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山在那里
1214800000051

第51章 静寂

走了这么远的路,终于路过静寂。

静寂,是一种内心的祥和。静和寂,是举案齐眉的一对伴侣。静寂,既是一种或短暂或持续的状态,也是或注定或偶然的一个段落——在静寂中,天高了,云淡了。

几乎每天中午,我都有一小段安静的时间,我会关上电脑和饮水机等那些顽强的、耳语般的、永无间歇地提示你这个“世界”存在的东西,有时翻几页书,有时听几段乐曲,有时画几笔画。时间是空白的,也无须刻意填充什么,静寂本身就是值得贪享的。

有时候会想“我会走得更远”这句话的理论基础,缘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能沉得更深,两者互为依靠,所以原本怀疑浮飘的那句话,有了沉稳的底气。

在阳光中读书,总舍不得拉下百叶窗,环顾房间时感觉总有些昏暗。这种反差,可以提醒我,即使是现在、是此刻也有完全不同的版本或书写方式。写字时,自己很亮,于是在写下这行字以后,阳光渗透了字里行间。我以为,这是静寂的力量。

在静寂中体味担当,自会有可以担当的“孤独”,甚至是抽离了原意的那两个字,那只是一个人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游来荡去的某个角落。此时,我不会清算自己“放弃”了多少,或者追问是否值得,早已顾不上那么多可有可无的困扰了,我只是在安度生命里的一段难得的、必要的段落,甚至,是恒久的渴望。

天空闪耀着绿色的光芒,我感到自己格外满足——今天的这本书里第二十七页有一行这样的文字,用儿子给我的那根草绿色的铅笔勾勒出来,然后在书页的留白处,又添了几个字——类似于幸福。

西边的远山依然水波荡漾,那一行曲线对我来说,已经是可以默写的一段履历了。当我能够默写记忆的时候——那些闪亮或黯淡、嘹亮或喑哑、斑斓或单纯的,还有尖锐或迟钝的——过往,就已开始将静寂洒满了路过的和被路过的归途,我想这已经是在镌刻了——那些尚未收割的植物般的安宁。

那些尚未收割的植物般的安宁——我不知道在《沉默》之后再说《寂寞》是否还有必要?静寂,是两者之间近于坦荡的诉说。那一篇关于年少孤寂的文章,我用了一个充满意象的题目,叫做《深处》——缘自一部短片《百花深处》,好像又回到了先前的设问里了,深处之前还有必要续写百花吗。静寂,也是担当,可是绝无如此的弯弯绕绕,因此,尽可以把沉默或寂寞、百花或深处,一起打包收存。

话说回来——像章回小说里常见的结构,顺流、逆流,俯瞰、仰望,前瞻、后顾,不同的角度打量同一件事物,几个转身下来,终于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拥有了一种确定的维度,长、宽、高,质地、色彩、来历和去处。比如一个朴素的陶罐,它也会在你平静的注目中焕发神采。于是,那些安然的、植物般的肃立,也就成了一路的见证。

话说回来——我相信在这四个字里包含的诚恳,一如不经意的回望,在静寂的底色中捡拾一个又一个完好的或残破的贝壳,或许有一个就是你,是你从前不曾发觉的自己,也是你日后必将淡忘的此刻。自己——此刻,仅此就可能构成一段静寂的时间了。站在未来的滩头,或许有些惘然,因为自己的过去在不曾查阅的时刻悄悄完成,圆满或者缺憾都已经与你无关。于是,你只好一遍又一遍地打捞,打捞静寂。

话说回来——相当于一种探望或拜访。之所以走到今天,只有这条路可以佐证,之所以是你,只有时间可堪探测。流年无波,话说回来的那个点看似平淡无奇,但是谁又知道这个点之前的动荡和周折呢。我无可疑问,对此,甚至心怀感念。我也不急于收割什么,眼前的一切都是雕塑。风,静静地在林间穿梭。山,稳稳地挡住了未知的、莫名的疑惑。饱含的、成熟的谷穗还不懂得什么叫得意,所以垂下头凝视孕育生命和奇迹的土地。心底,静水深流,一望无际。

沉默之后的《寂寞》我会留给书写,是一个书写者的独白。深处之前的《百花》我会留给并非必须到来的明天,掠去了金灿灿或红艳艳的浓重的色彩,略去了铺张的或展览和升华,借着天空中那一抹绿色的光芒,抵达自我。