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绵州神游
1108600000023

第23章 历史文物证文明 (2)

摇钱树。绵阳东汉崖墓出土三件比较完整的摇钱树,是至今国内出土最大的摇钱树,堪称一绝。摇钱树通常由树和树座组成,树为铜质,其枝叶上面多铸西王母、东王公、龙、羽人等神话人物。树外形似树且有一人持竿打树上的钱,几人将钱挑走的图案,故由此得名。摇钱树的用途,《三国志·魏书·邴原传》裴松之引《邴原别传》注言邴原"尝行而言得遗钱,拾以系树枝,此钱即不见取,而系钱者愈多。问之故,答者谓之神树。原恶由已而成淫祀,乃辩之,于是里中遂敛以为社供。"在摇钱树上所铸的众多的题材中,以西王母为最多,而且常常将其铸于摇钱树的中央或显要位置,以突出其受拜的地位。晋干宝《搜神记》云:"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对于掌管不死之药的西王母的崇拜,反映了汉代人们渴望长生不老、企图成仙的观念。因此,摇钱树当系树。此外,摇钱树上面还铸有一些鲜为人知的题材,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摇钱树反映了汉朝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神话、生活、民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线索。

绵阳新皂乡出土陶水田模型,反映了当地汉代农业的高度发展的状况。陶水田为长方形,由中间的田埂一分为二,田左侧立五人,其中一位较高者头戴冠,身穿右衽长袍,袖手立于水田的一角;另外四个人较矮小,均上身穿右衽衣,下身着短裤,他们有的薅秧,有的击鼓,有的拿农具,有的弯腰作劳作状。可以看出,较高、穿长袍者属地主阶层,他正在监工,而四个较小、穿短裤者则属劳动人民阶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提到:"四川绵阳汉墓里发现陶制水田模型一具,田上立几个人,各具神情,有的短褐折腰,有的衣冠昂然,一望而知谁是生产者,谁是剥削者。一具水田模型,实际是一幅封建社会的阶级压迫图。"田右侧为水田,有莲子、田螺等。《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涪县,......有山原田、本稻田。""山原田"系指产缓丘陵间之田,"本稻田"即原为稻田,后因故降为旱地。绵阳陶水田模型生动地展示了汉代绵阳农民在农田中辛勤劳动的情景,同时,也真切地反映了汉代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

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汉代绵阳手工业具有较高水平。1982年,绵阳石塘乡出土一面东汉鸟乳铭文镜,制作工艺至为精细工整,其铭文、纹饰虽细如丝线,但都一丝不苟,异常清楚,毫厘不差。该镜出土时漆黑如新,毫无锈蚀,迄今仍然光可鉴人。这种乌黑发亮的工艺俗称"黑漆古"。"黑漆古"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去探索铜镜埋藏地下千年不锈的奥秘。据研究,"黑漆古"是一种锡汞剂法长期氧化所致。锡汞剂法是将锡汞合金粉剂涂擦于镜表面(即《谁南子》谓之"粉以玄锡"),然后加热驱汞,这就获得了白而发亮的表面镀层,便可供人照面使用。随着长期氧化,白亮镀层便形成了乌黑发亮的"黑漆古"。绵阳铜马铸造工艺精良,体壁薄仅2至4毫米,光洁平整,身体各部分由九部分铸造,接头用子母口和铆钉铆合,在工艺铸造史上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

汉代绵阳漆器制作水平也有很大进步。永兴汉墓出土了大量漆器,为黑底红彩,有盒、耳杯、案、马和俑等类。贵州清镇出土一件漆耳杯,上有铭文:"元始三年,广汉郡工官造与髹羽画木黄耳杯。容一升十六签。素工昌,休工立,上工阶,铜工恽,守长音,丞冯,棣林,守令史谭主。"涪县汉代隶属广汉郡,晋《华阳国志》载,涪县从元鼎二年至五年(公元前115年-前118年)曾一度作为广汉郡治。清镇出土漆杯说明当时漆器制作有精细的分工和严密的组织,一件小小的耳杯就有造型、打磨、髹漆、铜饰、纷彩等八道工序。

