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一起去购物。在精挑细选、货比三家之后再买下货物,为孩子做出示范。教育孩子需要根据计划购物,告诫其用好每一件东西。买东西是为了使用,所以没有用的东西坚决不能买,并把这作为家庭的一条规矩。
一位父亲曾带着6岁的孩子逛了三家商店,目的是为了买一辆物美价廉的自行车。最后,父亲把省下来的10元钱买了一个孩子向往已久的乒乓球拍。这位父亲的做法很明智,他的行为给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明智消费,也让孩子了解到合理理财能让自己受益。这样,在孩子自己支配金钱时,他也会注意节俭,合理支出。
启示二:教导孩子合理地使用零用钱
父母应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必须用于特定基本需求的固定数量的“基金”,而最好不要无计划地给孩子钱。然后,可以另给一些可由孩子自由花费的零用钱,这一部分零用钱只是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分到的家庭收入的份额。并且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庭杂务。而额外的家庭杂务,比如,需雇人的杂务由孩子来完成时,父母就应付给孩子一笔额外的“佣金”。这笔额外的收入不仅会使孩子了解到劳动与报酬的关系,而且还会增加他们劳动的乐趣。
此外,当孩子们有什么事做得让父母高兴或失望时,不应通过增加零用钱或减少零用钱来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最好采取其他适当的方式来鼓励和教育孩子。
启示三:给孩子理财持家的机会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孩子们虽然接触了钱,但他们却很少接触到真正的生活。父母最好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买菜、交电话费等,使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父母每个月都需要支付哪些开支,最后会不会入不敷出,以及为什么有些东西命名需要却不能买等等。这样,孩子了解到了家中的开支,他就会明白金钱来之不易,自动去学习理财的方法,长大后自己独立生活也就不至于弄得收支失衡,焦头烂额了。
启示四:鼓励孩子自己挣钱
父母要让孩子小时候就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铺餐桌、铺床、擦桌椅、倒垃圾、扫地等等,再根据孩子的劳动付给他一定“佣金”。 做这些家事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劳动力,而且用自己的劳力、智力换取来的报酬,孩子会更加珍惜。今天,很多孩子可以无条件地得到高额的零用钱,难怪他们会有“不劳而获才是聪明人的做法”的错误观念。
鼓励孩子自己挣钱,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只有体会到了挣钱的不易,孩子才会改正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的坏习惯,而开始精心地计划自己的财务收支,这样就逐渐提高了他的理财能力。孩子在体验中也学会了理财的方法。
第二、怎样避免孩子的品德出轨
说谎--从此以后告别谎言
使孩子能够做到诚实,这就是教育的开端。
--[英]约翰·罗斯金
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说谎行为。孩子爱撒谎,是所有父母都头疼的事情。有的孩子很小时就开始撒谎,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不过,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多,有恶意的撒谎,也有善意的撒谎,其中大多数是善意的撒谎。举例说,孩子想去玩或看动画片,就说“老师没留作业”;孩子考试考不好,就说“我们没有考试”;孩子做错了事,就说“不知道哦,不是我”;孩子忘了带课本之类的东西,就说“我弄丢了”……
孩子说谎有多种原因,有的可以理解,有的不可以。小一点的孩子说谎一般是为了免受惩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让同伴羡慕。大一点的孩子说谎可能基于以下原因:保护隐私,如“我刚才不在这儿,所以没看见任何人”;考验权威,如“今天没有举行语文考试,不信你问我老师”;避免受窘,如“他们只请了女生,所以我没去”等。
虽然说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孩子习惯性地说谎或对关系重大的事情也不说实话,那么就成问题了。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所描写的:“对重要问题撒谎,使父母处理起来更困难,撒谎成为一个问题就更严重。撒谎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长了不信任,损坏了互相信任的关系。说谎意味着不尊重被骗对象,使得与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几乎变得不可能。”
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诚实。然而,这种愿望往往由于自己忽视了孩子撒谎而不能实现。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把孩子撒谎不当回事。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良好道德的形成,这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成就事业是没有好处的。
在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父母对孩子人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另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信给那位心理学家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的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都不一样。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一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而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个头大小都不一样。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现在,我们来进行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两块,你们两个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于是我们兄弟俩比赛除草,结果,我得到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取。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就要通过努力,这很公平。”
人的恶行常因未被制止而变本加厉,若还被鼓励,危害只会更严重。欺骗会导致信用的破产,人们都希望与诚实的人打交道,而不愿与说谎话的人合作。做父母的,必须帮助孩子彻底改掉爱撒谎的毛病。
启示一:告诉孩子实话
经常说谎的孩子往往出自父母经常说谎的家庭。另外,管教不多、甚至厌弃子女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容易变得不诚实。
