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李白与地域文化
1166500000014

第14章 李白在巴蜀的事迹 诗作及交游考(1)

李白从诞生至“仗剑去国”,在蜀中生活了二十五年,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刻苦攻读,吟诗作赋,留下了三十多篇诗作;他行侠仗义,广交朋友,好游名山,足迹遍布川西北。历代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在他所到之处修建了纪念性建筑,现将他在蜀中的事迹、遗迹游踪、诗作、交游等作一考察。

$第一节 李白在巴蜀的遗迹、游踪

李白诞生地江油青莲镇,北离江油城区15公里,南距绵阳城区30公里,坐落在一片肥美的平坝上,“涪江中泻而左旋,盘江迂回而右抱”,东邻天宝山,北依太华山,西北和西南可遥望云雾漫漫的戴天山、紫云山。在唐代这里称清廉乡,因盘江古名廉水,盘江上游有一段河名清溪,清廉乡就因这清、廉二水而得名。(一说廉水清澈见底,有“濂水清清”之诗意,故名清廉)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廉泉让水之名。据《太平寰宇记》卷八三载:“彰明乡。廉泉让水:伯年梓潼人,宋明帝因问曰:‘卿乡有贪泉否?’对曰:‘臣居梁益之地,有廉泉让水,不闻有贪泉。’帝嘉之,即拜蜀郡太守。”在青莲镇的文丰村(原名廉泉村)至今尚可寻找到廉泉井、廉泉寺的遗址。让水之名至今还在用。清廉曾是彰明县的治所,《太平寰宇记》卷八三:“彰明县,本汉涪城地,西魏昌隆县地。初在清廉乡,大同四年移于让水,魏移孟津里。唐先天元年避庙讳改为昌明县。天宝中江水圯,建中元年移于旧县,即今里也。今改为彰明。”至1958年彰明县并入江油县。

李白诞生的具体地点在今青莲镇天宝山上的陇西院。据杨遂撰写“旧宅碑”云:“先生旧宅在青莲乡……今旧宅已为浮屠者居之。”稍后,杨天惠在《彰明逸事》中记载:“闻唐李白本邑人……清廉乡故居遗地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北宋杜田《杜诗补遗》也有类似记载,三则宋代史料都证实陇西院是李白故居。因李白是绝嗣之家,其故居无后代居住,成为僧人所住的地方,但为了纪念李白祖籍是陇西,又自称“陇西布衣”,故名陇西院。虽多次遭战火毁坏,但历代都在重建,现存的陇西院大门还是清乾隆时期建的,门口有一副对联是:“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光绪年间增修仓吉殿、蓥华殿、地母殿、太白殿,塑有李白像,后大部分被拆毁,仅存仓吉殿、太白殿,1961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总志》载:“蛮婆渡,在江油青莲坝,相传李白母浣纱于此,有鱼跃入篮内,烹食之,觉有孕,是生白。”这则民间传说由来已久,李母为少数民族,俗称蛮婆,常在渡口浣纱,而称蛮婆渡,是纪念李白母亲的意思,后觉不雅而称漫波渡,成为青莲乡的代称。青莲乡在唐代为清廉乡,李白自称“青莲居士”,其中也含与家乡谐音的意思。到宋代,家乡人为纪念李白就把清廉乡改为青莲乡,在北宋杨遂的《旧宅碑》和赵汴的《成都古今记》中皆名“青莲乡”。

李白故里人民为纪念李白,而建太白祠,位于陇西院南一公里处。据当地世代传说,李白供奉翰林时,家乡人就给他在盘江边,李白母亲常浣纱的青莲渡口附近建修了翰林府,但李白一直未回来住。到宋代就在翰林府附近修建太白祠。据《彰明县志》记载:“邑之青莲乡有李太白先生祠宇,历宋迄明,废于兵燹,其址仅存。”清乾隆四十一年(1777)彰明县令廖方臬集资重建,保留至今。1961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扩建,新修白玉堂、思贤亭。太白祠是李白故里最早的李白纪念馆,迄今已有千年历史。

