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浴火重生
1108800000073

第73章 子孙后代——续写历史辉煌(1)

磨难也教育了东汽的新一代,他们在灾难中真正感受了什么叫做痛苦、什么叫做坚强、什么叫做珍惜、什么叫做追求,也更坚定了他们续写东汽历史辉煌的信念!

42年来,东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年产60万千瓦的设计纲领到产能超过2800万千瓦的百亿企业,东汽人一往无前,无怨无悔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拼搏奋进之路。截至“5?12”地震前,东汽已累计制造各类发电设备近1.5亿千瓦,产品不仅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不少大型机组还出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都说,今天的东汽已是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世界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重要一员。这样闪光的历史、如此骄人的业绩,并没有随着特大地震而毁于一旦,当代东汽人及其子孙后代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倍加珍惜和执著追求的深情厚爱,用自己的智慧、汗水和勤劳去续写东汽新的辉煌。

经过第一代东汽人的艰苦创业、第二代东汽人的开拓进取、第三代东汽人的创新图强,东汽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并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改革改制稳步推进,主辅分离成效显著;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管理创新步步为营;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经济效益节节攀升;队伍建设取得成效,人才作用更加过硬;职工生活日益改善,企业文化彰显魅力……虽然从表面上看,特大地震爆发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东汽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变了、似乎全没了,三代东汽人42年的创业积累仿佛付之东流了……但是扎根于东汽人心中的坚韧不拔的秉性、顽强不屈的意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敢于攀高峰的劲头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而且作为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已经很好地继承下来,并且深入人们的骨髓,在世代传承中得到发扬光大,其动人的故事和感人的事迹在东汽的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中到处涌现和传颂。

对于东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工业报》当时有着这样的评述: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德阳至汉旺镇的路上,有两股人流“一来一往”相向而行。从汉旺往德阳的,是从重灾区转移出来的民众;向着相反方向匆匆行进的,则是一股蓝色的人流。那蓝色,是东汽德阳分部的职工身上清一色的工装。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此时的汉旺依然极度危险,但他们义无反顾,汉旺基地的职工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要去救人。这股蓝色的人流,被人们亲切地称做“蓝精灵”。20世纪60年代建厂到现在,“蓝精灵”已历经三代。从遥远的哈尔滨和上海来到了汉旺山区,第一代东汽人吃的是窝窝头,住的是干打垒房子,硬是在不具天时没有地利的困境下在龙门山麓建设了一个现代化企业。从自力更生成功生产出被称做“争气机”的30万千瓦机组,到电站项目“三年不开工”也没有亏损,40多年来,东汽一跃成长为产值百亿元企业。多年来,记者往来汉旺德阳数十次,无论是产品结构从单一火电设备到多电并举的变迁,还是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厚积薄发,东汽的每一步发展与壮大,记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但感受最深的,还是这些被称做“蓝精灵”的东汽人。这次赴东汽采访的半个多月时间,记者听到了太多东汽人的故事。地震后撤离时,一个退休职工突然不见了,正当大家担忧时他回来了,手里多了一本东汽40周年纪念册。他居然为此冒着生命危险回家抢出这本文集,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落泪。正是心中难以割舍的深情,让这些已经退休的第一代东汽人,重新穿起了蓝色工装。干不了重活,就帮着看管分发物资,自发组织起来的“退休职工队”,与晚辈们一起投身于抗震救灾。“我生是东汽人,死是东汽鬼”这句听似玩笑的话,出自作为第二代东汽人的能源处处长孙希广之口,也最能说明职工朴素的东汽情结。新一代东汽人同样毫不含糊,5月12日地震发生、地动山摇的时刻,在四楼上班的东汽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机要秘书陈海英并没有迫不及待地逃生,而是沉着地打开抽屉,将公司公章紧紧地握在手里才跑到楼下安全地带……

