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1120100000032

第32章 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2)

前众多的非言语行为学著述中对动作的传播含义有非常详尽系统的阐释,则传播属单向意愿型。两人相对站立是最常见的传播姿势,这里不必细说。半躺半坐是懒慵的坐姿,它可能意味着对传播缺乏兴趣。就伯特威斯特尔所说的八个基本部分而言,手、头和腿的表达功能更为丰富一些,这里以手为例作一点介绍。

手是人体最灵活的器官,其表现力如此丰富乃至曾作为人类成长时期的主要传播工具,其表现力之强乃至人类高度文明的今天它可以使先天丧失语言能力的聋哑人能与正常人一样交流。风行全世界的手势是握手,它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握手的传播含义几乎尽人皆知,它表示问候、友好、礼貌等。握手的“本义”是互相信赖,不戒备。据说它来源于人类野蛮时期表示自己手中无任何武器,时常处于缺少安全感的心理状态。深深坐入椅内的正襟危坐是心态严正或有所戒备的表现。女性并拢双膝或脚踝交叉的正襟危坐更是有一种审慎甚至婉转拒绝的心理状态。其他坐姿多是随意坐姿。如果架上二郎腿甚至还抖动足尖或腿部则可能是漫不经心。身体放松的随意坐姿是一种平和无戒备和持合作的传播态度的表现,对对方既无侵犯之意,也无防备之心。正常的握手是稍微用力,时间大约两三秒。

握手能得到的传播含义是,手掌有力的人常常性格刚强、开朗、好动。柔若无骨的人,多半性格懦弱,气度阴柔,缺乏气魄。

标准握手是手心向左侧。若手心向下,手臂伸得较长的握手被称为“控制式”,是具有心理优越感并想取得主动和支配地位的表现。若手心向上,三人传播呈扇形基本与此相同。如果三人传播的立姿呈三角形,被称为“乞讨式”,是性格软弱者自卑,自感居于被动、受支配地位的表现。手掌张开的程度也表现其态度,大于自然状态是热情的表现,半开并不伸直手指或只伸出四指而大姆指下垂,使对方不能完全握住,表明一种敷衍、冷淡或傲慢的态度。

握手时间低于正常值,纯碎是出于最基本传播礼貌,甚至是敷衍的表现。要注意的是,对交谈感到不安的人也多以此来掩饰。时间长则是热情或亲切、亲热,当然有时太长则会使对方甚至双方感到尴尬。异性间如久久拉住对方的手,这是开放性的传播,则是有一般含义以外的意思。

摊开双手,表示什么也没有,摊开得很大,则是无可奈何之意,西方人还常伴随耸肩。双手叠握并噼噼啪啪地掰指关节的人往往好动或好思考,也是行动前或思考中的伴随动作。

由于手的高度灵活,动作繁多,在世界各地,手势含义的歧义也最令人眼花缭乱。德斯蒙斯?莫里斯在他著名的《手势新探》中就对世界常见的20种手势在不同的地理分布上众多含义给予了使人信服的描述。例如五指相撮这一手势的含义,根据在40个地区对1200人的调查,如果呈V形,结果如下:

提问287人

好188人

害怕118人

多78人

任何无表情或动作的语言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是说,人在用语言进行传播时不可避免地有伴随的动作或表情,只有程度的不同,在传播中处于被动的受控制地位。常常持这种坐姿的人一般对任何事物甚至包括自己缺乏信心,没有有无的区别。重要的是,动作表情与传播语言基本上只有两种关系:一致和不一致。如果目光平视或向上常常是傲慢的表现,也可能是一种对对方无须戒备的心理优势,持这坐姿的人往往自信心强,自我感觉良好,经常能够或正在有效地控制着谈话局面。而无论是否一致都已经表明,动作表情比语言更能真实地泄漏内心世界。事实上,每个人都本能地能够“读”懂对方的基本动作和表情,如看到对方脸上绽出笑容就知道是高兴,咬牙切齿就是愤怒,见面握手就是表示欢迎等。不过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并非每人都能够或愿意注意观察对方面部表情和理解身体动作含义,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或能够对自己的表情和动作不加掩饰,传播多半是排斥型的。双方的立姿如果呈八字形,而且不少动作表情还十分微妙。如果能系统深入地学习有关知识,无疑可以帮助提高传播能力。