在李白故里纪念李白的建筑还有名贤祠、太白楼、衣冠墓等。名贤祠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以崇祀李白为主,辅以唐代以来造福地方的贤者、清官,如杨遂、杨天惠等。名贤祠位于青莲镇街上,一年一度,祭祀先贤,成为风习,名贤祠后来改做小学校。名贤祠旁的李白衣冠墓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彰明县志》载:“太白固有墓,墓不在蜀,而彰明人曰:此固桑梓地也……于是相议为衣冠墓,具服章如唐制,敛以诗集,筑于仙人旧馆之右,环植花木。碑题‘唐翰林学士李太白之墓’。”原碑已毁,1963年重兴立碑,题为“李白衣冠墓”。太白楼建于清代中叶,耸立于青莲镇中街,高十多米,楼分三层,第一层供有李白塑像。此外在陇西院前面的月圆村建有文风阁,楼分三层,一楼正殿供奉太白像,每年庙会,香火特盛,表达了故乡人民对李白的崇敬和怀念。可惜太白楼与文风阁都已拆毁。现在天宝山顶重建了太白楼。

李白祖籍陇西,其先辈谪居西域,其父为避祸逃到彰明清廉乡隐居,而后生下李白及胞妹李月圆。李白在清廉的家并非大家族,而是小家庭。他在诗歌中称兄道弟,他本人排行十二,人称“李十二”,是按当时习俗认的家门,并非是一个家庭的人。在李白故里,李白亲属的遗迹只有粉竹楼、月圆墓。《彰明逸事》云,李白“有妹月圆,前嫁邑子,留不去,以故葬邑下。墓今在陇西院旁百步外。或传院乃其所舍云”。可见北宋就已有月圆墓。从唐到清,月圆墓一直受到保护,几经累土立碑,至今犹存于陇西院。现在的“唐李月圆之墓”碑是1964年重新勒石。在青莲场北,太华山麓有李月圆居住的粉竹楼。据《彰明县志》载:“粉竹楼,县西南十五里,青莲场侧,李白为妹月圆造,遗址尚存,土人增葺,中奉太白、月圆木主。”传说李月圆常将脂粉水泼在楼下竹丛,年深日久,翠竹为白粉所饰,故称“粉竹楼”。粉竹楼屡经兴废,现存山门是道光十七年(1837)兴建,山门前尚存“重修粉竹楼记”碑,碑文云:“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迨兵燹后,庙宇倾圮,基址犹存。”清代重建的粉竹楼是四合院式庙堂,进门为戏台,两旁为厢房,正殿供李月圆像,后庙堂拆毁,仅存大门,196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将彰明镇的古太白楼的材料拆迁至此,重修粉竹楼,楼前院中塑李月圆像,坐在粉竹丛中。粉竹楼后约五百米,有洗墨池,直径约一米,水呈墨绿色,传说是李白及其妹洗涮笔砚处。1963年在池旁立石栏,并刻有“李白洗墨池”。李白的父母无遗迹留下,王琦说:“太白诗中绝无思亲之句,疑其迁化久矣。”这种怀疑与当地民间传说符合,李白的父母在李白出名之前去世,当时李父既不富也不贵,不是当地门阀世族,默默去世,草草埋葬,墓地难于找寻。李白之父母去世后仅有李月圆在家乡,李白及其子孙又一直来归蜀,故其妹将故居陇西院捐出来做僧房。李月圆去世时,李白已天下出名,爱兄及妹,故李月圆故居粉竹楼和墓能保留至今。

李白从五岁开始发蒙读书,在李白故里一直流传着“铁杵磨针”的故事。李白自恃聪明,学习不刻苦,贪玩好耍,有一天在家门前看到一位老婆婆在溪边磨铁杵,李白问:“磨它做什么?”老婆婆回答:“磨针。”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怎么能磨成针?”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大受启发,从此刻苦攻读,陇西院前的小溪也称作磨针溪。20世纪80年代,全国青少年捐零花钱在磨针溪边建了磨针亭。据《方舆览胜》载:“磨针溪在眉山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自感其意,还卒业。”故事相同,而地点不同。“铁杵磨针”的确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很富哲理的传说故事,用不着考证是否确有其事,不过发生的地点在李白故居前比较符合情理。少年李白不会跑到几百里外的象耳山中去逃学。“天才出于勤奋”,李白才华横溢正是由于他从小刻苦学习。他自叙:“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借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他有一位文学修养很高的父亲指导他学习,他说:“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李白的少年是在刻苦学习中度过的。

