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炉灶还得被迫放弃
特大地震过去一周之后,偌大的汉旺广场搭满了颜色各异的帐篷,前些天撤离汉旺的受灾群众纷纷回来探视情况,人们在街头已经比较平静地聊天。东汽厂门前,大型挖掘机不断开进厂区清理现场。东汽德阳分部办公室主任董鸣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东汽厂区内的抢险搜救工作基本上已告一段落,留守在汉旺的东汽员工还有六七百人,大部分部队官兵已开始撤出,眼下正在进行的是设备清理和善后工作,包括对一些厂房实施爆破或者加固,接着恢复水电气,企业员工往外搬迁。“我们要尽快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企业是‘机器一响,黄金万两’,上万人的企业,这么多人要吃饭啊。”九岁就来到东汽的董鸣忧伤地说,“最伤心的是,40多年打下的基础,这次一下子全毁了。”
据《华西都市报》记者报道:
作为汶川大地震损失最为惨重的央企之一,东汽在德阳分部的各个分厂已全面恢复生产,总部外迁方案还在商讨中,但新厂选址论证工作已经开始。“十里东汽”成就一个汉旺。汉旺镇离绵竹城只有10多分钟的车程。这是一个以东汽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业重镇,它背靠连绵大山,是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的交汇处,翻过大山30公里就是汶川。汉旺镇和什邡红白镇同为德阳市受灾最严重乡镇之一。东汽为1965年组建的部属企业,选址汉旺,1966年开建,建成了庞大的家属区:幼儿园、中学、技校到医院、公安分局甚至报社、电视台都一应俱全。6万人的副县级城镇汉旺,东汽的职工和家属就有3万人之多。“十里东汽”成就了汉旺镇。经过42年的艰苦创业,东汽已成为我国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厂之一,在中国汽轮机市场占有率超过30%,连续三年年产值上百亿,去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特大型企业,而一场大地震毁了这些荣光。
小小的汉旺镇,如今已成为人们心中的一条根。从40多年前那个汉旺庙,到今天的川西富镇,老老少少几代东汽人为之注入了无数心血,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已,代表的是东汽的成就与辉煌,更代表着东汽人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块土地养育了东汽人,东汽人赋予了汉旺更深刻的含义。搬离汉旺,是东汽最无奈的选择,其中饱含着无尽的伤痛,但只有痛过,才能迎来更光明的未来。新厂选址工作已经开始:当地人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被营救出的小女孩醒来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东汽会从我们汉旺镇迁走吗?”而绵竹市市长李友成在接受采访时,也饱含深情地希望东汽能够留下来,同绵竹人民共建家园。刘志前认为,将总部迁往德阳的可能性非常大,东汽德阳分部已经建设20多年了,受地震影响不大,无厂房垮塌和人员伤亡,而分部的产能占整个东汽产能的三分之一,最核心、最关键的设备有一半在德阳。
家园损毁还得恢复重建
“我们已经决定,因为分析报告显示汉旺下面的地质活动仍然比较敏感。东汽的新厂可能选在德阳,也可能选择成都新都,甚至可能选择其他地方。”2008年6月11日在出席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与东汽签署的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续保合同会上,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英独家向四川新闻网记者透露,东汽新厂选址工作正在进行。大型国有企业东汽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决定搬离汉旺,异地重建。
东汽正式宣布放弃汉旺,重建预计需数10亿元。这是自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东汽首次公开向新闻媒体明确表示彻底放弃汉旺,张志英的话同时证实了之前东汽可能整体迁出汉旺的说法属实。“我们的搬迁重建工作估计需要几十亿元资金,但相信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能筹集到这笔费用”。张志英对记者说道。对社会普遍关心的东汽新厂选址问题,张志英出言相对谨慎。张志英表示,目前除了在对德阳进行考察外,成都新都区也在向东汽挥动橄榄枝,甚至还有其他一些地方也希望能够将东汽这家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企业拥入怀中。“总的搬迁原则是新厂地址要安全第一,能适合东汽经济发展的需要,”张志英说,“新厂所在地希望考虑在基本不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地方,另外在环保方面也需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
灾难迁徙还得重新安家
由于近年来汉旺地区已有一些小规模地震,从2005年开始,东汽已经有意识地战略转移产能,不过直到今天,搬迁到德阳的也只有全部产能的三分之一。“但以这种方式搬走,老天不厚道啊。”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孙昌基对《环球企业家》的记者说。这位20世纪80年代东汽的老厂长在地震发生时正在意大利出差,惊悉灾情后立即回国,从成都机场直接奔赴前线。作为中国的三线重工企业之一,东汽在1966年建厂时就被要求“进山进洞”、“打仗时炸不到”。建厂选址从最开始的成都变成德阳,又从德阳直接改成紧靠龙门山山脉的汉旺镇。从哈尔滨汽轮机厂、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调来的大批工人、技术员和来自高校的学生在这片深山之中经过八年建设,才有了今天的“十里东汽”。高高低低的厂房分布在山沟各处,其间还夹杂着葱葱的农田、低矮的农舍,农人荷锄,鸡鸭争鸣。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个M造型的大门才修好。此后,钟楼、广场这些厂区设施才逐一出现。从四面八方支援“三线建设”的工人们很快就习惯了不时发生的轻微地震。这些地震大都持续几秒钟,感觉如压路机碾过路面引发的共振,以至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剧烈的摇晃超过一分钟后,很多人还以为产生了幻觉。