第四节 魏晋六朝以后的文物

绵阳出土了不少六朝至宋明时期的文物精品。1984年绵阳西山崖墓出土六朝瓷147件,有碗、盘口壶、龙凤壶、罐、盘、托盘、唾盂等。这批瓷器胎骨致密、坚硬,均已烧结,釉质坚固、均匀,胎釉结合好,釉色青灰、莹润。在这批瓷器中出现了我省最早的黑瓷。就公布的资料来看,四川省过去发现的黑瓷可确定的最早年代为宋代,以重庆涂山窑、巴县姜家窑、广元窑铺窑和合川黑瓷窑为代表。绵阳西山出土的黑瓷是东晋龙凤壶,该器釉黑如漆,是一件黑瓷佳品。黑瓷的烧造成功,标志着烧瓷工艺的进步。1987年,绵阳北山出土唐代鎏金"开元通宝"钱数枚,"开元通宝"钱常见,不足为奇,但是鎏金甚为罕见,这类钱非流通货币,主要用于赏赐、馈赠、供养或赏玩。1991年,绵阳黄家巷出土宋代"崇宁通宝"45斤,银器26件,有莲花同足碗、花卉盘、带托漏斗形茶盏等类。

这批银器体薄、规整,纹饰分压模和阴刻两种,线条流畅,十分精美。1986年,绵阳红星街出土一件明代紫砂壶,该器高10.5厘米,胎通过紫泥掺砂细致捏练后,转轮拉坯成型。胎质均匀、细腻、紧密、坚硬,扣之有清越之声。由于火候较高,胎呈紫红色,虽未施釉,器表却略有乳质状反光,给人以莹润、典雅之感。器腹刻"石鼎屯文火,云■器惠泉。大彬仿古"楷书款。紫砂壶是明代著名的茶具,它有不少优点:用其泡茶不失原味,茶叶味道醇郁芳泌;茶味保持长久,不易霉馊变质,即便空壶以沸水注入,亦有茶味;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不会冷炸,还可文火炖烧,传热缓慢,手拿不烫;壶经久使用,由于手反复摩挲,反而光泽美观。时大彬是明代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壶的著名巧匠,其作品保存至今者甚少,后世模仿作伪较多,绵阳出土这件时大彬款紫砂壶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绵阳出土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已上万件。在上下五千年之中,绵阳人民勤劳、勇敢、富于聪明才智,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这片土地上出现的我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最早的铜佛像,最大汉代铜马,最精美的说唱俑,还有我省最早的陶俑,最早的黑瓷等等,是绵阳出土文物之六绝。这些历史成就足以说明,古老的绵阳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五节 绵阳石牌坊

一、石桥铺双牌坊

石桥铺双牌坊位于涪城区石塘镇石桥铺,两牌坊相距500米,南边是李琦百岁坊,北边为吴绍典孝义坊。

李琦百岁坊建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李琦寿高104岁,在世时每逢天灾,他便开仓周济邻里,倍受乡亲敬佩,死后,其子李天爰奉旨建坊垂石。该坊高14米,宽9.8米,为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石建筑。由坊顶、坊身、坊柱、坊基四部分构成。坊顶为葫芦形,坊身分三层,从下向上逐层内收,各层装饰大致相同,均为飞檐翘角,并有鸱吻和镂空窗棂,每层均嵌镌匾额。第一层坊间板刻有坊序,记述了坊主的生平。坊梁上布满浮雕图案,或松鹤延年,或人物戏剧等。坊柱前后均有阴刻楷书对联,下端各有撑鼓一面,鼓上或立文武侍官,或立雄狮大象,皆为圆雕。鼓面刻有象征延年的松鹤蝙蝠,形象生动,刻技颇佳。

吴绍典孝义坊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吴绍典30岁亡妻,终身不娶,独抚三子三女成人,被乡人称为"义夫",后次子官至户部郎中,为父请膺,经特许建坊。此坊与李琦百岁坊形制一样,唯坊间装饰雕刻内容有异。

