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123300000017

第17章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规划(2)

印度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有关科技活动,分别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的研究组织和机构、各邦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及民间研究机构和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中进行。一般情况下,科技计划和项目都仅在本部门研究机构中实施。在印度中央政府中,只有科技部等少数几个部具有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协调能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及所属的研发机构,各负其责地实施相应领域的科技发展计划。中央政府科技部、空间部、海洋开发部、科学和工业研究部、原子能部和生物技术部等,为专门负责印度科技及国家安全的政府部门。科技部是印度中央政府负责科技工作的主管部门,辖科学技术部、科学和工业研究部、原子能部、空间部和生物技术部等。按印度现行体制,政府部分为三种级别,即内阁部、独立预算国务部和国务部。科技部下辖的原子能部和空间部属于独立预算的国务部,其部长可参加内阁会议,而辖下其余各部则属国务部。2006年,海洋开发部与气象部、国家中期气象预报中心、印度国家热带气候研究及浦那地球风险评估中心合并后成立地球科学部,时任科技部部长斯巴尔兼任地球科学部部长。

2.科技部在印度科技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印度中央政府科技部在促进印度各领域科技发展、组织协调和促进全国科技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主要职责如下:制定国家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并协调各科技领域的研发活动;支持全国科研院所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为科学试验提供最低限度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支持关键技术项目的研发;支持医学、材料和天文学等领域独立研究院所的研究;鼓励国际合作,建立特别合作中心/项目;支持帮助乡村弱势人群的科学技术;支持有知识背景和创新企业的发展,增加自谋就业机会;普及科技;以测绘和地图方式为国防、外交、邦政府和其他一些开发机构提供科学服务;为农业、水资源管理、灾害预警和民航提供气象服务及通过气象部门提供地震数据;管理科技信息系统等。

3.科技部协调印度科技发展的功能

印度中央政府科技部还有对跨部门、跨领域项目进行资助和管理政府部门间研发项目的职责,其掌握部分经费用于跨部门和跨学科的资助计划,通过内设部门间科技顾问委员会来协调与其他中央政府部委、涉及职能交叉的研发领域及项目,并通过跨部门部际科技委员来协调中央政府各个部委间的科技合作、涉及职能交叉的研发领域和科技活动。科技部是印度中央政府签署和执行国际科技合作协议,促进国际交流的主管部门;还负责对各邦科技理事会进行政策和计划指导、并协助其制定政策、规划和开展科技活动。

$第二节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总体规划

独立以来,印度先后出台了1958年《科学政策决议》、1983年《技术政策声明》、1993年《新技术政策声明》和2003年《科学技术政策》。虽然它们并没有被冠以“规划”或“计划”的名称,但实际上就是指导印度科技活动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规划,在一定意义上都贯穿于这些科技政策之中。

一、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

1.发展中穷国与高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和穷国,印度政府决心发展科技,特别是发展高新科技,但是,如何发展高科技,就是摆在印度政府和人民面前的巨大挑战。在印度政府领导人看来,印度要发展高新科技,未必都是发达国家热衷的前沿科技,而是能够满足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和高新科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如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就业、农村发展、反贫困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而解决这些重大科技问题,是印度科技界应该承担的神圣使命。为此,印度社会上下特别是印度政府和科技界,必须破除迷信,树立发展高科技的民族自信心,具有敢于发展高科技的勇气。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一般说来,高新科技的研发耗费资金巨大,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经济实力相对不足、科技水平相对低下,往往难以承担。由于当代科技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使在发达国家科技全面领先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和特殊的发展条件,完全可以在某些领域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因此,印度政府和科技界的精英们认为,在发展初期阶段,印度高科技发展不能全面开花,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印度可以而且必须扩大高新科技发展的领域,最终进入主要高新科技领域。正如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所提出的那样,现在印度是一个技术用户,到2010年之前要使印度变成为创新技术的全球贡献者。

2.政府领导人关于科技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印度高科技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充分地体现在时任总统、总理和科技部长等印度政府领导人为2003年科学技术政策所写的序中。其中,既有对印度科学技术过去、现在状况的客观评价,又有发展高新科技,把印度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坚定决心和信念。时任总统阿布杜尔?卡拉姆提出,印度是世界上最强的科技人才强国之一,可以用本国原创的科学创造我们自己的技术,要让科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改革作出重要贡献,使印度成为科技产品的革新者和创造者。现任总理曼莫汉?辛格则提出,必须紧紧抓住包括工业增加、公众卫生、自然资源枯竭和耕地减少等一系列挑战,用新的科技、新的优先领域及新的应对基本挑战的模式,去应对这一系列挑战。科技部兼地球科学部部长卡皮尔?斯巴尔则提出,要用极大的科技投入,建立坚实的科学基础。印度已经从软件工程到公共卫生和生物技术的广泛领域里具有现代技术能力,要使印度在全球知识经济中占有强有力的地位,而不是停留在边缘上。因此,我们从印度政府领导人这些战略思想可大致归纳出印度高科技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为建设现代化印度,要充分利用现有领域的技术能力,重视科技,增加投入,尽一切努力建设强大而独立、均衡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研发基础。用本国原创的科学创建自己新的科技、新的优先领域和新的应对基本挑战的模式,以应对国家面临的挑战,使科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改革作出贡献,使印度在全球知识经济中占有强有力的位置,把印度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

