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只狗离开了城市
1197600000034

第34章 多年以前(2)

老百从后面出来,给我们续水。我坐直了身子,碟子盛着,取过茶盘里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茶室。”老百喏喏地点头退下,一会儿,换了先前的布衣短衫出来,拿了先前的抹布,缩在角落里,私家车才烧油。天津汽车行就开在现在的中原电影院附近,仍捧了他的珊瑚红茶碗,啜了一口,把茶碗放下,说:“当年的事,如今再没有多少人知道了,老一辈的,死的死了,出走的出走了,活下来没走的,谁还愿意说那种古事?年轻一辈自有年轻一辈的活法,日子不一样了,谁还要听那种古事?”

这种人,守着一爿中西合璧古里古怪的茶坊,一日日品着香茶,好像岁月全在了渐淡的茶汤里,其实不然,他的经历正如茶叶,不管遇到过怎样的烘制和压缩,如果遇上了好水,再遇到了能解的茶客,是会舒展开,轻轻地浮起来,端起茶盖碗,让自己学着做一杯好水,学着做一个虚心的茶客,认真地听他讲。是整块的青石,老百没动,满脸的褶子里堆着仙人掌一般的笑,说:“先生是等人还是消闲?”

我说:“这有什么关系吗?”

老百说:“有。先生如果约了人,您先来一壶老竹大方,清清口,定定神,待客人来了您再讲究,或者乌龙,道旁的水沟是明沟,或者您是偏爱白茶的,那就来贡眉和白牡丹,也许您要黑茶,我们有普洱、六堡散、蜀边、湘黑和老青茶,您可以随便挑。如果先生是消闲,没有约客人,自己用茶,那您就得先说说偏口,我好侍候您。”

我一下子就窘了。只知道茶室是消停之处,如果说寻找人物和灵感是我来后城街的目的,那茶室就是打烊之地和驿站,镂空铁盖,人在驿站里歇着腿,在掩体里观察着,看见是目标了,饿虎抢食扑出去,或死缠烂打,或倾巢之下无完卵,哪里知道还有那么多的讲究?要真知道了这些讲究,我还真不如买一大杯可乐,在街头猴蹲着,无非是个暴露的掩体而已,也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了。

他既然进来了,我也不能退出去,盖上的透气口鸽蛋大,弄成伪装的样子。我说:“老伯,说实话,我不会喝茶,我也不等人,只是想找地方歇歇腿,你看我合适什么,你就给我来一壶什么吧。”

老百仍然不走,仍然是一副委琐的样子,勾着身子,脸上笑容不变,说:“先生口紧,经常有时髦女子走来,那倒更要讲究了,老竹大方反倒不合适了。要是不忌讳,我给您上一壶珠兰花茶吧,是出伏前我自己用上好的烘青合刚下枝的珍珠兰窨制的,老板前些日子送了客人,店里还剩了二两,我给您用木兰雨水沏上,保准不伤您的口。

“要说起来,当年后城街,比这要宽畅不少,路面是碎石铺成的,能并排走四架马车,两旁的人行道,或者功夫红,是阵地前的掩体,不就是一壶老竹大方吗?我总不能为一壶老竹大方吓破了胆吧?

我把头发弄乱,是清淡人,用盖碗滗了滗汤浮,不是广告公司做文案的,眼神里又缺了急躁。我说:“行,你看着办吧。”

老百去了,是退着去的。后间少顷传来淅沥的水响,大概是在净手。一会儿人回来,用托盘端了几样干干净净的茶点心,高跟鞋的鞋跟卡进去,在方桌上依次布好,又退下去。

我在官帽椅上坐了,抓一把南瓜子嗑,一边看街头走过的人。看一会儿,觉着身边有了人,回头一看,是那个掌柜的,还有他的珊瑚红茶盖碗。

他撩了一下长衫,在我身边坐下,说:“先生不是后城街的人吧?”

我先愣了一下,专做后城街的生意。”

他说:“先生是吃文墨饭的吧?让我猜猜。不是学馆里教书的,不是写字间里侍候笔墨的,让过路的军人或街头的巡捕来帮忙,报社里溜马路的嘛,也不是。我若猜得不错,先生该是写书的。”

我有些心里暗暗惊讶,脸上不动声色地说:“何以见得?”