尽管人人都承认自己说过谎,但父母应该意识到直接或间接的说谎会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就应该把所有事情都告诉孩子,有许多事情是他们不必知道的,比如大人的隐私或远远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的事情。即便如此,如果孩子偏要问父母,也应该照直对他们说,或换个方式说出来,完全没必要编瞎话骗孩子,带给孩子不良的影响。
启示二:鼓励孩子说实话
有些父母听了令人高兴的实话,就很开心,而听了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就会生气。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训斥打骂孩子。这样做只会压制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使他们不敢说真心话,变得更爱说谎。因此,父母应鼓励孩子说实话,让孩子养成说实话的好习惯。
启示三:冷静分析孩子说谎的动机
一旦发现孩子说了谎话,父母首先应冷静地分析孩子说谎的动机。要压住自己的火气,冷静地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认真听取孩子的申诉,分析一下孩子说谎的动机与理由。最后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根源,明确企图,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帮助性的思想教育,妥善地解决问题。
启示四:帮孩子养成诚实的习惯
想要让孩子养成诚实、不说谎的好习惯,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要注意对孩子的说话方式,注意不提供有利于说谎的机会,也不叫孩子回答一些带有一定强迫色彩的而孩子又不得不用谎话去辩护的问题。日常学习生活中,要相信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理解,不要轻易地怀疑、否定孩子,应该在家里不断地谈论诚实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使诚实成为道德的一部分,父母可以为孩子朗读一些强调诚实重要性的书籍,对鼓励孩子的诚实正直也是很有益的。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应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不能听之任之,但更不应呵斥与打骂。父母应当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不好的事情,父母不喜欢,孩子不应该再做了。如果父母听之任之,孩子便会以为自己说谎是正确的!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小小的谎言没有什么危害性,甚至还觉得他们很可爱。其实,撒谎一旦成了习惯,就会导致其他恶行的出现。当孩子长大后,这个习惯就会变成罪恶的源泉。
叛逆--面对说“不”的孩子
人们往往被自己亲手做的棍子打倒。
--英国谚语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再那么乖巧了,身上出现了一些抵触情绪,比如对父母的话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对乃至反抗等。这种情绪如任其发展就会形成逆反心理,阻碍孩子的人生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孩子的这种不良心理。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表现为叛逆。但有时孩子讲了一句错话或办错了一件事,父母感到不满意,就大声训斥或责骂,孩子受到刺激,才变得大声对抗,甚至以沉默抗议。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形成逆反心理。事实上,父母的专制管教方式并不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行得通。个别温顺的小孩会顺服父母的权威,然而个别较刚烈的孩子则会反弹,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逆反心理。有些逆反心理严重的孩子,甚至无论父母说什么他都反对。
东东小时候很可爱,也很惹人喜欢,可是不知从何时起,他学会了发脾气,而且变得极为固执。无论妈妈和他说什么,他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一个“不”字,就连平时最爱吃的巧克力,当妈妈问他要不要吃时,他也会说不吃。每次东东想干什么或想要什么时,父母必须立即给予满足,他根本就不容父母说话。为此,爸爸没少批评他,但也无济于事。
孩子对父母产生的对抗性的消极心理,是孩子逆反心理的具体体现,表现是父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偏不做,而父母不让他们做的,他们却非做不可。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有时候,可接受范围内的叛逆行为,是和孩子的年龄有关系的,是其成长的必经过程。孩子有少许的叛逆行为,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过于关注,认为他是学坏了。应该像以往一样关怀他、教育他,到了某个阶段,这种叛逆行为就会自动消失了。
启示一: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大多时候,父母都应当超脱自己的角色,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孩子叛逆的根源。因为有时候,孩子叛逆的根源是在父母身上的。父母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做孩子的榜样;如果原因是在坏朋友身上,就应对孩子讲明道理,禁止他们再和坏朋友来往。很多父母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但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因此,父母应该在必要时超脱家长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进行交流,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从不同角度对待孩子,从感情上、从事件因果上与孩子达成一致,做一些适当的让步。
启示二: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父母不要轻易地对孩子说“不”。当孩子们产生自我意识后,他们就希望自己和大人有平等地位,对大人的要求也是有选择地接受。此时,父母对孩子的行动不应轻易干涉。如果需要孩子必须顺从的话,也不应用强制或命令式的口吻,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让他自己做出选择。对于孩子很喜欢做的事,父母最好也不要滥加命令。有些父母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性,对孩子喜欢做的事也要下达命令,使得孩子反而不做了。有个中学生说,他正准备看完电视就去做作业,结果妈妈说了一句“还不学外语去”,听了以后,他反而不想去了。所以,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以免使孩子形成对立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