼底下。然后就钻钻钻,金块就流下来了。流下来以后呢,他们又有一个机器就把这个金块吸走,吸吸吸吸,一直吸,吸到他们那个货车里面。然后,他们把“施工中”的招牌又拆掉了,表示工程做完了。七个人开着货车,带着一货车的金块扬长而去。开到哪里呢?开到一个山坡顶上,然后大家就很高兴。那六个兄弟就唱啊,跳啊——我们这下子该抖了,发财了。可是这个教授呢他不笑。

兄弟就问老大,说:“教授啊,为什么你不笑?”教授说:“这个金条金块我们得到了,还没有变成现金呢,还没有进到我的口袋啊,我们还没有完全得到它。”那六个人说:“你怎么这样讲话呢?我们的金条金块就在眼前嘛,就在我们的货车里面嘛。”殊不知,山顶上有点斜坡,货车的手刹忽然断掉了,这个货车就开始往下滑,整个地往下滑。这六个人啊就拼命地去抢救这个货车。当然人赶不上轮子,货车呢就冲下去了。大家还是跟着跑,就冲到山脚下面,冲到一棵大树前面,“轰隆”一下子车也翻了,撒得满地都是金块金条。

大家赶下来以后怎么办?要知道再也没有他们所准备得那么完整的、那么大的、那么安全的交通工具——货车——了。每个人就解开衣服,拿起一块金条塞起来,再拿一块又塞起来,能塞几块塞几块,好跑。结果呢,他们就看到这个教授,这个贼头子,他叼着个烟斗,派头十足地看着他们六个人往身上塞金条塞金块,看着他们笑。他们说:“老大,教授,你赶紧也塞几块啊。”他叼着烟斗,他不塞。他讲了一句话,这句话深深地启发了我,变成我李敖的人生观的一部分。

他讲什么话?他说:“我们是大盗,我们不要小钱,小的金条我不要。”盗和贼在今天的用法跟中国古代正好相反,古代的贼叫做盗,古代的盗叫贼。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是这样说:你强盗,你是贼,贼是偷东西的,强盗是抢人的。在中国古代不是,中国古代贼是抢人的,盗是偷东西的。这个教授讲了这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就是:我们是偷大钱的人,我们是大盗,我们不要小钱。这样揣几块金块,我们不干这个事情——多有气派啊!

当然有气派。他另外一个哲学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就是当这个钱没到你口袋的时候,你不要数它,当它变成金块金条在卡车里面,在货车里面的时候,它还不是你的。你以为它是你的吗?它不是你的。

每天进步一点点

“天有不测风云”,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谁知道会在下一分钟有什么变故呢?稳妥和沉着是一种智慧,它不会让我们面临“空欢喜”的尴尬,也不会让我们遭遇“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的悔恨。

成功在望时,千万不要自欺欺人地以为万事大吉。请牢牢记住“东西没有到我口袋,都不算它是我的”,沉住气,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人!

◆两条路

里克特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净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看地面,几个比它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面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 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方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收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他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潸然坠下,他绝望地失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

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坠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

幸好,这只是一场新年之际的梦!

人生的路并非都通向光明的终点,一开始,我们面前就有通向灿烂的光明和通向黑暗的深渊的两条路。多么可怕啊,人生的路一旦走错,就再也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了。

年轻时一定要慎重的选择人生的道路,当韶华不再、死亡袭来的时候,我们再痛悔地呼唤:“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就为时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