在整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里,每个东汽人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无论是艰难困苦的创业建设还是英勇不屈的抗震救灾,无论是励精图治的生存发展还是只争朝夕的恢复重建,东汽人一直以他们有一个优秀的文化、光荣的传统、远大的理想和灿烂的前程为自豪,从而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一个企业除了硬件上的厂房、装备、产品等有所不同以外,其内在的品质也如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个性,许多差别只能意会很难言传。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曾说过,透过一粒沙可以看到整个世界。人们完全可以透过每一个“蓝精灵”去找到东汽情结、东汽效应的精髓和答案。地震虽然震垮了企业的厂房,摧毁了职工的家园,有一种精神却在废墟中屹立不倒,并有太多的“蓝精灵”都在践行“山可崩、地可裂,东汽精神不可倒”的心声和誓言。这就是在大震中东汽人留下来的最坚固的创业基石、最美好的情感世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执著的理想追求。

市场不会同情弱者,生产不能误过工期,无论对企业和用户都是如此。面对特大天灾和巨大损失,东汽人既没有在痛苦中悲伤流泪,更没有在等待中彷徨,而是以迅速恢复生产的坚定行动来掌握企业的命运、跟上时代的步伐、回报社会的厚爱、实现未来的发展,这些已经在新老东汽人身上形成强烈共识。在中秋节举行的老同志座谈会上,老厂长丁一饱含热泪、满怀深情地作了发言,特别在恢复重建中对新一代东汽人寄予了希望:“东汽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我至今想起来都觉得难受,但是我们要挺起自己的脊梁,让东汽重新站立起来。”老厂长陈宽金也说:“地震对东汽来说既是不幸,也是一个机遇,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异地重建给东汽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与空间。东汽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将企业未来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台阶。”曾经是东汽职工的原云南省省长徐荣凯,时刻牵挂着东汽的灾情和恢复重建。他在9月3日回东汽视察时,特别对党委书记何显富嘱咐:“恢复重建不要只看表面,还要看更重要的内涵。厂房设备重建固然重要,精神文化的重塑就更重要,东汽精神尤其不能随着震灾而改变、而失传……”

《四川日报》记者陈碧红对于第一代、第二代东汽人的薪火相传,有着专门的采访报道:

作为东汽首任厂长,丁一带领第一代东汽人走过创业初始的艰难岁月。1971年,东汽的基建尚未完工,丁一就带领东汽人试制出第一台7.5万千瓦汽轮机。接着,丁一瞄准高国产化比例30万千瓦汽轮机。“国家要发展,电力必须先行,中小机组为主的政策满足不了电力先行的需要。”东汽总经理张志英对以丁一为代表的第一代东汽人的创业魄力由衷敬佩。

“国家没有给工厂一分钱的试制费,我们就在资金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开始研制第一台30万千瓦汽轮机组。”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回忆,当时为了保证研发费用,厂里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做行商、吃杂粮、创名牌、争大上!”于是,生产汽轮机组的大型国有企业做起了沼气提粪机、出口不锈钢菜刀、榨糖机、保险柜等。1973年7月,上级审查通过了东汽30万千瓦机组设计方案,并决定将这台机组安装在重庆油溪电厂,当时全厂的人都为此沸腾了好几天。可是,好事多磨,油溪电厂工程最终意外下马。接下来,东汽30万千瓦机组在山东石横电厂找到落脚点。谁知“煮熟的鸭子依旧会飞”,这个落脚点被引进的国外机组挤掉了。最后,终于在山东黄台电厂为这台30万千瓦机组找到了归宿。

1980年,30万千瓦机组研制进入关键阶段。正当东汽人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之时,碰上国民经济调整。那年6月中旬,上级主管部门下达通知:“停止试制工作,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上报了结。”执行上级通知,没有任何风险,而且可以收回“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继续研制,不仅是同上级唱对台戏,还要承担“新产生的一切费用”。丁一选择了后者。在全厂干部会议上,丁一说:“我是一名党员,为了国家的电力事业,为了工厂的长足发展,为了工厂几千名职工,我宁愿不当厂长,也一定要把这台30万千瓦机组搞出来!”当天晚上,丁一奋笔疾书,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寻求支持。终于,凝聚着“丁一们”报国情怀和心血的30万千瓦机组获得“准生证”。在东汽创业路上,自行成功研制30万千瓦机组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这是跨越的一步。如果说作为决策者,丁一为东汽第一台30万千瓦机组的研制播下种子,那么从播种到大树参天则浓缩了一部东汽创业史。生产30万千瓦汽轮机组需要一米长的叶片,但它涉及诸多学科,难度大、周期长、试验耗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