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123300000054

第54章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成就(4)

由于印度企业开发的软件质量优秀,也吸引世界大型软件研发公司到印度投资设立软件研发中心。现在,国际知名的大型软件公司如微软、英特尔等,都在印度设立了研发中心。印度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信息技术和数据服务流程的首选目的地和全球重要的软件研发中心。大量外资不断涌入和软件业飞速发展也使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升级换代成为可能。过去许多印度软件公司仅仅从事基本编程工作,现在却已开始向高端技术发展。许多公司为诸如英特尔公司和通用电器公司等跨国公司工作,从事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印度公司完成了空中客车公司A380机翼设计5%的工程;解决了困扰计算机的千年虫问题,使印度软件业声名鹊起。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认为,未来世界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而是印度。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超级大国。目前,印度软件研发人员接近100万,年产值超过300亿美元,年出口额达250多亿美元。印度软件企业正在积极向国际市场进军,不仅向中国市场进军,而且加速并购西方国家的信息技术公司。据印度半导体产业报告显示,未来十年,印度芯片设计公司估计将以每年13%的增长速度递增,从事芯片设计的公司可能从2005年的320家增加到2015年的1075家,芯片设计的总产值可从2005年的32亿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430亿美元。印度已吸引欧洲和美国的芯片设计公司在印度建立设计中心或外包中心,日本芯片设计公司K-Micro、SoCrates软件公司、Renesas技术公司也对在印度设立开发中心表示兴趣,并已同日本在印度的一些软件开发中心合作。

二、外包服务水平

1.外包服务业的产生

19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许多西方国家公司纷纷把信息数据处理业务外包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拥有大量工资低廉和英语流利的科技专业人才,19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高科技产业外包的最大受益国。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每天至少有2-3家外国公司开业,来自世界各国的科技企业在此从事包括生产、开发到售后服务等各项业务。美国公司约占印度外国高科技产业总投资的80%。来自美国的许多高科技公司,纷纷扩大在印度的投资,从事软件的研发、制造和售后服务等业务。

2.政府重视外包服务业

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全球高科技服务业转移提供的机遇,印度政府将软件技术产业的定义扩大到信息技术带动的相关服务产业,这些服务产业享受与软件产品同样的优惠政策。这极大地推动了软件服务产业的发展,使印度软件及相关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以软件及相关服务业为代表的软件产业成为印度服务业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据统计,2004-2005年度印度信息技术及相关服务业的年产值为280亿美元,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占78.7%。其中,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占58.6%;信息技术带动的相关外包服务占20.1%。

3.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

印度外包服务业在不断扩大规模和扩展领域的同时,正在逐渐加速向知识外包服务方面过渡。外包服务业务正在从以呼叫中心、数据录入和售后服务等位于价值链低端的业务,向市场分析、工程设计、法律咨询、专利申请等位于价值链高端的业务转移。在制药、生物技术、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汽车和航空业的研发和设计等技术支持服务业务等领域中,以知识服务为主的外包业务在不断扩大。目前,国际上60%的跨国企业都向印度外包业务。到2008年,印度外包服务业收入超过200亿美元,使印度在外包服务业务国际市场的份额上升到4.8%。印度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在2002年达到34万人,2004年增加到81万人,到2005年,软件从业人员就达到104万。

三、硬件制造技术

1.重视信息硬件制造

1991年开始实施硬件技术园区计划,到目前为止,已建成5个硬件技术园区,专门加工生产用于出口的电子硬件设备和配件。印度现有集成电路设计人员1万多人。从事嵌入式软件人员更多达6万多人,世界上25家最大芯片公司中有18家已在印度设立芯片设计中心,这些设计公司采用领先尖端的芯片设计技术。1999年初,印度政府批准在2002年前投资1亿卢比建设全国电话线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电讯基础设施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瓶颈”问题。2006年,印度政府发起半导体发展计划,旨在加速半导体产业发展。印度政府采取的鼓励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印度电子硬件产业发展。