强调63人

批评27人

慢21人

其他65人

不了解353人

这告诉我们传播中对不了解、无把握的手势不要随意使用和妄加猜测。

面部表情是指由五官组成部分的传播性分布及变化。人在传播时始终是有表情的,这里说的“传播性分布”,其意指传播过程中所谓“面无表情”本身就是一种表情。平行、“丁”字形、相对、“八”字形、三角形和扇形的坐姿的传播含义与立姿组合基本相同。而且常常面无表情的人多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表情,从而使对方难以捉摸,避免自己在传播中处于被动地位。因而这种表情的传播含义是城府甚深,性格内向。无表情并非无感情,有时的无表情是为了掩盖感情的流露,这在东方是气度不凡的表现。《世说新语》中记载东晋谢玄得知其子谢安淝水大胜时仍神态自若,只是手都掐出了血。《世说新语》对此大加赞赏,则传播是双向意愿吸引型的,可见喜怒不形于色的“名士风度”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为人所推崇。西方人觉得东方人“神秘”和难以捉摸,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面部占人体表面面积不足八分之一,但却可以表达全部人体所能表达情感的80%以上。而且面部表情的跨文化程度高得惊人,大约居非言语行为之最。人的最基本情绪,如喜怒哀乐、惊讶恐惧、憎恶好奇等,全人类的表现方式都极为相近,文化差异颇大的言语社团间成员的传播交流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什么困难。社会阅历较丰富者或稍微留心传播技巧的人不经专门训练也会自觉地在传播中注意对方的表情变化。

不同坐姿的组合更能表现双方的传播关系。不过,英语中有to read ones face的短语,汉语中有“察言观色”、“鉴貌辨色”的成语,说明读懂对方表情也不是仅仅依靠本能直觉就能解决问题的。一是由于面部表情如此复杂丰富,则无疑具有排斥性,很多细微的表情含义十分微妙,大有可究;二是诸如喜极而泣、悲极而笑和皮笑肉不笑等表情与含义错位在传播中大量存在,不可“望文生义”。所以非言语行为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读懂表情。

二、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的传播意义

面部表情中最具表现力的是眼睛,常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眉目传神”,就是指眼睛最能传达和泄漏人的内心。

眼睛表达传播含义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瞳孔,二是视线,三是持续时间。实验表明,人在对对象发生兴趣或产生心理震动时瞳孔会放大,传播中正襟危坐是态度严肃的表现。靠座具外侧的正襟危坐说明其拘谨而恭敬,就是人们常说的“眼睛都大了”;在愤怒时瞳孔还会外凸,人们形容为“眼睛都鼓起了”;而在审视对方或质疑、考虑时眯缝双眼。心理学家指出,传播中视线集中在对方脸上的时间大约占谈话时间的30%到60%。一般说,超过这一平均值表明他对你的话语信息接收不足,要么是他对你本人的兴趣大于你说话内容的兴趣,要么他连你也没有兴趣,表面上在与你谈话,实际上早已“心鹜八极”、“神游太荒”了。如果低于这个平均值,那么就是在回避。礼节性传播和一般传播的坐姿一般取“八”字形较多。人们常据此判断对方是否“作贼心虚”。曾流行于美国的精神分析理论“交流分析”把人际心理互递行为中的主观状态划分为P、A、C三要素,P即Parents,这时候的传播含义主要依靠双方所形成的空间距离和上述双方的非组合立姿来理解,指父母对子女的心理状态;A即Adult,指基于理性思考、冷静判断的成人心理状态;C即Children,指纯粹以自我为中心的天真烂漫的儿童心理状态。这三种心理状态潜藏于每个人心灵深处,在不同的外在环境条件诱发下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有意思的是,在视觉表现上,P视线向下,A视线平视,而C的视线向上。在社交中,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总是睨左右,即使对比他个子高的小人物,内容不深入。如果其中一个面对对方的肩部,也常常略抬起头搭拉着眼皮。平等对待对方的人总是平视对方。以女性为例,撒娇时经常是眼向上翻,那怕是个子较高的女性,不惜头部略偏或下倾,就是这种心理在视线上的表现。实际上视线的传播含义还要复杂得多,《世说新语》记载阮籍待人有“白眼”和“青睐”,倒很符合中国人传统心理状态。但由于坐姿比立姿有更长的传播时间和更广泛的传播内容,人们对回避双方目光直接接触以隐藏自己真实思想和内心感受更为敏感,因此坐姿呈相对形的不很常见,除非是保持足够的空间距离。我们对不喜欢的人或对人表示厌恶时两眼向上翻,这就是所谓“白眼”,而对喜爱的人正视和平视,立姿的组合。两人并肩站立交谈常常是关系平淡者之间的传播姿势。这样的传播一般维持时间不长,这就是所谓“青睐”,也就是用我们的黑眼珠相看。乃至于“青睐”成为“喜爱”的同义词。

三、自我接触的传播含义

英国动物学家D.莫里斯将人的一生的肉体接触分为五个阶段即母胎内的母子生理接触、婴幼儿时期与父母搂抱抚拍等亲昵的肉体接触、成人时期情侣夫妻间性接触、由于受到压抑而产生的社交性的肉体接触和自我接触。具有传播含义的主要是后两类接触,不过,由于社交性接触更多地属于社交礼仪,这里只谈谈自我接触。

