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1214600000011

第11章 错乱

剧情简介:主人公“him”没有名字;狗Rothko是他的律师、主人。有一天,主人要带它出去散步……

导演:克里斯·莫里斯(Chris Morris)

制片:Warp films(英国)

片长:12分钟

出品时间:2002年

主演:Paddy Considine

获奖记录:

2003年英国电影及电视艺术科学院(BAFTA)最佳短片

克里斯·莫里斯的照片,见到最多的就是维基百科上的那一张,照片上的莫里斯目光尖狠,食指指人,面相跋扈,鲜活地指证了对他的文字描述。这不知道是媒体对公众人物形象随心塑造的又一次胜利,还是克里斯·莫里斯本人期待的结果。

克里斯·莫里斯同时被授予“英国最受欢迎的50个喜剧人之一”(《观察家》报,2003)和“电视界最遭反感的人”(《每日邮报》),喜好极端、张狂和一鸣惊人时的刺激。

在《错乱8245-8249以及117》里,莫里斯又对犬儒情绪进行了极度宣泄。“him”是个自愿的孬种,能听懂各种动物的语言;他自觉地放弃名字、尊严,把绳索套到自己的脖子上。“him”小时候听信了猫的谗言,告诉母亲父亲和Suzy阿姨通奸,罪祸就此开始了。那只获得人的威严的狗(莫里斯自己配的音)也开始以律师的名义要挟“him”。

为了形象地证实“him”的低劣处境,莫里斯让狗Rothko拽着“him”(帕迪·康斯戴恩Paddy Considine饰)满街跑,狗训练有素,积极地表现出了一只疯狗的狠命,拉得“him”脸青脖紫,不小心还有“断头”的可能(康斯戴恩后来发誓再也不会和狗合作拍戏)。狗不久以后就从湖里叼起一只鸭子,三两下就给分尸了。除人、狗的身体力量对比之外,“him”还对Rothko言听计从,让Rothko占尽心理优势。“him”一次次重复Rothko的街话、狗话,一次次遭人毒损。在《错乱》中,鸭子、猫和婴儿都属狗Rothko指派下的“物种”,一样地腐朽、玩世不恭。所幸,所有的这一切都以狗被车撞死告终,“him”更是挨揍、众叛亲离。影片在对“him”的痞子脸的特写中结束。

《错乱》源于克里斯·莫里斯的一段广播独白,名为《蓝酱》(Blue Jam),同时继承了莫里斯讽刺剧里“嚼不动”的超现实特征。事发地点是英国市区,日常生活里的人物和场景,没有特殊的光效暗示事件的荒诞,但在整洁现实的画面里,人物关系倒置,情绪错乱,演绎不属于自己身份的恶劣角色,使《错乱》四处弥漫着恶谑的气氛。

《错乱》虽花掉了Warp films(Warp Records公司的影片制作部分)十万英镑,却只是莫里斯恶搞生涯里的极小巫。莫里斯在就职于英国BBC布利斯托广播电台和大伦敦广播公司(Greater London Radio)期间,专职戏谑名人政要(同样使用残忍、极端、超现实的手段)。后因对来电者“恶语中伤”,被BBC革了职。克里斯·莫里斯还在广播里假报过吉米·萨维尔(Jimmy Savile另一个英国DJ、演员)和保守党派的国会议员夏信廷(Michael Heseltine)的噩耗,以及以匿名在各方论坛里张贴狂言为乐。

莫里斯的偏爱话题有:幼婴死亡率、乱伦、肛交、强奸、自杀、施虐受虐狂、恋童癖等。其兴趣点在于开发听众的盲点,如挖掘战争题材里的娱乐因素。莫里斯蔑视迈克·摩尔只会围着几个中心话题制造蹩脚笑料。莫里斯称:如果你只用80%的力气就能举起一根杠杆的话,何必还要去举它?去举起它是因为你觉得肯定举不动,要不然就是例行公事,毫无意义。

《错乱》便是一根莫里斯用来和现有的剧情套路对着干的试验杠杆。

导演档案:克里斯·莫里斯,1962年出生在英国布利斯托,喜剧、讽刺作家,表演家,电台DJ。作品代表:The Day Today(广播电视讽刺剧,1994);Brass Eye(电视讽刺剧,1997);Jaaaaam(电视小品,2000);《错乱》(短片,2002);Nathan Barley(电视笑剧,200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