2.信息技术研发能力提高

由于政府重视,印度在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方面的能力大为提高。一是开发和建立全球定位系统,如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现代化机场仪器设备;二是设计和开发气象仪器设备,如飓风预警雷达和甚高频雷达;三是开发癌症诊断和治疗仪器;四是开发光纤系统,如光纤节点控制器,光纤铁路信号系统,光纤遥控端等;五是开发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安全和电子政务相关的技术;六是开发可确保移动通讯安全可靠的数字移动无线装置原型机,其带有全双工语言和解码选择;七是设立13种印度地方语言技术解决方案中心,开发各类信息处理工具,促进印地方语人机对话;八是对一些制造业进行技术改进,如实现计算化能源管理和自动控制;九是自主研制成功200千伏200兆瓦全国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并配备最先进的数字监控和数据收集系统;十是在微电子技术中,开发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各类专用集成电路。电子硬件技术提高,推动因特网用户在印度迅速增加,其用户在1998年底仅为17万户,2006年9月份已增加到3700万户。

3.硬件制造迅速发展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印度成功研制了第五代计算机,还计划生产20美元笔记本电脑,其售价将远低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所谓“100美元笔记本电脑”,也远低于台湾华硕电脑生产的EeePC。华硕生产的EeePC为首款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商业渠道推出的超低价、缩减版笔记本电脑,其没有硬盘驱动,售价为200美元至400美元。印度在大型计算机制造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实力。1990年代初,印度浦那高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出印度首台PARAMA-9000型超级计算机,其运算能力达到160亿次/秒。1998年3月,印度科学家宣布研制的PARAM-10000超级计算机问世,号称亚洲第二大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达到每秒1000亿次。该计算机两项关键技术,一是互联开关,二是系统软件包(包括管理、故障排除、编译和工程方案的总体设计)都是印度自己开发的。因此,其可与美国克莱超级计算机相比,并已向德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家出口,从而彻底改变印度只有软件好的形象。该计算机研制成功表明,印度已进入仅包括美日两国的超级计算机俱乐部。目前,印度正在重点开发的电子信息技术有:高端计算机、无线技术、微电子、GPS硬件设备、光子学、微电子机械系统、下一代因特网、高端计算机网络安全和机器人、生物信息技术等,还在研究和开发农村信息化、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及适合大众的信息技术。

四、综合开发能力

长期以来,印度凭借着为欧美信息技术机构和科技公司提供低成本的技术服务而享有盛誉。现在,它正迅速发展为策略性研发中心,在自主研发和产品制造方面,也正迎头赶上。

1.电脑制造

印度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制造电脑硬件和开发软件的能力,正在建立电子设备试验与发展中心。印度在雷达、声呐和导航设备研发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印度电子设备和元件生产迅速增长。如今印度已能自己生产多种电脑。2001年,印度Simputer Trust集团推出一种简易掌上电脑,其使用简单、价格便宜,支持多种语言。这种电脑保证语言不是使用技术的障碍,能用印度方言阅读电子邮件和网页内容,这项功能是通过该电脑的信息标记语言用存储在机内的语音将文本转换成语言实现的。它还有内置浏览器、电子邮件软件和MP3播放器;其硬件配置为:StrongARM SA-110处理器;32MB DRAM内存;16MB闪存;无键盘,数据输入使用铁笔以3x3栅格轻轻敲入;有一个内置话筒、电话插孔、扬声器和一个USB连接器。这种电脑还配有智能卡,可存储个人优先选择的内容,允许个人定制,能使社区内许多人共同使用一台这种电脑。