自我接触的依据是动物学和心理学上的“自我亲密性”,即接触是动物间传播以解除孤独感的重要途径。人的高度理性化导致其比动物更强烈的孤独感,所以人人都有与他人接触的欲求,而正是这种高度理性使其欲求的普遍程度受到约束。在频繁的传播中,人不得不用自我接触来补偿和缓解这种欲求和孤独感。

由于手是人体最灵活部位,手与身体各部位的接触最多,即允许第三者加入传播。不断变换坐姿者多是性格活泼的人,其组合情况就不一一讨论。这种立姿组合本身表明双方传播的深度不够,其中头部“内容”最丰富,因而手与头的接触最多。据有专家研究,手与头部接触所能做的动作高达600种以上。根据头、手接触的功能意义其传播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类:

掩饰性的。指有意用动作掩盖某种心理状况。如以手掩盖脸以掩盖羞涩、羞愧或哭泣等。

修饰性的。指无意识地整理头发、胡子或挠头等。女性撩发经常是受性心理支配,一般理解为爱美,实际上是一种性别提示,这和男性捋胡子同义。经常整理头发胡子的人性意识比较强,随时注意自己的形象和性别特征。与此相反的是,经常挖鼻孔耳朵的人常常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就是关系亲密者的传播坐姿也多是紧紧并列挨坐,由身体互侧来构成相对封闭的“八”字形。抓头表现出困惑、尴尬、懊恼、悔恨或紧张等。

自抚性的。指无意识地自我安抚。如双手抱头,极例是痛哭时常伴以抱头动作,即双方呈“丁”字型进行传播,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排解。有人独处或闲聊时抱头,这也是排解孤独或无聊。如果你与对方谈重要事项时对方抱头,就很可能是他没有或已经没有了兴趣,至少是感到乏了。

其他。例如手指轻轻敲拍额头或太阳穴是在思考,两指下捋鼻梁鼻翼或一指触摸鼻下端表示思考、犹豫、无所适从等。手支下巴的动作多见于女性,是一种代偿性动作,用以取代拥抱自己所亲近的人,或用以体会安慰与亲密接触的快感。

这里所说的动作是指有泄漏、传递和理解传播信息作用的身体各部分的变化。伯特威斯特尔把能够传达动作语言的身体各部分分成八个基本部分:头部、脸、躯干、肩臂腕、手、臀腿踝、脚和颈,并对各部分的表现功能以及其组合意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构成身体行为学基本体系,也使后来的动作语言的分析研究有章可循。但是,伯特威斯特尔把身体动作的最小表达单位的组合看作是动作语言的“词素”,并力图去探讨这些“词素”构词和成句的语法规则却有些过分牵强附会,这不但混淆了不同质事物的意识层面,而且由此可能导致混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何况这完全抹杀了我们在前面所强调的身势动作语言的语段性这一基本性质。

坐姿的组合。

$第三节 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性传播

一、非言语行为是人类“前语言起源期”的遗留

“前语言起源期”是进化心理学对人类语言起源过程的一个术语。

进化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主要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人类心理要求和生理需要的形成,是进化论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进化心理学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

进化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伴随人类形成和成长的,不欢迎别的人加入其传播。

非组合坐姿。不随座具靠背形状曲体而腰板挺直的坐姿叫正襟危坐。常常正襟危坐的人一般性格比较刻板,其本身也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语言的形成可以分为语言起源前期和语言起源期两个阶段:语言起源前期是语言的萌芽阶段,此时的语言仅仅是一种“非有声分节语言”的“动物本能性语言”和“手势语言”,属于广义的语言;语言起源阶段的语言是一种能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的“有声分节语言”,这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语言。

按照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的研究,现代人类的表情和姿势是人类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这些表情动作最初具有适应意义。例如正襟危坐与随意坐姿的组合,可以明显地显示双方的不平等传播关系,稍加注意就会从坐姿的对比看出比语言传播更真实的现实关系。因此,以后就成为遗传的东西而被保存下来。例如,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的表情是人类祖先在行将到来的搏斗中的适应动作。正因为表情有其生物学根源,所以许多最基本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原始表情是具有全人类性的。

人类传播活动中,在亲密距离内双方的头部和上身如果呈A形,语言是最主要的传播工具。但是追溯人类传播手段的发展进程,语言并不一开始就是唯一的传播工具,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唯一的传播工具。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语言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人类传播手段的正确表述应当是,以语言为主要内容,结合身势、手势等手段的综合系统。人类用语言进行传播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综合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