3.高科技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与远景计划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还贯穿于《印度2020年技术展望》和《印度2020年远景》等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长期规划之中。为实现上述总体规划,印度“2020远景”规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唤起印度人民对未来的憧憬,唤起对印度文化和精神的觉醒,唤起坚定的信念,对国家能力的信心和实现全部潜力的不可动摇的决心。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技术和财力资源,作出十分努力,超越过去的极限,重新发现印度的伟大。印度“2020远景”明确提出,“在未来20年里,将取得每年以8.5-9.0%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其综合影响是将带来4倍的人均收入,并几乎完全消除贫困。这将使印度到2020年在207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由当前第11名上升至第4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至少提升53位,由现在第153位提升至第100位”。这是政府为印度人民描绘的一幅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希望到2020年,印度人民受教育更好,身体更健康,国家更繁荣富强。

二、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的特点

综观独立六十多年来印度政府制定的四个科技政策及其所体现的总体科技规划,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所体现的某些重要特点。

1.以立法形式确立科技政策或科技计划,确保科技政策和规划的权威性

独立以来,印度重大科技政策或计划的制定都有国家立法部门的直接参加,并经议会批准通过后方可生效。这就较好地确保了科技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政府科技政策保持长期性和连续性。1958年,印度第一次以立法形式推出《科学政策决议》,此后,印度科技政策虽然几经修改、修订,但是,科技在印度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印度政府科技政策的宗旨和原则也始终没有改变。因此,尽管印度政府可能出现更替,但是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政策不会改变。同时,印度重大的科技规划也要经议会批准,这也体现出印度政府对科技规划的高度重视。如1998年印度政府出台《2008年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在议会中得到全体议员支持,这说明印度社会上下都清楚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提高印度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们也都具有发展信息技术的坚定决心。

2.推动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制定科技政策和规划的一贯原则

独立以来,印度政府总是把科技发展当成是国家实现自力更生、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手段。当然,印度的科技政策(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概念,也需要反映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实际。1958年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纲领性政策——《科学政策决议》在议会通过后,印度政府就把科技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人民从科技发展中获益当成国家和政府的重任。从此,这一科技发展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1983年出台的《技术政策声明》进一步明确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并特别指出科技发展和应用必须满足国家、地方及所有普通公民的需要,必须有助于经济繁荣和减轻贫困。21世纪之初,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前所未有的挑战,如贫困、就业、医疗等国内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全球化、技术贸易、知识产权、伦理、法律等国外问题,因此,2003年印度政府及时推出了《科学技术政策》,适时地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战略和措施。由此可见,印度的科技政策和科技规划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从而为高新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培养,重视科技的普及

在1958年《科学政策决议》中,印度政府充分肯定科学知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把造就大批优秀科学家、完善科研体系和普及科技知识作为科技发展的目标。在这项政策的指引下,印度进入全面建设科技体系时期,逐渐建立起一大批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实验室,培养了大量优秀科技人才,为后来印度高新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印度政府认识到,要想成为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仅靠少数科学家是不够的。因为社会对科技的接受程度和公众对科技的理解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科技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全民中普及科学知识。通过全民普及科学知识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后备科技人才,帮助国民正确掌握和利用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曾经说,科学家是与未来结合紧密的少数群体。瓦杰帕伊总理也指出,科学只有与社会上多数人相结合才能为人们带来光明美好的未来。政府必须让科学惠及每一个人。印度2003年科技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印度每一个公民,不论男女老幼都能获得科学信息,以便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从而形成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让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人都充分地参与科技发展和应用活动。

4.特别注意国家安全,强调大力发展国防科技

长期的殖民统治,严重破坏了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也阻碍了印度科技进步。因此,在独立后社会经济发展中,印度历届政府特别注意国家安全,强调把独立自主作为立国之本,一直坚持大力发展科技特别是国防科技。长期以来,国防研发预算都远远高于政府在其他科技领域的研发预算。目前,国防研发仍然占印度政府研发预算总额的6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原子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海洋科技等高新科技与国家安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印度政府注意把核科技、航空航天科技和导弹技术等,作为国防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1948年刚独立,印度政府就成立原子能委员会,并开始制订和实施印度的核计划。1958年《科学政策决议》明确提出,要为国防科技培养所需人才,确保国防科技发展。印度长期坚持实施核计划和导弹计划,并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这也清楚表明印度政府一直强调大力发展国防科技。2003年印度政府出台的新科技政策,也特别强调要利用科技进步实现国家战略和安全目标。

5.紧跟科技发展前沿,特别注重高科技发展

首任总理尼赫鲁指出,一个民族要获得真正独立和振兴,就必须依托高科技发展。从那时起,印度开始向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进军。而后来印度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要归功于科技规划和计划的正确引导和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印度政府和科技界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为促进这些领域发展,政府不断出台新举措和计划,为高新技术发展提供巨大动力。为加强对新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支持,印度政府在机构设置上作了很大改变。

三、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