2.机器人制造

2006年最大的行走式机器人“舞王”研制成功,使印度终于迈入机器人强国俱乐部。作为高科技代表的行走式机器人,是各国科技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能独立研制。该机器人所有的机械、电子和电路系统都是靠印度现有资源独立开发出来的。“舞王”身高约1.8米,重250多公斤,基座为六角形底盘,装有6条长腿,由18个轴控制,分别安装在底盘6个角上。在18台电子发动机带动下,每条腿都转动,形似一个巨大蜘蛛。其基座上还装有用于控制和监视的电脑。在一台无线台式电脑的遥控下,其不仅可行走、转弯,还可爬梯子、翻越45厘米高的障碍物。科学家还为它设计了好几种走姿,包括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行走,15分钟可在平地行走100米。其能携带用于检查和维修用的照相机、操纵器、监测仪等工具,有望在灾区或一些道路险恶的地方发挥作用。其测试负重就可达40公斤,最大载荷可为100公斤。长期以来,印度原子能部一直为火灾等事故所困扰,而仅靠普通人工,根本无法深入这些高辐射险境里排除事故隐患,必须需要像“舞王”这样能负重物的大型行走式机器人。与世界其他同类机器人相比,“舞王”性能较为稳定,且制造价格也相当低,如与“舞王”性能几乎相当的美国“奥德克斯”机器人造价约为200万美元,而“舞王”仅为4.79万美元。

$第四节 印度生物科技的发展

从195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从生物化学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科学,成为与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学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发展最快的现代科学之一。许多科学家甚至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科学世纪。生物技术是印度政府优先发展的又一科技领域。印度于1982年成立国家生物技术委员会,1986年成立生物技术局,该局管理和支持生物技术在农业等领域里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瓦杰帕伊总理在1999年印度第86届科技大会上指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印度今后重点发展的知识型产业”。为促进生物技术发展,生物技术局于2002年底起草“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草案)”。草案沿用印度发展信息技术采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制定了发展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经过近三十年努力,印度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生物技术研发体系,已拥有100多个国家研发实验室,300多个提供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学方面学位和学历的教育和培训机构,这些机构每年培养近50万名学生和1500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博士生;印度8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两万余名专业人员。这些机构涵盖生物技术研发所有领域,并在诸多生物科技领域获得重要发展,有些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印度科研人员在生物技术某些方面确立了自己的竞争地位,如动植物DNA重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对微生物和动物细胞的基因控制技术等。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推广应用,初步形成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专家认为,印度在未来几年里将成为世界生物技术产品市场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一、农业生物科技

印度政府对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十分重视。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印度农作物新品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生物化肥、生物农药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1.农作物新品种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重点是作物基因改良。早在1960年代,印度科学家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小麦新品种,在印度掀起“绿色革命”。印度已培育并种植许多抗病虫高产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并获得转基因烟草、水稻、芥子及鹰嘴豆等农作物新品种,还获得保存蛋白质及防止病虫害等的基因。到2003年,印度已培育并种植7种转基因小麦、1种转基因水稻、8种转基因玉米。通过基因改良,印度科学家使菊花、万寿菊、康乃馨等花卉产量和商业价值得到提高,大多芒果品种也得到改良;还把染色体消失技术应用于小麦与玉米杂交体系中,以期获取双、单倍体群体;还采用单个标志基因分析检测出大量标志性状,以提高小麦品质;还试图培育带有特殊分子标记的甘蔗属物种及其杂种;还完成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项目的染色体特定区域测序,其代表高等生物最精确最完整的测序,从所得50万以上单个序列中,分析了第11染色体上编码1443个基因的1650万个碱基对。印度科学家还就芥菜杂交种DMH-11在11个地点进行多点试验。

2.植物生物技术

印度政府支持林木、园艺和大田作物的研发项目,特别支持一些重要植物材料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大规模繁殖。印度应用分子标记鉴定植物的多样性,用转基因技术和分子生物育种方法提高一些品种的产量;分析喜马拉雅松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把分子工具用于基因组的评价和特征鉴定;在园艺植物方面生产无病优良的植物材料;为改良作物特别重视延长作物寿命和遗传特性的研究。在甘蔗基因组计划下,开展甘蔗EST测序,已向基因库提交25384个(碱基)顺序,约占74%,启动甘蔗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标志基因顺序;启动一个多研究院所网络计划,应用生物技术以改良茶叶、咖啡、黄麻和紫胶虫。

3.生物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