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1198300000011

第11章 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五尺道(1)

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五尺道

陈显丹

在川、滇的丛山峻岭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它就是“五尺道”。它是连接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越南缅甸等地区和国家之间一条重要的经济、文化通道。这条古道的名称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之中,其他文献记载非常少,因此,这条古道在先秦以前的历史也一直隐藏在“茫茫迷雾之中”,为此,后人对司马迁所提到的“五尺道”也产生了歧义。为了弄清“五尺道”的“是与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了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下面就文献记载五尺道的情况和实地考察五尺道的情况进行简要地梳理。

一、文献记载的五尺道

“五尺道”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索引》谓:“栈道广五尺。”

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译注》称五尺道:“始建于秦朝,北起宜宾,南至曲靖,途经盐津,大关,昭通,鲁甸,宣威等县,现残存长约350米,道宽五尺,每级天阶宽窄高矮不等。从关河东岸上缘三曲而至摩崖,路面留有马蹄痕数十个,这是蜀地到滇东北的必经要冲。”

唐初,颜师古始为《汉书》作注:“其处险厄,故道才五尺。”

《辞海》:“五尺道,古道路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一条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因道广五尺而得名。当即汉武帝时唐蒙所修治的西南夷道和隋、唐时代石门道的前身,北起今四川宜宾市,南抵进云南曲靖。”

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历史地名词典》“五尺道”条:“秦筑,北起今四川宜宾市,南抵今云南曲靖县。为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

二、有关五尺道的讨论

长期以来,史家就秦开“五尺道”争论不休,集中表现在对五尺道的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人认为:秦开五尺道之道是道路,以郭沫若、谭其骧最早提出。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以文字的形式描述“五尺道”:自今四川宜宾,经云南镇雄、贵州威宁、云南宣威,抵达曲靖。

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用较形象的线条将“五尺道”标注为一条由今四川宜宾经云南昭通、东川,至昆明晋宁的古道。

二位先生所描述的五尺道线路虽有异同,但不难看出,两位先生都认为它是古代存在的一条交通线路。

第二种观点认为秦开的五尺道为一级“行政单位”。对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和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把“五尺道”视为交通线的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尚无其他可靠史料来证实“秦‘五尺道’确是一条交通要道”,接着又说:“五尺道解释为一条交通道路,失其原意,令人难以置信,必须深入研讨以识本意。”然后列举《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大率方百里,……有蛮夷曰道。”《后汉书·百官志五》指出汉代的“道”系承秦制而来:“凡县主蛮夷曰道……皆秦制也。”且班固《汉书·地理志》云:“自高祖迄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但是检阅其文,只有三十道,尚缺两道。又根据《水经注》和《华阳国志》认为蜀郡下辖的青衣和旄牛两县也称道,于是“记三十一道”,“尚缺一道”,接着就想到了五尺道。傅于尧先生认为《华阳国志·南中志》载的晋宁州建宁郡今滇东北曲靖诸地有居民属称“五蔡夷”或“五茶夷”,而“五尺”和“五蔡”读音相近,“五尺”即“五蔡”,“五尺道”便是在“五尺夷”居民区所设的县级行政区。于是,五尺道就成了那仅缺的一道,如此一来三十二道就齐全了。据此,其最终结论是“秦之‘五尺道’,并非道广五尺的一条交通线,而是秦时设置的行政单位的地名,因其地的主要居民为‘五尺夷’人而故名”。“道”,是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中与县相当的一级建制。

其后,宜宾学院的屈川先生撰文说:“秦始皇即位时间是在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庄襄王去世当年。”按屈先生所言,那开五尺道的时间应在前247年前后,即在秦统一天下之前26年,比司马迁所说的时间要早。秦始皇即位时年仅13岁,当时正面临东方六国的威胁,不大可能立即将视线转移到西南地区并修筑工程如此巨大的道路。以不可信的论点支持五尺道不是交通线路的学说。

还有人认为,五尺道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中入蜀道路,也就是汉以后所称的“石牛道”、“金牛道”。

