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永恒
1108900000001

第1章 序

阿来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要在装备工业那种体量巨大、有金属质感且计算精确的产品线上领会机器时代诞生出来的另外一种美学韵味,目睹那些将由不同的动能所推动而产生出源源电力的机器怎样被塑造,感到自己被工业时代的、不同于厂房之外的山水风月的美所征服。

毕竟是21世纪了,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出了新的美感。很难想象,眼前那些金属叶片闪闪发光、自身就沉重无比的钢铁转轮,当它们被运出大山里的工厂,安装到天南地北的发电站里,在蒸汽、在水流、在风的冲击下,怎样轻盈地飞转不已。就是这些机器的飞转产生的电能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加快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那时只是觉得,东汽这样的企业符合一个行外人对现代工业生产的想象:体量庞大、秩序井然、每一分毫都被预先精确设计,工业时代就像那些被熔炼、锻打、铸造、模压而塑形的金属,就像被各种机床切削、打磨、抛光的制成品一样闪闪发光,不论是生产过程还是产品本身都显示出一种农业时代所缺乏的雄浑强健的美感。

“5?12”地震后,我再次前往汉旺,那山前狭长街道两边累累的断壁残垣和这些废墟下毁灭的生命,自然让人痛惜,但这样的情景,毕竟在许多重灾区目睹过许多了。在那悲伤的日子里,再次的汉旺之行最强烈的印象,就是看到了东汽的工人和干部,在大跨度的屋顶垮塌、四围的墙壁还在进行加固施工的车间里继续生产的情景。天车在运行,焊花在绽放,控制系统的指示灯在闪烁,正在机器旁工作的是表情坚毅的着蓝工装的东汽人。四周的废墟曾是他们温馨的家园,如今却掩埋着他们损毁的财产,甚至他们的亲人、工友的生命,就是这些心里还埋着巨大创痛的人,坚定地站在工作岗位上,就在这样的情境下恢复了生产。那样一种悲壮的情境,曾让许多目睹此情此景的人都眼含泪光。我想,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些眼含泪光的人不只是被感动,而是被震撼,使灾后很长时间都沉浸在悲伤中的心绪被激发出昂扬精神!

这种精神被提炼、被总结、被广泛宣传,这种精神就叫做“东汽精神”!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每一行文字都来自于奋斗在救灾重建第一线的东汽人的笔下。一年以前,同样是他们,已经奉献给我们一本令人荡气回肠的作品《浴火重生》。在四川省抗震文学书系的研论会上,那本出自非专业人员,由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人们创作的作品,受到了很多好评。在会上,我也表达过一个个人意见:就四川抗震文学的总体情况看,总是那些来自一线、来自基层的业余创作者的书写更能使人感动并使人振奋。原因很简单,因为情感的真挚,因为翔实的材料,更因为所书写的一切,他们都曾与书中那些主人公一样经历、一样担当、一样感同身受。这种真挚与亲历感,是绝大部分专业人士难以达到的另一种高度。作为这种在情感上、在还原现场感上,甚至为未来留下宝贵史料方面,这些来自第一线的书写都显得更有价值与力量。

《浴火重生》正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

即将出发前往北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前一天,东汽宣传部的同志又送来了《浴火重生》的续篇,于是这本书就几乎占去会议之余的所有空闲时间。就在这次会上,亲见长春同志来四川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发言时,详细了解东汽的生产恢复与生产基地重建的情况,并回顾了“东汽精神”的提炼与在全国大规模宣传的过程,更对东汽重建的速度、对东汽在重建的同时得到的全面跃升深感满意。

“5?12”两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回想地震灾难刚刚降临的那些日子,谁会想到灾后重建的速度与重建的水平能达到今天这样一个程度?而这本书所记录的并不是单纯的恢复重建,而是一个企业怎样以世界性眼光与豪迈气概在重建的同时成功拓展市场,实现技术水平大幅度跃升。这正是两年间灾区人民怎样一面抚平内心的创痛,一面投入灾后重建热潮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是一个伟大的人间奇迹。

这本书名叫《走向永恒》,我想其中呈现的丰富情感、努力揭示的“东汽精神”的生成与张扬,正是这本书永恒的价值之所在。因为任何物质的成就与技术的进步,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都会随着时移势迁而成为过去。只有这种一群人对于共同事业的执著情感、这种在事业跌宕起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永不言败、力争上游的精神才永恒不变!

我写下这些文字,也无非是对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们,对全体东汽人,对这本书的写作者,表达我个人由衷的敬意!

2010年3月18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