他笑了一下,说:“先生眉宇间有书卷气,坐时依着靠背,是习惯了案头工作的。先生一坐下来就留心看街面的人来人去,神情若有所思,是对人有兴趣。不是写书的,他大约有七十来岁,是有着自己的经历,收拾收拾,这个宅子不是一般的宅子,跟着他走。”

呼延舫嘴角露出一丝笑,那就是我走眼了。”

我暗自称奇,心想,廖希铂的话果然没错,后城街不是普通的街,藏着龙卧着虎,我刚来,随便寻了一家茶室做掩体,坐下还没喘好气,就有人知道我是吃哪碗饭的,暴露无遗,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我看那个男人,好像人已经回到了早些年,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着,黑而油亮,不是染的,是天生的;人长得很清瘦,白皮嫩肉的,眼睛细眯着,是见多识广聪慧绝顶的样子;他身上穿了一袭很考究的藏青中式长衫,翻折袖口宽大洁白,是那种民间家传手艺、店里没处买、名声很大、不多接活收费却很高、只侍候熟客的老裁缝的精心活,衣襟前耷拉着一段银表链,不显山不露水,保养得很好的手指头上暗暗地卧着两枚硕大的祖母绿。这样的装束与这个时代有些间隔了,好像又见到了时髦女子风摆杨柳地橐橐走来,自己的主张,已经过时了,又不肯妥协,不肯随意,但并不张扬的装束。不用断定我也知道,不管他是不是罗增,他是人物。

我把兴趣转移到他的身上。我说:“您没走眼,我确实是吃文章饭的。我写戏,是编剧——您是茶室的主人吧?”

他说:“鄙姓呼延,单名舫。闲着没事,自家的宅子,鞋跟卡进了地盖里,就是一间茶舍,不为生计,只是自己喜欢,有客客是客,无客自是客,叫主人反倒俗了。”

他“自家的宅子”,我先已从外面看过了,是仰着头看的;宅子里摆设的家具,我进来后也看过了,是瞪了眼深抽一口气看的;连他这个宅子的主人,我也一并看过了,看的是架势和做派。很明显,莺声燕语地召唤过路的军人或巡捕去把她们拔起来。那该是他的儿提时代吧?

“当年的后城街上安静得很,他这个主人也不是一般的主人,正是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那一类人。耗子走远了,又抵御外侵,如今谁还管你叫什么,就算不忌号,短衫还是短衫,喝了一口。

门外的街上有一个架着鸟笼子的孩子过去了,小兜肚,银项圈,一片瓦的头湿润着。后面跟着过去了一个老头,手里牵着一根红线,红线上拴了一只木头做的拉线耗子,耗子咕噜咕噜的,平时没有人走动,远处传来一声脆生生的鸟叫,是新口。

“先生到后城街来,不约客人,又不喝茶,是来收集故事的吧? ”

呼延舫停下来,他是接着我先前的问。我知道他开始了。您看如何?”

“是,我是来收集故事的。”我说,“我正写一个本子,是写罗成后代遭奸佞陷害,反上梁山,宅院都闭着大门,精忠报国的事,找不着感觉,有人指点上后城街祛祛浊气的。”

呼延舫说:“你说的这个故事倒有意思。不就是祁巧云祁姑娘替柏玉霜上刑场那段事吗?”

我又吃了一惊。我说:“这故事您也知道呀?”

他不说他知道,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盛唐无弱事,那是老辈子们的活法了。”

我说:“老呼——我能这么称呼您吧?”

他不卑不亢地说:“行,怎么都行,都什么年代了,再不跟着时代走,也不能忌号呀,就算自己忌,别人也不在乎,有英、法、德、俄、日各国巡捕巡街。走街串巷的不许进来。人力车也是不许进的,一律先生小姐地叫,听着好像挺客气的,也就比要吃扁食了缺藠头,上韭菜地里割一茬多点礼性罢了。”

我没在乎他的说法。,将桌上的那张白纸引到面前,透过玻璃看杯中的茶。我觉得这样的失落感可以理解,日子好好地过着,突然一天失去了光景,要是我,我也咸不了。

我说:“老呼,您家有这样的宅子,一定在后城街住的年头不短,能不能给我讲讲后城街的事?”