李白从小到老,一生都爱皎洁的明月,他的胞妹叫李月圆,给儿子取名明月奴。他的少作也描写明月,他十岁时写的《萤火虫》就有“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在五首五律中就有两首是描写明月。在李白家乡的民间传说中就有李白爱月的故事,还有几处遗迹,如月爱寺,《彰明县志》载:“月爱寺在县西十五里,《通志》载有七星井,唐时凿,覆以七孔石,月光下照,如众星抱月,世传李白游此赏月故名。”月爱寺距青莲场约七公里,在今河西乡月爱村,相传在村口大路边有大黄连树两根,树下有古井一口,人们常在此歇脚乘凉,取水解渴,晚上赏月。李白也常来此赏月,后人为怀念李白的才华和人品,就在此处修寺庙,取名“月爱寺”,是“李白爱月,月爱李白”的意思。据《龙安府志》载:“月爱寺建自唐代,寺前有老荫堂,七星井一口。”清乾隆年间迁修于原寺之西,占地十余亩,其中有大佛殿、孔子殿、太白殿,殿中的李白像神采奕奕,殿后有月池,形如半月,以纪念李白赏月。道光三年(1823)还重建过,后被破坏。现在月爱寺已经重建,寺内供有李白、李月圆像,七星古井依然存在。指月庵也是纪念李白的寺庙,据《江油县志》(光绪版)载:“指月庵在县南三十五里,康熙间建,李太白读书台在此。左有太白井,右有饮马池。”指月庵也是传说李白赏月读书之处,距李白故居不远。

李白十五岁时,离开青莲乡去彰明县做小吏,最早的记载是北宋熙宁戊申年(1068)立在江油匡山上的《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以下简称“住持碑”):“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坪有十载。”30年后,杨天惠在《彰明逸事》中,对做小吏的事较详记载:“元符二年(1099)春正月,天惠补令于此,从学士大夫求闻逸事。闻白本邑人,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太白亟以诗谢云: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必问牵牛?’令惊异不问。稍亲,招引侍砚席,令一日赋山火诗云:‘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思轧不属,太白从旁缀其下句云‘焰随红日远,烟逐暮云飞。’令惭止。顷之,从令观涨,有女子溺死江上,令复苦吟云: ‘二八谁家女?飘来依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太白辄应声继之云:‘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令滋不悦。太白恐,弃去,隐居戴天大匡山。”北宋宣和五年(1123)彰明县令在大匡山立的《谪仙祠堂记》碑(简称“祠堂碑”)记载:李白曾“为邑小吏”。明代学者曹学佺《万县西太白祠堂记》碑云:“太白先生,金行之精,产于昌明,起家小吏,不习逢迎。”杨天惠的记载和三通碑刻都说李白少年时曾做过小吏。

根据“住持碑”和《彰明逸事》记载:李白是少年时做小吏,后来上大匡山隐居读书约十年,李白25岁时出蜀,他做小吏应当是15岁。做的时候不久,从春天烧山火播种季节,到夏秋涨大水,李白续诗得罪县令,离开了昌明县衙。