石桥铺双牌坊采用巨石通柱,榫卯穿逗,建筑结构严谨。装饰集深浅浮雕、线刻、圆雕和镂空等工艺于一体,典雅精致,是研究清代石建文化的可贵资料。

二、五世同堂坊

五世同堂坊,位于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龙门一村,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清时,龙门乡张仲奇,寿高103岁,其子孙繁衍达115人。他们和睦共处,相敬如宾,乡耆视为桑梓之先,上报朝廷,赐以白银,葺建五世同堂坊于里。坊坐南向北,高9米,宽8米,系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建筑,由坊刹、坊身、坊柱、枋基四部分组成,采用青石建造。坊第一层嵌有匾额"五世同堂"。侧额分别刻张仲奇传略及后嗣115人姓名,并有颂联刻于坊柱前后。除柱联外,另饰有八仙过海、群臣寿宴、二龙戏珠、人物花鸟等深浅浮雕,其中尤以八仙过海图案造型别致,栩栩如生。每根坊柱前后都有撑鼓,上立朝官、侍者、雄狮,均为圆雕。鼓面刻有嫦娥奔月等浅浮雕图案,艺术价值较高。

三、唐陈氏贞孝坊

唐陈氏贞孝坊,坐落在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东门的牌坊梁上,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坊为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石建筑。原顶部和坊身二三层已毁,现牌坊通高6米,宽6.48米,在四根石质坊柱的前后仍遗存着造型别致的撑鼓和镌刻的对联。横梁、坊间板上的雕刻和坊额题记尚在。雕刻手法为深浅浮雕、线刻,造型生动逼真。题记叙述了坊主的生平,以及建坊的原由和经过,字体工整隽秀。该坊是为了旌表唐陈氏贞孝守节而建。

四、节载州志坊和石旗杆

节载州志坊,位于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通兴村,建于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为旌表宋母李氏安人之节孝而建。

坊建在宋氏祖墓园内,附近尚存石旗杆、望柱、坐狮各一对。坊的造型简易,高4.3米,宽2.2米,为二柱一门一楼式。

坊顶上端有二龙戏珠和花草浅浮雕图案,脊部有宝顶和两个鸱吻,门上有一横坊,刻有"直隶绵州北乡五里松山古志"的字样,横坊上嵌一石匾,楷书"节载州志"四个大字,匾北面刻有序文。两根石柱呈正方形,边宽0.32米,高2.8米,上刻"千秋留节孝,万古表芳名"对联一副,石柱下面前后有撑鼓石两对。

坊的左前方1000米处,原为宋氏宅邸,今已无存,但唯宅基前尚保留有四根高大完好的石旗杆,巍然矗立,呈一字排列,形成三个门道,十分壮观。左面第一根旗杆上刻有宋母李氏安人的次子名"左堂宋义元"字样,第二根旗杆上刻有《勉后书》五绝一首:"家贫亲友慢,鹿倒乱箭穿,人情似纸薄,自古理如然"。右面第二根旗杆上刻有"石旗杆四根,每根八卦下方座,六尺远外只宜培补,六尺内不准取土,修房,栽菜,挑坑,堆柴草,绑猪牛,违者子子孙孙定不昌旺"。四根旗杆,保存完好。

五、新铺双牌坊

新铺双牌坊位于涪城区永兴镇磨家南面的新铺梁上,两坊相距500米。靠北边的乡人称"一道坊",即唐陈氏节孝坊;靠南边的称为"二道坊",即唐曾氏节孝坊。

唐陈氏节孝坊,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为旌表唐陈氏之节孝而建。此坊建在古时通往京都的石板道上,坊高10米,宽5米余,为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石建筑。正脊有宝顶,为三圆球连成,球体两面有佛像雕饰,两端鸱吻高翘,正门柱顶端的雕饰尤佳,对联、诗文书写俊秀。

唐曾氏节孝坊,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唐曾氏为北坊唐陈氏之孙媳。早年夫亡,立志守节而终,乡人感念一门双节,遂建坊旌表。此坊建在新铺南端,与唐陈氏节孝坊遥相对峙,屹立于山巅,掩映在树林之中。坊高10米,宽5米,也为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石建筑。坊脊有宝顶鸱吻,厅侧两鸱已损无存,窗楼坊间板上多系镂空雕刻,横梁上的深浮雕多为古代戏曲场面,雕刻古朴、典雅。对联、诗文书写工整、苍劲。柱基下有撑鼓八面,刻有双喜、仙鹤展翅、麒麟吐艳等浅浮雕图案。

六、萧杨氏节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