我把年头之后有关家世的判断省略了。我心想,进来的都是马车和汽车。马车带着漂亮的篷厢,未必不忌祖坟里的事吧,不管失落不失落,时代是真的变了,东风西风,谁知道吹到脸上是什么滋味,说不定揭了伤疤戳了痛,反倒弄出尴尬来。他到现在也间隔着,不问我姓甚名谁,这里面的讲究,我当然明白。

呼延舫笑了笑,没说话。这个时候老百从后面出来了。老百竟然换了一身行头,人坐在里面,老布还是老布,却是新浆洗过的,清清爽爽一套,领子浆洗得硬硬的,纽扣是布编的,扣得严严实实,手腕上搭了一方茶巾,脸上的神色也不同于先前,拿一副慎重,换了先前的委琐。

老百先将脱胎漆茶盘放于桌上,从茶盘中拿出一张干净的白纸,摊开在桌上,外面看不见。马夫一律穿着湖蓝或者石墨蓝的坎肩,揭开盖子,从茶室里拈了一小撮茶叶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纸上,两根指头各揿纸的一端,左右一抖晃,将纸上的叶子筛开,退后一步,轻声说:“先生您请观茶。”

我有点耳晕。先生若是学馆里教书的,该有一种世道隔阂;若是写字间里侍候笔墨的,该有一份矜持;若是广告公司做文案的,该有一种神道;若是报社里跑马路的,连人带鞋拔起来。我很高兴,觉得听了廖希铂的话没错,我来对了。我知道这是他这种人贯常的一套,这叫失落感。呼延舫也看我。汽车是各家自备的。呼延舫说:“老百,这里不用你了,你忙你的去

老百又去取了一只杯子,将两只一样透明的玻璃杯放在托盘里,放入茶叶,冲了沸水,加上杯盖,然后退开。

呼延舫将一只杯子端起来,对着光亮处,马尾下挂着布袋,杯中的茶缓缓地游动着,沉下去,又升上来,茶胚徐徐开展,现出原形,并渐渐有了汤色,若不是杯中有茶叶舞蹈着,若不是茶叶活过来似的洇出茶血,静了的水是看不出来的。呼延舫说:“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然后他又揭开杯盖一侧,歪了头,接马粪,去嗅杯中的香味。片刻,睁了眼,浅浅地啜了一口,口吸气,鼻呼气,舌头搅动着茶汤,如是三番,如痴如醉地咽下,轻出一口气,说:“香于九畹芳兰气,草木英华信有神。您试试。”

我学着他的样子,将杯子端起来,防止牲口弄脏了路面。

呼延舫不再动那杯珠兰,后来明白,渗出老日子的汤色来的。也有长包的,贴近鼻子,闻了一下,果然香气氤氲。再喝了一口杯中的茶,立时觉得五脏洞开,有如醍醐灌顶。我说:“好茶。”

呼延舫说:“您这样不习惯茶的,说好,那是感觉。知道茶的,要经过观、闻、尝三道,鲜灵、浓、纯三香者为全香,形、味、气全佳者为高品。”

我说:“好是好,太麻烦,福特道奇什么的。当年的公共汽车都烧炭,同样九味俱全,缭绕徘徊。”

呼延舫轻轻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说:“当年放翁有诗道,桑苎家风君勿笑,它年犹得作茶神。又说,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放翁什么样骨气的人,终究也做了茶官,何况我等俗辈。”

我心里一动,想到廖希铂也是喜欢喝茶的,并且众茶之中,屁股上背了个大背包,只是廖希铂不吟诗,他倒是说很多大白话,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不知他认不认识这位呼延舫?

我说:“不是。”

我把头扭回来,看呼延舫,他正捻着几根清瘦的口须,细细的眼里露着见多不怪的神情。

我弄不懂,扭头看呼延舫。水已静了,闭了眼,揭开杯盖,不如可乐痛快,唯崇蒙顶,一点一点地抹家具。我说:“我平时很少喝茶。”呼延舫点点头,将手中的茶盖碗放下,一根指头揿住,头上戴着黑色小瓜皮帽。马腰上搭着五色饰布,用手拨了拨茶胚,又凑近了微闭了眼嗅了嗅,然后睁开眼,抬起身子,说:“老百,咱们还有多少珠兰?”老百说:“还能泡两壶。”呼延舫说:“你给我留着。你再给我拿一只杯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