东汽持有超过400亿元的国家重点项目和三分之一的装机容量订单,负责电力产业链最上游的发电设备制造任务。这样的战略地位当然不容有闪失。搬迁事实上一直是东汽决策层的心病,但终究没来得及实施。除此之外,东汽于汉旺实在至关重要。除去经济因素,数万人的迁徙和教育、医疗、后勤系统的搬迁,对汉旺镇来说不亚于一场损失同样严重的“地震”。从2007年开始,东汽采取剥离厂办学校到地方的方法,不动迁学校,而是在德阳重新建设新的教育和医疗系统。在地震发生时,这项艰巨的工作刚刚完成了一半。如此之大的地震,地壳稳定还需数年,整体搬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职工对这个地方的恐惧一辈子都难以愈合,何谈在这里恢复生产呢?”孙昌基说。
5月22日晚,东汽指挥部总结会上,张志英和公司高管们算了一笔账:公司职工安置需要10亿元,厂房重建需要30亿元,这笔钱从哪里来将是重建计划的关键。23日,国务院李克强副总理来到东汽视察。李克强副总理提出,国家将举全力支持东汽异地重建,并指示当地政府要“特事特办”,搬迁的土地可以“先用后批”。德阳市代市长陈新有透露,东汽已经和四川某地政府初步达成了2000余亩用地计划,另有广州、天津等地开发区也欢迎他们去。再建选址的首要条件就是确保50年到100年内不会受地震影响。“东汽人不会被打垮的,我们顶多一年就会重新建设一个新东汽。”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斯泽夫告诉《环球企业家》记者。而那座指针已永久停顿在下午2点28分的钟楼,今后将成为纪念馆的组成部分。
地震造成汉旺十里东汽6000余户职工住房被毁,使得上万名职工家属被迫转移到德阳、绵竹两地。面对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做好他们的安置工作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从5月底开始,东汽党政便积极筹措过渡性住房的规划和建设,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在德阳、绵竹等地迅速搭建活动板房3000余套并成立了五个爱心家园,使许多无家可归的受灾职工群众能居有所住并得到妥善安置,从而维护了企业安定和社会稳定。这次灾难也造成1000余员工受伤并有许多重伤,搞好全体伤员的医疗救护和身体康复非常重要。东汽党政工和职工医院震后已及时将许多伤员送到绵竹、德阳、广汉、成都乃至重庆、贵州、长沙、北京等祖国各地医疗机构,以使伤员得到更好条件的治疗和照顾。企业还多次组织看望与慰问受伤职工和遇难者家属,表达与体现了东汽大家庭的友爱和温暖。
据《北京周报》记者冯建华采访报道:
已有42年历史的东汽,是在一片荒山上建立起来的。如今它已逐渐成长为中国国内电力设备研制的龙头企业,为此,几代东汽人付出了他们的血汗和智慧。由于企业发展迅速,加上效益较好,东汽逐渐有了较强的“家族”色彩。如今,一家几口人在东汽工作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也导致以东汽为“家”的企业文化有了坚实的基础。
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感慨地回忆说,地震发生后,企业职工从上到下首先想到的是公司,而不是往家里跑。大家分工合作,组织救援有序得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通信、电力、网络完全中断的情况下,东汽在地震发生后的半天时间内组织了近3000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安全转移了千余名伤员。“地震后的前五天,我加在一起没有睡到五个小时,没有刷过牙,没有洗过澡。”何显富说。像他这种情况的东汽职工非常普遍。他还告诉记者,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到6月底,公司上下没有人休息过一天,直到从7月份开始,公司才规定每星期休息一天。这种安排得到了公司上下的全力支持,几乎没有听到什么怨言。
如今,东汽的行政总部已从汉旺镇搬迁到了德阳分部,到记者采访时,其大部分行政部门还是设置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里。担任公司宣传部副部长的刘志前已在东汽工作20多年。最近,他的儿子也进入东汽工作,加上已退休的父亲,他一家三代全在东汽工作。因此,对东汽,刘志前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震后两个月,刘志前先后负责接待了上千名记者。可是,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长期负责对外宣传工作的刘志前却一直没有名片。“地震发生时我什么也没拿就跑了出来,震后又因为工作太忙,也没顾得上去印名片。”刘志前解释说。
令人悲伤的救灾现场对面50米处,一栋外表完好的建筑就是东汽救灾的一个临时指挥所。这里原本是职工食堂,一张A4纸打印出的“叶片分厂二~三班值班安排表”孤零零地贴在墙上,上面标记着从5月19日到6月30日的值班人员名字。这样的值班表贴在每一个分厂和子公司的临时指挥所——破损的车间、残留的墙壁或者救灾的帐篷里。东汽的自救正在全面铺开。17日晚,东汽二分厂部分车间率先恢复生产。19日,东汽中学高三学生在德阳某中学复课。同一天,东汽得到了中国节能发电投资有限公司的12亿多元的订单。20日,首批风电机组下线发运。5月24日,东汽召开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誓师大会,开始恢复生产,并决定将东汽从汉旺搬离,预计两年后在异地建成新东汽。在此之前,综合运输和信息,以及今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考虑,东汽也有过搬出汉旺的想法,但因高昂的搬迁成本而搁浅。5月12日地震之后,东汽用一种悲怆的方式离开汉旺又来不及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