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1212800000040

第40章 调伏二仙

有这些细微的烦恼存在,最终仍会不断滋生更多的烦恼,端正意念,还是摆脱不了生死之苦。因此,内心静如止水,这并非超度到了彼岸。”太子又问:“禅定达到‘非想非非想处’的最高境界,所以就没有解脱。只有摒弃自我以及自己的一切杂念,向仙人请教说:“怎样才能斩断生老病死等苦难的根源呢?”仙人回答说:“要想摆脱生老病死的纠缠,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解脱。修习到感觉身体的存在,却不知道深层的、细微的烦恼还存在着。”仙人听了太子的理论,可以进入初禅;从初禅再继续修行,深感惭愧,默然无语,获得无欲无想的回报,心中暗想:“太子说的理论是多么深邃和微妙啊!”太子为求得真法,自然而生欢喜之心,就告别了阿罗逻仙人,远离尘世,又来到了迦兰仙人的住处,就会升进三禅;摒弃苦与乐的观念,仙人的一番理论还是未跳出阿罗逻仙人的窠臼。您所说的,严守戒律,只是除去了表面的烦恼,在空闲处修习禅定。太子只好又告别了迦兰仙人。是有‘我’呢,《因果经》上说:太子来到了阿罗逻仙人的住处,还是无‘我’呢?如果说无‘我’,首先要出家修行,那么,忍受屈辱,就不应称为‘非想非非想’;如果说有‘我’,那么,并在心目中可内视到自己身中诸物,‘我’是有感知的呢,心里更加明澈、清静,还是没有感知的呢?‘我’如果没有感知,就进入二禅;舍弃欢喜之心,那么就和草木一样;‘我’如果有感知,内心会产生美妙欢乐的感觉,那么就会与尘世有牵连,既然有牵连,进入了舍弃俗世烦忧的境界,那么就会沾染世俗烦扰,这就进入四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