李白在昌明县因做过小吏,又是昌明县的人,因而在昌明(五代后改名彰明)有不少的纪念性建筑和遗迹。在彰明县城附近的涪江渡口叫谪仙渡,因李白从青莲乡到县城常从此处渡江而得名,今尚存清同治四年(1865)立的谪仙渡石碑,上刻“谪仙义渡,雇工撑船,一切往来,不取船钱”十六个大字。谪仙渡再往上游约五公里,又有白至渡,相传是李白渡河处。彰明人民为怀念李白,在彰明县城及附近建有太白祠、青莲书院、儒林寺、长庚寺等。据《彰明县志》(1937年草稿本)载:“道光二十七年(1837)知县牛树海改立南坛,迁神主于青莲书院楼上,名曰太白楼,则旧祠已废。民国改青莲书院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又购民宅于南市,迁神主祀之,虽名曰祠,而祭田无有,实等于废。”《龙安府志》(道光版)载:“太白祠,一在城内青莲书院,一在漫波渡。”清同治年间编的《彰明县志》附《邑侯胡整新建青莲书院记》云:“癸酉(1753)冬,余莅兹土,考古稽令,如李太白先生与杜工部,诗名同冠盛唐。青莲渡是其故里,天宝山诸名胜是其曾游息之地,南郊乃建祠之所。无论故居离黍祀祭缺,然即屹屹残碑亦没荒草。抑且庠序未兴,有志帖括者,每若无肆业之所,予甚悯焉!岁丙子(1756)详请设立祠学……择地于学宫西,建青莲祠三间……建书院正房三间,东西廊六间。”文中说“南郊乃建祠之所……屹屹残碑亦没荒草”,说明最早的彰明太白祠建在彰明城南,“残碑”指北宋杨遂立的“旧宅碑”,一直到李白纪念馆建馆后才搬到馆内珍藏,说明彰明的太白祠在北宋初就已经有了。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彰明县令胡整,鉴于城南太白祠荒芜,在城内南街建立了青莲祠及书院。道光二十七年(1837)县令牛树海把原太白祠改立为南坛,将祠中的太白像迁在青莲书院楼上,此楼名为太白楼,太白祠与青莲书院也就完全合而为一。民国年间青莲书院已改为学校,而其中的太白祠、太白楼尚存。据《彰明县志》记载:每年十一月十五日,李白诞生之日,要“遵颁发祀典致祭”,“岁以仲冬望日致祭,主祭官公服诣祠,祭品帛一、羊一、豕一、笾四、豆四、尊各一、爵三,行二跪六扣礼,祝文曰‘先生瑞毓长庚,幕天席地,仙骨性成,相士风尘,再造唐京,宫门骂贼,忠胆如生,放言天末,志洁以清,文光万丈,协被星精,鬼神其泣,风雨攸惊,兹当诞日,式荐粢盛,山高水长,先生之风’”。一年一度的祭典表达了故乡人民对李白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彰明县的文人学士还组织过青莲学会,举行吟唱会,纪念李白。

1949年后,青莲书院院址演变为江油二中,又名治城中学,太白楼犹存。至1985年,太白楼迁建于青莲镇粉竹楼内,原青莲书院及太白祠已无痕迹可辨!最早的太白祠,曾一度改为南坛,后又改建为长庚寺,也是为了纪念李白,寺名取李白出世传说,“长庚入梦”太白金星下凡的意思,后长庚寺废,现在由当地村民集资重建长庚寺,供奉“太白李长庚神位”。儒林寺在彰明县城东关外半里许,原为古庙,明末毁于兵火,在道光十九年(1839)、同治七年(1868)、光绪二十三年(1897)曾三次重建和扩建,以祀本邑儒林,每年李太白生日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后破败不堪,至1960年,农民在寺地开荒种地,现在由民间集资重建了儒林寺。

李白在彰明做小吏,也可算是他的第一次出仕,却并不如意,其顶头上司又是那么一个俗不可耐之人。李白胸怀大志,当然不甘心屈居于昏庸的县令之下,在他因续诗而得罪了县令之后,只好退隐匡山,但这次退隐,并不是像他父亲那样“高卧云林,不求禄仕”,而是以退为进,通过不平凡的道路去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李白第一次隐居的时间正值开元初年,那时李隆基刚刚当上皇帝,尚能励精图治,选贤举能,广开才路,颁发了《搜扬怀才隐逸敕》、《求访武士敕》,这些做法使少年李白受到极大鼓舞。

第一次出仕使他看见了县令之类的小官昏庸无能,不屑与之为伍,看不起小官,不想一步步往上爬,而是想“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平步青云,直接得到皇帝的赏识。为此他需要排除尘世的干扰,选择清幽的环境,刻苦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为积极入世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