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1198200000042

第42章 准备往生 生病示寂(4)

昌臻法师传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书名从《尘缘梦影》偶然被定为《持一句佛号 回家》;从2010年如约完成到2012年出版,其间自有它的密意和因缘在。

在等待出版机缘的那段时间里,我收到一封信,正是这封信,让我毅然发愿:一定要还阅读权和话语权给广大的读者!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亲聆老法师的教诲,受到怎样做人怎样学佛的熏陶!为了更加谨慎,也为了得到一种冥冥之中的指引和加持,我采取了书中写到过的印光大师所开示的方法:抓阄。得出的结果,竟然和昌臻法师在走与留的纠结上得出的结论一样:2比1胜!我想这就是不可违背的密意吧。因此,当2012就这样悄然来临的时候,这本书出版的因缘也成熟了,在毫无个人意志的参与下,书名也因为一个偶然,变成了大家欢喜接纳的《持一句佛号 回家》。

在此,我要感谢四川省宗教局、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文艺出版社的严格审批和把关,感谢杨伯明先生的指导,感谢慧眼识珠的本书组稿、设计邹小工女士,感谢给本书提出宝贵意见的刘老师、责任编辑郭健,感谢魏东女士的协助,感谢为此书付出了劳动的所有人,还要感谢给我写信的人们,要没有这些顺、逆助缘,就没有这本书的出版。同时,更要感谢正在阅读此书的你。

从写完此书到出版整个过程,面对种种莫名其妙而来的障碍,对我而言,是一个艰巨的实修过程,让我明白:学佛修行就是在当下起心动念处用功!就是在当下用佛的智慧,指引自己去处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只有在面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挑战时,才能真正测出我们内在的平静、洞察力与慈悲的进展。

让我们静心净心,开启内在的智慧,持一句佛号 回家吧!

作者 谭天

2012年10月

浮华世间的一抹清凉

——代跋

审校完谭天撰写的《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一书,难掩心中对昌臻法师的敬仰。昌臻老法师丰富曲折、艰苦求法、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一生,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

老法师出生在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家庭,自幼秉承了中国文人的优良品质。这种优良品质主要体现在对于真理的追求和躬行实践上面。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就是真理。将“道”看得来比生命更重,自然就应当依“道”而行。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注重自己的伦理道德修养,时时刻刻以内在的道德来约束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通过修身、齐家,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在具体的行持上,则遵循中国圣贤“择善而固执之”的教导,刻苦学习,依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次第来实现这一理想。

昌臻老法师的一生,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知识和真理,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道德境界,“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让这种崇高思想境界和社会责任感来孜孜不倦地教导民众。因此,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都能保持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坚定自己的操守,而要维护和强化这种良心和操守,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极高的智慧。这种极高的智慧,在他看来,只有佛法才能够全方位提供。

了解这一点,也就了解昌臻老法师早年从仕,长期从事教育和医疗工作,以及后来以75岁高龄接受离欲上人嘱托,毅然出家,重修报国寺,培养后继人才,并积极弘扬净土法门的种种事业的深层次的原因。

让人欣然的是,在本书中,作者较好地体现了老法师追求真理的次第。

谭天是一位作家,也是资深媒体人,擅长纪实文本的写作。她曾经访谈撰写过近百位文化艺术界人士,往往能够用不多的笔墨,准确勾画出受访者的主要状态及精神风貌。

不仅如此,她也是一位净土法门的践行者。早年皈依成都文殊院宽霖大和尚,是老和尚在家学子,对净土修行有一定体悟。因此,无论从文笔的准确精练还是对佛法的认识上看,谭天所写的《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记者、作者、行者,这三者身份的交织,体现在这本书中,就形成了该书的特色。

我认为,这部传记有以下五个特色:

首先,内容可信,资料丰富。昌臻法师一贯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也从未想过后人要为他立传。为了做到言之有据,作者对当年与老法师有交往和接触的人士进行了大量的采访,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许多材料是第一次披露。出版后,可以起到对某些文章中史料的匡正作用。这点得力于作者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和功夫,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很难将采访内容和资料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并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除了通过亲自采访获得的资料以外,作者还广泛地直接引用老法师的日记、文章、谈话及开示等资料,尤其是在一些章节的结尾部分。这样做的特点,让人觉得是法师本人在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

其次,语言风格朴实无华。作者之所以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而不像一般的文艺作品那样喜欢使用华丽的辞藻、大量的景物或心理的描写以及夸张等手法,缘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记作品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纪实性和史料性,在关键节点上,不允许虚构的成分。虽然在撰写的过程中,对于所搜集到的材料有所取舍,突出重点,粗细结合,但也应当遵循纪实报道的原则,不允许任何篡改和歪曲。另一方面则是法师本人是一个非常真诚朴实的人。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与老法师一辈子低调、不张扬的为人处世原则完全吻合。所以,作者在语言风格的选择上,采用并沿袭了老法师一贯的讲故事的方式:朴实、亲和、真诚。因而在文字的叙述上则不张扬,低调内敛,但却有一定的张力。

第三,作者和传主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精神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作者与传主在精神上不能够沟通,那么,尽管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手法,妙笔生花,将传主各个时期的生活经历写得非常准确细致,辞藻华丽,语言娓娓动人,但却不能深入到传主内心精神世界中去,这样的作品,不能够被看成是完全成功的作品。而这部传记,则因为作者自己具有信仰,自然能够贴近老法师,基本把握住了老法师的为人及修学精神。谭天与昌臻老法师,今生虽无见面之缘,但有宿缘。写作此书的过程,也是作者专修净土的过程,让读者走进法师,在书中的谋篇布局中都能感受到。

第四,背景宽广,源流并重。任何一部传记虽然记录的是个人的事迹,但个人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大环境。本传记在记述法师一生的过程中,对于当时具体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环境也作了充分描写和叙述。从这里,读者可以充分理解顺逆境界尤其是逆境对于法师身心的磨炼,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除了描写时代和社会背景之外,作者还以较大的篇幅描写了法师的家族背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师成长的特殊家庭环境,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师,尤其是法师“学佛先学做人”思想的形成过程。

最后一个特点是可读性。书是供人阅读的,传记类的著作更是如此。因此,可读性显得十分重要。本传记的特点是情节曲折丰富,引人入胜,语言简明易懂。虽然有20余万字,但读起来并不吃力。看得出来,作者在撰写本传记时,是竭尽心力,力图做到史料性、纪实性、可读性的有机融合,并在这方面付出了大量劳动。

我相信读者一定会喜欢这部传记,因为它不仅能安稳当今浮躁的人心,而且还能够激励人们努力精进向上。

佛教学者、本书特约编校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恕豪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