关于“五尺道”的解释,后人虽互有差异,但多数学者从郭、谭二老之说。也就是说“五尺道”就是一条道路而不是行政区划的“道”。笔者从道路之说。

三、五尺道修建年代的讨论

既然是道路,这就必然要涉及到它的开凿建造的年代,有许多人认为五尺道是常在秦时蜀守李冰所修的“僰道”之基础上继续凿修而完成,常并非最早开凿者。在《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一书中有学者却认为李冰才是修五尺道的鼻祖。该书说:“在秦始皇即位前后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期间,即开始在川、滇交界的僰道今四川省宜宾市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这一带山势险阻,工程艰巨,当时采取了积薪烧火办法。崖石经过火烧,质地疏松,易于开凿,或火烧后再浇以冷水,即可使石裂开……李冰用火烧的办法在这一带修凿道路,就是兴修五尺道的开始。”

马耀先生主编的《云南简史》一书也有类似的提法:“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又派常继续修筑道路,常把李冰在僰道修筑的道路向前延伸,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

但也有人认为李冰不是修五尺道的第一人,五尺道的修建还是始于常。吴春宏在《论五尺道》一文中说:《集解》注引《汉书》说:“冰姓李。”又《正义》注引《风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顷。”这些材料只交待李冰名姓,是水利家。《华阳国志·蜀志》有几条与李冰有关的史料:僰道“其崖渐峻不可凿,冰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崖有赤白五色”。又说:“滨江有兵栏——李冰所烧之崖,有五色,赤白,映水玄黄。鱼从楚来,至此而来,畏崖映水也。”此处仍没有说修五尺道之事,而是指李冰凿僰道西北青衣江旁的山崖,即宜宾西北的赤岩山。可见五尺道在长江之南,而李冰烧的赤岩山在岷江之滨。李冰不是修五尺道的第一人,与五尺道无关。李冰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任蜀郡守,不仅修过都江堰,且曾开凿古道(今有学者称之为“僰道”),所以,秦时的常借鉴其经验是完全有可能的。

有的学者从秦法的角度研究认为“五尺道的开凿不始于秦,秦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怎么会修与秦法不符的“五尺道”,从而否定了五尺道始建于秦。

还有的学者根据史籍关于杜宇入蜀的记载,认为这条交通线路开凿的年代在商代晚期。

四、考古调查所见的五尺道

2010年4月10日上午8点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博物馆、四川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盐道、石门道、五尺道考古探险团对有争议的“五尺道”展开了实地的调查研究。考察队重点考察了筠连镇白杨村、果木村、盐津县高桥村、朱提江、豆沙关、大关、寿山乡甘海村、宣威可渡遗址、沾益县九龙山古道及关口。

根据现场的调查情况来看,道路的现存状况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原路面尚存;第二种是路基原貌尚存,但路面铺路石块大部被撬走;第三种是路基路面均遭破坏,或被垦为耕地、或改为城乡间道路、或因公路、铁路的修建而破坏。

现保存下来的这些古道的共同特点都是由天然青石岩凿铺而成,基本宽度为60-80厘米,转角最宽处可达165厘米,铺砌的青石材都是一些不规则的石头,大小宽度和厚度多为40×70×10厘米左右,现保留长度未被破坏连续长度的有2—3千米左右,有的长达15千米以上。被保存下来的这些古道都是位于现代工农业还未开发的山区里面。古道沿山势开凿,穿梭在崇山峻岭的半山腰之间。在这些古道上,许多地方还保留有当年沿山壁开凿的凿痕和断切面,有的地方还有排水沟。有的地方还可以看见不同时期对该路段加宽、砌“保坎”的遗迹。有的地方可以明显的看出有三次以上的拓宽道路的现象。在青石的道路上留有许多马蹄印和马蹄打滑留下的滑痕。马蹄印的大小在10厘米左右,深0.5—3厘米左右,有的马蹄印深达5厘米以上。

调查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考察的古道就是史书里记载的“五尺道”,它不是一级行政单位,而是一条道路。就五尺道的开凿年代来讲,我个人认为它应该早于秦代。

从我们的考察来看,从宜宾到云南昭通、曲靖的五尺道,早在秦开五尺道之前已有,并非秦开,也非李冰时期开凿,而在很早时期就已有这条道路。公元前286年楚国庄率大军入滇时,首先是想经“灵关道”入滇,未果,后经湖北、湖南、进贵州沿牂牁道过毕节至宣威汇五尺道入滇。由此可见早在公元前3世纪时,当年的秦、楚等已知蜀地有路通向云南,但有可能不知道他一直能通往南海的水路和印缅的陆路。理由有如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